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建設總體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旅游強縣的目標,搶抓機遇,拓寬思路,加快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具有特色的觀光旅游水上通道,增強旅游業發展支撐能力,促進全縣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縣、打造富裕生態和諧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主要任務
這次濕地樂園通道建設的任務,主要包括濕地通道疏浚、橋梁拆除、航標設置等。整個工程分兩個階段實施,2009年12月15日至2010年5月1日前完成碼頭至碼頭航道建設;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碼頭至王莊水上森林公園、王莊水上森林至碼頭以及沿線濕地觀光通道建設。建設期間,共計投入水上挖掘機1臺、大型清淤船15艘、運料船18艘。
(一)通道設計標準。碼頭至碼頭,按照水深2.5m以上、寬90m的標準設計施工;碼頭至王莊水上森林公園、王莊水上森林公園至碼頭以及沿線濕地觀光通道,按照水深2m以上、寬60m的標準設計施工。
(二)橋梁拆除標準。按照濕地公園通道建設要求,由鎮按寬90m、深2.5m的標準拆除;鞏樓橋、王莊橋由新湖鄉按寬90m、深2.5m的標準拆除。
(三)航標設置。濕地通道建設完成后,對一般航線設置簡易航標,對重要航道設置永固性航標。
(四)資金籌措。濕地通道建設資金由縣交通局具體負責籌措,橋梁拆除資金由橋梁所在鄉鎮先行墊支。工程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沙、石等淤積物由縣交通局負責處置,各有關鄉鎮和部門不再收取任何費用,其銷售資金全額上繳縣財政審核后,再全額撥付到縣交通局,并全部用于通道建設。鄉鎮橋梁拆除資金由縣交通局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撥付,確保專款專用。
三、職責分工
(一)縣交通局具體負擔濕地樂園通道建設任務,要充分考慮京杭運河復航貨運線路的統一規劃,組織專業施工隊伍迅速進行通道疏浚、航標設置等工作,嚴格機械管理,確保盡早通航。
(二)橋梁拆除由鎮、新湖鄉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具體負責,要保證在2010年1月25日前全部拆除完成,確保濕地通道建設順利進行。
(三)湖管理局管理局、湖管理局黃河河務局、縣河道管理局負責做好工程建設配合工作,依法嚴厲打擊趁機非法開采行為,同時加強現場監督,確保防洪安全
(四)縣水產局負責濕地通道建設區域內捕撈養殖設施的清除工作,并制止航道內的一切捕撈作業行為,搞好船網登記。
(五)縣財政局負責做好濕地通道疏浚過程中淤積物處置資金的登記審核等工作,并確保資金足額及時撥付到位。
(六)縣公安局負責做好濕地通道建設中的安全保衛工作,對拒絕、阻撓、妨礙航道建設,特別是暴力抗法行為,依法及時從嚴、從重予以打擊。
(七)沿航道各鄉鎮政府要協調沿岸各村主動配合,盡早完成各自轄區內圍網等障礙物的清理,無償提供施工臨時用地、運輸便道,并及時做好轄區內宣傳、穩定工作。
(八)國土、稅務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積極主動做好相關配合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有關鄉鎮、部門要正確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務必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上來,按照責任分工和本方案的要求,將工作任務和責任層層細化,落實到人,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工作實效。對工作被動、推諉扯皮、消極應付的,一經發現,將嚴肅追究主要負責人和具體責任人的責任,絕不姑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維護農民利益為宗旨,尊重科學、尊重民意,順勢而為,積極作為,把推進新型農村社區農村住房建設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緊密結合,以推動城鄉統籌、優化城鄉結構為主線,以城中城郊村、鎮中鎮邊村、經濟強村中心村、園中村與土地綜合整治示范村為重點,將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與城鎮化、危房改造有機結合,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堅定不移的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積極穩妥推進農村住房建設提質增效。
二、任務目標
2011年力爭全面完成2010年社區建設續建任務,住宅樓回遷入住,老年公寓、社區服務中心、污水處理、秸稈氣化、垃圾收集、硬化、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并投入使用;新啟動項目爭取完成計劃任務戶數主體工程。各鄉鎮(街道)具體任務目標如下: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學選點,規劃先行。新選點在布局上堅持先易后難、梯次推進,不搞“一刀切”,綜合考慮基礎條件、經濟實力、生產方式等因素,穩妥推進,突出五個重點。嚴格遵循“先規劃后建設,無規劃不建設”的原則,新啟動項目社區建設規劃編制由縣住建局統一委托、統一評審、統一資金撥付,嚴格限定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等級,對納入示范點的項目詳規逐一評審,逐一把關。針對農民群眾生活習慣和特點,精心搞好設計,科學設計戶型,突出實用、突出新意、突出個性、突出特色、突出綠色、突出傳統,著力提高社區品味。
(二)尊重民意,穩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要做到廣泛宣傳、深入發動、積極引導、穩妥推進。一是通過廣播、宣傳車、明白紙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讓農民群眾了解農村社區建設是為民謀利的一項重要舉措,認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二是通過村民大會等形式深入引導、發動群眾,讓群眾明白農村社區建設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認識到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意義。三是要組織群眾進行參觀學習,讓群眾切實體會到農村社區建設給群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積極參與農村社區建設。通過一系列宣傳發動引導,經村民大會表決80%以上的群眾同意后,方可進行農村社區建設。要堅決防止不顧客觀條件、違背農民群眾意愿盲目布點的傾向,對農民群眾意見不統一的村、建筑特色鮮明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村等暫緩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三)加快進度,確保質量。2010年續建的農村社區建設項目,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計搶時間、趕進度,最大限度地縮短社區建設周期。抓住春季施工的黃金時段,多方籌集資金,爭取續建社區工程一次性全部開工,在雨季到來前全部完成主體工程,今年11月份前完成所有施工環節,達到入住條件,年底前讓村民回遷至新房。抓緊實施以尹城河流域治理項目為重點的新啟動社區建設,盡快完成調查摸底、規劃設計、宣傳發動等前期工作,爭取盡早開工,年內完成主體工程。縣城鄉建設指揮部、住建局要對所有在建社區實施全過程監管,加大傾斜力度,集中人力物力,建立職能部門監管、技術人員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的質量管理體系,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保障。努力打造成設計合理、功能齊全、安全實用、經濟美觀的“百年住宅”,把我縣農村住宅建設成為合格工程、放心工程、群眾滿意工程。
(四)完善配套,提升標準。要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盡快建成一批“服務功能完善、社會秩序井然、文化生活豐富、道德風尚良好、群眾滿意放心”的農村文明社區。2010年續建項目要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加快老年公寓、社區服務中心、學校、活動廣場、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綠化、亮化、環衛等配套設施,與住宅樓同步投入使用。為防止污水橫流、秸稈遍地、垃圾圍社區的現象,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環境優美、適宜居住的農村新型社區,同步建設污水處理、秸稈氣化等設施,由縣住建局牽頭統一進行招投標活動,各項目所在鄉鎮(街道)配合實施,3、4月份分兩批次開工建設,爭取在6月份完成施工達到使用條件。有條件的社區要同時建設地源熱泵系統,解決配套供暖問題。新啟動社區項目也要綜合考慮各項配套設施,做到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三同時”,提升社區建設標準。
(五)多元籌資,增加投入。今年,縣財政將繼續設立財政預算專項資金,與各方惠農資金、三農資金捆綁使用,集中投放。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扶持政策和資金。各鄉鎮(街道)、縣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融資力度,篩選優質項目統一向金融機構推介;縣住建局、國土局要繼續積極與市工行、農發行聯系,最大努力的爭取貸款;各鄉鎮(街道)要積極爭取社會資金參與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工作;鼓勵實力強的開發公司、建筑公司參與農村住房建設。對增減掛鉤項目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在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安排上拿出5%用地指標予以保障,并比照鄉鎮(街道)村公益事業用地,依法辦理集體建設用地手續。縣政府有關部門要開辟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簡化程序,提高效率。
(六)突破模式,創新管理。一方面要研究切實可行的農村社區物業管理辦法。對社區供水、排水、電力、道路、環衛、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推行市場化、社會化管理模式。多個村支兩委并存的社區,由各合村并點村共同選舉組成社區物業管理機構,組織實施社區公用設施維修和綜合改造項目,監督各項費用的使用情況。各村支兩委負責做好轄區內的費用收繳、籌集工作。選取樓長,負責做好應急維修申報、樓道清掃、共用部位照明電費等分攤工作,協助做好各項費用的收繳工作。另一方面要研究組織建設問題。合村并點組成新的社區后,原有的基層組織體系發生變化,新的載體形成,要在村支兩委的基礎上,建設集行政辦事、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多功能為一體、標準較高、服務內容豐富的社區服務中心,將村支兩委與農村社區合二為一,實現兩者的有機統一,加強農村社區的組織機構建設,提升基層組織的服務水平。
四、工作推進機制
(一)加強領導。要把任務分解到鄉鎮(街道),落實到具體項目和村莊,每個社區建設項目都要明確責任人。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要親歷親為,定方案、定重點、定時限,把推進新型農村社區擺上重要位置,重大問題直接協調,主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事項親自督導,當好第一推動者。要建立農房集中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行統一受理、統一審批、一站式服務。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鄉鎮(街道)及縣住建局、國土局等部門要各負其責,加強溝通,協調一致,形成合力。縣新型社區與農村住房建設推進組負責牽頭調度,深入發動,準確掌握實情,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縣住建局負責抓好新型農村社區與農村住房建設詳細規劃的編制、調度和技術指導,確保新啟動項目的詳細規劃6月底前審批完成,并督導各項目嚴格按照規劃進行建設;縣財政局負責優先安排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的各類專項資金,并及時足額撥付到位;縣國土局負責解決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用地問題,組織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抓好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工作,確保涉及新型農村社區和農村住房建設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數和面積均占總申報數量的80%以上;縣民政局負責做好農村貧困家庭的危房改造、農村敬老院和光榮院擴建、社區服務機構的組建工作。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開展觀為指點,依照“當局指導、市場運作、削減環節、惠民利農”的準則,進一步強化蔬菜流暢系統建立,在臥龍區、宛城區、高新區轄區內選擇適宜區域設立周末蔬菜直銷市場,由農人專業協作社或大型流暢企業組織菜農應用周末工夫進行蔬菜直銷,削減流暢環節,降低蔬菜發賣價錢,便利居民就近購菜,有用緩解中間城區“賣菜難、買菜貴”問題。
二、首要義務
(一)科學結構選址。三區當局擔任供應周末直銷菜市場運營場地,在普遍尋求居民定見的根底上,依據本區實踐狀況,在生齒寓居相對集中、蔬菜消費需求相對較大,且周邊500米局限內沒有農貿市場或蔬菜發賣網點的區域,辨別樹立1-2個周末直銷菜市場。菜市場選址確定后,三區要實時將選址狀況報市中間城區農貿市場建立治理任務批示部辦公室立案。直銷菜市場可設在公共休閑廣場、較大社區等公共區域內,建立選址應遵照便民、利民、不擾民的準則,避開城市主次干道和交通要道,不得影響城市交通。
(二)強化運營治理。三區當局擔任對進入周末直銷菜市場的農人專業協作社或大型流暢企業進行挑選認定,市場合在區域的街道做事處擔任市場的運營治理任務。在市場內可選擇適宜地位,暫時設置挪動遮陽棚作為蔬菜直銷場合,運營完畢后將遮陽棚撤走。也可由蔬菜運輸車輛直接停放進行發賣,免收攤位費、治理費等一切費用。每周六、日7:00—11:00,農人專業協作社(出產基地)或大型流暢企業可進入指定區域直銷蔬菜,所發賣蔬菜種類不低于10種,發賣價錢要低于周邊市場價錢。還,增強市場活動攤販治理,維護市場次序,引導市場周邊交通,催促運營者在運營完畢后自行清算清運渣滓拋棄物,堅持市場情況衛生。周末蔬菜直銷市場每年運營起止工夫依據天氣前提另行確定。
(三)增強政策支撐。市中間城區農貿市場建立治理任務批示部辦公室要協調各相關本能機能部分,為周末直銷菜市場的設立施行聯審聯批,對項目建立賜與積極支撐。對依照規則樹立并驗收及格的周末直銷菜市場,三區財務依照500元/次的規范對周末市場治理單元進行資金補助,依照500元/次的規范對按要求展開周末直銷的農業專業協作社或大型流暢企業進行資金補助。
三、任務要求
(一)進步思維看法。周末直銷菜市場是對蔬菜流暢方法的積極探究,是處理農人直接進城售菜的有用路子,有助于推進蔬菜流暢體系體例變革和營銷方法立異,拓寬蔬菜流暢渠道,關于均衡蔬菜產需關系,降低和不變城市菜價,便利居民生涯,促進農人增收具有主要意義。
(二)增強組織指導。市中間城區農貿市場建立治理任務批示手下設周末直銷菜市場任務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三區當局、市直各相關部分要高度注重周末直銷菜市場的建立開展,各司其職,構成合力,確保任務穩步推進。三區當局要將周末直銷菜市場列入“菜籃子”工程的主要內容,積極協調停決市場建立和運轉中呈現的問題,推進周末市場繼續安康開展。
(三)明白責任分工。三區當局擔任周末蔬菜直銷菜市場的選址建立任務;市商務局擔任研討出臺相關支撐政策,指導和支撐周末市場安康開展;市工商局擔任市場監管和襲擊欺行霸市等違法行為;市農業局擔任催促指點三區做好蔬菜的檢測、留樣和記載,確保蔬菜質量平安;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擔任交通運輸平安保證任務,向周末市場運營企業供應蔬菜運輸通行證,并做好周末菜市場周邊的交通引導任務;市城管局擔任周末菜市場周邊情況的監視與治理;市宣傳部分擔任周末直銷菜市場的宣傳報道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