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幼兒園教師個人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框架下引領我園教師不斷完善專業知識結構,提升幼教專業技能與保教工作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圍繞2017年幼兒園目標任務和工作計劃以及市局對校本研修工作的相關要求,以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為宗旨,切實開展好我園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日常教研、課題研究及教師培訓工作,激發調動教師自我專業成長的內驅力,特制定2017年園本研修工作計劃。
二、主要目標
以《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我園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理論水平和能力,提升我園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和專業素養。
三、主要內容
(一)園本教研內容
1.五大領域教育教學活動的深化研究。組織教師繼續深入學習《指南》,將五大領域32個教育目標、87條教育建議全部內化于心,在日常的各個環節中深入貫徹執行。
2.幼兒園區域活動研究。各個班級要繼續鞏固以往區域活動的嘗試探究及組織開展的成果。保持已有的區角規模數量,在材料投放的次第、數量,活動內容的擴展、深化,區角規則的遵守,幼兒活動的組織等方面要精益求精,深入思考和研討,讓區域活動材料和小組游戲活動形式更好地輔助配合五大領域、課題研究和主題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3.日常說課備課研究。要求做到個人初備、集體研備、個人精備。教研小組每周一次(每周五上下午)說課研課活動必須堅持。個人初備是教師個人在學習研讀教材的基礎上自己獨立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集體研備是大家坐在一起,每位教研組成員將自己的活動設計呈現給教研組成員,并聽取和采納別人的建議,集體研備不是教學任務的分攤,而是提升、完善、分享、整合集體智慧的過程;個人精備是教師在聽取和采納大家建議之后重新思考和審定教育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準備,再次審視教育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
4.幼兒及班級組織管理方法探究。深入研讀《指南》《綱要》,對照法規發現并提出班級管理、幼兒組織管理方面的問題,及時發現和研討解決日常保教工作中存在和出現的問題,積極主動與教研組長、組員、園內的骨干教師、教學能手積極探討并及時解決問題,真正使日常研究落到實處。
5.課題研究。各分園圍繞2017年新立項的省級課題和本年度教科研工作計劃,要求各班級、各位教師根據課題研究的要求及步驟切實開展好相應的課題研究工作,將課題研究活動落實到日常的教育教學計劃中,貫穿到每周的課題活動、區域活動及主題活動中,使得課題研究方案中的目標、方法、步驟都能得到真正的落實和執行,達到應有的課題研究效果。
(二)校本培訓內容
1.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規范教師從教行為。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活動,引導教師熱愛學前教育事業,樹立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理解學前教育工作的價值和意義,認同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和日常態度言行對幼兒發展的重要影響和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去影響幼兒,使教師的言行舉止成為幼兒生活學習、為人處事的良好榜樣,以愛與關懷、尊重的態度面向幼兒,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全身心地投入幼教工作,將《指南》和《標準》中專業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日常的職業行為。
2.繼續鼓勵教師以自學的形式深入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三個幼教法規,不斷學習領會其內涵和精神實質,結合日常保教工作實際,撰寫有一定理解深度和認識水平的每周教育反思。
3.加強教科研培訓,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各分園積極圍繞相關課題開展課題研究培訓。邀請專家來園舉行專題講座,組織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廣泛利用資源為我園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打開思路,并積極開展課程故事撰寫、游戲觀摩、一課三研等研究實踐活動。
4.開展保教人員保育工作及保健知識培訓,固化已有精細化管理成果。組織全體保教人員重溫《泰州市幼兒園一日活動細則》、《托兒所、幼兒園衛生工作規范》等,以制度來保證和規范保教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5.開展教師專業基本功培訓。對幼兒園的案例分析、環境創設、半日活動設計等教師專業技能和基本功進行培訓,豐富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
四、具體安排
2017幼兒園教師個人研修計劃【2】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專家教授的引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專業化發展。
二、研修目標
1、通過培訓,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認識。
2、深化對幼兒園課程的理解。
3、促進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學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努力學習課程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做好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
2、學習專家們的先進理念,逐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積極動腦思考問題,并積極致詞。
3、通過專家的引領,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努力探求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4、積極參與各種研討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博采眾長,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逐步向專業化教師的標準靠近。
四、研修內容
1、認真聽取專家教授的講座,踏踏實實地學習理論知識。
2、積極參與班級研討活動,在活動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探討中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
3、聽課后做到及時反思,記錄感悟的點點滴滴。
一、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只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責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本領。本人在本學期中,積極參加各項時事、政治學習,堅持把理論同實際相結合,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幼兒,做好保教工作。
積極參加新編《福建省幼兒園教師教育用書》培訓,認真參加課改活動,充分理解《福建省幼兒園教師教育用書》編寫的中心意義。從本班孩子出發,注重整合,更新教育理念,使《福建省幼兒園教師教育用書》精神融會貫通,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本學期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勇于奉獻、勤勤懇懇,無論是否當班,都要做好并檢查班級的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他老師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發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隊精神作用,團結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在狠抓班級常規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動有組織、實施有計劃,使班級的吃飯常規、收拾玩具、排隊等常規初見成效。做為班主任,我深知自己在班中的位置。
二、勇于改革,開拓活動領域
在課改活動中,能積極參加課改的理論學習,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帶領其他教師認真探討、領會《福建省幼兒園教師教育用書》的內容意圖,在立足本班幼兒的特點,積極開展主題
活動和領域活動相輔相成,在選擇中思考,在思考中選擇,建立有利于本班幼兒發展的課程。如:“我是好寶寶”、“花兒朵朵”、“馬路上”、“有趣的水”、“夏天的水果”、“夏天的蔬菜”、“天線寶寶”等活動,為幼兒創設了大量的生活環境,物質環境,利用社會、幼兒園、家長資源,使活動開展得活潑生動、豐富多彩,使幼兒在“玩”中“學”,去演繹活動中的主人。幼兒在課改活動中獲得知識面更廣闊,活動的積極性大大增強,開展分小組活動,使教師可以顧及到每個幼兒根據每個幼兒的情況及時教育,使每個幼兒都能有進步。
三、堅定信心,規范良好常規
一、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只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責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本領。本人在本學期中,積極參加各項時事、政治學習,堅持把理論同實際相結合,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幼兒,做好保教工作。
積極參加新編《福建省幼兒園教師教育用書》培訓,認真參加課改活動,充分理解《福建省幼兒園教師教育用書》編寫的中心意義。從本班孩子出發,注重整合,更新教育理念,使《福建省幼兒園教師教育用書》精神融會貫通,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本學期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勇于奉獻、勤勤懇懇,無論是否當班,都要做好并檢查班級的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他老師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發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隊精神作用,團結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在狠抓班級常規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動有組織、實施有計劃,使班級的吃飯常規、收拾玩具、排隊等常規初見成效。做為班主任,我深知自己在班中的位置。
二、勇于改革,開拓活動領域
在課改活動中,能積極參加課改的理論學習,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帶領其他教師認真探討、領會《福建省幼兒園教師教育用書》的內容意圖,在立足本班幼兒的特點,積極開展主題
活動和領域活動相輔相成,在選擇中思考,在思考中選擇,建立有利于本班幼兒發展的課程。如:“我是好寶寶”、“花兒朵朵”、“馬路上”、“有趣的水”、“夏天的水果”、“夏天的蔬菜”、“天線寶寶”等活動,為幼兒創設了大量的生活環境,物質環境,利用社會、幼兒園、家長資源,使活動開展得活潑生動、豐富多彩,使幼兒在“玩”中“學”,去演繹活動中的主人。幼兒在課改活動中獲得知識面更廣闊,活動的積極性大大增強,開展分小組活動,使教師可以顧及到每個幼兒根據每個幼兒的情況及時教育,使每個幼兒都能有進步。
三、堅定信心,規范良好常規
俗語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即能使神經系統得到有益的調節,促進身體健康,有利于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生活能力,為今后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學期,根據班級計劃中我班的幾個弱點,著重開展以下活動來促使班級常規良好風氣的形成:一是制作“幼兒一日生活”評比欄,用紅、黃、紫、綠四色花,分別代替良好作息時間、衛生情況、午休情況、活動情況。對進步的幼兒及時表揚,對落后的幼兒
給予鼓勵;二是創設良好的區角,供幼兒分區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有針對性對個別幼兒進行教育,做到“三輕”即:說話輕、拿玩具輕、玩玩具輕;三是在中餐、午休中,以保育員為軸心,教師積極配合,使各項工作目的、步調一致,目前已有一定的效果;四是抓好班級的隊伍工作,為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也是關鍵時期,通過一年的培養,班級常規初見成效,在升中班后,將進一步加大培養力度,爭取更大進步。
四、突出特色,打造雙語教學
作為“雙語班”的教師,首先我對自己嚴格要求,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努力做到能用英語說的決不用漢語,為了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我同其他教師一道自費請三明一中的英語老師輔導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英語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除了創設大膽的英語氛圍外,我努力使我班英語教學突出本班特色,本著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同其他教師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一是在“一日生活”的空隙階段來學習一些日常中要用到的短語、問候語,因為這部分時間較短,幼兒注意力較容易集中,這些短語較枯燥,這樣學習往往會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利用各種手段,各種形式,各種感官來學習英語。如:學習英語中的菠蘿時,讓幼兒通過觸摸、品嘗來調動幼兒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習英語中的汽球時,讓幼兒通過身體的各個部位來玩球,然后大膽地表述。在有趣的ABC學習中讓幼兒通過各個領域的整合,調動一切感觀來發現學英語的樂趣。
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幼兒學習英語積極性漸漸增強了,在“一日生活”中,幼兒會不經意地說出英語。我指導廖老師開設“有趣的A、B、C”課題,在“以老帶新”活動評比中獲第一名,并參加課改匯報課。
五、德育工作,以環保為載體
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以愛護自己、愛護周圍的環境、保護水資源、愛護鳥類等活動,使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我班開展主題為“有趣的水”活動中,我請我班環保局家長帶來許多關于環境保護圖片供幼兒觀看;讓幼兒玩水,通過玩水使他們感覺水的質感,并引導他們說說水有哪些用途、水是怎樣來的和我們應該怎樣節約用水。通過活動來使幼兒了解環保知識,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六、密切聯系,增進家園互動
為了更好的做好家長工作,在每月的家訪活動和“家長接待日”活動中,我同其他教師一道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里的各種表現。對個別幼兒出現特殊情況時,我都要求必須立刻打電話向家長詢問、了解幼兒情況,及早掌握幼兒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對教師關心和愛護幼兒的一些舉措,家長們也表示認可。對于一些幼兒在園內有一定進步時,我們馬上與家長取得聯系,請家長配合,使該幼兒能繼續進步。本學期進步較大的有:張藝萱、劉昱、林正烜、高宇、鄧長屹等。
為了充實家長們的育兒經驗,每月都及時更換家教欄中有關保育的文章,并通過家長之間互相交流育兒的經驗,我們還特請余鵬翔家長撰寫有關家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