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課堂安全知識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 小學體育課的特點
小學生年紀較小又生性活潑好動,在體育課上使他們的天性得到釋放,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會不注意分寸的嬉戲打鬧,稍不注意就會引起意外傷害,認識的局限性使他們在出現危險后不知道如何應對,就有可能會造成二次甚至更嚴重的傷害。
依據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的發展程度,我們可以把小學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低年級的小學生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對事物的思維形象比?^具體,看到的事物也比較直觀。中年級的小學生年齡增長,在經過前幾年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和各方面能力的訓練之后,自覺性增強、組織紀律性也得到提高,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也逐漸完善。感知能力的發展,注重學習成績的進步,有意識的記憶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這些都為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到了高年級階段,小學生們初步學會了對事物本身的性質和特點以及對事物之間的內在和外在聯系進行抽象概括,而且逐步的接近科學的概括,能夠比較熟練的掌握各種學習方法、技巧、方式和技能,自覺能力也進一步的提高。
2.1運動安全知識教育開展現狀統計結果
根據調查分析,在青島市開展體育安全課程的只占26%,而未開展運動安全知識教育的占74%,從數據看出,大多數學校并沒有專門的進行運動安全知識教育。
2.2開展運動安全知識教育的必要性統計結果
調查看出,認為有必要開展運動安全知識教育的教師人數為35個,占70%,持無所謂態度的人數為6個,占12%,認為沒必要開展運動安全知識教育的人數為9個,占18%的比例。
2.3體育教師對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的了解情況統計結果
體育教師在上每堂課前都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意外傷害的發生,有11位老師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非常了解占22%,26位體育老師表示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一般了解占52%,也有13位老師表示只了解班主任提到過的個別同學占到了26%。
2.4學生對運動安全知識的需求狀況統計結果
通過了解學生對運動安全知識的需求狀況,老師可以適時的對學生進行教育,82%的學生迫切的需要運動安全方面的知識,有10%的學生一般程度需要,8%的學生不需要。
2.5教師對學生運動安全的重視程度統計結果
教師對學生運動安全的重視度高,就會在課堂的每一環節關注學生的動態,在發現危險情況時及時制止。經過調查發現,有56%的老師對學生的運動安全非常重視,32%的老師重視學生的運動安全,12%的老師認為自己重視與否無所謂。
2.6體育老師每周教授運動安全知識的頻率統計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有一部分的學校已經開展了運動安全知識教育,大部分學校并沒有相關的政策。但也有16%的老師在平常的課堂中經常教給學生們運動安全知識,26%的老師每周會開設一次運動安全知識,58%的老師幾乎沒有教過相關的內容。
2.7體育教師對學生在運動中出現安全事故的應對能力統計結果
體育課上,需要體育老師來把握全局,因此在出現意外事故時,如果體育老師能夠及時正確的對意外情況進行處理,可以避免傷情惡化或發生二次傷害。有11位老師占22%對意外的處理能力非常好,8位老師占16%認為自己處理能力一般,31位老師占62%認為自己處理不好意外情況。
3 體育課堂學生意外傷害的原因調查及分析
3.1小學生發生意外傷害的原因調查及統計結果
如上表所示,發生運動傷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違反了運動的正常規則,占所有選項的34%,其次是思想麻痹大意,占22%。總體來說,任何時候,只有了解到有可能出現損傷的原因,才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將出現意外傷害的概率降到最低。
關鍵詞:安全意識 安全行為 安全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a)-0171-01
眾所周知,職業教育最本質特征是應用型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職業技術教育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及教學計劃,組織在校學生到企業進行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近十多年來,職業技術教育通過加大對實訓基地投入的建設、采取校企合一、工學結合等多種方式使學生技能的實踐與提升得到了較大的滿足,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但同時學校和用人單位對學生在實習、頂崗期間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存在更多的擔心和憂慮。那么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確保學生自覺樹立安全意識、養成安全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就成為在校理論教育教學研究必要的、重要的課題。
學生入學教育初期,雖然有就業指導、現場參觀、專題會議、圖例展覽等多種方式開展職業教育。但職業安全教育只是泛泛而知,學生對此并沒有形成實質性的概念。再有,安全意識、行為、習慣等安全素養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重要的工作。僅在短時間內要求學生由單純學校教育轉變到職業教育本身落差就大,更談不上職業及職業安全概念的接受和深入了。再進一步講,在實習時間和理論教學相差不多或實習時間相對短的絕大多數情況下,要使學生做到職業安全,了解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具備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防范能力,為實習頂崗做好充要的準備比較困難。另外,加之企業急需用人,出現了預分配機制。學生在還未完全畢業就在實習階段視同正式工人投入生產中去。而生產一線往往由于工作緊、條件差等多種因素致使安全教育不能很好地落實跟進。由于以上多種因素的綜合,數據調查顯示:多數實訓和新頂崗學生對于工作場所和工作內容并不是十分清楚。不知道可能發生什么樣的危險,無知無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達不到用人單位所期望的理想效果。這些都迫切需要在校期間對學生進行專業化的安全教育。那么,在專業理論知識教學中如何想辦法循序漸進地進行安全教育,進而培養學生安全常識認知和提高其安全行為能力就成為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和提高職業素養的重要先決環節。具體來講有以下幾點。
首先,始終貫穿職業教育的實踐性這一基本教育理念。盡可能將單純的課堂知識展開并與專業緊密聯系。例如,煤化工專業中氨性質的學習,要是僅僅靠文字的解釋,學生很難結合專業深刻認識,更不要說在今后的專業實踐中能夠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技能,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了。但如果用氨泄漏事故視頻引入學習內容。事故的標題、危害馬上就能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透徹了解氨的刺激性、燃爆性等性質,事故的處置和分析、危險的排除、又能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對今后專業實踐和崗位實習的生產安全注意,積累和普及了他們未來職業活動的有關安全生產的知識和技能。逐步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
其次,牢牢把握職業教育以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為本位這一根本,實行開放性教育學習。不僅注意學生公共安全知識的普及如:火場逃生、觸電、溺水等急救措施等方面訓練、模擬、演練。另外,針對同一類專業加強安全教育。如:對所有井下工種進行“入井須知、粉塵危害與防護、自救器的使用”等井工安全常識、安全注意等方面的集中強化學習和訓練。對所有機械類專業進行的“機械操作安全規則、電氣安全技術”等方面的技術規范、規程要求的培養等,拓寬學生學習視野使其對生產安全管理、專業技能安全及自身勞動安全保護等具有了全面、概括、具體的了解。為即將步入的職業活動做好充要的安全準備。
一、活動主題:小手牽大手,網絡安全為大家
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旨在提高學生網絡安全自我保護意識,提升網絡安全問題甄別能力。
二、活動時間:9月17日下午
三、活動內容:以“凈化網絡環境,安全使用網絡”為目標,普及基本的網絡知識,使廣大師生增強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技能。
四、活動形式:學校黨員志愿者和“小紐扣”課堂的學生走進永勝社區開展“網絡安全”培訓,由檢察院的專業人員進行講解。
五、活動安排:每一名黨員志愿者帶領兩名“小紐扣”學生前往永勝社區開展網絡安全知識培訓。疫情防控期間確保每隔一米的座位。要求師生佩戴好口罩,每位黨員教師要保證學生來回路上的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