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滅老鼠防治服務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通過持續開展群眾性的病媒生物防制活動,進一步完善綜合防制措施,將“四害”密度始終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鞏固國家衛生城市發展已取得的成果。
(一)鼠密度控制水平
達到國標GB/T27770-2011中的C級標準,即:
1.社區(村)考核標準
(1)防止老鼠進入室內為患的防鼠設施(包括防鼠箅子和地漏、防鼠門窗、排氣換氣扇的防鼠網和填堵管線孔洞縫隙等)合格率≥93%。
(2)室內鼠跡(包括活鼠、鼠尸、鼠爪印、鼠糞、鼠咬痕、鼠洞、鼠道等)陽性率≤5%。
(3)不同類型的外環境每1000米地段發現鼠跡≤5處。
2.單位考核標準
(1)防鼠設施:房間數(大于15平方米房間按每15平方米為1間折算)10間以下的單位防鼠設施完全合格;10間以上的單位防鼠設施不合格房間數不超過1間。
(2)室內鼠密度控制水平:房間數20間以下的單位發現鼠跡的房間數為0;20間以上的單位發現鼠跡的房間數不超過1間。
(3)外環境鼠密度:不得查見有鼠洞、死鼠、活鼠等鼠跡。
(二)蚊蟲密度控制水平
達到國標GB/T27771-2011中的C級標準,即:
1.社區(村)考核標準
(1)累計檢查每1000米外環境地段發現有蚊幼蟲(俗稱砂蟲子)各類小型積水點≤0.8處。
(2)對大中型水體(包括池塘、湖泊和河流),沿岸每隔10米,用500毫升容量的采樣勺取樣1勺,發現有蚊幼蟲和蛹的陽性勺占總取樣勺的百分比≤5%,平均每陽性勺少于8只蚊幼蟲和蛹。
(3)考核人員在公園、花房、汽修廠、輪胎集放地,暴露右小腿,上午8:00-10:00或16:00-18:00期間,觀察半小時,以及考核人員在居民區、單位、公共場所等外環境,暴露右小腿,從日落后半小時開始,觀察半小時,腿上蚊蟲的停落只數平均每人次≤1.5只。
2.單位考核標準
對一個單獨的單位進行蚊蟲密度控制水平評價時,要求不得查見蚊幼蟲存在的各類積水容器和各類坑洼積水。
(三)蠅密度控制水平
達到國標GB/T27772-2011中的C級標準,即:
1.社區(村)考核標準
(1)生產銷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場所(如廚房、熟食間、無包裝食品櫥柜等)不得有蠅,室內不得存在蠅類孳生地(指適宜于蠅類孳生的腐敗動物、腐敗植物、人糞、禽畜糞和生活垃圾的容器或地點)。
(2)室內有蠅活動的房間陽性率≤9%,有蠅房間蠅密度≤3只/間。
(3)所查蠅類孳生地檢出有活蛆或蛆蛹的點位數比例≤5%。
(4)防蠅設施(指能夠阻擋蠅類進入室內或接觸食物的設施,如紗門、紗窗、風幕機、門簾、紗罩等)合格率≥90%。
2.單位考核標準
(1)生產銷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場所不得有蠅。
(2)室內成蠅密度控制:房間10間以下的單位有蠅房間數為0,11間-30間的單位有蠅房間數不超過1間;31間-60間的單位有蠅房間數不超過3間,61間-1000間的單位有蠅房間數不超過6間。有蠅房間蠅密度≤3只/間。
(3)室內外不得有蠅類孳生地。
(4)防蠅設施全部合格。
(四)蟑螂密度控制水平
達到國標GB/T27773-2011中的C級標準,即:
1.社區(村)考核標準
(1)蟑螂成蟲或若蟲(幼蟲)房間侵害率≤5%,平均每陽性間(處)蟑螂成若蟲數小蠊≤10只,大蠊≤5只。
(2)蟑螂卵鞘房間查獲率≤3%/間,平均每陽性間(處)卵鞘數≤8只。
(3)蟑跡(指蟑螂尸體、殘尸、空卵鞘殼、糞便等)房間查獲率≤7%。
2.單位考核標準
(1)機關、企業、學校、醫院、餐飲店、商場、超市等場所,房間數60間以下的單位蟑螂侵害房間不超過2間;房間數60間以上的單位侵害房間不超過3間。
(2)房間數60間以下的單位查獲蟑螂卵鞘的房間不超過2間;60間以上的單位查獲蟑螂卵鞘的房間不超過3間。
(3)房間數60間以下的單位查獲蟑跡房間不超過3間,60間以上的單位查獲蟑跡房間不超過5間。
二、工作安排
(一)滅鼠
在轄區各單位、住戶針對鼠害情況自行開展滅鼠的同時,街道會在年內分別于春、秋季各組織開展1次群眾性統一滅鼠突擊活動。春季滅鼠統一投放滅鼠毒餌的時間為4月19日至20日,秋季滅鼠統一投放滅鼠毒餌的時間為9月14日至15日。滅鼠用藥以溴鼠靈滅鼠毒餌為主。室外環境滅鼠應購置安放滅鼠毒餌盒,將滅鼠毒餌投放在毒餌盒內,以延長毒餌的滅效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二)滅蚊蠅
4月至10月份為組織開展滅蚊蠅活動施藥的重要時段,根據氣溫的高低情況,每周對垃圾堆放點、廁所糞池、污水溝、積水點等蚊蠅孳生場所噴灑殺蟲藥液1至2次。外環境滅蚊蠅以辛硫磷、雙硫磷、馬拉硫磷等有機磷類或辛硫·高氯氟乳油等復配殺蟲劑為主;室內環境滅蚊蠅以氯氟氰菊酯微膠囊懸浮劑、奮斗吶等擬除蟲菊酯殺蟲劑為主。
(三)滅蟑螂
5月至9月份為組織開展滅蟑螂,動施藥的重要時段,此期間每個月對有蟑螂活動的室內外環境,各進行1次滅蟑螂施藥。滅蟑螂用藥以毒死蜱殺蟑膠餌、1.5%乙酰甲胺磷滅蟑螂藥餌、殘殺威、順式氯氰菊酯、速滅靈等殺蟲劑藥液、氯氰菊酯殺蟑熱霧劑等為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發動群眾
病媒生物防制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發生、流行的重要環節,是一項長期的社會衛生防病工作,涉及千家萬戶、各行各業,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各社區(村)、各企事業單位要加強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領導,落實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保證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到位。要多形式、多途徑、寓教于樂地大力宣傳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重要性和有關科普知識,充分發動群眾,積極支持、配合、參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二)明確責任,落實經費
為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到實處,各社區(村)、各企事業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認真組織實施好各自責任區內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重點是單位食堂、庫房、廁所、垃圾收集點、陰陽溝以及出租房從事餐飲、食品經營的門店);負責組織所管轄區內各單位、農貿市場、個體工商戶、居民小區開展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按事權劃分,負責指導、督促其所管范圍的食品生產和加工、流通及餐飲服務行業、酒店(賓館)、旅店和所管的醫院、學校完善防鼠、防蠅設施,搞好環境衛生治理,開展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組織開展好轄區內的病媒生物防制示范點建設工作。負責做好轄區內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藥物組織、用藥安全、檢查考核等事項,為轄區內各單位、生活小區、市場業主、個體工商戶提供滅鼠殺蟲衛生藥物征訂服務,并按時將所訂藥物發放到位。組織開展好轄區內的病媒生物防制示范點建設工作。
病媒生物防制經費的籌集,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進行,根據單位、生活小區、市場、個體工商戶各自責任范圍應施藥的室內外環境面積大小、行業特點確定用藥種類和數量。各單位所需的除四害藥物,原則上統一在所在轄的社區居委會(村委會)訂購(當年采購了病媒生物防制專業服務的單位可不參加藥物訂購),亦可自行采購市場上經營的依法生產的合格滅鼠殺蟲衛生藥物。嚴禁銷售、購買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氟乙酰胺(1080)、氟乙酸鈉(1081)、毒鼠強(424)、毒鼠硅、鼠立死、甘氟等急性劇毒滅鼠藥(不法商販違法經銷的違禁鼠藥常以三步倒、王中王、氣死貓、聞到死、全殺光等名稱出現),違者將被依法追究責任。
(三)統一行動,綜合防治
1.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要堅持“五統一”(即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統一時間、統一藥物、統一檢查)、“三結合”(環境治理與藥物殺滅相結合、經常性與突擊性相結合、專業隊伍有償服務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原則,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在組織發動群眾大搞環境衛生,狠抓病媒生物孳生場所治理,在完善防鼠、防蠅的基礎上,科學合理使用滅鼠殺蟲藥物,力爭取得良好效果。
2.要進一步發揮好專業公司的作用,使用本級財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專項經費和市級財政專項補助經費,公開招標采購公共衛生服務,組織專業公司對城市公共環境、農貿市場、居民小區(院落)、餐飲食品等重點單位周邊外環境進行滅鼠殺蟲施藥。要加大工作力度,強化監督管理,提高服務效果。各社區(村)要做好專業公司深入村社區開展滅鼠殺蟲服務的協調、配合工作,并監督專業公司按質按量服務到位。
3.使用滅鼠殺蟲藥物要做到專人管理,一是建立藥物發放登記備案制度,嚴格按技術要求操作,落實好安全防護措施,嚴防人畜中毒事故發生。二是統一投放滅鼠毒餌時,各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各單位要將集中投藥的時間及安全注意事項向群眾公示,要教育好小孩、管好家禽家畜和寵物,切勿誤食鼠藥中毒(對誤食溴敵隆、溴鼠靈等抗凝血類滅鼠劑中毒者,應及時到醫院用特效解毒藥維生素K1靜滴或肌注解救,中毒救治咨詢電話:)。
4.提倡經濟條件許可的單位,特別是糧庫(站)、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農貿市場、餐飲店(食堂)、酒店、賓館、旅店、醫院、學校等重點行業單位,聘請專業服務公司提供滅鼠殺蟲有償服務。滅鼠殺蟲專業服務公司,必須證照齊全(有經營許可證、稅務登記證、專業人員技術培訓合格證)。
(四)突出重點,打牢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基礎
2021年城區將接受國家衛生城市第二輪復審,各社區(村),各企事業單位要重點抓好城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為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打下堅實基礎。要結合肺炎疫情防控、鞏固提升省級衛生城市(縣城)成果、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縣城),通過治理城鄉環境衛生、科學實施化學防治,持續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防止媒傳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各社區(村),各企事業單位開展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按事權劃分,負責指導、督促街道辦事處內其所管范圍的食品生產和加工、流通及餐飲服務行業、酒店(賓館)、旅店和所管的醫院、學校完善防鼠、防蠅設施,搞好環境衛生治理,開展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組織開展好轄區內的病媒生物防制示范點建設工作。負責做好轄區內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藥物組織、用藥安全、檢查考核等事項,為轄區內各單位、生活小區、市場業主、個體工商戶提供滅鼠殺蟲衛生藥物征訂服務,并按時將所訂藥物發放到位。組織開展好轄區內的病媒生物防制示范點建設工作。
各社區(村),各企事業單位:通過搞好環境衛生治理,加強日常衛生管理,完善防鼠、防蠅設施,購買病媒生物防制專業服務等途徑,帶頭組織開展好各自責任范圍內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五)檢查督促,嚴格考核
各社區(村),各企事業單位要認真督促搞好各自責任區內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組織有關人員,對各社區(村)、各行業單位、居民小區、農貿市場開展病媒生物防制達標活動情況進行檢查,督促不按規定開展活動和“四害”密度超標的單位或個人限時整改。街道將組織有關單位人員,對轄區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對問題突出的將給予通報批評。根據《省愛國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單位和個人不配合開展或者不參與殺滅病媒生物活動,病媒生物密度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1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0元以下罰款。
街道2021年病媒生物防制技術方案
一、總體防制策略
堅持以“環境治理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制策略,通過發動廣大干部群眾,大搞室內外環境衛生,縮小與根除病媒生物的孳生、繁殖、藏匿場所,完善相關防范設施,盡量減少病媒生物進入室內和接觸食品的機會,科學、合理、安全使用滅鼠殺蟲藥物,實現有效控制鼠蟲害密度并減輕其危害的目標。
二、分項防制技術
(一)滅鼠
1.環境防治
一是治理臟亂差環境,清理室內外雜物,清除叢生的雜草。用玻璃碎片堵塞室內外環境所發現的鼠洞。用鋼絲球或水泥對建筑物上易被老鼠利用進入室內的孔洞和縫隙進行填堵。減少老鼠的隱蔽場所,防止鼠類的隱藏利用。
二是完善防鼠設施。增設防鼠網、防鼠門等設施,修補被鼠啃咬壞的門窗,保管好食物和存放的糧食,盡可能地斷絕鼠糧。地下室、第一層樓的窗戶和所有的通風孔、排水孔,都要加設鍍鋅鐵絲網,網眼為6毫米×6毫米;糧食、食品倉庫、食堂、餐館的貯藏室要安裝防鼠鐵門,或在木門的下段鑲上鐵皮踢板,踢板高度為0.6米,門窗關好后要合縫,縫隙要小于6毫米。
2.藥物和器械
一是毒餌滅鼠。今年市區統一采用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溴敵隆糧食毒餌,城市下水道滅鼠輔以溴鼠靈蠟餌。投放滅鼠毒餌要求:干毒餌每堆投放量為10-20克,室內每15平方米投1-2堆,室外每5-7米遠投1堆,藥應投在墻角、墻邊、櫥柜等家具遮掩處以及圍墻邊、堤坎邊、鼠路旁、鼠洞周圍。投藥點要平整、干凈。房屋滅鼠以平房、樓房底層以及有鼠活動的頂棚、樓層為重點。一般單位、住戶的廚房、食堂、保管室、倉庫、廁所、綠化帶、垃圾雜物堆放點、下水道口等處為投藥重點。糧食、食品、餐飲、娛樂、賓館、旅店、醫院等為滅鼠的重點行業,應增設毒餌盒,室內每15平方米2個,室外靠墻邊每10米遠1個,因地制宜地選擇多種滅鼠毒餌,輪換使用,長期保留毒餌滅鼠。對使用干毒餌滅鼠效果不佳的環境,用溴敵隆滅鼠母液,選用老鼠喜歡吃的食物配制成新鮮毒餌進行滅鼠。對潮濕環境、下水道等處,配以溴鼠靈滅鼠蠟餌進行滅鼠。
二是器具滅鼠。不宜使用藥物滅鼠的室內場所,可采用粘鼠板、捕鼠夾、捕鼠籠、電子捕鼠器等器械滅鼠。為減少家鼠的新物反應,在使用粘鼠板、捕鼠夾、捕鼠籠時,一般在前3-7天粘鼠板不打開,捕鼠夾、捕鼠籠不支起,使鼠有個熟悉和適應的過程,再打開粘鼠板和支起捕鼠夾、捕鼠籠。
(二)滅蠅
1.環境防治
一是將適合蒼蠅孳生的垃圾、糞便、腐爛動物尸體等物質處理好。要搞好廚房、食堂、廁所、畜圈、禽舍等場所的衛生,經常打掃保持清潔。管好人畜糞便、垃圾,及時清除,對廁所糞池應加蓋密封。推行垃圾袋裝化(袋子要完好不能破損,袋口要扎緊),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大便,處理好寵物的糞便等。妥善保管飼料,防止招蠅生蛆。
二是完善防蠅設施。廚房、食堂、餐飲操作間、食品加工生產車間等場所,要安裝紗門、紗窗或防蠅門簾、風幕機。紗門應向外開并帶門弓或彈簧,自動關閉。廚柜必須有紗門,存放食品處有紗罩,防止蒼蠅接觸食品。
2.物理和化學防治
一是物理防治。采取蠅拍拍打、粘蠅彩帶和粘蠅板粘捕、捕蠅籠誘捕、滅蠅燈捕殺和毒餌誘殺的辦法滅蠅。
二是化學防治。滅蛆—對旱廁、垃圾存放點等蠅類孳生地,可用0.5%吡丙醚殺蟲顆粒劑,按20克制劑/平方米用量施藥;也可使用敵百蟲、馬拉硫磷等有機磷殺蟲劑。滅成蠅—室外環境選用噴灑辛硫磷、雙硫磷、馬拉硫磷等有機磷殺蟲劑或辛硫·高氯氟乳油等滅蠅,室內環境選用滯留噴灑氯氟氰菊酯微膠囊懸浮劑、奮斗吶等擬除蟲菊酯殺蟲劑藥液或使用氣霧殺蟲劑滅蠅。
(三)滅蚊
1.環境防治
治理好積水是滅蚊的根本方法。各單位、社區(村)要發動群眾,大搞環境衛生治理,鏟除住宅周圍的雜草,消除積水,填平洼地,翻缸倒罐,疏通溝渠河道,清除蚊蟲孳生環境。
2.物理、生物和化學防治
一是物理防治。在學校宿舍、居民住房、賓館房間等使用蚊帳、紗門、紗窗,防止蚊蟲叮咬傳播疾病。
二是生物防治。滅蚊幼蟲(蚊幼蟲俗稱砂蟲子)—對蓄水池、消防池、人工湖等水體通過養魚的辦法來阻止蚊幼蟲孳生。對人工湖、噴泉水池、灌溉渠等水體,為避免傷害魚類、水鳥,可采用無毒無害的蘇云金芽孢桿菌微生物殺蟲劑按每平方米1-1.5克稀釋100倍進行噴灑。
三是化學防治。滅蚊幼蟲—對污水溝和積水點,可用0.5%吡丙醚殺蟲顆粒劑,按20克制劑/立方米用量施藥,或投放倍硫磷拌砂粒制成的緩釋劑。滅成蚊—地下室、旱廁等成蚊集聚處用速滅靈(10%烯丙·氯菊)熱煙霧劑進行煙熏滅蚊。室外綠化帶等有成蚊活動的場所用氯氟氰菊酯微膠囊懸浮劑、奮斗吶等擬除蟲菊酯殺蟲劑作滯留噴灑滅蚊。室內也可使用氣霧殺蟲劑、電子滅蚊器等滅蚊。因地區蚊類優勢種群對溴氰菊酯、敵敵畏已產生較高抗藥性,建議暫停使用這兩種藥物。
(四)滅蟑螂
1.環境防治
一是鏟除蟑螂的孳生條件,整頓室內外衛生,清理雜物堆放點。
二是翻箱倒柜,清走并壓碎蟑螂卵鞘、清除蟑螂尸體。
三是用水泥、石灰或玻璃膠等填堵縫隙,盡量減少蟑螂的躲藏之處。
四是妥善保管食品,對用過的餐具,吃剩的飯菜以及生活垃圾,要及時清洗和處理。潲水缸要加蓋,以減少蟑螂取食機會。
2.物理和化學防治
一是物理防治。熱殺:在飯店、單位的食堂用高壓蒸汽吹入蟑螂躲藏的縫隙。家用的竹木家具,特別是菜櫥,若有蟑螂孳生,用開水洗燙。誘捕:將新鮮的面包、糕點碎屑、炒面粉等香甜食物作誘餌放于大口瓶中,折一紙條搭于瓶口與地面之間作橋梁,夜間放于墻角櫥柜邊等蟑螂多的場所誘捕蟑螂。粘捕:在涂有粘合劑的硬紙片上,放上蟑螂喜食之物于蟑螂活動場所粘捕蟑螂。
二是化學防治。方法一:投放滅蟑螂毒餌。如1%毒死蜱殺蟑膠餌、1.5%乙酰甲胺磷滅蟑螂藥餌等,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特別是殺蟑膠餌,持效期較長;方法二:涂抹殺蟑螂粉筆或撒藥粉。將藥筆在蟑螂活動場所劃上幾道粗線,或撒上藥粉帶,蟑螂爬行經過藥筆畫線或藥粉帶即被觸殺;方法三:噴灑殺蟲藥液。對蟑螂密度較高的場所,可噴灑殘殺威、順式氯氰菊酯、速滅靈等殺蟲劑藥液滅殺蟑螂;方法四:施放殺蟑煙劑。對垃圾收集房、垃圾通道、下水道等環境用1%高效氯氰菊酯殺蟑熱霧劑熏殺蟑螂,對室內環境可施放殺蟑煙彈。
三、用藥安全措施
(一)在投放滅鼠藥前,要做好宣傳告知,管好小孩和家禽家畜,以免誤食中毒。若發現誤食者應即時送醫院診治,維生素K1對誤食溴敵隆等抗凝血類滅鼠藥具有特效解毒作用。
關鍵詞:肉牛飼養;疫病預防;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62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市場牛肉的價格日益增加,從幾年來的牛價走勢和綜合國際國內養牛業發展狀況分析,牛價有增無減,市場前景好,加強肉牛養殖,必須要從養殖技術、政策管理等方面著手進行創新。在很多地區的肉牛養殖過程中,廣闊的市場前景為當地的肉牛養殖產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在肉牛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改變養牛必須有草山的傳統觀念,要依靠種草,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才能確保肉牛草料供給;同時要推進品種改良,縮短肉牛飼養周期,提高出欄率和個體產肉。為了提高肉牛的產量與治理,還應該要加大圈舍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飼養條件。最重要的是在養殖過程中,要抓好防疫,確保肉牛健康安全生產,減少由于各種疫病帶來的養殖損失。
1 牛的養殖技術
1.1 加強肉牛品種的選擇
品種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對于養牛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選擇肉牛品種時應該要選擇良種肉牛。遺傳選育是品種選擇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在選擇時還應該要根據實際地區的氣候、環境等條件選擇比較適合當地養殖的品種,盡量避免出現肉牛生長不適的情況。
1.2 加強對飼料的營養配比的控制
肉牛的飼料是影響肉牛生長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牛在生長過程中應該要有充足的營養,才能保證牛的質量。尤其是對于肉牛而言,必須要對其飼料進行合理地配置,一般說來,衡量肉牛日常糧食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干物質采食量,在對牛進行喂養的時候,飼料中的干物質可以有甘草、青貯等,水稻、小麥、苜蓿、大豆等都是肉牛養殖過程中比較常用的干物質,另外,還需要增加一些其他的物質,比如確保牛每天的水分充足、添加一些肉牛復合預混料,能夠促進肉牛對鈣、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元素的吸收,使得牛需要的營養得到滿足。
1.3 加強養牛場的合理選擇
養牛場的場址的選擇是否合理,對于肉牛的養殖效率也有一定的影響,選擇養牛場的位置也是肉牛飼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選擇的位置應該要平坦寬闊,而且地勢要高,最好是能夠遠離交通要道、醫院、工廠、居民區等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而且養牛場應該要用圍墻隔開,以防對人們的生活工作產生影響。在養牛區內要對其結構進行合理地設置,比如員工的辦公區、養殖區等都要進行分隔,貯糞場、病牛舍、獸醫室等要進行合理地設置,以提高養牛場的環境衛生水平。
2 牛養殖過程中的疫病防治技術
肉牛檢疫是確保肉牛健康狀況以及肉牛質量的重要途徑,當前畜牧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肉牛檢疫工程受到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肉牛安全問題時有出現,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肉牛健康狀況沒有得到有效地檢查,因此使得很多問題肉牛在市場上流通,給人們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在疫病的防治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加強消毒
為了要對各種疫病進行有效的預防,就應該要保證養牛場的環境衛生,比如在養牛場中要禁止隨意參觀,可以有效地杜絕一些外來的病菌。肉牛場的門、各區入口處消毒池內要保持有高濃度消毒液,并要時常更換。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之前也應該要更換干凈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并且經過消毒之后再進入養殖區,防止將外部的病菌和疾病帶入養牛場中。養牛場內要經常保持清潔衛生,無異味、無氨氣,保證通風良好,最好是定期進行消毒,要經常對牛槽進行清洗,禁止在牛場中養殖其他的家禽,防止各種疾病的交叉傳染。
2.2 加強對疫病的檢查
隨著畜牧業不斷發展,加強肉牛疫病檢查管理的力度成為相關部門的一個重要任務,肉牛疫病檢查防治管理需要配備專業的疫病檢查人員以及監管人員,獸醫人員主要是對各種肉牛進行直接檢驗的人員,他們應該要具備專業的疫病檢查知識,同時還應該要具備職業道德素養,從而能夠對各種肉牛進行準確地疫病檢查。養牛場應該要配備專門的獸醫部門,招聘更多專業化成員,從而能夠對養牛場的各種疫病的發生以及變化情況進行了解,提高各種疫病的預防水平。在肉牛疫病檢查防治工作中,要購買的牛進行檢查,確保牛自身沒有攜帶疾病,防止在養牛場內進行大規模地傳染。購買的牛應該要從非疫區購買,而且經過檢疫合格之后才能入場,在養牛場中也不能立即將其與其他的牛進行混合,應該先將其放在隔離舍觀察15d后,確認健康無疾病再并群飼喂。在疾病的檢疫過程中,各種基礎性設施是開展肉牛疫病檢查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肉牛檢疫工作能夠順利推進的關鍵。比如一些用于肉牛質量檢疫的儀器,是確保肉牛質量的關鍵,在肉牛的疫病檢查過程中,應該要使用更多先進的設備,從而實現更加準確地疫病檢查。
2.3 加強對糞便和污染物的處理
糞便和污染物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肉牛出現疫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牛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病菌及蟲卵,是各種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肉牛的養殖過程中,對于各種糞便與污物,應該要及時處理,加入消毒物進行發酵,經過高溫殺滅一些病源微生物及蟲卵,從而有效地防止各種疾病通過糞便和污染物進行傳播,減少寄生蟲的危害。
2.4 防鼠蚊蠅等各種病害
蚊、蠅等吸血性昆蟲是傳染病的媒介,老鼠也是一種重要的病原傳播體。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應該要對這些病蟲害進行有效地控制,防止他們成為病原的傳播載體。比如用衛害凈藥物對牛舍進行噴灑,消滅蚊蠅、消滅老鼠,合理適時地進行驅蟲,從而切斷各種病原的傳播關系。一般來講,常用的針對牛自身的驅蟲藥要有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粉針劑,對于一些外部蟲害進行防治時要根據具體的病蟲害進行處理,比如老鼠藥等,按說明進行使用。在使用藥物對養牛場的環境衛生進行控制的時候,要注意灑藥的位置,防治牛誤食。
3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對肉牛養殖過程中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在養牛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對其日常管理,更要加強疫病的預防和治療,加強檢疫的力度,并且采取各種措施保證養牛場的清潔,減少疫病發生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徐照學,蘭亞莉.奶牛飼養與疾病防治手冊[J].農業,2009(05).
[2] 張明,張太明.淺析牛適度規模養殖的疫病防治[J].農家科技旬刊,2014(10).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堅持政府組織、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指導思想,認真落實以區愛衛會為主體,責任到街道、服務全覆蓋、投入多層次、效果全監控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為目標,以建立病媒生物防治長效管理新機制為主線,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工作經費,強化監督,不斷鞏固我區已取得的病媒生物防治成果,確保我區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在全省、全市保持領先水平。
二、明確分工,落實病媒生物防治管理責任
根據市人民政府第43號令和《市除四害管理辦法》的規定,全區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按下列分工落實管理責任:
(一)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轄區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領導,建立“政府統一組織,各單位安排經費投入,愛衛辦督促指導,各相關部門分工負責,街道、社區主抓落實,區除害消殺站具體作業,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病媒生物防治管理新機制。
(二)病媒生物防治的重點行業單位、場所主要包括:農貿市場、賓館飯店、學校、單位食堂、食品副食品店(超市)、糧庫(店)、食品加工店(點)、醫院、工地、廢品收購站(點)、環衛設施、河道等。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負責,由業主單位具體落實防治措施,所屬轄區街道辦事處負責日常監管。
(三)病媒生物防治的一般單位、場所主要包括:單位的辦公室、會議室,學校教室及外環境等。分別由各單位負責落實具體防治措施,所屬轄區街道辦事處負責日常監管。
(四)居民住宅區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室內環境由住戶負責,室外公共環境有物管的由物管公司負責落實具體防制措施,無物管的由所在社區居委會負責落實,所屬轄區街道辦事處負責日常監管。
(五)責任不明確的地段、水體和結合部的除四害工作,有使用人的由使用人負責,沒有使用人的由區愛衛會辦公室負責。
(六)區愛衛會各委員部門和窗口單位按以下職責分工:
1.區衛生局負責對食品生產經營場所、醫療衛生單位、賓館飯店等經營性公共場所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和日常監督管理。
2.區工商局負責實施對農貿市場、食品生產、食品流通等單位、場所的病媒生物防治監管工作。
3.區環衛局負責實施對垃圾場、垃圾中轉站、垃圾車、公廁、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場所的病媒生物防治監管工作。
4.區建委負責實施對待建工地、在建工地、拆遷工地等的病媒生物防治監管工作。
5.區水務局、人防辦分別負責實施對河道、溝渠、地下人防設施的病媒生物防治監管工作。
6.區園林局負責實施對公共綠地(綠化帶)的病媒生物防治監管工作。
7.區教育局負責實施對區屬各類學校的病媒生物防治監管工作。
三、落實經費,扎實抓好組織實施工作
(一)這次病媒生物防治活動由區愛衛會辦公室負責牽頭,統一組織和協調并具體實施,主要工作包括選擇落實消殺隊伍,組織選擇藥物,抓好技術指導,做好滅前滅后的密度監測和各項數據資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各單位要安排1—2名專職人員具體負責,認真搞好本部門、本單位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二)各部門、各單位均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落實所需的病媒生物防治經費。開展除四害活動,實行有償服務,按照“五統一”(統一指揮、統一時間、統一藥物、統一方法、統一檢查驗收)的原則,以區除害消殺站為主體全面開展消殺活動,切實做到“三不漏”即:不漏一個單位、不漏一間房屋、不漏一處環境。任何單位和居民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開展病媒生物防治活動。為確保消殺安全和消殺效果,不得使用非正規專業消殺服務機構和未經區愛衛會認可的消殺藥物,違者追究業主單位和消殺服務機構雙方的責任(使用區除害消殺站以外的消殺服務機構需到區愛衛會辦公室登記備案)。
(三)在病媒生物防治活動中,各單位要認真抓好檢查督促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區愛衛會辦公室對各單位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進行不定期監測,對拒不開展或不按要求開展工作造成病媒生物密度超標的,由區愛衛會指派病媒生物防治專業人員強行進行殺滅,所發生的費用由該單位或個人負擔。
(四)每年4月-9月為全區集中消殺時間,全區力爭用2—3年時間在13個街道辦事處和主要旅游景區、窗口地區,落實病媒生物防治專業化消殺服務達到60%以上,年底前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