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動物園規劃設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Zoo
――Handan City Zoo Landscape Planning
Student majoring in Landscape Ddsign Li Yuanyuan Gao qunfen
Tutor Zhang Baoju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Handan City, the idea of the zoo and features,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status quo and create a living environment for animals, people around the theme of integration in nature to creat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animals, the atmosphere, combined with green , water features, architectural pieces, the formation of multiple visual effects and landscape, the environment is conducive to people, people and animals, human and natural communication.
20世紀70年代以來,自然保護和生態平衡的問題日益引起人們重視,動物園在宣傳和保護瀕危動物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活動,每個動物園都制定了本園的教育計劃,決定自己的目標和任務。
1.項目概述、目標與策略
1.1.背景
邯鄲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曾是趙國國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且資源、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基礎雄厚,是中原經濟技術協作區的中心城市。市區內的大型綜合公園――叢臺公園內有多處歷史人文景觀和遺跡,但公園內原有動物區與公園合為一體,動物種類稀少,占地面積小,無法形成動物、自然、人和諧相處的狀態,同時又影響了公園內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武靈王叢臺的環境效應。為此,市委市政府立項搬遷叢臺公園動物區,建設獨立的“邯鄲市動物園”。
1.2現狀
邯鄲市動物園位于邯鄲市西北部的城鄉結合區,北臨蘇黃路,東到中華大街,南至永康路,西靠建華街。東為夢湖風景區,西南部是著名黃梁夢呂仙祠。整個園區位置交通便利,并與夢湖風景區和呂仙祠歷史人文景觀區相呼應,形成觀賞游玩的一個焦點。
1.3.設計目標
結合現狀的自然條件,圍繞人與自然相融合的主題,創造適合動物生存,易于游客觀賞的集休閑、娛樂、科研、教育、動物保護于一體的生態型、景觀型的動物園。1.4.規劃原則遵循人、自然、動物相和諧的原則;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原則;生態與景觀相兼顧的原則;以人為本的原則。2.設計說明
2.1.設計手法采用變化多樣,收放有致,人性化和普適性的設計手法。2.2.設計布局2.2.1.主要景觀結構 寬廣的湖面是園區的中心,湖口處飛流直下的瀑布為園區自然布景的視覺中心,與其相對的湖畔所對應設置的觀景燈塔更是成為整個園區的景觀制高點,其它功能區圍攏在湖面周圍,并通過主干道和次干道連接,形成兩軸一環線景線結構。(1)南北景觀軸――進化軸: 動物醫院――北次入口一線是一條主景觀軸,以軸線中部的兩棲館區為起始點,向北逐步進入至食肉動物――大型猛獸區;向南逐步進入至食草動物――偶蹄動物半放養區。(2)東西景觀軸――文化軸: 主入口――西次入口一線是另一條景觀主軸,軸線經過主入口科普長廊、湖濱棧橋及中心白鴿廣場區等景點,在此軸線上設置了豐富的科普文化項目,多元化地展示人、動物、自然這一文化母題。(3)沿湖景觀環線――靜態觀賞環線: 園區的濱湖主干道形成一條景觀環線,圍繞湖面締造綠色廊道。2.2.2.功能分區
(1)展館區:由形式多樣的動物籠舍組成,圈養食肉猛獸和大中型食草動物,同時包含對鳥類和爬行動物的保護性展出場館。(2)兒童游樂區:由器械游樂場、糖果屋休閑吧、戲水池、植物迷宮、淘氣王國攀爬城堡以及動物幼兒園組成。
(3)湖面及水禽半放養區:湖面及水禽區作為與主入口相對應的區域,以平靜如鏡的大水面和自由自在游弋的水禽吸引游人視線,由小湖面向大湖面飛流直下的瀑布更是整個景區的視覺焦點。
(4)偶蹄類動物半放養區:羊、鹿等偶蹄動物性情溫順,疏林草地、淺淺的池塘,是它們美好的家園。
(5)入口廣場及科普區:進入入口廣場,園區景點盡收眼底,并同瀑布、猴山隔湖相望,遙相呼應??破臻L廊設立在通往湖岸的主干道上,以動物園簡介、動物科普知識和適合兒童認知、學習的簡單圖片為內容。
(6)獼猴半放養區:模仿猴類的原生環境半放養它們,以人工石塑山體作為猴類的棲息之所。(7)中心白鴿廣場:位于西次入口,以大草坪為主,穿插放射性的園路,成群白鴿飛翔于碧空。
3.綠化設計3.1.喬木密林區:動物園四面臨路,種植喬木密林進行遮擋,如國槐、合歡、毛楊等,以減少城市噪音和熱鬧街景對動物的干擾,形成相對安靜封閉的空間。3.2.喬灌林區:園區內主要車行道兩側種植喬灌木,如白臘、五角楓、紫薇、等,對各景區進行分隔。 3.3.草坪區:動物園西次入口白鴿廣場區以大面積草坪為主基調,孤植景觀樹,如雪松、馬褂木。3.4.特色植物區:在主入口的南側,種植棕櫚、木瓜、紅楓等特色植物。3.5.濱水景觀區:湖面的東側,有野餐休憩地和濱水步道,多為變葉樹種,如黃櫨等,富于季相變化。3.6.疏林草地區:在偶蹄動物半放養區和猴山、大型食草動物區,以疏林草地為主,種植合歡、元寶楓、欒樹等,營造適合動物生存的生態環境。3.7.水生植物區:湖面的水禽放養區,種植蘆葦、荷花、香蒲等水生植物.3.8.針葉林區:園區內的大型猛獸區,以種植常綠針葉樹木為主,如白皮松、油松等。3.9.廣場綠化區:在入口廣場適當種植植物模紋和時令花卉,創造整潔優美、清新自然的環境。3.10.濱水景觀道:沿湖景觀環線兩側,栽植柳樹和碧桃,展現垂柳依依、湖光粼粼的自然宜人景色。
【關鍵詞】任務驅動模式 園林規劃設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35
為順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現代教育提出了要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新時期新人類的教育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學校園林規劃設計課程引進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該模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不僅掌握園林設計規劃的理論知識,而且親自體驗設計規劃發散思維的過程,體會創造、創新帶來的喜悅,使學生在獨立或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對教師來講,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引進具有很大價值,在課堂上,教師需要解決的最主要問題是如何合理利用任務驅動模式來盡可能提高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教學效率。
一、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內涵
所謂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就是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對現有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完成某一個特定的任務,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學習實踐能力。相比于傳y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模式的最大優勢在于改變了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實現了“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充分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能夠將自己的創新思維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斷獲得成就感的同時,更大的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最終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
任務驅動模式的基本環節包括確定任務、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評價三部分。不同部分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作用,教師在采用任務驅動模式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這一流程,從而保證該模式在提高授課效率方面的作用能夠發揮出來。在任務驅動模式中,任務的設置是核心,體現了教師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一個優秀的問題或任務不僅與課程教學內容、目標相一致,同時也能夠更大程度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激發他們理解、分析并完成任務的欲望,符合探索性學習的特點。
二、任務驅動模式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園林規劃設計是職業學校園林專業十分重要的設計類課程之一,它在園林樹木學、花卉學的基礎上,結合了園林建筑、園林工程設計等學科。教學的重點包括園林規劃設計理論知識和實踐兩部分,其中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實踐做基礎,進行具體項目的規劃設計是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任務驅動模式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滿足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定,是很好的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規劃設計能力的教學方法,其具體的應用環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確定項目任務
任務驅動模式的核心是“任務”,一個優秀的教學任務需要尊重學生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教師在布置任務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避免任務過于新穎、難度過大。同時,任務要符合整體教學框架的需求,最好是從總目標中分出的若干小目標之一,符合課程教學學時要求。當然,由于職業學校往往同校外企業存在聯合辦學關系,因此可以將實際的園林工程項目規劃設計拿到課堂中來,供學生練手,這種真實的訓練項目往往比利用校園、公園等園林綠地進行的虛擬設計項目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確定具體任務之后,學生為了達成任務,需要將任務劃分成若干階段。以某地一處小公園為例,第一階段的任務是到現場進行實地勘察,了解公園的地理位置和實際情況,第二階段是根據要求完成小公園的總平面圖、植物配置圖、植物施工圖、鳥瞰圖、景觀設計說明書等成果。
(二)實施任務計劃
在確定任務主題和劃分任務實施階段計劃書之后,學生可以正式開始實施任務。根據任務量的不同,可以采用自主完成任務的方式,也可以分組完成任務。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優勢,自主完成任務能夠使學生接觸到更加全面的園林景觀設計知識,分組協作完成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賦予設計項目更多的創新點。
以分組寫作設計為例,教師在項目實施之前,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將班內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人數控制在10人以內,并選出小組負責人,要求小組其他成員需要在負責人的引導和分配下共同完成設計工作。項目負責人作為小組的主要領導者需要根據任務計劃書完成小組成員工作內容和工作量的分工,要讓每一個小組成員充分參與到設計實踐中來,避免任務驅動模式教學方法流于形式。在整個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到引導監督的作用。
項目實施的第一階段需要進行現場勘查,校外項目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實地考察,如果進行實地考察存在困難,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圖片文字資料作為參考。進行實地考察的主要內容包括設計項目場地現有的建筑、植被情況以及場地的水文、地質、地形等自然條件。實際考察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看到的事物來構思設計要點。實地考察之后,小組成員需要整理場地資料和現有的植被、建筑情況,交流設計想法,共同討論設計要點,并以園林規劃設計的理論要求為依據確定整個場地規劃設計的總體構思。教師在學生整體討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全局,發揮檢查督促的作用。
最后,小組在組長的領導下完成場地設計初稿,并通過教師指點和組內討論的方式,在初稿的基礎上進行修改,進一步完善細節,形成最終版本,并制作展板和圖紙集,匯總最終的提交成果。
(三)效果評價階段
在任務完成之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設計展示環節,展示的內容包括設計效果圖、設計構思和設計過程。在學生展示完成后,教師和學生代表需要指出項目的亮點,對取得的成績給予適當鼓勵,激發學生的成就感,提高他們學習創新的動力,同時還要指出規劃項目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決方案,促使學生進行反省,不斷提高他們的實踐設計能力和對課程理論知識的認識程度。在評選活動的最后,教師和學生還要確定最優秀的設計作品,并做好作品的歸檔保存工作。
關鍵詞:物流產業園;規劃設計;用地規劃布局
Abstract: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dustry,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park planning, the Bohai commodity exchange in East China General delivery center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rea advantage, land planning, land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which introduces the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ject practice, so you can see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special.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land use planning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隨著經濟迅速發展產業多元化,物流產業也隨之成為其中的一產業之一,物流園區也成為中國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點。物流園區規劃有別于工業與房地產業園區的規劃,物流園區規劃更偏重于在較大規模的地域范圍內,土地布局與功能布局結合的科學性,突出物流產業的特點要素規劃。
一、工程項目分析
本項目選址于長興縣(李家巷)城東工業功能區,四至范圍為:東至長湖申航道,南至318國道,北至李湖航道北線,西至李家巷鎮規劃建設的南北向連接長興城區道路。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為1331866平方米(約1998畝),建設用地面積為1032666平方米(約1549畝)。總建筑面積約為946970平方米;本項目發展目標定位為渤海商品交易所華東交割運營中心、全球跨國企業供應鏈華東分撥基地、國內一流倉儲物流服務業集聚區和杭寧發展帶大宗商品現貨交割與貿易中心。
二、工程項目優勢條件
本項目選址在長興境內318國道和長湖申航道交匯處,交通環境優越。長興位于浙蘇皖三省交界處,東臨太湖,與蘇州、無錫隔湖相望,地處長三角杭嘉湖平原,處于長三角經濟區域的中心,是一個迅速崛起的對外開放城市。長興有著物流產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1)地處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經濟中心地帶;(2)交通區位優勢明顯,除了擁有兩條國道(104國道、318國道),四條高速(申蘇浙皖高速、杭長高速、杭寧高速、申嘉湖高速),三條鐵路(江蘇新沂―浙江長興鐵路、宣州―杭州鐵路、杭州―牛頭山鐵路)的交通樞紐節點外,它還有一條年運量超過1.6億噸級的長湖申黃金航道和一條杭州至南京經過長興的城際輕軌,此外長興東臨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北臨杭州蕭山機場,南臨祿口國際機場;長興距上海、杭州、南京、寧波、蘇州、無錫、蕪湖等大中城市均在2小時最佳交通圈內?;匾巹澮粭l鐵路專線直接連通基地與全國各地。
優越的地理區位和便捷交通條件使得長興與周邊城市融貫通達,聯系緊密,商流、物流往來頻繁,一方面促進了長興的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也為建設一個高水準、輻射周邊的現代物流服務中心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項目用地規劃布局
3.1功能布局
項目功能布局按性質主要分十三大功能區塊:鋼材交割與加工功能區、有色金屬交割與加工功能區、化工產品交割功能區、木材產品交割功能區、煤炭產品交割功能區、農副產品交割功能區(含冷庫)、電子產品交割功能區、通用倉儲區、商貿市場區、行政與金融服務功能區、物聯網研發與企業會所功能區、停車功能區、集裝箱和件雜碼頭作業與堆場功能區等(圖二)。
圖二
――鋼材交割與加工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西側,靠近長湖申航道側,便于交通運輸,用地面積約201.6畝。作為本項目的主要功能區建筑就是倉儲和加工用房,作為大型的倉儲用房,如何合理分配倉儲面積與裝卸交通面積,解決交通裝卸擁堵問題是平面布局的首要問題,因此充分加大倉庫內有效利用面積,取得最佳倉儲面積和裝卸、通道面積,將是后續建筑單體設計的原則。
――有色金屬交割與加工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西側,西靠長湖申航道側,南依318國道,用地面積約97.7畝。為分擴大倉儲和加工的利用率和靈活性,同時考慮鋼材和有色金屬的通用性及集裝箱庫的兼容性。通過內部環路進行有機聯系組成建筑群。每個大型庫都設計為對物品進行集貨、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一系列作業區。
――化工產品交割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北側,北靠李湖航道北線,東與煤炭功能作業區相臨,南與鋼材和農副產品功能區鄰近,用地面積約230.6畝。
――木材產品交割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北側,北靠李湖航道北線,東與化工產品功能區相臨,南與農副產品功能區鄰近,用地面積約41.3畝。
――煤炭產品交割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北側,李湖航道北線與長湖申航道交叉口,西與化工產品功能作業區相臨,南與鋼材產品功能區鄰近,用地面積約76.5畝。
――農副產品交割功能區(含冷庫)。布置在項目地塊中部,北靠化工產品功能區,東與鋼材產品功能作業區相臨,南與通用倉儲和電子產品功能區鄰近,用地面積約208.2畝。
――電子產品交割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中部,北靠農副產品功能區,東與通用倉儲功能區相臨,西與大型車停車功能區鄰近,用地面積約69.6畝。
――通用倉儲區。布置在項目地塊中部,北靠化工產品功能區,東與鋼材和有色產品功能區相臨,西與電子產品功能區鄰近,用地面積約71.6畝。
――商貿市場區。布置在項目地塊西部,北靠人才公寓功能區,東與停車功能作業區相臨,南與318國道和行政與金融商務功能區鄰近,用地面積約241.4畝。本項目商貿市場主要是以農副食品、水產品、電子產品等交易為主。各類商品市場均獨立為一個單體建筑,為考慮以后產品類型的拓展和轉換及經營模式的靈活性,同時考慮市場在空間結構上的兼容性。
――行政與金融服務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西部的尖角,北側和東側靠商貿功能區,南與318國道相依,用地面積約38.1畝。該建筑由行政商務渤海大廈和金融商貿大廈及其交易大廳的裙房組成。該大廈也是這個項目的頭腦所在,控制著整個區塊的信息網絡。
――物聯網研發與企業會所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318國道的南側,用地面積約167.7畝。聯網服務中心/企業會所是為本地塊項目的相關企業提供商務服務的場所。該地塊位置條件優越,建筑由中心位置的物聯網服務中心建筑群和各幢獨立的企業會所組成。
――停車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中部,北靠農副產品功能區,東與電子產品功能區相臨,南與318國道鄰近,用地面積約59.6畝。
――集裝箱與件雜碼頭和堆場作業功能區。布置在項目地塊沿長湖申航道和李湖航道北線側,用地面積約294畝。
2.地塊交通組織
交通組織設計是整個項目設計的關鍵,其設計成敗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整個項目在投入實際運營后能否真正實現高效率的運轉。在交通組織中,我們充分考慮和分析了場地條件,分別從外部交通聯系、內部交通組織、停車場分布布局這三個方面來協調各方面的關系。
3.1外部交通聯系
首先從對外交通聯系入手,在總圖設計中,已確定了主要出入口位于地塊南側的318國道上。根據功能布局確定次要出入口有:結合停車場所和加油站等設置貨運車輛出入口;在商貿市場區域和行政、金融商務樓區塊分別設置出入口;周邊結合道路設置相應的出入口,以利于整個項目交通組織。同時,根據未來鐵路發展前景,預留了鐵路接入條件。
3.2內部交通組織
內部交通設計總體設計原則是分級、分流、分量三分原則來區別對待。
內部交通流按級別主要分為三級:一級:大車流;二級:小車流;三級:人流。內部交通設計按三分原則,由建筑和建筑之間的布局關系組織內部道路和停車場。實現內部交通各個級別的分流,盡可能減少不同級別車流的交叉點。提高行車效率。
3.3停車場布局
貨運車輛和小車停車場是項目靜態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布局上體現相對集中、有機分散的設計原則。在入口附近布置項目主停車場,提高對外車流的可達性,在商貿市場區塊布置一定的小車停車場,方便行政與金融辦公等活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