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企業經營哲學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企業的經營思想的內容是相當廣泛的,因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處理的關系涉及到方方面面,對某一方面的認識和態度,就是某一方面的觀念。這一系列觀念的總和就是企業的經營思想。由于人們對企業經營中的主要關系的認識存在差異性,因此,對企業經營思想的主要內容的認識也存在區別。我們這里介紹下列基本觀念的時候,并不排除其他觀念在一定條件下的重要性,也不排除其他的一些觀念是下列觀念的派生觀念。
1,市場觀念。市場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與顧客關系之間的關系的經營思想。顧客需求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企業的生存發展之源。企業生產什么、生產多少、什么時候生產以及生產的產品以什么方式去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是市場觀念的基本內涵。
2,競爭觀念。競爭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與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的經營思想。市場競爭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各企業之間為爭奪更有利的生產經營地位,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的斗爭。市場競爭具有客觀性,排他性、風險性和公平性。企業對這方面的認識和態度,反映出企業競爭觀念的表現方式和強度。
3,效益觀念。效益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的經營思想。企業可視為一個資源轉換器,以一定的資源投入,經過內部的轉移技術,轉換出社會和市場所需要的產品。經濟效益是產出和投入之比,這個比率越大,經濟效益就越高。效益觀念的本質就是以較少的投入(資金、人、財、物)帶來較大的產出(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因此,企業的效益觀念涉及到處理好投入、轉化和產出的綜合平衡,解決好投入、轉換的經濟、高效和產品的適銷對路的產品。
4,創新觀念。創新觀念是企業處理現狀和變革之間的關系的經營思想。創新是企業家抓住市場的潛在機會,對經營要素、經營條件和經營組織的重新組合,以建立效能更強、效率更高的新的經營體系的變革過程。企業的創新觀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技術創新,包括新產品開發、老產品的改造、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采用以及新資源的利用;二是市場創新,即向新市場的開拓;三是組織創新,包括變革原有的組織形式,建立新的經營組織。變革是有風險的,然而不變革也是有風險的。對兩種風險的認識和態度是創新觀念的本質。
5,長遠觀念。長遠觀念是企業處理自身近期利益與長遠發展關系的經營思想。近期利益和長遠發展是一對矛盾統一體,商品生產的特點是擴大再生產,然而投資者和職工當前的利益又不能不考慮。企業領導者如何兼顧者對矛盾,是長遠觀念的核心。
【關鍵詞】蘋果公司 經營哲學 社會市場觀念
一、理論綜述
(1)內涵界定。企業的經營哲學是企業的靈魂。張瑞敏認為企業的經營哲學要點就是謀取企業長遠發展的有利之勢,強調以人為本。松下幸之助認為經營哲學對內使組織統一,對外傳達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企業“信念”的表達。盛稻和夫認為經營哲學是經營公司的規范、規則或者必須遵守的事項。
綜合以上,本文認為企業經營哲學是在充分尊重人的基礎上,是企業生存的信念,是企業發展有理可依的經營準則。
(2)文獻回顧。經營哲學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五類,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觀念和社會市場觀念。社會市場觀念將社會和市場有機的結合起來統一考慮,關注市場并滿足消費者需求,謀求社會長遠利益的和諧發展,是最值得倡導的類型。
二、國內手機行業經營哲學
手機是高科技產品,作為高附加值的能再生行業之一,手機行業發展對社會有著重要作用。
(一)現狀及問題
(1)國產品牌的經營哲學。據ITbrand 2012年10月25日手機品牌排行,針對全球IT品牌價值評估方法計算品牌影響力。以前三名國產品牌小米、聯想、華為為例,分析其經營哲學。見下表:
(2)經營現狀及問題。國產品牌手機行業的經營哲學主要是市場觀念。國內手機行業不斷學習國外的高新技術,與國外合作的企業亦不少,對國外經營理念的創新的思維還有待學習。
國外各種品牌不斷涌入威脅到國內手機行業,問題主要是國內手機行業現有客戶成長空間有限,企業將重點放在手機產品研發上,經營過程中對客戶不夠重視,對服務質量相應較低。
(二)山寨手機行業經營現狀與困境
(1)現狀及發展史。山寨手機行業經營哲學是推銷觀念,經營理念主要是模仿和低成本。發展史見下表:
(2)經營困境。山寨手機主要對偏遠地區新增加用戶進行銷售,只能通過低價格戰略促進銷售。經營困境在于山寨手機行業沒有創新經營理念。一個企業沒有量身定做的一套經營理念,就沒有超,處于被動地位。
三、蘋果公司案例討論
(1)公司概況。蘋果公司成立于1976年,創始人為喬布斯等,是全球利潤率最高的手機生產商,也是全球主要PC廠商。知名的產品有Apple II、Macbook、iTunes、iMac、iPhone和iPad等。2012年8月蘋果成為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2)蘋果公司的經營哲學。蘋果公司發揚的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蘋果的經營哲學。蘋果創始人對工業設計和藝術的情有獨鐘,使蘋果公司天生就擁有優質的“服務”基因。具有社會市場觀念的蘋果經營哲學,關注社會,強調了解消費者需求,最大程度達到消費者滿意。社會市場觀念注重公司電子產品與消費者實際體驗的契合,使得蘋果公司高效的激發了目標消費者群體的購買力,使蘋果成為手機行業的領頭羊。
四、蘋果公司經營哲學的啟示
(1)對國產品牌手機行業。蘋果的社會市場理念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其根源是蘋果創造與眾不同的市場,不斷開拓手機行業的新領域。只有將社會市場觀念植根于國產品牌手機行業企業自身的經營哲學,同時保留原有優秀的管理思想,將蘋果先進的經營哲學與企業自身的經營理念相結合,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哲學。
(2)對國內山寨手機行業。山寨手機行業應學習蘋果公司消費者為主體,與社會和諧發展重視開創新市場的社會市場理念,重視用戶的體驗,而不局限于促銷手段,應當盡力創立品牌,研發手機新特性,將目光放長遠,而非一味模仿,重視顧客群體的經營理念。
參考文獻:
[1]孫寶連.張瑞敏的謀勢經營哲學及其啟示[J].中外企業家,2009,(03).
[2]松下幸之助.經營哲學沉思錄[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9.
[3]稻盛和夫.經營為什么需要哲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4]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牟西軍.華為公司國際化實踐與分析[D].上海:復旦大學,2010.
[6]周江華,仝允桓,李紀珍.基于金字塔底層(BoP)市場的破壞性創新——針對山寨手機行業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2,(02).
[7]郝亞洲.蘋果讓創新落地[J].北大商業評論,2008,(03).
[8]吳海葵.蘋果公司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10.
[9]劉林青,雷昊,譚力文.從商品主導邏輯到服務主導邏輯—以蘋果公司為例[J].中國工業經濟,2010,(09).
【關鍵詞】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案例
1 教材分析:
企業經營者的素質問題關系到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否生存和發展下去的關鍵問題。本課教材講述了三個問題:一是企業經營者應具備的素質;二是樹立企業形象和信譽對企業的重要作用;三是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對于這三個問題,教材都是通過具體事例、漫畫加以說明,所以對學生來說理論難度不大。但是要使教學給學生更多的、深刻的觸動,必須通過鮮活的實例,引發學生思考,讓他們自主探究,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2 教學目標:
2.1 知識與技能:①了解企業經營者必備的基本素質,明確良好的企業信譽和企業形象對企業的重要作用,能夠區分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②通過對教學案例的分析,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③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并會運用法律的武器與之斗爭。
2.2 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的言與行,了解作為企業經營者應該具備的素質。②把海爾成功的格言與南京冠生圓破產的例子做對比,分析得出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③通過設問討論讓學生意識到名牌對于一個企業、民族的重要性。④結合案例分析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明確企業只有通過正當的競爭才能發展自己,從而有利于社會。
2.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通過學習企業經營者應具備的素質,教育學生自覺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②通過學習企業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重要性,區分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
3 教學重點:
企業經營者的素質;企業必須重視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4 教學難點:
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
5 教學方法:
5.1 案例分析法:以海爾集團為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2 問題教學法:創設問題情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6 學法指導:
(1) 引導學生搜集成功企業家的案例,并交流各自的觀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注意聯系實際,尤其是經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并能用所學的知識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
7 教學工具:
多媒體
8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動漫寓言故事《領軍對陣》導入。
問題導引:要想在戰場上獲勝,誰的地位重要?商場如戰場,企業要在競爭中獲勝,誰的作用重要?
教師點撥:在一個集體中,領軍人物的作用最重要。在企業當中,也同樣如此。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后必然有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而一個蹩腳的廠長,則會搞跨一個企業。今天我們就與大家共同探討企業經營者的素質。
學生活動:暢所欲言你最佩服、最欣賞的成功企業家是誰,為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不論是比爾蓋茨、張瑞敏還是李嘉誠,他們之所以能夠領導自己的企業走向成功,與他們自身的知識、才干、能力、創新精神等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以海爾為例,看看張瑞敏是如何帶領海爾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打出我國的海爾名牌的。
【教學案例】:張瑞敏的言與行
(1)“企業最重要的是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盡到社會責任后,利潤將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不能把利潤作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目標,否則,可能就得不到利潤。”同時海爾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之一。
(2)張瑞敏砸冰箱的故事(略)
(3)“日清”工作法。即“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將每項工作的目標落實到每人、每天,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氛圍,大到一臺設備,小到一塊玻璃,都有人負責。每天下班前要根據目標對工作完成的情況“日清”,而日清的結果又與其本人的獎罰激勵掛鉤,這樣便形成了目標、日清、激勵三者間的閉環優化和良性循環。
設問:案例(3)對我們學習有何啟示?案例共同體現了張瑞敏的什么素質?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張瑞敏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誠實守信,沒有為了企業的私利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同時具有管理企業的才能。案例中只是體現了企業經營者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具體表現的某一方面,請同學們快速翻閱課本,看看這三個方面素質的其他表現。
(1)企業經營者應具備的素質: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國企)、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業務素質。
承轉過渡: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只要經營者的素質好就可以了嗎?多媒體顯示海爾成功的材料數據,海爾為什么會如此成功呢?
【教學案例】海爾格言
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優秀的產品是優秀的人干出來的 ――海爾質量觀
賣信譽,而不是賣產品、否定自我,創造市場。――海爾市場觀
只要您撥打一個電話,剩下的事由海爾來做。――海爾服務承諾
南京冠生圓月餅事件:幾年前,具有上百年歷史的知名企業“南京冠生圓”使用陳餡做月餅坑害消費者的事被曝光,在國內立刻引起軒然大波,之后,該公司其它產品如元宵、糕點等也銷不動了。備受國內顧客和東南亞人民寵幸的冠生圓月餅被徹底打入了“冷宮”。一年后,該公司申請破產.
設問:通過以上對比說說海爾為什么會如此成功?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海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在于其注重產品的質量、售后服務,注重樹立企業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2)企業必須具備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多媒體顯示:①企業的信譽、形象指什么?②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是什么?③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材料:(美)可口可樂總裁曾說:即使一把火把可樂公司燒得分文不剩,公司僅憑“可口可樂”這一馳名商標,即可在幾個月內重新建廠投產,獲得新的發展。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承轉過渡: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保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高素質的經營者都十分重視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都在為提高產品的質量、創立名牌而努力。
學生活動:①說一說你知道陜西有哪些名牌產品?②議一議名牌意味著什么?假如你是企業經營者,你如何創名牌?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同學們表現的都很棒!作為陜西人我們都很了解我們的名牌產品,我省的名牌產品雖然很多,但是中國名牌的就很少了,離世界名牌還有很大的差距。名牌對消費者來說意味著質量好、服務好,買的放心,用的舒心;對企業來說能提高其競爭力,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希望同學們今天努力,明天象張瑞敏一樣創我省、我國的名牌。
設問過渡:要創名牌產品,必須注重維護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那么企業經營者如何維護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比較下列廣告詞有什么不同?
廣告做的好,不如新飛冰箱好!
新飛廣告做的好,不如新飛冰箱好!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指導學生看書填寫下列表格。
多媒體顯示:①動機和出發點采取的手段法律后果與社會效果;②正當競爭;③不正當競爭。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共同探討了有關企業經營者的話題。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一要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二是注意樹立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積極開展正當競爭,反對和抵制不正當競爭。今天的我們就是未來的經營者,大家要努力學習,有志于經營企業的同學,要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企業經營者。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遵循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注意教學策略的設計和組織,通過案例分析法和問題教學法等靈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和討論,其中滲透德育思想,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了企業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不足之處在于學生課前搜集材料的準備工作做的不夠充分,師生互動還需要加強;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對教學設計中的問題不能完全放開討論,而是有些依賴課本,這一點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慢慢引導學生轉變;沒有處理好學生個別回答與整體回答,使個別同學的思維沒有很好的調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