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旅游經濟管理專業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高職高專;旅游管理;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0)45-0168-02
1 解讀競爭力
競爭力是對象在競爭中顯示出的能力,是一種相對指標,必須通過競爭才能表現出來;測定競爭力需要確定一個測定目標時間,但真正要準確測度出來又是比較難的。基于此,我們把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競爭力描述為:該群體學生初次進入人力資源市場并且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相對于其他競爭對手能夠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務,從而保證自身持續生存和發展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包括三個方面:①核心就業競爭力。主要包括畢業生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技能、專業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②外在就業競爭力。主要包括畢業生的形象、氣質、儀容、儀表、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與人交往和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③環境就業競爭力。主要包括畢業生所畢業的學校、學院的品牌效應、畢業生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社會觀念等方面。
一般說來,核心就業競爭力是該群體大學生獲得工作機會的重要基礎。外在就業競爭力是他們獲得工作機會的重要方面,因為旅游行業是窗口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氣質、儀容、儀表、與人溝通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顯得特別重要,在求職過程中,這也是最被用人單位看重和容易被判別的能力。上述這兩種就業競爭力是學校、教師、學生有能力改變的兩種能力。相比較而言,環境就業競爭力一般是學校、教師、學生難以改變的或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的能力。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關于就業競爭力的研究僅限于畢業生核心就業競爭力和外在就業競爭力。
2 該群體大學生競爭力的SWOT分析
本文將“SWOT”分析法運用到就業競爭力中并給予了一定的闡述,主要是想通過對畢業生其個人因素及所處的各種環境因素的分析,對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有所啟發。
第一,優勢(strength)。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目標不是高級管理人才或是高級技術人才,而是培養生產、管理、經營第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基于此,該群體大學生在校期間掌握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能隨時靈活熟練處理生產第一線問題。此外,他們普遍具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就業、學習能力強。
第二,劣勢(weakness)。中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等于失業的危險,對于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來說,在這就業的競爭中更加處于一種弱勢的地位,他們手中的這一張文憑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了“弱勢文憑”。但是,近幾年,該群體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選擇一些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的用人單位;其二,對單位待遇期望值過高,忽略了企業的投入―產出比例。
第三,機會(opportunity)。近些年,國家政策的扶持、學校的就業指導、自主創業、實習基地、職業培訓等多種方式為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了很多的機會。以國家政策為例,全國好多省份相繼出臺了允許畢業生先落戶后就業、自由進入的政策等,文件的出臺,為畢業生就業開設了綠色通道,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四,威脅(threat)。目前,國家處于發展的轉型期,人才培養結構的重心由中專向大專以上層次轉移,在“大眾化教育”這個大背景下,就業形勢嚴峻。此外,畢業生還承受著城鎮新增勞動力、農村富余勞動力 和下崗失業人員的“三峰疊加”的壓力。與此同時,中國加入WTO后,越來越多的外企進入中國市場,在帶來就業崗位的同時也提高了就業門檻;國內一些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也在“水漲船高”。很多高職高專學生可以勝任的崗位,用人單位出于各方面的考慮會要求本科學歷甚至更高。
3 如何適應環境,打造競爭力
作為該群體大學生,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可從以下幾個步驟打造競爭力:
第一,尋找市場機會。該群體大學生的市場機會應該說是很多的,可從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咨詢公司、旅游電子商務企業、旅游規劃策劃機構、主題公園的旅游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工作;或在旅游與休閑行業自主創業。面對這些機會,重在如何進行細分,并選擇自身的目標。在旅游企業對旅游消費者進行需求管理的同時,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也要對旅游企業進行需求管理,及時發現企業的需要,從而更早地發現自身的發展機會。
第二,獨特定位。定位理論,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市場營銷學,由阿爾•里斯和杰克•特勞特提出,原意指“確定品牌在顧客心智中的位置”,定位的關鍵是企業要設法在自己的產品上找出比競爭者更具有競爭優勢的特性。全過程大概包括三大步驟:①分析目標市場的現狀,確認本企業潛在的競爭優勢;②準確選擇競爭優勢,對目標市場初步定位;③顯示獨特的競爭優勢和重新定位。那么,結合這一理論,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應當如何做呢?從客房群(就業方向)角度看,可選擇旅行社為主的相關企業;從競爭的角度看,該群體需要明確自己與非旅游專業的學生相比,優勢在哪?比如掌握旅游基礎理論、旅游操作實踐能力強。同時也與同專業的、不同辦學層次的學生相比,有沒有優勢?最關鍵的是,與同一個層次、同一專業的學生相比,自己有沒有核心競爭可定位于技術領先者,因為該群體大學階段主要在學習相關旅游技能。
第三,制定競爭及發展戰略。競爭戰略著眼于怎樣競爭,而發展戰略著眼于怎樣發展。專科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不僅需要競爭戰略,也需要發展戰略。這就像部隊一樣,不僅需要謀劃打仗,而且需要謀劃發展,在競爭中發展,在發展中競爭。
4 結 論
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是旅游業發展的強大基石和有力支撐。作為一個獨特的群體,客觀、辯證地實現自身利益相對最化大,既是自身競爭力的體現,也是以小帶大、帶動整個旅游業的升級與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關鍵詞:旅游酒店管理;服務與管理;教學目標
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改革旅游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使之與當前的市場需求相吻合已勢在必行。情境教學模式是旅游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教師將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自身對知識的研究進行有效整合,設計出較為合理的模擬工作環境,通過學生對真實工作環境的模擬實驗,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高職旅游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情境教學模式實用并易于操作,適合應用于職業教育。
一、結合教學目標設計合理的情境
在旅游酒店管理情境設計過程中,教師要依照教學目標進行設計,這樣才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實施情境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在現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對真實情境的適應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在對教學情境進行設計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難度適中的教學情境,避免教學情境的設計超過學生的能力范圍。教學情境的設計要具有實用性,還要適合教師把握,這樣教師才能在情境教學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
二、科學設計各個教學環節
在情境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每個環節。比如對事件相關的人物關系,涉及的知識內容,事件發生的背景,需要表演的內容等環節,教師在設計情境時都要詳細了解,然后進行合理的設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征進行角色分配,要對情境設計內容和材料進行收集,對表演排練、課堂內容、內容討論和點評等環節都要做好預測;對各個環節所占據的時間、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解決問題的對策等問題都要提前考慮到。對情境教學場景的安排,對教室環境的設計以及道具的準備都要有全面準備,要增強情境的真實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表演興趣,促進情境教學的高效開展。
三、在編排演練時做好引導工作
在整個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進而提高學生表演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為學生分配演練任務,這樣學生就會有目的地對相關材料進行收集和整理,進而設計出更為豐富的教學節目,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在整個排練和表演過程中,要提供合理的引導,使情境教學節目有效開展,提高學生的旅游酒店管理專業能力。
四、進行合理的點評總結
在表演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該表演進行總結點評,對表演的每個環節進行分析,對每個學生的表演情況進行評價。同時,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對表演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總結在表演過程中出現的知識點。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還加強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進而提高了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教師還要對學生的總結進行評價,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這樣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在現實工作中的反應能力。
五、結語
根據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情境教學模式在旅游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情境教學的設計過程中,其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制訂合理的情境教學方案,以提高學生對現實工作的適應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鉅嫘攏韓澤民.澳大利亞旅游酒店管理教學特色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0(4):47-49.
[2]李麗,朱巧芳.酒店管理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24-26.
[關鍵詞]高職高專;旅游管理;競爭力
1 解讀競爭力
競爭力是對象在競爭中顯示出的能力,是一種相對指標,必須通過競爭才能表現出來;測定競爭力需要確定一個測定目標時間,但真正要準確測度出來又是比較難的。基于此,我們把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競爭力描述為:該群體學生初次進入人力資源市場并且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相對于其他競爭對手能夠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務,從而保證自身持續生存和發展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包括三個方面:①核心就業競爭力。主要包括畢業生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技能、專業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②外在就業競爭力。主要包括畢業生的形象、氣質、儀容、儀表、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與人交往和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③環境就業競爭力。主要包括畢業生所畢業的學校、學院的品牌效應、畢業生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社會觀念等方面。
一般說來,核心就業競爭力是該群體大學生獲得工作機會的重要基礎。外在就業競爭力是他們獲得工作機會的重要方面,因為旅游行業是窗口行業,從業人員的形象、氣質、儀容、儀表、與人溝通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顯得特別重要,在求職過程中,這也是最被用人單位看重和容易被判別的能力。上述這兩種就業競爭力是學校、教師、學生有能力改變的兩種能力。133229.coM相比較而言,環境就業競爭力一般是學校、教師、學生難以改變的或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的能力。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關于就業競爭力的研究僅限于畢業生核心就業競爭力和外在就業競爭力。
2 該群體大學生競爭力的swot分析
本文將“swot”分析法運用到就業競爭力中并給予了一定的闡述,主要是想通過對畢業生其個人因素及所處的各種環境因素的分析,對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有所啟發。
第一,優勢(strength)。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目標不是高級管理人才或是高級技術人才,而是培養生產、管理、經營第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基于此,該群體大學生在校期間掌握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能隨時靈活熟練處理生產第一線問題。此外,他們普遍具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就業、學習能力強。
第二,劣勢(weakness)。中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等于失業的危險,對于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來說,在這就業的競爭中更加處于一種弱勢的地位,他們手中的這一張文憑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了“弱勢文憑”。但是,近幾年,該群體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選擇一些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的用人單位;其二,對單位待遇期望值過高,忽略了企業的投入—產出比例。
第三,機會(opportunity)。近些年,國家政策的扶持、學校的就業指導、自主創業、實習基地、職業培訓等多種方式為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了很多的機會。以國家政策為例,全國好多省份相繼出臺了允許畢業生先落戶后就業、自由進入的政策等,文件的出臺,為畢業生就業開設了綠色通道,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四,威脅(threat)。目前,國家處于發展的轉型期,人才培養結構的重心由中專向大專以上層次轉移,在“大眾化教育”這個大背景下,就業形勢嚴峻。此外,畢業生還承受著城鎮新增勞動力、農村富余勞動力 和下崗失業人員的“三峰疊加”的壓力。與此同時,中國加入wto后,越來越多的外企進入中國市場,在帶來就業崗位的同時也提高了就業門檻;國內一些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也在“水漲船高”。很多高職高專學生可以勝任的崗位,用人單位出于各方面的考慮會要求本科學歷甚至更高。
3 如何適應環境,打造競爭力
作為該群體大學生,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可從以下幾個步驟打造競爭力:
第一,尋找市場機會。該群體大學生的市場機會應該說是很多的,可從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咨詢公司、旅游電子商務企業、旅游規劃策劃機構、主題公園的旅游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工作;或在旅游與休閑行業自主創業。面對這些機會,重在如何進行細分,并選擇自身的目標。在旅游企業對旅游消費者進行需求管理的同時,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也要對旅游企業進行需求管理,及時發現企業的需要,從而更早地發現自身的發展機會。
第二,獨特定位。定位理論,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市場營銷學,由阿爾•里斯和杰克•特勞特提出,原意指“確定品牌在顧客心智中的位置”,定位的關鍵是企業要設法在自己的產品上找出比競爭者更具有競爭優勢的特性。全過程大概包括三大步驟:①分析目標市場的現狀,確認本企業潛在的競爭優勢;②準確選擇競爭優勢,對目標市場初步定位;③顯示獨特的競爭優勢和重新定位。那么,結合這一理論,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應當如何做呢?從客房群(就業方向)角度看,可選擇旅行社為主的相關企業;從競爭的角度看,該群體需要明確自己與非旅游專業的學生相比,優勢在哪?比如掌握旅游基礎理論、旅游操作實踐能力強。同時也與同專業的、不同辦學層次的學生相比,有沒有優勢?最關鍵的是,與同一個層次、同一專業的學生相比,自己有沒有核心競爭可定位于技術領先者,因為該群體大學階段主要在學習相關旅游技能。
第三,制定競爭及發展戰略。競爭戰略著眼于怎樣競爭,而發展戰略著眼于怎樣發展。專科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不僅需要競爭戰略,也需要發展戰略。這就像部隊一樣,不僅需要謀劃打仗,而且需要謀劃發展,在競爭中發展,在發展中競爭。
4 結 論
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是旅游業發展的強大基石和有力支撐。作為一個獨特的群體,客觀、辯證地實現自身利益相對最化大,既是自身競爭力的體現,也是以小帶大、帶動整個旅游業的升級與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