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穿插藝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數字插畫藝術是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不同于傳統的手繪插畫,其創作手段主要依靠的是數碼設備,其創作素材也主要來自數字信息,因此利用本身特點的數字傳播方式是最便捷也是最節省資源的;而作為近幾十年來才出現的新型的藝術形式,數字插畫藝術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當代藝術思潮的影響,因此藝術家、設計師及其作品與欣賞者的接觸和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比起傳統架上繪畫,插畫藝術是開放的,新興的理念更容易在插畫藝術中體現。上個世紀后五十年以波普藝術為代表的流行文化,最早便是以動漫插圖,廣告招貼畫的形式出現的。而數字插畫藝術因其創作與傳播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如今的數字插畫藝術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出現,包括書籍、招貼、廣告、展示、動畫等,更貼近生活,也更商業化。
二、數字化的傳播、展示與交流平臺——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網推出的仿效twitter提供微型博客服務的網站。所謂微型博客,是指用戶可以通過網頁、WAP頁面、手機客戶端、手機短信、彩信等方式消息或上傳圖片,而消息長度限制在140個字數。因此微博也被稱為“一句話博客”。用戶可以將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情寫成一句話,或發一張圖片,通過電腦或者手機隨時隨地進行分享。而同樣在微博注冊的朋友、家人通過關注功能則能一起進行分享、討論等互動。新浪微博旨在為大眾提供娛樂休閑生活服務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臺,因此微博的特點也是相應十分突出的:首先,其信息、收取便捷,門檻極低。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傳播和接收信息。微博長度短,但內容不限制,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生活瑣碎和宏大主題均可。其次,新浪微博的傳播方式呈裂變,充分體現了自媒體的概念,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中心。用戶通過關注功能可以直接獲得關注對象的信息,也可以通過轉發使關注自己的其他用戶獲取這一信息。最后,新浪微博的影響力是巨大的,覆蓋的領域也極廣。從內測至今微博月活躍用戶1.438億,日活躍用戶6660萬,其中包括大量政府機構、官員、企業、個人認證賬號,其影響力可見一斑。不過隨著微博影響力的增強,不實信息的傳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得到了重視,新浪微博設立了不實信息曝光專區,意在提示各位網友在信息時要更加審慎負責,以免對其他網友造成誤導。
三、數字插畫藝術通過新浪微博獲得的傳播與展示
結合以上所述,新浪微博這一平臺在傳播信息、交流互動方面是極具優勢的。而從現實層面,新浪微博也是當下中國影響力最大的信息平臺之一。數字插畫藝術在這一平臺的傳播,不僅是被其巨大的影響力所吸引,也是遵循自身定位的客觀要求。數字插畫藝術是帶有商業目的性的,這是其最主要的特點與限制因素。數字插畫藝術家創作主題確立往往與投資商或者市場的需求息息相關,但也正是因為商家的支持,才有數字插畫行業如今的蓬勃景象。插畫藝術家們的創作中充滿幻想、驚奇、神話、未來等奇幻主題,想象力豐富,吸引眼球。題材的廣泛,創作手法的多樣以及藝術表現的自由恣意顯得與純藝術繪畫沒有什么不同,但在插畫行業不夠規范、市場商業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數字插畫藝術的創作則要求掌握多種設計軟件、藝術風格和表現語言。因此一個很好的交流與信息反饋平臺對于數字插畫藝術的創作是很重要的。
1.傳播主體
在新浪微博平臺上作為信息傳播的主體首先必須是微博的注冊用戶,雖然微博采用一種針對明星名人進行實名認證的系統,與普通用戶區別開來,同時也可避免冒充名人微博的行為,但微博功能和普通用戶是相同的。因此在新浪微博中用戶的分類是很明確的:普通用戶(一般是個人用戶)、個人認證用戶(一般是名人、明星,名稱后面有個黃色的“V”)、企業認證用戶(媒體、企業、機構等,名稱后面是藍色的“V”)。而數字插畫藝術的傳播與展示也是圍繞這三類主體進行的。個人用戶方面主要包括插畫藝術家、商業插畫設計師、插畫專業學生、業余同好等。成名的藝術家、設計師會通過專業的藝術網站或是建立個人網站來作品,這在網絡普及之初便是常見的。但弊端在于專業性太強的網站難以被大眾發現,限制了訪問的流量,因此信息的交流便容易滯后且狹隘。通過新浪微博以及類似的平等、廣闊的交流平臺,插畫藝術家、設計師的作品信息的傳播將得到極大的擴展,來自大眾的反饋也變得即時、準確。尤其是對一些不知名的設計師、學生來說,這樣的網絡環境是很重要的,他們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得到他人的意見或者更多人的認可。在線媒體用戶主要包括各類插畫專業、設計專業以及動漫、游戲網站和電子雜志。在互聯網的時代,插畫的藝術生產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早期的插畫屬于一對一的約稿創作的狀態,而在網絡時代,插畫的創作是開放式的,插畫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創作,把作品放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其傳播形式、轉載的數量等等都是不可控制的。因此各類提供插畫藝術家、設計師投放作品的網站應運而生。而隨著動漫、游戲產業近年來的蓬勃發展,作為在其產品設計與宣傳環節擔任重要角色的插畫設計則與之聯系愈加緊密。與個人用戶作品在微博不定時、零散地投放不同,這些在線媒體用戶主要通過微博一系列的主題征稿活動來吸引專業創作人員以及大量的同好,同時也達到宣傳自身產品、擴大影響力的目的。企業/機構用戶包括藝術機構、教學培訓機構、設計公司、主流媒體等,他們在微博設立一個專門的企業認證用戶,作為其信息和產品展示在微博中的“門戶”,同時也用于篩選可以合作的插畫家、設計師。這類用戶主要看重微博廣泛的影響力、龐大活躍用戶流量以及較低的宣傳成本,但在微博注冊的認證用戶只是其眾多的“門戶”之一。
2.傳播特點
新浪微博是一個信息門檻極低,主要定位面向大眾生活、娛樂的信息交流平臺。數字插畫藝術本身更側重于商業性,普通大眾在消費藝術作品時,往往只是為了獲得一種感官或精神上的愉悅。因此在更貼近大眾的微博平臺,數字插畫藝術相關的信息更容易引起注意,得到“轉發”與“評論”。目前新浪微博中從事數字插畫創作、設計的用戶,其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廣告、影視、游戲、動漫等產業,這不僅與新浪微博這一平臺的定位有關,也符合數字插畫藝術本身的創作特點。從信息傳播的內容上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商業宣傳和媒體話題炒作。這兩者有互通之處,但涉及媒體話題的插畫創作比較隨性、調侃,而正規的商業宣傳則要嚴謹得多。例如每當有新的電影、電視即將上映,便會有該電影的宣傳微博出現,海報與劇照信息;新游戲的公開測試與銷售同樣也會在微博進行大量插圖、海報、設定圖的;更多的是商業廣告中的插畫創作和數字招貼設計。另一方面分布零散卻數量極大的信息傳播內容來自微博廣大的個人注冊用戶,也就是那些插畫藝術家、商業插畫設計師、插畫專業學生、業余同好等的個人微博。這些個人用戶通過微博平臺對插畫創作進行交流、分享,往往結合著個人生活的點滴,更能為大量的普通用戶所接受,甚至生活中某個頗具話題性或者吸引眼球的主題會引發大量不同風格的插畫創作。
四、結語
關鍵詞:廣東傳統茶樓;木雕藝術;現代家具設計
木雕藝術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它以其特有的魅力與表現技法提高了我國的裝飾水平,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在茶樓中應用傳統的木雕藝術做裝飾,正是對我國傳統古典文化的彰顯,這一最佳的創作手法為我國大大小小茶樓的裝飾與修繕以及競爭優勢的保存開辟了極大的可塑空間。我國傳統茶樓木雕藝術的共性在廣東傳統茶樓木雕裝飾中得到了良好的體現,而與此同時,由于受到當地文化及歷史的影響,廣東傳統茶樓木雕又有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當今時代具有不可忽視的啟示與意義。
1廣東傳統木雕裝飾題材與表現手法
1.1運用民間傳說與故事進行圖案創作
人們在現實生活與生產中,借助自身的奇特想象編繪出很多的精彩事件,它們共同構成民間故事與傳說。民間故事與傳說通過以藝術形式加工生活中的素材而得來,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對家人、朋友等的深切祝愿。例如,孟母三遷教人注重子女后輩的教育,岳母刺字宣揚精忠報國。牛郎織女、八仙祝壽、濫竽充數、嫦娥奔月等民間故事與傳說,都被做成圖案設計到木雕裝飾藝術中。在粵劇劇目中,很多隔扇、梁柱等傳統裝飾均在其片段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在木雕中以“穆桂英掛帥”、“哪吒鬧海”、“夜戰馬超”、“漁歌唱晚”等歷史、戲曲以及民間傳說為素材進行精致雕刻。在我國封建社會,傳統意識與價值取向以儒家思想為表現,社會道德以忠孝仁義為標準,人們以福祿壽喜為理想追求。在廣州陳氏書院,一進頭門便可看到梁架上的“王母祝壽”木雕。
1.2運用諧音進行圖案創作
中國人喜歡具有喜慶與吉祥寓意的美好事物,遇事也愿意討個“口彩”,在圖案的創作之中對諧音的方法加以運用指的是人們將同音異形的漢字作為工具,依循美與吉祥的形式及規律進行圖案的雕刻。例如,將兩個柿子同如意的形象結合起來,以“柿”諧音“事”,表達為“事事如意”;在大象背上放置古花瓶,以“瓶”諧音“平”,寓意“天下太平”;進行戟、磬、魚三種圖案的刻制,以“戟”諧音“吉”,“磬”諧音“慶”,“魚”諧音“魚”,寓意“吉慶有余”。
1.3運用象征手法進行圖案創作
在兩種或多于兩種的不同事物之間,可能會有某種聯系的存在,象征即是借助這些相互聯系的事物將某種精神品質或思想等傳達出來。例如古人將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彰揚人們在逆境中堅守節操的優秀品質。在廣東傳統圖案的雕刻中,象征手法運用的十分廣泛。人們以狗象征忠誠,以羊羔跪地吃奶象征孝順,以鹿不食葷腥、馬對主人順從象征仁義;牡丹以色、香、韻之美而聞名于世,是對家國繁榮富足、國泰民安的象征;鴛鴦成雙成對、形影不離,是夫妻不離不棄、琴瑟和鳴的象征。
1.4運用借代手法進行圖案創作
所謂借代,是借助于與某一事物有著密切關系的某種形象將這一事物的意圖間接地傳達出來,它并非對事物本意的直接彰顯。例如玉石與元寶等物品是對財務狀況的象征,通過在工藝品上進行這類物品的直接雕刻,可表達主體對富貴、身份等的渴望與追求;傳統象征喜慶的物品中包括燈彩,通過在木制品上雕刻燈籠與五谷,意味著對五谷豐登的向往;琴棋書畫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內容,標志著安逸生活、天下太平與偃武修文,將其以圖案形式雕刻出來,寓意人們有淵博的知識與高度的文化修養。
1.5以吉祥文字進行圖案的創作
文字亦是一種可用于室內外裝飾的工具,它以多樣化的變體與書法形式將自身的表現張力良好地體現出來。將“福祿壽喜”雕刻于室內屏風之上,可以做到傳統書法藝術與傳統木雕藝術的融合,體現了兩種傳統文化的相應與相生。自古以來,廣東地區粵人便將蛇作為圖騰,他們中有很多人都喜歡使用燮龍紋樣做裝飾,這又在一定意義上體現出了百越文化的傳承與積淀。
2廣東傳統茶樓的木雕藝術
廣東人上茶樓飲茶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光緒年間,對外貿易中心———十三行便已建成首家茶樓“三元樓”,此后,高樓式茶樓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直至晚清,廣東地區僅廣州市茶樓建筑便已多達數百座,作為當地的商業中心,西關一帶茶樓分布尤為密集。在以前,茶樓建筑形式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千變萬化,進入20世紀后,廣東開始興盛騎樓式茶樓,很多規模龐大的騎樓街在當時陸續出現,成為廣東重要的商業街。作為嶺南建筑與飲茶文化結合的產物,廣東傳統的騎樓式茶樓發展至近現代已然成為一種獨特的建筑類型,是當地建筑的一大特色。傳統的廣東騎樓式茶樓內部空間與裝飾裝修極具特色,由上至下每個部位幾乎均有裝飾點綴,例如木質格柵門窗、屏風上有以山水、動植物或銅錢等為內容的木雕裝飾、茶桌選用木頭進行根雕等。傳統茶樓的精致木雕裝飾都能吸引街道中的人駐足欣賞。廣東傳統茶樓的建筑上使用的木雕裝飾稱得上是展現茶樓立面華麗與細膩程度的重要裝飾手段之一,它是茶樓建筑中唯一一種不以模數化形式出現的裝飾,每一個木雕的每一處位置無論是厚度還是質感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現。例如,蓮香樓(廣州城城西一隅)一二層之間牌匾下的橫梁、內部燈飾以及木質花紋等均設計有以“蓮花”為主題的浮雕(含木雕),它既是一種室內裝飾,又是茶樓立面廣告,雖然占用面積不大,但雕刻品中的蓮花與荷葉有十分優雅的姿態,蓮花與荷葉的浮現讓人在品茶之時有一種悠然、愜意之感,耐人尋味。
3廣東傳統茶樓木雕藝術理念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3.1現代家具與傳統家具的區別
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的風格以深紅色為主打色調,并以對傳統的繼承為基礎進一步融合現代時尚元素。例如,在電視背景墻的雕花中進行祥云圖案的設計,這有著美好的寓意;隔斷的花紋一般以植物與外文字母等為主,這是現代元素融入古典韻味的良好體現。一般地,傳統的燈盤與雕花吊頂都是方形構造,而現如今,圓形、菱形等一些不規則圖形也得到了較好的應用,這又給人以簡潔大方之感。
3.2以廣東傳統茶樓木雕藝術理念指導現代家具設計
將廣東傳統茶樓中的木雕藝術應用于現代家居設計中,既能融合古典韻味,又能對現代時尚進行展現,提高生活的雅致性。借助廣東傳統茶樓的木雕藝術裝飾理念,可以在大廳家具設計中,于吊燈頂部加上圓形或方形燈盤,燈盤上進行祥云圖案或者傳統祥瑞圖案等的鏤空雕刻;在電視背景墻設計中加裝花板,保證墻面及周圍家具與飾品的協調一致,融空間元素于一體,給人以樸實、自然的親切感,增添審美情趣。此外,若室內空間比較大,呈開放或連貫式結構,可在中間安裝一個木質的拱形門或隔斷,對整個空間進行兩個單獨部分的劃分,做到空間與空間的相互隔離而又不相互獨立,與淡雅恬靜風格的家具進行搭配,可以在保證室內舒適色調的同時賦予其現代化的風格。在吊燈的四個角的位置,還可以進行相應的雕花設計,使其與室內家具設計相協調,統一色調,可以噴上黃漆,讓人體會富麗堂皇的西式家具設計風格,也可以統一成白色調,給人以潔凈、清新之感,讓人以輕松心態享受溫暖舒適的氛圍。茶樓木雕進入家具設計之中,目的是增加生活中的美感與情趣,應做到現代文明與古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在傳統木雕的家具設計中,人們可以在古色古香的惠風中沐浴心境,酌一杯好茶、品藝術佳作,為都市生活增添一些古典的審美情趣。此外,一些家具設計還可參照騎樓式茶樓的建筑立面,在別墅或復式樓房中的樓梯面懸掛小幅雕花板,順臺階而下,與樓梯的本色相互搭配,給人以質樸的清新韻味。
參考文獻
|文史論文|學英語|范文|論文先生網社區|強力推薦!本站與百度合作新開頻道>>>>論文知道
最新公告:沒有公告
會員登錄--會員注冊--會員中心
|
藝術論文首頁
|
美術論文
|
戲劇論文
|
舞蹈論文
|
音樂論文
|
電影藝術論文
|
電視藝術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您現在的位置:論文先生網>>藝術論文>>電視藝術論文>>正文
開放的演播空間
作者:admin2008-5-2619:13:17
開放的演播空間秦建偉改革開放二十年以來的中國電視業經過發展,競爭日趨白熱化,電視以全新的姿態走進千家萬戶,不論高度時效性的新聞類節目,還是綜藝娛樂性節目......優秀的制作與精美的包裝,再加及節目主持人充滿智慧的語言都對節目的收視率有非常大的影響。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需要制片人(導演)主持人(演員)
-
開放的演播空間
秦建偉
改革開放二十年以來的中國電視業經過發展,競爭日趨白熱化,電視以全新的姿態走進千家萬戶,不論高度時效性的新聞類節目,還是綜藝娛樂性節目......優秀的制作與精美的包裝,再加及節目主持人充滿智慧的語言都對節目的收視率有非常大的影響。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需要制片人(導演)主持人(演員)攝像燈光美術設計音響編輯技術等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整個片子的制作,演播室空間美術設計也是其中人非常重要的一環。
美術創作人員在得到一個演播室空間美術設計的任務時,醞釀最初的想法和形象化的概括,抓住對設計的獨特理解,逐步形成它所塑造的演播空間外部形象的具體想法和意向.意在筆先,避免機械地按照節目規定的空間提供一般化地環境設計,才能提煉與節目有內在聯系的造型因素,使空間成為一種潛在的語言,創造出僅靠人物語言動作無法充分表達的深遂意蘊。
在這里,我暫把演播室空間的設計分為六個角度進行分析:
一假定的空間
假定性系美學概念之一,假定性是一切藝術創作所共具的屬性,空間藝術中以抽象象征虛擬引喻,間接表現藝術的時空感。
演播室的空間也可以是一個假定的空間場景,通過不確定空間的指定性,體現節目風格,例如:鳳凰衛視的“楊瀾工作室”,是一檔以講述歷史長河中種種發人深省的故事、轟動的事件、才子佳人的傳奇,回顧歷史,給人以啟迪的欄目.,整個節目開始攝像機由上自下,由右向左緩緩移動,象征歷史文化的羅馬石柱屹立在運動著的藍天白云下,每一個柱子的中間都有一個電視屏幕,不斷播放著珍貴的歷史資料,主持人從柱子間慢慢走進鏡頭講述一幕幕動人的傳奇故事,這個假定的空間定位在一個變化的歷史長廊中,把一個古老的歷史廢墟景象搬到演播室,在這樣一個時空交錯的環境中,讓觀眾能更好地去了解過去的各種歷史。
二情感空間
不同類型的節目體現出來的感情基調是不相同的,一般節目的開始往往通過一段音樂,幾組畫面,幾行字幕,就可以讓觀眾了解整個節目的風格,環境的設計同樣也從背景到環境空間道具無不體現出某種特定的情感用語。亞洲衛視的[V]頻道,幾乎所有演播室的空間設計,都采用極度夸張的色彩,奇異的道具,再加上主持人新潮的發型及服裝,體現出先鋒音樂的存在空間,在這樣的氣氛中,肯定不會有嚴肅的故事發生。
三交互式的空間
談話式的節目中,演播室的空間設計目的是讓主持人與觀眾在一個開放的空間里迅速溝通,調動情緒,讓更多的觀眾融與節目中進行參與。“實話實說”欄目,演播室為圓型空間,觀眾嘉賓主持人三者在同一對等空間,攝像分布其中,主持人在觀眾嘉賓中來回穿插,打破了空間的兩面或三面的傳統組成結構.這種開放的空間構架,能更加輕易地調動觀眾的參與情緒,讓主持人有更多的發揮余地。
從這一點來說,演播室空間的美術設計,已不是簡單地獨立出現的,它是通過空間這個媒介與節目結合在一起.這就是為什么搞裝飾裝修的設計人員,在搞電視演播室的空間設計時,為什么顯得有時力不從心了。失敗的設計只能體現在獨立的空間變化,獨立的背景空間,與節目本身相差甚遠。
四空的空間(通用性演播空間)
一些演播室不需要一個特殊的環境場所,關鍵是畫面的整體和清晰,再配置簡單的道具,這種布景也稱為通用性演播,常用中景和近景,全景僅僅起到穿插作用。例如:鳳凰衛視的“鏗鏗三人行”欄目,整個演播室只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幕布,以此體現“人生大舞臺”“幕后休息室”的意象,以再簡單不過的背景突出節目調侃諢諧的風格,是典型的后現代舞臺風格,把三個人物放在一個簡單的中性背景中,人物和人物之間的性格更加突出,這種空的空間設計可以使觀眾喚起某種形象感觸,也就是所謂的形象聯想,形象聯想也就是設計創作中不可缺少的契機,是塑造形象的基準。
五裝飾性空間
如果是中性節目,不需要表明人物的特定環境,只需要有一個優美的背景來提高畫面的藝術欣賞性,比如:音樂舞蹈節目雜技表演節目就需要在通用性的空間背景基礎上,給予特意的精心設計,這也稱為裝飾性布景。這種裝飾性空間場景,要考慮演員上下場的變化,利用色彩空間的變化,傳統或現代的圖形變化使節目本身更加充實漂亮,甚至可以利用機械裝置增加演播室的空間變化,讓節目更有可看性。
六虛擬空間
電視的發展總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