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健康與體育教案范文

健康與體育教案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健康與體育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健康與體育教案

第1篇

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確立,傳統的傳習教學方式方法被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所代替,學習內容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這必將引起我們廣大體育教師對教案的編寫做出新的思索: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組織好我們的體育教學活動?怎樣以學生為主體去編寫教案、完成教學目標?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編寫體育與健康課教案依據

1.適合學生生理機能變化特征

中小學生在7-18歲十二年的成長過程中,處于人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身體心理變化非常大。針對這一特點,在設計課程計劃時,學生的生理機能現狀就應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方面,即教材內容應與學生的生理機能相適應。

2.適合學生心理發展變化

體育新課程關注的是人的培養,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來呈現的。事實上,7-8歲的學生和9-10歲的學生在同一活動中心理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體育新課程中,教師課時計劃的設計與制訂撰寫與實施,都應重視學生的心理水平。否則,教案再豐富再華麗都是不能實施的。

3.重視主體的認知基礎

①學生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主體,而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圍繞這一主體的要求來進行的,因此,在制訂課時計劃時,主體的認知基礎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制定課時計劃內容的難度若超越了主體的認知基礎,學生學起來就會產生一定畏懼感,于是“學生喜愛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就不足為怪了。所以,在編寫教案、組織教學時,應考慮學生的認知基礎,讓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親切感,并在此基礎上獲得新的認知。

②教學的全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師生雙方情感的交流過程,現代教學提倡進行情感式的交流,這種人性化的教學方式必須建立在學習對象的情感基礎上,如關注差異、師生平等、尊重人格、尊重選擇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情感,喚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二、體育與健康課教案的目標

編寫教案(制定課時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教師的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傳統的教案計劃往往羅列了許多“教師的教學”、“組織形式”等等,但基本上是寫來看的,很少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內容。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倡導一種全新的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健康為本的學習方式,對于格式并不強求一致。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教師的課時計劃應該有一些必要的構成要素,其余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有所取舍。

1.明確的顯性學習目標

這種目標,不是“通過……使學生……”或“培養學生……”等,而是讓學生上課第一時間了解到本節課將會“學習……”,通過學習能“懂得……”或“體驗……”等,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直接面對學習目的并明確目標,從而主動地獲得有效的學習。

2.提供可選擇的內容

確定學習目標后,教師對整節課就會有一個全盤的計劃。傳統的計劃強調的是統一,規范有序,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的差異。而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恰恰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因此,在一堂課上可以同時出現幾種不同的活動方式,只要對達成的目標有利,是合理的,都應該提倡。

3.教學應是“為了全體學生”

我國傳統的體育課源自前蘇聯,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教學模式,但經我們幾代人數十年的發展與完善,已具備了我國自己的特色:階段分明,構思嚴謹,程序不變,設計細致,因“材”施教,緊扣時間,獨立性強。但這里的“材”是教材,而不是人才。這種程序化的設計,就像工廠生產一樣,只考慮生產效率和質量。體現在教學中,就是只考慮動作技能學習的成功和達標率,并不考慮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轉變,也不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變化,不重視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存在。因此,往往我們在進行教學時,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愿參加活動,這難道不是違背了我們“教學應面對全體學生”的教育宗旨嗎?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提倡制定計劃應該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思維的變化,強調整體教育效果。也就是說,課程的設計應該從學習目標引入,圍繞目標的達成來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師生雙方所做的一切努力應該對實現學習目標起積極作用。同時,還應學用結合,關注個體差異,關注不同能力的養成,在各種能力提高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的遷移,這是未來人才必備的條件。

4.課后小記

傳統體育課很少有人注意課后的小記工作,只重視本課“完成某項技術學生有75%”等,還預先設計運動負荷圖和是否達到設計等。而體育與健康新課程不僅重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明確了學生學習效果是否促進了身體健康。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課后小記,它不僅是一些瑣碎小事的一般記錄,還可以把教師對本課的感受,學生的突出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等統統記載下來,為今后制定計劃、改進教學方法、總結經驗積累資料。

三、體育與健康課教案的表現形式

我們討論研究了課時計劃必須包含的要素,就可以運用這些要素來設計編寫教案了。我們提倡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新教學形式,倡導一種人性化的學習方法。因此,教案撰寫也應有個性色彩,并不強調統一格式,但必須有明確的、可操作的、靈活的、針對全體學生健康的目標,課時計劃才能得以完整有效地實施。

第2篇

年級:

課次:第1周第1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室內引導課)

1、明確本學期體育課的教學安排。

2、明確體育課的常規要求及注意事項。

3、上好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的意義和要求。

課的目的:

1、了解本學期體育課的教學安排,明確體育課的常規要求及注意事項。

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高中階段身體生長發育的特點和未來社會對后備人才身體健康的

責任感和主動參與課堂管理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1、了解本學期體育課的教學安排,明確體育課的常規要求及注意事項。

2、認清身心素質與其他素質以及未來社會人才需要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本學期體育課的教學安排:

本學期重點學習的教材內容:武術、雙杠、跳高、耐久跑、球類(排球、籃球)。

考核內容:武術、雙杠、跳高、耐久跑、身體素質。

二、課堂常規要求及注意事項:

1、

體育委員負責課上的日常管理工作,課前、課后器材的送還,協助教師的工作。

2、體育課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因病、事不能上體育課時,必須本人事先向教師請假,來不及時可事后補假。見習生必須隨課見習。

3、課上必須按教師的安排內容練習,服從教師的指導。

4、不許無故遲到、早退、曠課。不許戴帽子、圍巾和危險物品或其他妨礙活動的物品上課。不許隨意動用已布置好的器材。不許在未經教師同意的情況,隨意離開教學活動的場地區域。課上要注意安全,不許說笑打鬧影響他人,而出現意外傷害事故。

三、上好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的意義和要求:

(一)、導入課題

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們學到了一定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進入高中體育課將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如何更好地增進體質、提高基本素質、掌握更多技能及相關知識。所以我們本次課來探討上好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的意義和要求。

意義:

1、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2、促進身心發展的重要手段

3、調節腦力活動的有效方法

4、培養未來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需要

要求:

1、養成課堂常規習慣

2、增強學習與鍛煉意識

3、提高運用知識、技術的能力

內容略:見教參

年級:

課次:第1周第2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廣播操

恢復性練習

教學任務:

復習、糾正跑跳操,指導學生進行體能恢復性練習。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提高學生動作的規范性、準確性。運用跑、跳等一些練習方法幫助學生逐步恢復體能。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以及正確的審美觀念。

研究課題:

何為正確的審美。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

常規教學:

1、

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

師生問好

3、

宣布本課內容

4、

檢查人數與服裝

5、

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走—立定

一、廣播操:

內容:

復習、糾正跑跳操

(3-5節)

重點:

動作的規范性

基本部位的準確性

易犯錯誤:

基本動作部位不準

糾正方法:

強調其肌肉感覺和部位感,強化練習。

6

/

8

15/

17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練習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形式:

集體教學法

教法:

1、講解基本部位動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講解。

3、教師糾正。

4、隨音樂練習。

學法:

1、明確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基本部位練習。

2、認真觀看教師的示范與講解。

內容:

1、

組織紀律教育

2、

集體協作教育

3、

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

語言提示法

2、

表揚鼓勵法

3、

自我約束法

3、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節練習。

4、自我復習改進,相互指導。

5、音樂下復習。

二、恢復性練習:

內容:

1、慢跑800米

2、俯臥撐

6-8×2-3組

3、跳的練習:弓步跳、原地縱跳

8-10×2-3組

注意:

密切注意學生的身體變化,有不適者適當調整。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14/

16

4

/

5

要求:

1、練習認真、積極。

2、相互指導、相互鼓勵。

3、動作力求規范、準確、優美。

組織形式:

1、慢跑集體練習。

2、跳的練習與俯臥撐分組進行。

教法:

1、講解練習方法及要求。

2、指導學生練習。

3、每組間歇30秒放松。

學法:

1、明確練習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

要求:

1、練習時聽從指揮。

2、認真、積極。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40%

平均脈搏預計:12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錄音機一臺

年級:

課次:第2周第3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廣播操

恢復性練習

教學任務:

復習、糾正跑跳操,指導學生進行體能恢復性練習。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提高學生動作的規范性、準確性。運用跑、跳的一些練習方法幫助學生逐步恢復體能。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以及正確的審美觀念。

研究課題:

何為正確的審美。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走—立定

一、廣播操:

內容:

復習、糾正跑跳操(3-5節)

重點:

動作的規范性

基本部位的準確性

易犯錯誤:

6

/

8

15/

17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練習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形式:

集體教學法

教法:

1、講解基本部位動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講解。

3、教師糾正。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基本動作部位不準

糾正方法:

強調其肌肉感覺和部位感,強化練習。

4、隨音樂練習。

學法:

1、明確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基本部位練習。

2、認真觀看教師的示范與講解。

3、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節練習。

4、自我復習改進,相互指導。

5、音樂下復習。

二、恢復性練習:

內容:

1、慢跑600米

2、俯臥撐

6-8×2-3組3、跳的練習:跳繩

30″×2-3組

注意:

密切注意學生的身體變化,有不適者適當調整。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14/

16

4

/

5

要求:

1、練習認真、積極。

2、相互指導、相互鼓勵。

3、動作力求規范、準確、優美。

組織形式:

1、慢跑集體練習。

2、跳的練習與俯臥撐分組進行。

教法:

1、講解練習方法及要求。

2、指導學生練習。

3、每組間歇30秒放松。

學法:

1、明確練習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

要求:

1、練習時聽從指揮。

2、認真、積極。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40%

平均脈搏預計:12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錄音機一臺

跳繩25根

年級:

課次:第2周第4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廣播操

恢復性練習

教學任務:

復習、糾正活力操,指導學生進行體能恢復性練習。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提高學生動作的規范性、準確性。運用跑、跳的一些練習方法幫助學生逐步恢復體能。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以及正確的審美觀念。

研究課題:

何為正確的審美。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走—立定

一、廣播操:

內容:

復習、糾正活力操(3-4節)

重點:

6

/

8

15/

17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練習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形式:

集體教學法

教法: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動作的規范性

基本部位的準確性

易犯錯誤:

基本動作部位不準

糾正方法:

強調其肌肉感覺和部位感,強化練習。

1、講解基本部位動作的要求。

2、分解示范講解。

3、教師糾正。

4、隨音樂練習。

學法:

1、明確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基本部位練習。

2、認真觀看教師的示范與講解。

3、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節練習。

4、自我復習改進,相互指導。

5、音樂下復習,分組相互觀摩。

3、自我約束法

二、恢復性練習:

內容:

1、慢跑600米

2、俯臥撐

5-8×2-3組3、腹、背肌練習

30次×2-3組

4、跳墊子

10×2-3組

注意:

密切注意學生的身體變化,有不適者適當調整。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14/

16

4

/

5

要求:

1、練習認真、積極。

2、相互指導、相互鼓勵。

3、動作力求規范、準確、優美。

組織形式:

1、慢跑集體練習。

2、力量練習與俯臥撐分組進行。

教法:

1、講解練習方法及要求。

2、指導學生練習。

3、每組間歇30秒放松。

學法:

1、明確練習的方法及要求。

2、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

要求:

1、練習時聽從指揮。

2、認真、積極。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40%

平均脈搏預計:12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錄音機1臺

小折墊45塊

年級:高一

課次:第3周第5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雙杠、排球

教學任務:

學習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技術。了解排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學習正面雙手墊球。發展學生的力量、靈敏、柔韌等素質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韌、頑強、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技術學習的步驟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兩路縱隊繞田徑場慢跑400米

隊形: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

1)頭部運動

2)肩繞環

3)擴胸運動

4)伸展運動

5)體側運動

6)體轉運動

7)俯背運動

8)正壓腿

9)下蹲、繞環

10)活動手腕、踝關節

一、雙杠:

學習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技術

8拍

30/32分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在教師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4組雙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要點:

用力后上擺、緊腰含

胸拉壓杠。身體伸直遠伸,

沉肩留腿展髖。猛踢腿,近杠面制動。

重點:

沉肩、留腿、展髖

踢腿、制動、上體急振。

保護與幫助:

一手扶上臂、一手托臀

二、排球:

了解排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學習正面雙手墊球

要領:

半蹲預備、正對來球、腕上10厘米擊球。插、夾、提、移、蹬、跟。協調配合。

重點:

墊擊球部位、人球關系、協調。

難點:

協調用力

一、放松整理

組織形式:雙杠

排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講解、示范,安排保護方法。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雙杠:

1、站立、踢腿模仿練習。3—4次

2、掛臂連續擺動。3—4次

3、掛臂分腿仰臥,壓杠、急振成支撐分腿坐。3—4次

4、掛臂錢擺、制動、壓杠使肩離杠。

3—4次

排球:兩人一球

1、徒手模仿練習。5—6次

2、兩、三步移動墊球模仿練習。4—5次

3、墊固定球練習。5—6次

4、一拋一墊練習。5—6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35

%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雙杠8付、大墊子8塊、排球25個

年級:

課次:第5周第9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雙杠、排球

教學任務:

進一步學習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技術。復習正面雙手墊球。發展學生的力量、靈敏、柔韌等素質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韌、頑強、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技術學習的步驟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兩路縱隊繞田徑場慢跑400米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1、慢跑

2、徒手操

1)頭部運動

2)肩繞環

3)擴胸運動

4)伸展運動

5)體側運動

6)體轉運動

7)俯背運動

8)正壓腿

9)下蹲、繞環

10)活動手腕、踝關節

一、雙杠:

學習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技術

8拍

30/32分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在教師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4組雙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重點:

沉肩、留腿、展髖

踢腿、制動、上體急振。

保護與幫助:

一手扶上臂、一手托臀

二、排球:

復習正面雙手墊球

重點:

墊擊球部位、人球關系、協調。

難點:

協調用力、判斷球的路線。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形式:雙杠

排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提示要點,安排保護方法。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雙杠:

1、掛臂連續擺動。3—4次

2、支撐經屈臂前擺起成分腿坐2—4次

3、幫助下練習完整動作。4—6次

排球:兩人一球

1、徒手模仿練習。3—4次

2、一拋一墊練習。5—6次

3、兩人對墊練習。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35

%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雙杠8付、大墊子8塊、排球25個

年級:

課次:第5周第10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雙杠、排球

教學任務:

改進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技術,學習支撐擺動前擺下。復習正面雙手墊球。發展學生的力量、靈敏、柔韌等素質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韌、頑強、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技術學習的步驟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兩路縱隊繞田徑場慢跑400米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雙人操)

1)頭部運動

2)肩繞環

3)擴胸運動

4)伸展運動

5)體側運動

6)體轉運動

7)俯背運動

8)正壓腿

9)下蹲、繞環

10)活動手腕、踝關節

一、雙杠:

1、改進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技術

8拍

30/

32分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在教師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4組雙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2、學習支撐擺動前擺下

要點:

擺、移、制動、推換、挺落

重點:

1、移重心,推杠換握及時。

2、制動腿、展髖、挺身跳下。

保護與幫助:

落地同側,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幫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復習正面雙手墊球

重點:

墊擊球部位、人球關系、協調。

難點:

協調用力、判斷球的路線。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組織形式:雙杠

排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提示要點,安排保護方法。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雙杠:

1、幫助下練習完整動作。3—5次

2、減少助力,保護下獨立完成,糾正錯誤。3—5次

3、跳起支撐前擺跳下。2—3次

4、杠端支撐擺動越杠端延長皮筋挺身跳下。3—4次

5、保護幫助下小幅擺動完成下法。

2—4次

排球:兩人一球

1、徒手模仿練習。3—4次

2、一拋一墊移動練習。5—6次

3、兩人對墊練習。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35

%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雙杠8付、大墊子8塊、排球25個

年級:

課次:第6周第11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雙杠、排球

教學任務:

鞏固、提高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改進支撐擺動前擺下。學習雙手上手傳球,發展學生的力量、靈敏、柔韌等素質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韌、頑強、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力學在體育的運用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雙人操)

1)頭部運動

2)肩繞環

3)擴胸運動

4)伸展運動

5)體側運動

6)體轉運動

7)俯背運動

8)正壓腿

9)下蹲、繞環

10)活動手腕、踝關節

一、雙杠:

1、鞏固、提高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

2、改進支撐擺動前擺下

8拍

30/

32分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在教師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4組雙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要點:

擺、移、制動、推換、挺落

重點:

1、移重心,推杠換握及時。

2、制動腿、展髖、挺身跳下。

保護與幫助:

落地同側,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幫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學習雙手上手傳球

要領:

微蹲準備,目視來球雙手臉前,手自然張開半球形,腕稍仰,拇指一字,拇、食、中指觸球,額前上方一球處擊球,蹬地伸臂,指、腕彈擊。

重點:

手型、擊球點、協調用力

難點:

協調用力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4

/

組織形式:雙杠

排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提示要點,安排保護方法。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雙杠:

1、幫助下練習完整動作。3—5次

2、分組技術評比,提高熟練性、準確性和質量。2—4次

3、支撐擺動前擺下(加大幅度)。2—4次

4、幫助、提示下完成練習。3—5次

排球:兩人一球

1、徒手模仿練習。3—4次

2、自傳練習。5—6次

3、兩人對傳練習。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5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40%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雙杠8付、大墊子8塊、排球25個

年級:

課次:第6周第12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雙杠、排球

教學任務:

鞏固、提高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鞏固、提高支撐擺動前擺下。復習雙手上手傳球,發展學生的力量、靈敏、柔韌等素質以及身體的協調性、平衡能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韌、頑強、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力學在體育的運用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雙人操)

1)頭部運動

2)肩繞環

3)擴胸運動

4)伸展運動

5)體側運動

6)體轉運動

7)俯背運動

8)正壓腿

9)下蹲、繞環

10)活動手腕、踝關節

一、雙杠:

1、鞏固、提高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

8拍

30/

32分

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在教師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4組雙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2、鞏固、提高支撐擺動前擺下

要點:

擺、移、制動、推換、挺落

重點:

1、移重心,推杠換握及時。

2、制動腿、展髖、挺身跳下。

保護與幫助:

落地同側,一手握上臂,一手托送腰背或臀部,幫助越杠落地。

二、排球:

復習雙手上手傳球

重點:

手型、擊球點、協調用力

難點:

協調用力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形式:雙杠

排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提示要點,安排保護方法。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雙杠:

1、支撐擺動練習。2—3次

2、保護下支撐擺動前擺下。2—4次

3、保護下掛臂前擺上成分腿坐。2—3次

4、模擬考核練習1—2次

排球:兩人一球

1、徒手模仿練習。3—4次

2、自傳練習。5—6次

3、兩人對傳練習。10—15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雙杠8付、大墊子8塊、排球25個

年級:

課次:第7周第13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雙杠測試

教學任務:

檢查學生雙杠學習的效果及動作技術的掌握情況,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韌、頑強、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評價的方法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1、慢跑

2、徒手操(雙人操)

1)頭部運動

2)肩繞環

3)擴胸運動

4)伸展運動

5)體側運動

6)體轉運動

7)俯背運動

8)正壓腿

9)下蹲、繞環

10)活動手腕、踝關節

一、雙杠:

雙杠測試

8拍

30/

32分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在教師的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4組雙杠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標準:

高一年級教學大綱技術評價標準。

方法:

準備好后每人一次

二、排球:

學生自我練習或比賽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形式:雙杠

排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宣布考評標準及方法。

2、組織考評。

(二)學生學法:

雙杠:

1、自我練習。5′

2、準備好的學生考試。

3、考完的學生練習排球。

排球:

學生自我練習或比賽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考核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00—11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雙杠8付、大墊子8塊、排球25個

年級:

課次:第7周第14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

接力跑、跳高

教學任務:

初步了解下壓式接力技術;建立背越式跳高技術模型,學習起跳技術。發展學生身體的彈跳力、柔韌性、靈活性以及身體的控制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于克服障礙、克服困難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課題:

起跳腿的落腳的原理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接力跑:

初步了解下壓式接力技術

重點、難點:

傳接棒的配合

二、跳高:

1、建立背越式跳高技術模型。

2、學習起跳技術。

分助跑起跳、騰空過桿、落點緩沖。

30/

32分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3、體委示范講解認真、規范,口令洪亮

組織形式:接力跑

跳高

練習隊形:

體操隊形(接力跑)

×××××××××××××××××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要領:

弧線助跑加速積極、動作放松,起跳緊腰挺髖、全腳掌快速滾動落地,擺動腿和兩臂前上擺、拔腰提肩、大腿抬平稍向里,起跳腿充分伸展、腳跟內轉,背向橫桿。

重點:

快速起跳

難點:

助跑與起跳結合技術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講解、示范。技術圖譜。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接力跑:

1、明確下壓式接力技術要領及重點、難點。

2、徒手模仿練習。2—3次

3、分組慢跑練習傳接棒技術。400米

跳高:

1、觀看錄像、圖片了解技術。

2、確定起跳腿。

3、原地起跳模仿練習。3—5次

4、上一、三步起跳練習。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00—11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接力棒4個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塊

皮筋2根

年級:

課次:第8周第15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

接力跑、跳高

教學任務:

進一步了解下壓式接力技術;學習助跑和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學習過杠技術。發展學生身體的彈跳力、柔韌性、靈活性以及身體的控制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于克服障礙、克服困難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課題:擺動腿的擺動動作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跑步與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接力跑:

進一步了解下壓式接力技術

重點、難點:

傳接棒的配合

30/

32分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組織形式:接力跑

跳高

練習隊形:

體操隊形

×××××××××××××××××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講解、示范。技術圖譜。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接力跑:

1、教師提示下壓式接力技術要領及重點、難點。

2、徒手模仿練習。2—3次

3、分組接力。400米

跳高:

1、三、四步助跑起跳練習。3—5次

2、弧形助跑練習。2—3次

3、提會肩、背落墊練習。2—3次

4、原地背向起跳過皮筋練習。3—5次

5、上一步助跑起跳過杠練習。3—5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0%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接力棒4個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塊

皮筋2根

年級:

課次:第8周第16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跳高、武術

教學任務:

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改進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學習丈量步點的方法;了解武術的歷史及基本知識,學習武術的基本手法、步法。發展學生身體的彈跳力、柔韌性、靈活性以及身體的控制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于克服障礙、克服困難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課題:

武術的健身作用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跑步與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武術:

1、了解武術的歷史及基本知識

2、學習武術的基本手法、步法

手法:拳、掌、勾

步法:弓、馬、撲、歇、虛步

腿法:蹬、彈腿

30/

32分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

武術為體操隊形

組織形式:武術

跳高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跳高:

1、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

2、改進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

3、學習丈量步點的方法

5

6

7

重、難點:

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4

/

5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提示跳高要點;教師給學生講解武術歷史、基本知識。講解基本手法、步法。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武術:

1、學生了解武術歷史、基本知識。

2、明確基本手法、步法及練習。3—5次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練習。2—4次

2、四步助跑過杠練習。3—5次

3、學習丈量步點的方法。

4、四-六步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3—5次

5、教師糾正。

要求:

1、認真學習、積極練習。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3、動作認真有力。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塊

皮筋2根

年級:

課次:第9周第17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跳高、武術

教學任務: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改進、鞏固過杠技術;學習形神拳第一段,復習基本手法、步法。

發展學生身體的彈跳力、柔韌性、靈活性以及身體的控制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于克服障礙、克服困難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課題:

武術的健身作用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武術:

1、復習基本手法、步法

2、學習形神拳第一段

起勢;并步抱拳禮;左側步沖左拳、右側步沖右拳;開步前推雙掌、翻掌抱拳;震右腳砸右拳、馬步右左沖拳、震左腳砸左拳、馬步左右沖拳。

30/

32分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

武術為體操隊形

組織形式:武術

跳高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跳高:

1、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

2、改進、鞏固過杠技術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武術。提示跳高要點。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武術:

1、學生在教師示范講解下分解學習、練習。2—4次

2、學生分組練習,教師糾正。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練習。2—4次

2、四步助跑過杠練習。3—5次

3、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4—6次

要求:

1、認真學習、積極練習。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3、動作認真有力。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00—11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塊

皮筋2根

年級:

課次:第9周第18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

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終身體育)

教學任務:

1、明確什么是終身體育的定義。

2、如何理解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的關系。

3、學校體育如何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終身體育

作為一種完整的、現代體育思想,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的一種體育思潮。其理論依據有以下幾點:

1、人體自身發展,需要體育鍛煉伴隨終身

體育鍛煉具有增進健康、增進體質的作用,對人的各個不同時期的身體健康,都有積極影響。要根據各個不同時期人體發展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他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勞永逸。

2、終生體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給人們的健康狀況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一些文明病的產生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與生命。社會上的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需要體育鍛煉增進、維護、改善健康狀況,這就是終身體育產生和形成的基礎。

二、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

學校體育學生處在6—22歲年齡段,是從學齡兒童進入青春發育期的關鍵時期,也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全面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健康,掌握體育的知識、技術、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體育意識的重要時期。在終身體育的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終身體育的重要一環,是人們奠定終身體育基礎的關鍵時期。

三、學校體育如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1、打好基礎

是打好基礎的黃金時期

2、掌握體育的知識、技能,學會自主的學習、鍛煉

需要培養自我學習、自我鍛煉、自我評價的能力,以適應和協調不斷變化的情況,取得預期的鍛煉效果。

3、培養興趣、愛好,養成鍛煉的習慣

興趣、愛好是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驅動力,高中階段要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努力培養間接興趣、愛好,逐步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4、培養自我體育意識

對終身體育的理解,關鍵是體育意識的培養。“自我體育意識”是終身體育的核心,只有樹立起自我體育意識,才能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和積極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它要求在已經培養起來的對體育興趣、愛好的基礎上,提高對體育的理性認識;了解自我;自我體育意識要在反復實踐中形成。

年級:

課次:第10周第19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跳高、武術

教學任務: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提高動作質量;學習形神拳第二段,復習形神拳第一段,提高學生動作的力度。發展學生身體的彈跳力、柔韌性、靈活性以及身體的控制力。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于克服障礙、克服困難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

研究課題:

武術的健身作用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跑步—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武術:

1、學習形神拳第二段

2、復習形神拳第一段

提高學生動作的力度

插步雙擺掌、轉身弓步勾手推掌、彈踢推掌、弓步沖拳,掄臂砸拳、右、左弓步沖右、左拳,震腳右弓步雙推掌、掄臂拍腳、弓步頂肘。

30/

32分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

武術為體操隊形

組織形式:武術

跳高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跳高:

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

重點:提高動作質量、技術的穩定性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4

/

5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武術。提示跳高要點。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武術:

1、教師示范講解。

2、學生在教師示范講解下分解學習、練習。

3、學生分組練習,教師糾正。各2—4次

跳高:

1、四-六步助跑起跳練習。2—3次

2、四步助跑過杠練習。2—4次

3、全程助跑背越式跳高練習(2厘米逐步升高)6—8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00—11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跳高架2副

海面包4塊

皮筋2根

年級:

課次:第10周第20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跳高測試

教學任務:

檢查學生背越式跳高的技術掌握及能力水平,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韌、頑強、團結互助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

自我評價的方法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跳高:

檢查學生背越式跳高的技術掌握及能力水平,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

標準:

137cm—10分

121cm—6分

每4mm為1分

方法與規則:

同田徑跳高規則

30/

32分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

組織形式:跳高

武術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技評標準:

同大綱技評標準

二、武術:

考完的學生自行練習武術已學的動作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講解考評的標準及方法。

2、組織學生考核。

(二)學生學法:

跳高:

1、明確考評的標準及方法。

2、2分鐘的自我準備。

3、開始考核。

武術:

自行練習武術已學的動作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90—10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跳高架1副

海面包4塊

皮筋1根

年級:

課次:第11周第21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武術、籃球

教學任務:

學習形神拳第三段,復習形神拳前二段。了解籃球的起源與發展,學習運球急停急起、變向運球。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靈活應變和頑強拼搏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并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研究課題:武術的健身意義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10

/

集合隊形:

×××××××××

×××××××××

×××××××××

××××××××××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武術:

1、

學習形神拳第三段

2、復習形神拳前二段

歇步沖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虛步挑掌、提膝上沖拳—弓步架拳、蹬腿架拳、提膝雙挑掌。

12

30/

32分

2/3次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武術:體操隊形;籃球:分4組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1、了解籃球的起源與發展2、學習運球急停急起、變向運球

要點:

身體重心的移動及手拍球的部位。

重點:

手控球能力,腳步動作的質量,手腳協調配合。

組織形式:武術

籃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武術:

1、仔細聽看教師示范講解。

2、學生在教師示范講解下分解學習、練習。

3、學生分組練習。

4、較好學生展示。各2—4次

籃球:

1、了解籃球的起源與發展。

2、學習運球急停急起、變向運球(2人一組)各2—4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35

%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50個

年級:

課次:第11周第22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武術、籃球

教學任務:

學習形神拳第四段,復習形神拳前三段。學習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復習運球急停急起、變向運球。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靈活應變和頑強拼搏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并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研究課題:武術的健身意義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武術:

1、學習形神拳第四段

2、復習形神拳前三段

體膝穿手、仆步穿掌、仆步倫拍、弓步架栽拳。

重點:

動作到位,手眼配合,節奏清晰。

30/

32分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武術:體操隊形;籃球:分4組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1、學習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2、復習運球急停急起、變向運球。

要領: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穩撥。

要點:

騰空拿球、步法正確,起跳充分、最高點出手,舉球、伸臂、屈腕、撥指連貫柔和。

組織形式:武術

籃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武術:

1、仔細聽看教師示范講解。

2、學生在教師示范講解下分解學習、練習。

3、學生分組練習,教師糾正。

4、較好學生展示。各2—4次

籃球:

1、復習運球急停急起、變向運球(2人一組)各2—4次

2、學習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3、分組練習。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50個

年級:

課次:第12周第23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武術、籃球

教學任務:

復習形神拳(配音樂)。復習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靈活應變和頑強拼搏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并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研究課題:籃球的配合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武術:

復習形神拳(配音樂)

重點:

動作到位,手眼配合,節奏清晰。

30/

32分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武術:體操隊形;籃球:分4組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復習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重點: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穩撥。

要點:

騰空拿球、步法正確,起跳充分、最高點出手,舉球、伸臂、屈腕、撥指連貫柔和。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4

組織形式:武術

籃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武術:

1、教師示范下完整練習。1—2次

2、教師口令、學生示范下完整練習。

1—2次

3、個別動作糾正及練習。

4、音樂下完整練習。2—4次

籃球:

1、復習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2、分組練習。傳球上籃練習、運球上籃練習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

5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50個

錄音機1臺

年級:

課次:第12周第24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武術、籃球

教學任務:

鞏固形神拳動作(配音樂)。復習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改進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靈活應變和頑強拼搏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并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研究課題:籃球的配合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武術:

鞏固形神拳動作(配音樂)

重點:

動作到位,手眼配合,節奏清晰。

30/

32分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武術:體操隊形;籃球:分4組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1、復習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

2、改進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重點:

一大、二小、三高跳、四穩撥。

傳球的路線、方位及配合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4

/

5

組織形式:武術

籃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武術:

1、教師示范下完整練習。1-2次

2、教師口令、學生示范下完整練習。1-2次

3、個別動作糾正及練習。

4、音樂下完整練習。2-4次

籃球:

1、分兩排相互傳球。8—10次

2、四角傳球。1遍

3、改進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自我練習)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2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50個

錄音機1臺

年級:

課次:第13周第25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武術測試、籃球

教學任務:

檢查學生武術學習掌握水平,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自我練習籃球技術。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靈活應變和頑強拼搏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并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研究課題:

自我評價的方法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武術:

檢查學生武術學習掌握水平,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

標準:

按大綱技術考核標準

方法:

4—6人一組考核

30/

32分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武術:體操隊形;籃球:分4組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自我練習籃球技術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4

組織形式:武術

籃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武術:

1、明確考核標準及方法。

2、自我練習。2分鐘

3、分組考核。

籃球:

自我練習籃球技術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

5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50個

錄音機1臺

年級:

課次:第13周第26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耐久跑、籃球

教學任務:

建立正確的耐久跑途中跑技術概念,改進途中跑技術。復習籃球四角傳球技術,改進、提高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耐久跑的健身功能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1、建立正確的耐久跑途中跑技術概念

2、改進途中跑技術

重點:

途中跑技術

要領:

動作輕松、自然,步幅小,控制節奏、合理分配體力。正確的呼吸節奏。

30/

32分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耐久跑:

籃球:

同上次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1、復習籃球四角傳球技術2、改進、提高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重點:

協調配合

組織形式:籃球

耐久跑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耐久跑:

1、聽、看教師的示范、講解。

2、中速直道、彎道途中跑技術練習。

3、練習中相互觀看研討。

80-100米,各3-5次

籃球:

1、籃球四角傳球技術練習。一遍

2、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練習。5—7分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40%

平均脈搏預計:12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50個

年級:

課次:第14周第27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耐久跑、籃球

教學任務:

復習跑的專門技術練習,進一步改進途中跑技術。學習三人跑動傳接球技術,提高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耐久跑的健身功能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1、復習跑的專門技術練習2、進一步改進途中跑技術

專門技術:

原地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

要點:

動作協調、充分、幅度大

30/

32分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耐久跑:體操隊形

籃球:三人傳球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1、學習三人跑動傳接球技術

2、提高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

要點:

跑動路線正確、配合默契、傳球準確。

一、放松整理

4

組織形式:籃球

耐久跑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耐久跑:

1、專門練習: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等。20米×2-3次

2、重復跑。(中上速度)400米×2-3次

籃球:

1、明確三人跑動傳接球路線。

2、自愿組合練習三人跑動傳接球。2—3次

3、半場練習三人跑動傳接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4—6次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

5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40%

平均脈搏預計:12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25個

年級:

課次:第14周第28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耐久跑、籃球

教學任務:

變速跑,提高學生的一般耐力。復習三人跑動傳接球技術,分組教學比賽,提高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耐久跑的終身健身運用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變速跑,提高學生的一般耐力

重點:

跑的節奏控制

30/

32分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籃球:每組半個籃球場

耐久跑:分組跑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復習三人跑動傳接球技術,分組教學比賽,提高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

重點:

技術的合理運用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形式:籃球

耐久跑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耐久跑:

1、明確跑的要求及方法。

2、分組變速跑。

2000米(100米快、100米慢)

籃球:

1、三人跑動傳接球練習。2—4次

2、分組教學比賽8—10分鐘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45%

平均脈搏預計:12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25個

年級:

課次:第15周第29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耐久跑、籃球

教學任務:

定時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進途中跑技術。分組教學比賽,提高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籃球的基本戰術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定時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進途中跑技術。

30/

32分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籃球:每組半個籃球場

耐久跑:分組跑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球:

分組教學比賽,提高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形式:耐久跑

籃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耐久跑:

1、明確跑的要求及方法。

2、定時跑。

6-8分鐘1400米-1600米

籃球:

1、球性練習。3—5分鐘(自練)

2、分組教學比賽。15—17分鐘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45%

平均脈搏預計:110—12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50個

年級:

課次:第15周第30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耐久跑、籃球

教學任務:

越野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進途中跑技術。分組教學比賽,提高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心肺功能。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籃球的基本戰術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一、耐久跑:

越野跑,提高一般耐力和改進途中跑技術

根據場地自然情況設置障礙練習。

障礙:

跨欄架、臺階、雙杠。

30/

32分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籃球:每組半個籃球場

耐久跑:分組跑,間隔1分鐘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分組教學比賽,提高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形式:耐久跑

籃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

2、引導學生逐步學習。

3、糾正指導。

(二)學生學法:

耐久跑:

1、明確跑的要求及方法。

2、越野跑。

8-10分鐘1400米-1600米

籃球:

1、球性練習。3—5分鐘(自練)

2、分組教學比賽。12—15分鐘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45%

平均脈搏預計:12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50個

年級:

課次:第16周第31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耐久跑測試、籃球

教學任務:

檢查學生耐久跑的技術掌握及能力水平,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

教育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審美意識與能力。

研究課題:

自我評價的方法

部分

時間

次數

教、學

教育內容

與方法

一、常規教學: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檢查人數與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

1、原地轉法

左、右、后

2、行進間隊列練習

起步向后轉走—立定

三、準備活動:

1、慢跑

10

/

12

2/3次

集合隊形:

×××××××××

×××××××××

×××××××××

××××××××××

要求:快、靜、齊

精神飽滿

原地與橫排面行進

要求:

步調一致、動作有力、節奏鮮明、服從指揮

隊形:

體操隊形

組織教法:

內容:

1、組織紀律教育

2、集體協作教育

3、自覺管理教育

方法:

2、徒手操

由體委組織學生做徒手操。

一、耐久跑:

檢查學生耐久跑的技術掌握及能力水平,學習自我評價的方法。

標準:

10分

5ˊ17“

6分

6ˊ13“

3分

6ˊ55“

30/

32分

1、教師課前指導。

2、學生在體委的組織、口令下做操

要求:

1、動作認真、規范、到位

2、逐步用力,充分全面

練習隊形:

籃球:每組半個籃球場

耐久跑:分組考核

1、語言提示法

2、表揚鼓勵法

3、自我約束法

二、籃球:

分組教學比賽,提高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

一、放松整理

指導學生放松

二、小結

三、布置收器材

四、宣布下課

4

/

5

組織形式:耐久跑

籃球

教、學法:

(一)教師教法:

1、教師講解考核的標準與方法。

2、組織學生考試。

(二)學生學法:

耐久跑:

1、明確考核的標準與方法。

2、自我準備2分鐘。

3、分組考核。

籃球:

考試完的學生分組教學比賽。

要求:

1、注意安全,人人負責。

2、相互協作、相互指導。

組織:

1、指導學生放松

2、總結課上練習情況

3、安排學生收器材

4、師生互道再見

練習密度預計:

35%

平均脈搏預計:110—130次/分

課后小結

場地器材

籃球8個

年級:

課次:第16周第32次課

日期:

課的內容:

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體育鍛煉)

教學任務:

1、明確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2、怎樣通過體育鍛煉促進心理發展。

教學過程:

一、高中生的生理特征與體育鍛煉:

(一)身體形態的發育與體育鍛煉

1、身高

已過快速增長期,身高的增加主要是下肢骨的生長。

2、體重

體重增加明顯,肌肉力量增長,25歲左右達到峰值。

3、胸圍

相應增長。

4、身體形態發育,進入平緩發展時期,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增長。加強高中時期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促進身體形態的生長發育,而且對一生將有重要影響。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正確的身體姿態。

(2)注意練習的運動負荷。

(3)發展力量練習,應采用發展彈跳和支撐自身的力量練習或輕杠鈴的練習。

(4)掌握多種運動技術。

(二)心肺功能的發育與體育鍛煉

1、心率

2、血壓

3、肺活量

4、應注意以下幾點:

(1)循序漸進的增加運動負荷。

(2)多采用發展有氧代謝為主的練習。

(3)注意呼吸勻稱并與動作相配合。

(三)身體素質的發展

應注意以下幾點:

1、取長補短。

2、多種多樣的力量練習。

3、加強有氧代謝的練習。

(四)神經系統的發育

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與體育鍛煉:

1、心理的概念

2、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3、怎樣通過體育鍛煉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

(1)主動培養對體育的興趣

①明確體育鍛煉的意義與作用。

②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興趣。

③遠大的理想與明確的目標。

④力求學以致用。

(2)樹立自信心

①正確歸因

②有正確的自我意識

③找好參照系

④循序漸進,大膽在實踐中鍛煉

(3)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①正視競爭現實,明確競爭意義。

②積極參與競爭

③選擇正確的方式進行競爭

(4)培養堅強的意志

如何培養:

①提高認識,發展情感,加強實際鍛煉

②根據不同運動項目的學習,有意識地培養意志品質

③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意志努力的水平

第3篇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明確堅強的意志品質對個人的重要意義。

2、能力目標:知道在體育運動中采取適當的手段鍛煉自己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3、情感目標:樹立自覺運用體育運動鍛煉自己意志品質的態度。

教學重點:體育運動對鍛煉人的意志品質的積極作用

教學手段:課堂講解

教學步驟:

一、意志與意志品質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們自覺意志是指人們自覺地確立目的,并主動調節自己的行動,努力克服困難以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1)目的性——自覺地確立行動目的;

(2)調節性——能夠按照預期目的主動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以實現目的;

(3)排難性——始終與克服困難相聯系。

3、意志品質是指人在意志行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意志特點或特征。意志品質反映了一個人意志的優劣、強弱和發展水平。

優良的意志品質包括自覺性、堅韌性、果斷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質包括依賴性、動搖性、寡斷性、沖動性、,懦弱性等。具有優良意志品質的人,通常也稱為意志堅強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質的人,通常也稱為意志薄弱的人。

優良的意志品質是在與困難作斗爭中不斷得到鍛煉和增強的,是通過持久地自覺克服困難而表現出來的。

優良的意志品質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1)自覺性——自覺性是指一個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行動的目的和意義.并為此主動調節、支配自己的行動。

(2)堅韌性——堅韌性是指一個人在實現預期目的的行動過程中,堅持不懈,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3)果斷性

果斷性是指一個人能夠及時作出有根據的決定,并付諸行動。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個人善于根據預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動和行為。

二、體育與意志品質的培養。

體育運動是融知識、技能、素質、能力、道德、意志品質與情感為一體的過程,它不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質,同時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伴隨著整個體育運動的過程,它的狀況如何,影響著體育運動的效果,體育運動的過程反過來也影響著意志品質培養的效果。

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人為地設置一些困難和障礙,使參與者在克服和戰勝各種內部(生理、心理)困難和外部(環境)困難的過程中,培養頑強的意志,鍛煉自我,戰勝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欄及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進行的體育運動,更能鍛煉和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另外,體育競賽具有激烈對抗和勝負不確定性的特點,既要能充分挖掘人體潛力、斗智斗勇、協同作戰、敢于拼搏、敢于勝利,又要能正確接受失敗的磨

煉,樹立鍥而不舍的頑強進取精神。

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能否勇敢地同困難作斗爭,能否有效地排除內外障礙,是衡量你意志品質堅強與否的重要標準。

【自我閱讀】

某學校初二(1)班.有位學生叫李大山,平時以“勇敢大”而聞名全校。在一次觀看冬泳比賽時,經不起同學的激將,為維護自己“勇敢”的形象,真的學著運動員的樣子跳下了水,結果被凍得差沒爬上岸,從此以后他再沒有參加過冬泳。有人說他是好漢,有人說他的盲目“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你說呢?

【自我測評】

下列各題中.每題都有5個層次的答案,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填一個最適合你的答案。

a、很符合自己的情況;

b、比較符的符合自己的情況;

c、難以回答;

d、不太符合自己的情況;

e、很不符合自己的情況;。

1、當我決定做一件事情時,就立即動手,決不拖延。()

2、我給自自己訂的計劃常常不能如期完成。()

3、我能長時間做一件枯燥但卻重要的事。()

4、在練長跑時,我常常不能堅持跑到終點。()

5、我沒有睡懶覺的習慣,即使冬天也按時起床。()

6、如果我對某事不感興趣。就不會努力去做。()

7、我喜歡長跑等可考驗毅力的運動。()

8、在遇到困難時,只要有可能我就立即請求別人幫助。()

9、學習期間,沒做完功課.我就不會去玩。()

10、面對復雜的情況,我常常舉棋不定。()

11、為完成重要的工作或學習任務,我可以放棄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

12、我有時下決心從第二天開始做某事。但到了第二天,我的勁頭就沒有了。

()

13、我答應了別人的事,就絕不會食言。()

14、如果借到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我在上課時也忍不住會偷偷地拿出來看。

()

15、即使在冬天,我也能用冷水洗臉。()

16、當我猶猶豫不決時,很希望別人幫我作決定。()

17、我覺得訂計劃應有一定的余地,免得完不成時太被動。()

18、在與人爭吵時,明知自己不對,也會說一些使對方聽了難受的話。()

19、我決不拖延應交的作業.即使開夜豐也得完成。()

20、我比一般人更怕痛。()

單數題號:a記5分,b記4分,c記3分,d記2分。e記1分;

過數題號:a記1分,b記2分,c記3分,d記4分.e記5分。

各題得分相加,得出總分。

你的總分:____________

20~35分:意志力很薄弱,

36~51分:意志力較薄弱,

52~68分:意志力一般,

69~84分:意志力較堅強,

85~100分:意志力很堅強。

復習與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啪啪一级视频 | 久草电影天堂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 深爱五月婷婷 |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 激情丁香开心久久综合 |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最近中文字幕最新在线视频 | 五月婷婷色丁香 | 精品网站|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自拍偷拍 | 选择影院在线观看 | 欧美gogo高清bbw| 热久久最新视频 | 亚洲男人天堂色 | 羞色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 六月丁香伊人 | 一色屋色费精品视频在线看 | 国产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麻豆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 男人天堂网2017 |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 国产美女自拍视频 | 亚洲视频精选 |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址 | 中文字幕国产亚洲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 欧美精欧美乱码一二三四区 | 午夜剧场刺激性爽免费视频 | 最近电影免费观看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