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經營資產價值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張先治東北財經大學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中心主任
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企業追求價值最大化的今天,研究企業價值創造的途徑是關鍵。實際上在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都與價值創造相關:生產經營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創造價值;商品經營通過市場營銷創造價值;資產經營通過資產配置與使用創造價值;資本經營通過資本運營創造價值。我國企業經營方式從總體上經歷了由產品經營向商品經營的轉變,再由商品經營向資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的轉變。然而,在企業經營方式轉變過程中并沒有真正將企業的資本經營、資產經營、商品經營和產品經營協調一致或融為一體,從而嚴重影響企業價值創造。企業經營方式之間的不協調主要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偏重商品經營,在產品成本、價格上做文章;另一種是偏重資本經營,在企業資本擴張,并購重組企業上做文章。這兩種傾向從某種程度上都忽視了企業資產經營在價值創造中的地位與作用。
資產的價值決定著企業的價值,商品經營的價值創造只有體現資產價值增長才是真正的價值創造,試想,如果一個企業一方面產品成本降低、價格增長,另一方面資產閑置、浪費嚴重,其結果必然影響企業價值創造。同樣,資本經營只有通過資產經營的價值創造才能真正實現資本的增值。因此,提升企業資產經營理念,重視資產經營是當前企業經營和價值創造的關鍵。企業通過資產經營進行價值創造主要可運用資產存量經營、資產增量經營和資產配置經營幾種方式。
資產存量經營是企業資產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資產存量是指企業現存的全部資產資源,包括各項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資產存量經營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企業現有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與效益,使現有資產創造更大企業價值。在企業存量資產中,有使用中的資產,也有未使用或閑置資產;在使用資產中,有使用效率高的資產,也有使用效率低的資產;在資產使用效率一定情況下,由于資產投向不同,有資本增值率高的資產,也有資本增值率低的資產。因此,進行資產存量經營,從廣義上說包括:第一,盤活資產存量,使閑置資產充分發揮作用;第二,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使效率低的資產提高利用率;第三,重組或重新配置存量資產,使低增值率資產向高增值率轉移。
一、轉變資產經營模式的必要性
煉化企業資產管理很少與企業效益掛鉤,更多的是注重固定資產的數量和質量,并且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不作為考核重點。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企業發展逐漸演變成整體價值增值。煉化資產管理由過去管理資產模式向經營資產模式轉變,將資產使用價值消耗和讓渡能夠常態化,實現資產使用效率和增強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
(一)資產管理評價標準發生改變
煉化企業資產管理標準逐步要從賬務與實物一致的意識形態下脫離出來,逐步意識到單純的管理資產數量,不是企業資產管理的目的,不符合煉化企業發展的要求;經營資產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途徑,通過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最終提高企業整體價值。
(二)傳統資產管理的不足
傳統管理資產與資產管理的要求直接相關,即煉化資產不管使用與否,只要是在冊資產不遺失就行。傳統管理模式認識到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但僅僅將實物資產細化,管理實物資產的數量和使用功能的質量。這種管理模式也存在不足之處:1.解決不了煉化資產工藝技術進步的淘汰。2.解決不了煉化資產數量與生產配套的銜接。3.解決不了煉化資產閑置和使用的協調。4.解決不了煉化資產結構調整與生產配置需求。5.認識不了單項煉化資產與企業整體價值增值的緊密聯系
(三)以價值管理為核心,實現煉化企業資產整體經營
價值管理就是要企業從衡量企業價值的角度出發,考量經營成果的一種方法。對企業價值的評價有經濟附加值和市場增加值等指標。筆者側重于經濟附加值模式。企業價值管理認為企業價值是稅后經營利潤與投入資本成本的差額,考慮了資金投入本身的價值和機會成本等因素,將企業價值增加值定位在經營利潤扣除投入資金成本后的余額。企業業績評價不再是掙了多少錢,而是掙的錢能否彌補投入資金成本。煉化企業價值管理徹底改變績效管理的傳統思維,逐漸考慮經營單項資產創造利潤不能彌補企業整體資產成本的需要、資產閑置和占用是需要成本的,促使企業接受資產整體經營的現實。
二、價值管理轉變經營資產模式
煉化企業經營資產是以價值管理為核心,通過單項資產提高經濟效益為載體,整體提升企業效益。經營資產就是要從資產進入生產--運營--退出模式轉變到資源可控--合理配置--最優效益模式,將資產原有使用價值盡可能充分利用。
(一)均衡流動資產,減少占用資金。
流動資產是企業解決眼前問題的載體,提高流動資產的周轉率,降低占用資金問題,可以為企業節省很多相關費用。
1.合理低配貨幣資金的庫存。貨幣資金留用過多,雖然安全,但很浪費,保持好一定的額度起到臨時支付使用的效果就行,大額支付做好計劃,保持資金鏈整體安全,減少占用成本。
2.加速應收款項的周轉。企業加速應收款項的周轉是企業降低資金占用的重要途徑,在賣出商品時賒銷信用未進行準確評估,貨款收回滯后,甚至不能收回,導致企業貨幣資金周轉不靈,甚至資金鏈斷裂。解決辦法就是對產品銷售市場有全面的評估,對客戶有長足的了解,建立客戶信用和償債能力良好的評估體系。
3.降低備用金使用周期。備用金是內部資金周轉,及時回籠,縮短備用金使用周期,可以減少資金占用。
4.提高零庫存范圍和縮短備料周期。庫存就是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煉化企業需得分析產品使用價值是否適合目標市場,生產符合目標市場需求的產品、銷售渠道暢通,庫存會很小;分析原料供應商的實際情況,縮短備料時間以換取庫存降低。
(二)跟進煉化資產生命周期,提高使用效率。
經營資產就是要從資產準備開始,對資產進行優化,提高使用效率,使得資產各個階段都發揮最大功能。
1.規劃階段:企業在對目標市場進行充分調研,選擇目標市場做規劃。企業在可行性研究做完后,注重資產的設計以提高生產質量和節約空間,煉化企業利潤空間大部分是在生產工藝設計、設備工藝設計時完成,后續優化空間有限。
2.建造階段:煉化資產建造就是在設計的前提下,將設計變為實物,在建造過程中要將實物的單項功能與未來升級改造相結合;把好質量關,將資產建設質量和生產功能、后期維護緊密聯系在一起;以及單向設備與一起建造的公用設施得配套、基礎功能要先計劃好,防止出現建好拆、拆著建,浪費資源的現象。
3.運營階段:在經過規劃、建造階段后,煉化資產投入運營,充分發揮資產的的使用價值,是提高企業價值的關鍵,主要有三個方面。(1)資產使用價值充分利用。在運營階段,煉化資產的使用要在設計前提下盡可能的達到設計負荷運轉,保證資產的性能完全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率最優,產品價值/收入實現最大化。(2)資產功能維護兼容性。對于煉化資產后期維護,充分認識資產的共性和個性,即通用性和專業性,相對于專業設備這一部分,如果通用設備比較標準,后續維護會節省后續維護成本。(3)流通資產使用價值。資產的單項使用功能和整體配套不一定是一致的,對于過剩使用功能也應充分應用,特別是單項設備,可以對外出租、調劑,提高資產的利用程度以補償資產的閑置成本。
4.退出階段:煉化企業資產的退出通常到報廢年限,就申請報廢。企業實際上對超齡無使用價值資產,立即報廢;超齡有使用價值資產,調劑使用,以及根據市場評估價值出租、變賣處置;強行報廢資產,立即報廢。也可以為企業降低使用代價。
企業價值與資產生命周期相互關聯,跟進單項資產生命周期,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可以提升單項資產對企業價值貢獻率。
三、聯系企業發展戰略,謹慎決策資產經營體系
企業發展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在各個周期階段對資產有不同的要求,經營資產就是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采取合適的購置使用退出機制,保證企業價值最接近理想范圍。
(一)企業做好價值管理戰略
煉化企業對發展前景有整體評估,對企業價值要有一個清晰地增值規劃和階段運營目標。企業要對產業周期作出判斷,掌握所處階段,而且自身所處位置要了解得很詳盡,做出企業價值發展戰略規劃,作為企業中長期發展指南,各部門都以此為奮斗目標,避免價值管理盲目行動。
(二)資產經營決策
在企業價值管理戰略的前提下,煉化企業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財務戰略,對實現資產價值增值擬好規劃。企業發展目標與資產配套使用,仔細分析每一步驟與相關設備,盡可能避免資產形成早于預期,與整體資產時期不配套,造成閑置浪費。
價值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最新理念,關注企業經營業績真實性,值得學習、借鑒、推廣。煉化企業資產運營是企業價值增值的重要途徑,是企業發展過程的重要載體,通過對各項資產的精細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可以增加企業價值,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原動力。
作者簡介:李國恩(1975-),男,湖北隨州人,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成本管控。
【摘要】特許經營權作為一項權利性無形資產,對擁有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顯著影響。特許經營權具有獨立性、優越性和收益性的特點。其價值評估的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收益法和實物期權法,本文對梳理了這幾種方法的研究并分析各自的利弊。
【關鍵詞】特許經營權;價值;評估方法
一、引言
特許經營權作為一項特殊的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對不少企業的生產經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濟生活中對該權利本身的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資產管理與經營的角度看,國內企業界對該類無形資產價值的理解和把握還沒有形成統一而規范的結論。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資產重組和并購現象已成必然,在對一些具有特許經營權這類無形資產的企業而言,如何進行合理的價值評估成為實際工作中的一個難點,亟待解決。因此很有必要系統性探討特許經營權的形成機理,并且采用合適的方式對其價值作出公允的評估。
二、特許經營權的價值形成
在我國特許經營權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企業授予的特許權,一類是政府機構授予企業的特許權。本文主要探討政府授予的特許權,即:國家或政府授予企業擁有排他性的某項商品或某類服務生產、經營的專項權利。這些權利包括專營權、進出口權、生產許可權等。楊明等(2003)認為特許經營權本質上是一項民事權利,更具體的說是無形財產權。也就是說特許經營權作為財產權能為企業帶來收益,其本身是有價值的。肖荷花(2001)特許經營權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降低了企業開辦費用;節約了企業創立上表、開發技術、摸索管理經驗的成本;減少了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了競爭力。同時她還認為政府特許權作為無形資產具有無形性、壟斷性、可收益性和不確定性。
三、重置成本法評估特許經營權價值
梁鋒(2004)從定性角度對比分析了采用重置成本法和收益現值法進行特許經營法的價值評估。他認為重置成本法可以充分保證資產原始投資的收回,評估的程序明確、過程清晰,結果符合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要求。而采用收益現值法是從資產收益的角度出發,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預期未來收益并折算成現值,用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二者各有優劣。重置成本法簡單易操作但是其評估結果經濟意義較小,而收益現值法更加準確但是在評估過程中需要測算和確定的參數較多,操作起來比較復雜。
四、收益法評估特許經營權價值
王凌艷(2011)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特許經營權的價值,她認為公路的特許經營權價值由車輛通行費用收入、公路養護和收費管理費用、所得稅稅率、期望投資回報率、特許經營期、以及公路資產原始投資決定,并且列出他們之間的計算公式。其中將原始投入攤銷到每一年的成本費用中,考慮資金的時間成本,計算更加準確。這篇文章著重分析了收益現值法中的幾個因素,為收益現值法的運用指明了方向。
從理論上講,用收益現值法評估特許經營權價值是一種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但從實踐上看,收益現值法是一種較難駕馭的方法。
五、實物期權法評估特許經營權的價值
實物期權是從金融期權演變而來的,它將金融期權定價理論應用于實物投資決策分析方法和技術中。與傳統的投資決策分析方法相比較,實物期權的思想方法不是集中于對單一的現金流預測,而是把分析集中在項目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問題上,即現金流的所有可能變化范圍――用概率的語言來描述,就是項目未來現金流的概率分布狀況。與傳統決策分析方法相比,實物期權分析方法的結果是: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機會伴隨越大的投資價值。實物期權的定價來源于金融期權,而金融期權的定價模型主要有兩種,所以實物期權的定價模型也主要有兩種,即 BlackScholes定價模型和二叉樹定價模型。
雷寶(2006)從實物期權理論的角度,對特許經營權的看漲期權性質做出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說明機場特許經營權價值評估方法。他提出對特許經營權的購買可以視同購買了一個歐式看漲期權,期權擁有者因此擁有了等待未來增長機會的權利,因此可以運用期權原理分析該項特許經營權的價值,從而確定是否值得投資。考慮現金流時間價值為基礎的項目價值外,充分考慮了項目投資的時間價值和管理柔性價值以及減少不確定性的信息帶來的價值,從而能夠更完整地對投資項目的整體價值進行科學的評價。
李曉恭、李承燁等(2005)主要從燃氣、熱力企業的特許經營權角度出發,用實物期權法對上述企業在某一時期內特許經營權的價值進行評估。使用布萊克舒爾斯看漲期權或麥圈模型方程,該模型方程通常用在股票市場的定量股價,使用該方程進行特許經營權的價值評估是在實際工作中的一種嘗試。模型方程為:其中;Vg為特許經營權價值,S表示標的資產現價,N(d1)、N(d2)函數的正態分布相應的值,d1、d2隨機變量x實際投資額r無風險利率,t距到期日的時間R標的資產價格的波動性的幅度。
六、總結
經過對近些年特許經營價值評價的方法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學術研究得出的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收益法和實物期權法。實物期權法作為一種較新的評估特許經營權的方法,盡管作為當前主流的現金流貼現定價方法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但是實物期權分析并非是對傳統定價方法的全部替代,而應看作是與傳統現金流貼現技術具有互補性質的全新定價方法。能夠計算出可選擇機會的價格是實物期權定價方法的突出優點,這也是凈現值方法所不可比擬的。相對而言,實物期權方法更適合對無形資價值的分析。可以預見,隨著實物期權理論的發展成熟,實物期權的應用會更加廣泛。
參考文獻:
[1]肖荷花.特許經營權的價值與評估[J].評估天地,2001(12):3234
[2]梁鋒.公路特許經營權價值評估方法選擇的探討[J].交通財會,2004(4):1819
[3]王凌艷.確定公路特許經營嗉壑檔氖找嫦種搗ǚ治[J].運輸經濟,2011(12):150152
[4]雷寶.基于實物期權理論的機場特許經營權定價[J].中國民用航空,2006(9):7172
[5]李曉恭,李承燁,王媛.實物期權法特許經營權價值的評估[J].煤氣與熱力,2005(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