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支氣管感染的治療方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456750 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民醫院
支擴是一種呼吸系統常見的支氣管慢性疾病,臨床上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經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治療支氣管擴張的療效得到很多醫生和患者的認可[1,2],但在灌洗后是局部注入沐舒坦還是注入沐舒坦加敏感抗生素,國內還未見報道。本文就這兩種方法的效果進行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符合標準的支擴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都給予常規治療,對照組實行支氣管鏡下支氣管肺泡灌洗后注入沐舒坦;治療組實行支氣管鏡下支氣管肺泡灌洗,然后局部注入沐舒坦加敏感抗生素。每組30例,治療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6~79歲,平均(54±4)歲。對照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44~76歲,平均(54±2)歲,且兩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納入標準 反復咳嗽、咳大量膿痰5年以上,但無咯血癥狀;發熱,體溫不低于38度;肺部聽診可聞及濕音;白細胞≥10×109/L或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大于70%;胸片或肺CT明確診斷為支擴合并感染;痰培養提示有致病菌生長。同時要排除有活動性出血;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近期鼻面部手術;各種原因導致的意識障礙、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支氣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入沐舒坦。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肺泡灌洗并局部注入沐舒坦加敏感抗生素。在心電圖血氧監護下進行床旁經纖支鏡支氣管肺泡灌洗術,術前按常規支鏡術前檢查準備,后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將電子支氣管鏡經口或鼻入聲門后經支鏡吸引管注入2%利多卡因5~10 ml,用以麻醉氣管、支氣管的黏膜。邊進鏡,邊檢查,邊吸引氣道分泌物,應充分吸凈氣道分泌物。根據鏡下所見及胸部X片或胸部CT判定感染的肺葉或肺段,將支氣管鏡前端嵌入病變的肺葉或肺段支氣管開口處,高壓注入灌洗液(0.9%氯化鈉注射液,15-25 ml/次)停留片刻以使灌洗液和支氣管、肺組織充分接觸,然后吸出,灌洗數次,以稀釋痰液,控制支氣管肺泡灌洗總量在50~150 ml之間,待痰液稀釋至灌洗液澄清后兩組分別注入沐舒坦和沐舒坦加敏感藥物。每周2次,2周內進行療效評價。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6.67%,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經卡方檢驗知χ21.07,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情況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各自治療后7 d與治療前相比經t檢驗知:t2.87,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經t檢驗知:t1.01,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霧化吸入前和吸入后3 d PaO2 、PaCO2變化情況(mm Hg,x±s)
2.3 咳嗽、咳痰等癥狀及體征緩解時間比較 咳嗽、咳痰等癥狀及體征緩解時間都比對照組明顯減少,經t檢驗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x±s)
3 討論
支擴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多繼發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阻塞。其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或(和)反復咯血,嚴重者可發展至呼吸衰竭,大咯血甚至死亡[3]。常規療法效果不佳。支氣管鏡技術的發展為肺部難治性感染的治療開辟了一條新途徑,運用支氣管鏡局部支氣管灌洗的方法,可清除粘液和膿性分泌物,使氣道引流通暢[4]。筆者以自身的臨床經驗,以支氣管灌洗為局部治療, 結合注入沐舒坦和敏感抗生素較快地改善了患者的癥狀,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1] 陳張琴,費春利.電子氣管鏡下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嚴重下呼吸道感染18例分析.中國社區醫師,2008,10(24):20.
[2] 馬曉霞,李紀.經纖維支氣管鏡注藥治療支氣管擴張.中國醫藥導報,2008,14(5):177-180.
關鍵詞:高流量氧氣;治療;產氣莢膜桿菌感染;縮短;感染期限
開放性骨折合并產氣莢膜桿菌感染所致的氣性壞疽,不僅病情急驟,發展迅速,而且往往造成截肢甚至死亡的嚴重后果[1]。我科室自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本病10例,經過局部灌注高流量氧氣的方法治療,除了1例因小腿軟組織脫套傷嚴重,病情惡化,在住院第9d轉院外,其余9例均取得了明顯的療效,行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后,全部康復出院,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科室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四肢開放性骨折合并產氣莢膜桿菌感染患者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齡14~63歲,平均年齡36.2歲,住院第1d確診感染的7例,其余3例為住院第4d以后確診,入院時傷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清創術后均有組織壞死、惡臭等癥狀。
1.2方法
1.2.1 用物 氧氣,流量表,輸氧管,保鮮袋,膠布,一次性手套和換藥碗、醫用過氧化氫消毒液、無菌生理鹽水、碘伏棉球、無菌敷料等。
1.2.2方法 護士先對病房環境和患者心理狀況及傷肢創面等情況進行評估,向患者解釋治療目的,取得配合后備好用物到患者床邊,協助取舒適,暴露患肢,戴手套,用鑷子取下覆蓋創面的紗布,用鹽水棉球拭去創面表面分泌物,碘伏棉球消毒。根據創面大小選著合適的保鮮袋,如患處為四肢遠端,則可把患肢伸入袋內,如患處為四肢的近端,則可把保鮮袋的袋底開口,套入患肢至創面處,折疊邊緣后用膠布妥善密封各袋口(確保不漏氣),輸氧管一端穿入袋內,膠布密封管周,另一端接氧氣,開啟氧氣,以8L/min的氧流量往創面灌注氧氣,交代用氧安全相關注意事項。持續氧療60min后關掉氧氣,撤去裝置,無菌紗布覆蓋創面,洗手并記錄。
2結果
10例患者中,以確診產氣莢膜桿菌感染的第2d開始進行創面高流量氧氣灌注治療,治療3~4d后取分泌物到檢驗室復查有否莢膜桿菌存在,如復查報告單顯示未找到莢膜桿菌(陰性),則復查時間改每2~3d 1次,連續3次復查結果為陰性后可解除莢膜桿菌感染,見表1。
3討論
氣性壞疽潛伏期可短至6h,長至6d,一般1~4d。多在傷后3d發病。致病菌在局部傷口生長繁殖,產生多種外毒素和酶,可引起溶血,可損壞心、肝、腎等器官,一部分酶有較強的分解糖和蛋白質的作用,糖類分解產生氣體,蛋白質分解可產生硫化氫而具有惡臭。壞死組織產物和外毒素的吸收,可引起嚴重的毒血癥[2]。根據百度文庫有關高壓氧治療作用原理資料介紹,臨床中應用高壓氧治療,是由于厭氧菌缺乏細胞色素和細胞色素氧化酶,在富氧情況下,不能進行有氧代謝以獲得能量,生長受阻,甚至死亡。巰基是許多酶尤其是氧化還原酶的重要組成部分。輔酶A、硫辛酸、谷胱甘肽等輔酶及琥珀酸脫氫酶、轉氨酶等的巰基被氧化后,酶的活性降低,細菌代謝發生障礙。另外,氧本身就是一種廣普抗生素,它不僅抗厭氧菌,也抗需氧菌,厭氧菌需在無氧或氧分壓較低的環境中才能生長,氧分壓增高時,其生長便受到抑制。我們在不具備高壓氧設備的情況下,根據高壓氧作用原理,通過局部灌注高流量氧氣,增加氧分壓以增加組織中的氧含量來達到抑制、殺滅厭氧菌目的。從表1中可見,使用高流量氧氣治療后,莢膜桿菌感染期限5d~17d,平均9.7d,而追查我科室2011年共收治5例未使用高流量氧氣治療的四肢骨折合并產氣莢膜桿菌感染病例的平均感染期限為24d,比較之下前者感染期限明顯縮短。
4體會
產氣莢膜桿菌感染所致氣性壞疽是一種危害嚴重的急性特異性傳染病,該菌廣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糞便中,易經傷口侵入并導致感染,產氣莢膜桿菌在機體生長繁殖迅速并可釋放大量毒素與溶組織酶,氣性壞疽患者病情發展較快,感染嚴重者必要時需盡快截肢,如果不予治療幾天內就會死亡[3]。因此,臨床上一旦確診須立即治療,傳統的治療方法是迅速清創或切開引流,術后保持傷口開放,定期用過氧化氫液及生理鹽水沖洗,每日更換敷料數次并配合全身性抗生素治療,待傷口分泌物檢查連續3次未檢出莢膜桿菌后方可行骨折內固定手術。其中傷口沖洗操作比較繁瑣,由于感染期不能行骨折復位手術治療,只能臨時行骨牽引維持。這樣肢置相對固定,沖洗起來比較被動,經常弄濕牽引架托布和床單。使用氧化氫液沖洗傷口目的之一是改變傷口內的厭氧環境,我們從高壓氧治療厭氧菌感染中受到啟發,運用醫院目前的供氧設備,應用高流量氧氣局部灌注治療莢膜桿菌感染創面,替代原來的過氧化氫液反復沖洗,既節約耗材,且不會對患者造成刺激疼痛,并能減輕護士的工作量,使骨折手術能早期進行,是我院目前深受醫患認可的一項技術。筆者認為,局部灌注高流量氧氣治療莢膜桿菌感染的方法簡便有效可行,尤其對一些不具備高壓氧治療設備的醫療機構是一種較好治療莢膜桿菌感染的輔助方法。
參考文獻:
[1]吳鐘琪.湖南醫學院學報.1981.04.
[關鍵詞]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小兒;肺部感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4(a)-0127-02
難治性肺炎患兒常見原因是感染,尤以耐藥菌感染為主,其次為發育異常。經纖維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治療并采集標本做病原學檢查,針對結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并配以適當護理,療效顯著,對于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主要總結本院實施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治療小兒難治性肺部感染的護理經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在纖維支氣管鏡下實施肺泡灌洗術的患兒6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0.5~12歲,平均(3.2±0.8)歲,體重8~45 kg,平均(15.3±1.6)kg;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0.5~11.5歲,平均(3.4±0.7)歲,體重8~42 kg,平均(15.6±1.5)kg,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及體重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兒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嚴格禁飲禁食,請麻醉醫師會診后指導術中麻醉處理,其中對照組則實施常規護理,如心理護理、術中操作醫師配合、術后護送患者等;觀察組使用本研究護理干預方法,如完善術前準備、加強生命體征的監測、術中嚴格控制灌洗液溫度和吸引負壓壓力等,并加強整個圍術期患兒及其家屬的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術前準備 氣管肺泡灌洗前訪視時,護理人員應詳細了解患兒病史,仔細閱讀X線胸片,準備好搶救器械及急救藥品,檢查患兒的生命體征及血氣分析情況[2]。每天工作前常規檢查急救藥品和設備的完整性,術前一天囑咐患兒嚴格禁飲禁食,同時可于術前適當使用鎮靜劑,以緩解患兒的緊張情緒,根據患兒體重使用戊乙奎醚靜脈注射可有效減少呼吸道分泌物,在進行操作前使用棉簽蘸0.9%氯化鈉溶液和麻黃堿清理鼻腔分泌物的同時達到收縮鼻腔血管的作用,并將電子支氣管鏡插入部及鼻腔涂少許石蠟油,可減輕電子支氣管鏡對鼻道的摩擦[3]。
1.2.2 生命體征的監測 在對患兒實施灌洗治療的過程中,醫生負責實施操作,麻醉醫生使用物后患兒的生命體征將發生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可能發生的呼吸抑制,此時要協助麻醉醫師嚴密監護患兒的生命體征,確保心電監護儀的正確有效連接和正常工作,備好呼吸囊、呼吸機以及必要的搶救藥物,一旦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出現下降,可以根據情況調大鼻導管給氧的流量,在操作中如果患兒出現面部甚至肢端的發紺,心率下降,應立即停止操作,馬上面罩給氧或實施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在保證生命體征平穩的同時要注意觀察描記灌洗液的顏色、量和性質,其中肺部感染嚴重者,其灌洗液呈現黃綠色膿稠樣甚至出現痰栓。而合并有肺不張的患兒,灌洗后可見大量的痰栓排出,以此為醫師判斷患兒的病情提供指導,在灌洗結束后可將患兒處于頭低腳高位,這樣更利于殘余灌洗液的引流。而且操作結束后對行氣管插管者一定要及時連接呼吸機,年齡較大的患兒未行氣管插管者必須帶患兒呼吸恢復,哭聲響亮后方能離開監護室,術后還要囑患兒至少2~4 h內禁飲禁食,以免麻醉作用沒有消失,導致飲食、水誤入氣管,并嚴密觀察術后患兒有無不適,如有不適應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置[4]。
1.2.3 灌洗液溫度控制 灌洗最好使用0.9%氯化鈉溶液,盡量避免使用無菌注射用水和蒸餾水,并且在實施灌注治療前,應將0.9%氯化鈉溶液置于溫箱中加熱,溫度控制在36~37℃為宜,因為溫度過低可能引起小兒支氣管的痙攣,肺部毛細血管出現收縮,導致通氣血流比例失調,甚至誘發哮喘的發作,影響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患兒甚至出現嚴重缺氧而危及生命,尤其是在對新生兒進行治療時,因為患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如果灌洗液的溫度過低將會引起患者體溫過低甚至出現新生兒肺變形,導致肺內毛細血管的破裂。
1.2.4 吸引負壓控制 術中醫師在纖支鏡下對肺部進行負壓吸引的時候要告知醫師注意動作的輕柔,且動作要做到精準、快速,護理人員可將負壓吸引壓力控制在8~13.3 kPa之間,這樣即保證了負壓吸引的有效性,又減少了對呼吸道黏膜的損傷,且進行負壓吸引的時間持續不宜超過10 s,雖然患者存在腹部感染,但是還是要嚴格注意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
1.2.5 心理護理干預 護士必須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說明盡快手術的必要性,以取得信任,消除其恐懼心理[5],可建議其與曾做過該手術的患兒及家長交流,以更好地消除患兒及其家屬的緊張情緒,取得配合[6]。
1.3 臨床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生命體征情況以及發生的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中生命體征比較
2.2 兩組患者出現并發癥情況比較
3 討論
纖維支氣管鏡(纖支鏡)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小兒肺部疾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中[7],纖維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操作簡單、安全、創傷小,在研究肺灌洗液中細胞因子水平動態變化對于小兒難治性肺部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纖維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有助于肺部感染的治療,為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研究開辟了一條新途徑[8]。本研究觀察組從患兒的術前護理入手,加強術中生命體征的監測,協助麻醉醫師保證患兒的生命安全,并重點注意術中負壓吸引壓力的控制和沖洗液溫度的調節,做好患兒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工作,由于患兒及家屬對醫學知識的缺乏以及對纖維支氣管鏡的認知不足而產生較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從而表現焦慮、恐懼,甚至拒絕手術而延誤治療時間,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增強患兒及其家屬對醫生和護士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加強對治療的信心,提高機體應激能力,更利于操作的順利進行。因此術前心理護理非常重要,它關系到患兒能否有效地配合檢查及能否順利完成纖支鏡診療術。本研究護理干預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患兒的依從性,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本研究發現觀察組術中血氧飽和度均維持在95.0%以上,且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心率和血壓更加平穩,同時發生臨時拒絕操作、術中嚴重缺氧、術中支氣管痙攣以及術后黏膜出血的比例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通過本研究筆者認為:有效的護理干預能更好地保證纖維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術中患兒的生命體征,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重視。
[參考文獻]
[1] 王翠芝,李金英,安淑華.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小兒難治性肺炎的護理體會[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2):39-40.
[2] 鐘莉芳,何木香. 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胎糞吸入綜合征的觀察及護理40例[J]. 中國實用護理學雜志,2006,22(2):37-38.
[3] 周雪梅,周敏萍. 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不明原因呼吸困難患兒的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2):78-79.
[4] 趙小鈞. 電子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術的護理[J]. 求醫問藥,2012,10(1):105-106.
[5] 鄧愛群,周名秀,黃旭強,等. 支氣管肺泡灌洗在治療兒童意外吸入類脂性肺炎的臨床護理[J]. 實用醫學雜志,2010,26(9):1654-1655.
[6] 王慧鮮. 小兒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護理與配合[J]. 健康必讀雜志,2012,5(5):262.
[7] 史玲艾,安淑華,馮愛芳.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小兒頑固性肺部感染的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