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骨傷科圍手術期護理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61
肱骨髁上骨折是兒童中最常見的肘部骨折之一。占肘部骨折的50%~60%[1],如果處理不當易發神經、血管損傷、Volkmann氏缺血性肌攣縮及后期肘內翻畸形,使患兒造成終身殘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兒童肱骨髁上骨折58例,總結圍手術期護理,包括采取細心、周到、有效的術前、術后的護理及功能鍛煉。認真做好精心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防止并發癥的發生?,F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男36例,女22例,年齡5~10歲,平均7.5歲,左側26例,右側32例,合并橈神經損傷3例,尺神經損傷1例。
治療方法:58例患者均行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術后石膏托固定2~3周,然后指導功能鍛煉。
護 理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該病兒童居多,因患兒語言表達及認知能力差,常以啼哭表達疼痛及不適[1],不能配合治療。因此,醫護人員應以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度親近患兒,讓其親身感受到關心與愛護,減輕恐懼心理,使其能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同時,向其家長做好解釋工作,傳遞積極的心理支持。②術前準備:幫助患者完善各項輔助檢查,檢查患肢皮膚有無水泡、壓傷及感染。術前讓患兒盡量平臥,抬高患肢,指導患兒做握拳伸指活動,促進患肢血液回流,減輕患肢腫脹常規骨科備皮,術前禁食8小時,禁飲水6小時。
術后護理:①麻醉后護理:病房內準備有效的吸引器、氧氣、喉鏡、氣管插管和急救藥品等,為處理并發癥提供有利條件。全麻術后患兒送回病房,平臥時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誤吸。需常規吸氧,連接心電監護,患兒清醒前應持續心電監護、要嚴密觀察血氧飽和度、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變化,并每5~15分記錄一次,保證血氧飽和度不低于98%,直到患兒清醒平穩。②傷肢護理:嚴密觀察患肢手指末端血液循環,觀察皮膚的顏色、溫度、腫脹、感覺、運動及橈動脈搏動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臥位時患肢下墊枕,抬高肘部過心臟。以利靜脈、淋巴回流,減輕腫脹。注意傷口滲血滲液及腫脹情況。肘部可置于輕度屈曲位并制動。下床活動時,使用前臂吊帶懸吊于胸前,使患肢處于功能位,屈肘90°。待患兒恢復感覺后,詢問患兒肩部是否疼痛,并讓做肩關節的適當運動,觀察肩關節的功能。③石膏固定護理:石膏繃帶包扎后,應待其自然硬化。在石膏未干前,盡量少搬動患兒,不要用手指按壓,以免石膏向內凸起,壓迫局部組織。必須搬動時,應用手掌平托。④飲食護理:骨折早期,局部腫脹疼痛、氣血兩虧,應讓患兒進食清淡、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紫菜湯、雞湯、瘦肉粥、新鮮蔬菜水果等,少食刺激性及油膩食物。骨折中后期,骨痂形成,骨折臨床愈合,應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瘦肉、蝦皮、骨頭湯等,以強健筋骨、促進骨折及早愈合。⑤功能鍛煉:正確的功能鍛煉是保證患兒骨折愈合及康復程度的關鍵[2]。術后當日麻醉消失即可做手指的伸屈,握拳運動,共3次,每次3分鐘,術后第10天起可做10次,每次5分鐘。第2天增加腕關節的屈伸練習,胸前懸掛繃帶懸吊患肢,做肩關節的前后擺動練習,1周后增加肩部的主動練習,包括肩部的屈伸、內收、外展與聳肩,并逐步增加其運動幅度。前臂肌肉收縮活動,關節活動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的強度。2、3周后祛除外固定,主動行肘關節屈伸練習和前臂的旋轉活動。伸展型骨折著重恢復屈曲活動度,屈曲型骨折則增加伸展活動度,禁忌反復做粗暴屈、伸肘關節。術后3個月行X線片檢查,視骨折愈合情況,祛除內固定。⑥出院指導:向家長做好宣傳工作,對其子女要嚴格管理,注意安全,防止再受傷;兒童住院時間短,出院時有些患兒尚未拆線。應指導患兒家屬繼續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告知醫院的聯系方式,發現異常應及時復診,堅持做好功能鍛煉。
討 論
做好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尤其重要。通過本組58例患者的觀察與護理,筆者認為,充分做好術前宣教及準備,嚴密觀察術后病情變化,特別是正確判斷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及處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同時指導患兒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也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
本組患者經上述治療及護理后,均達到了預期療效,功能恢復良好,無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護理干預;圍手術期;心理狀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46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579-01Peri 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LIU Shu-bing
Operation room,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13201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 operation period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50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5 cases in each.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quality.The pai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nursing satisfaction index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etc.Resul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SAS score,SD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ain 2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group was 52%,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peri operation period;psychological status在意外傷亡事件中,傷者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其中以骨傷患者最為常見,主要以骨折、脫臼為主[1]。此類突發性損傷一般多采取手術治療,由于事故發生突然,患者自身忍受了極大的痛苦。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需進行手術往往造成精神上巨大的負擔和焦慮。因此,對于骨科手術患者來說,除了對手術操作要求較高,優質精細的護理對于安撫病人精神和身體上的壓力和病痛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7月診治的50例骨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對于骨科手術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7月50例顧客手術患者。按照隨機的分組原則分為干預組和常規組,均為25例。干預組患者中,男21例,女4例,年齡21-57歲,平均(39.1±18,3)歲;常規組中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27-61歲,平均(44.2±17.3)歲。兩組患者入院時一般資料對比,各個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并行手術治療。干預組常規護理基礎上介入優質貼心綜合的護理干預,包括①術前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由于患者大部分是因為突發事件造成骨科損傷,往往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刺激,因此,手術前醫護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進行貼心的講解和勸導,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同時詳細講述患者的疾病情況和骨傷科疾病的一般知識,治療方式和預后方法,為術后患者恢復調整做好心理準備;②手術前護理人員應與患者詳細講述手術操作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并告知患者主刀醫生具有豐富的手術操作經驗,手術過程安全無痛,囑咐患者盡量放松心情并相信醫生,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樹立信心。同時,醫護人員需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并叮囑患者及時完善相關術前檢查;③術后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恢復狀況,隨時記錄患者病情,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一旦發現患者有不適癥狀發生,立即向管床醫生匯報,及時找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進度;④保持病房干凈、整潔、通風采光良好,囑咐病人家屬需保持患者床鋪整潔干燥,定時為臥床患者擦身翻身,避免出現血液循環不暢或壓瘡等;⑤術后囑咐患者家屬為患者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食物,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多食用蔬菜、瓜果、粗纖維等有機食物,忌辛辣刺激類食物,并告誡患者戒除過往不良飲食習慣,煙酒嗜好等;⑥術后一段時間后可進行復健鍛煉,每日進行一定量的體能鍛煉及康復訓練。運動量由少增多,循序漸進,同時,增強體質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1.3療效標準與評價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以及心理狀況,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心理狀況評分采用SAS評分標準和SDS評分標準[2]。疼痛程度診斷標準于術后24小時疼痛畫線位置進行判斷:①無痛:0分;②輕度疼痛:1-3分;③中度疼痛:4-6分;④重度疼痛:7-10分。疼痛發生率=(重度疼痛+重度疼痛)×100%。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P
2.1兩組患者在不同程度護理后心理狀況的比較見表1。
表1兩組患者在護理后心理狀況對比
組別1病例1SAS1SDS干預組125150.32±2.20150.11±1.21常規組125160.15±4.10157.10±2.60注:與常規組對比,#P
近年來,由于突發事故的發生以及不正確的運動方式或過量的運動,骨傷科患者人數急劇增加。骨傷科損傷由于發生突然,且患者身體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若不及時治療,會造成身體極大的創傷甚至造成殘疾。臨床上治療骨傷病人一般采用手術治療為主,且收效明顯。由于許多患者遭受突情況病且本身對于骨傷科疾病及手術沒有詳細正確的認識,因此在感到恐慌、焦躁、不安等,這些不良的情緒本身酒會給患者心理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再加上身體上所承受的病痛更使患者痛苦不已。因此,貼心的護理在骨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起到了巨大作用。貼心人性的護理,能夠從根本上緩解患者心理上的恐懼和不安,消除負面情緒,有效縮短疾病的恢復時間,幫助患者更好地緩解病痛,增加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更好地促進疾病的預后恢復。本研究分別采用優質的護理以及日常護理兩組方式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同程度護理后心理狀況以及疼痛等,干預組均顯著優于常規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我院在2014年3月~2014年10月期間收治了60例雙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收集患者生活資料,并將患者進行分組。A組:男性13例,平均年齡42±2.4歲,病程平均0.5±0.5天;女性17例,平均年齡38±1.2歲,病程平均0.2±1.6天;B組:男性19例,平均年齡39±2.3歲,病程平均0.9±1.8天;女性11例,平均年齡36±2.2歲,病程平均0.6±1.7天。所有患者均為完全性骨折,受傷后出現下肢活動受限,自受傷至入院期間患者意識清晰,無一例昏迷。
1.2實驗方法 A組給予常規護理,B組給予圍手術期護理,具體可分為三個過程。1.住院初期護理?;颊咴谧≡汉缶o于常規住院檢查,包括立即采取X片影像學檢查檢查損傷部位情況,并行MRI影像學檢查探查脊髓損失情況。由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多半有失血,故護理人員應多次對患者血壓、脈搏進行評估,在患者進入手術前應適當給予輸液治療,將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以免出現休克。同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可以就患者的興趣愛好、家庭工作等多種話題進行溝通,如此一來,既可以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又能表達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關心愛護。護理人員可利用空余時間對患者開展骨折健康知識教育,告知患者骨折情況、臨床治療方案以及術后護理方面的細節、使得患者積極配合醫療服務。同時,護理人員還可對患者介紹我院骨傷科診療環境、醫療技術條件及負責醫生的執業經歷、專業水平。除此之外,臨床人員要制定合理的膳食食譜,飲食原則以低糖、高能量、高蛋白為主,患者可適當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食物,忌不經醫囑擅自口服大量鈣片。2.手術過程中護理。在手術前緩解患者情緒,使得手術能夠順利進行。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3.手術后護理?;颊咛K醒后應及時送回病房,過程中應注意幫助患者蓋好被子,以免患者著涼,機體功能下降影響術后損傷部位骨質的生長和發育。護理人員應進行每日一次的查房,觀察患者手術部位周圍軟組織顏色、硬度,是否出現腫脹現象等,遵從醫囑幫助患者更換干凈的輔料。護理人員在進行以上操作時應注意手法輕柔,以免引起患者劇烈疼痛而造成醫患糾紛。由于患者行動不便需較長時間臥床,護理人員應囑患者抬高下肢,適當進行關節活動,降低關節僵硬、攣縮等并發癥的發生。同時,護理人員交代家屬可對患者進行肌肉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壓褥的出現。
1.3評價指標
1.以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對比。
2.以骨折并發癥進行評價,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常見并發癥為:墜積性肺炎、壓褥、關節僵硬、下肢靜脈血栓、損傷性骨化等。
3.以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5.0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來表示,組間比較應用配對t檢驗,P
2.結 果
2.1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對比
將術前、術后兩組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對比,實驗組患者兩次監測值低于對照組:術前,實驗組血壓為123.8mmHg,對照組為血壓為132.9mmHg;術后,實驗組血壓為130.8mmHg,對照組為血壓為143.7mmHg。術前,實驗組脈搏為78次,對照組脈搏為91次;術后,實驗組脈搏為83次,對照組為脈搏95次。
2.2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少于對照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為3例,實驗組為1例,對照組為2例;損傷性骨化為2例,全部為對照組患者。
2.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無明顯差異,實驗組為13.87,對照組為13.65;治療后,組間差異明顯,實驗組為15.73,對照組為14.39。
3.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