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德育專題講座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實現專題講座法的方法
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我以為在職高政治課中采用“專題教學”是個不錯的方法。具體的操作策略如下:
(一)重整教材體系,確定教學專題
根據《大綱》要求及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的專題,具體內容有:
1.職業教育專題――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禮儀的教育與訓練;職業紀律和崗位規范教育;勞動法;合同法;創業教育。涉及教材有《職業指導和職業道德》《創業教育》《人與社會》《法律基礎知識》。教學時間:高一上學期,安排30課時。
2.公民教育――憲法;環境教育;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涉及教材有《法律基礎知識》《人與社會》《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教學時間:高一下學期,安排24課時。
3.健康教育專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遠離,珍愛生命教育。涉及教材有《人與社會》。教學時間:高二上學期,安排20課時。
4.財富教育――商品與商品經濟;個人理財;小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貨幣與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廉潔教育;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涉及教材有《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人與社會》《創業教育》《法律基礎知識》。教學時間:高二下學期,安排30課時。
5.形勢任務和時政專題――重要紀念日和國內外重大時政。每學期二到四課時。
教材打散整合過后,做成活頁形式,根據不同專業,不同時間段選擇最佳授課時機。如每年的九月份是“弘揚民族精神月”,這時良好的社會氛圍,充裕的教學資源,豐富多彩的活動,是進行公民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時機,課程也就具有時代性和針對性。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改革教學方法,嘗試“八個結合”
在普遍實施專題教學的基礎上,各門課按照自己的特點嘗試“八個結合”,即教師與學生相結合、專題與教材體系相結合、課堂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技術相結合、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專兼職教師相結合、教師的科研與教學相結合。
(三)豐富教學形式,力避“審美疲勞”
同一個專題的授課有時長達數周甚至數月,單調的教學形式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審美疲勞”,使得教學效果下降,況且職高學生本來就不是以書本學習見長,因此在專題教學法中一定不能只是理論知識的教學,課堂上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的說教都是不能長久的。因此在專題教育法的實施中,在課堂教學里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施,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身等多種器官,發展學生聽、說、寫、畫、空間想象、動手制作等多元智力,使得課堂保持新鮮感和活力。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國情,了解社會,了解職業,認識自身生存的主客觀條件,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增長才干,完善自我的且的。
二、專題講座法的特點
1.專題教學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專題教學法使教學內容更接近學生和吸引學生,同時,還更易于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從而使學生有興趣、愿意學、主動學。
2.專題教學法有助于貫徹少而精的原則,使學生在全面了解知識體系的前提下,學深學透重點內容。專題教學法以較少的時間向學生從總體上介紹課程內容體系,使學生對內容有整體的把握,然后結合實際以專題形式對重點概念和觀點進行詳細講解、討論和挖掘,從而使學生能在有限的課時內真正掌握理論精髓,克服面面俱到,不深不透的缺陷。
3.結合學情整合過的教學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時代感。職高的教育目標決定了職高教學是必須最貼近社會實際的,但任何教科書都落后于現實。在專題教學法中,利用課程生成的過程,能靈活引入鮮活的教學專題,能引領學生共同完成對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方式的設計,使德育課體現校本教學的色彩。
4.在一個專題的教學中,教學順序由淺入深符合中職生的認知規律。職高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大,一刀切式的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專題教學法能為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學生提供所學內容,故而提高教學實效性。
5.以專題教學法為統領,能最好地發揮其他各種教學方法的作用。實踐教學、課堂討論、知識競賽、綜合作業、辯論賽、各種第二課堂活動,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然而在傳統教學方式下,往往主題不鮮明,與教學內容結合不緊密,缺少系統性和嚴謹性。而專題教學法,可以使這些輔助教學方法密切結合系統設計的課程專題來進行,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建國,張怡,促進學生理解的50種方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4).
今天,我們榮幸地邀請到國家信息產業部電子政務評審組主任委員、國家軟件評測中心主任王克照同志和省信息中心研究員王存祥同志來我市指導信息化建設工作。剛才,王主任作了一場深刻而又通俗的講座,使我們對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重要意義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當今世界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和電子政務的最新進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聽后深受啟發,受益匪淺。在此,我提議,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王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我市的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呈現良好態勢。特別是去年在省信息產業廳、財政廳和保密局的關心、支持下,我市成為全省惟一縣級信息化建設試點市。月日,在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共同防治“非典”的非常時期,我市在全省縣(市、區)中,率先采用電視會議系統,召開了全市三夏生產暨防汛抗旱工作電視會議;月份,我市全面建成了連接全市個鎮街、共余個單位的大型城域網,實現了黨政機關辦公網互聯互通;月份,我市對《黨政辦公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并同時開通了《視頻服務系統》和《可視網絡電話系統》,實現了面向全球人同時在線的視頻直播和可視通話;月日,我市成立了信息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走上了一條以政府注冊資本為基礎,以企業化經營和資本運作發展信息化,支持信息化的新路子。月,“數字滕州”電子政務工程順利通過了省信息產業廳組織進行的評審。有關專家一致認為,我市信息化建設已處于全國縣級市領先水平,并建議向全國縣級推廣。全市部分鎮街和部門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也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短短一年間,我市的信息化建設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建立健全了一個運轉靈活而有效的運行體制和一支強有力的信息化建設隊伍;得益于市級班子領導和各鎮(街道)、市直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大力加強自身信息化建設并帶頭應用。更是得益于國家、省、市各級領導和專家的大力支持,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提供了寶貴資金,創造了良好環境,給予了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和無私幫助。在此,我代表滕州市委、市政府向尊敬的王主任、王總工,向各級領導和專家對滕州信息化建設的大力支持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同志們,與自己比,與過去比,取得了明顯成績。但與飛速發展的時代要求相比,與國內信息化建設的先進縣市相比,我們在投入、技術、管理和使用上還有較大差距,各項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和完善。針對全市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我再強調以下幾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推進全市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信息化是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黨和國家在二十一世紀的一項戰略抉擇。推行電子政務,實現無紙化辦公,以電子政務帶動電子商務,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現代化,是我市發揮后發優勢,超常、高速、跨越發展,向“大市、名市、強市”目標邁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一項帶有戰略性和長期性的重要舉措。我市發展信息化,建設“數字滕州”,首先以推行電子政務為突破口。這既是提高工作效率,促進政府“提速”,降低辦公成本,減輕財政負擔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務透明度,加強與人民群眾溝通聯系,樹立親民、安民、愛民新形象的重要渠道。
具體結合滕州實際來說,一是,對于全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而言,當前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抓好經濟發展。充分用好電子政務這個最直接、最有效、成本最低的工具和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占有各類信息資源,為決策提供準確依據;二是,對于全市各部門和各行各業來說,通過強大的搜索引擎等網絡功能可以隨時了解和跟蹤到當前本系統、本行業最新的發展狀況,為加快自身發展提供信息支持;三是,通過我市的黨政信息網站可以十分透明地公開市委、市政府的決策程序、決策依據以及有關政策、公文和信息,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詢和檢索;同時,通過網上申報、網上審批和電子郵件等功能,也進一步增進了黨政機關、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的良性互動和交互參與,對于樹立新時期黨和政府的親民形象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通過整合現有資源,突出軟件應用,有效盤活了閑置資產,實現了黨政機關網絡互聯互通,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效益,收到了顯著的效果。正如剛才王主任所講,僅就投入產出比來講,我市與國內南海等先進地區相比,不僅不落后,反而遠遠超過他們十幾倍乃至數十倍。
全市各級各部門都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進一步提高對加快信息化進程,推行電子政務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自覺性,以務實的作風和態度,狠抓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確保全市電子政務工程穩步推進,取得實效。版權所有
二、抓住關鍵,強化措施,狠抓信息化建設任務目標的落實到位
一是必須把握世界信息化發展的潮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從世界范圍來看,信息技術發展一日千里。這就要求我們的信息化建設始終要不斷地消化、吸收、運用國內外先進的信息技術,跟蹤、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始終保持高起點、高標準。市信息化管理中心作為全市信息化建設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國家、省有關軟件科研單位的合作,向先進地區看齊,及時更新和修訂《“數字滕州”發展規劃》;要不斷完善辦公自動化軟件,豐富功能,增強易用性;要努力加強網絡管理,確保網絡穩定,為電子政務穩步推動奠定堅實的硬件、軟件和網絡基礎;同時要堅持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少花錢,多辦事,提高投入產出比。
二是要突出“應用”,務求實效。目前,全市黨政辦公網已基本建成連通。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現有網絡和硬件設備的作用,能用計算機處理和管理的文件資料就不要再用紙質處理和保存;能在網上傳輸報送的文件就不要再用人工送達;能通過網絡獲得的信息資源就不要再用傳統方法訂閱和購買,以充分提高網絡和設備的使用效率,在應用中培養和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應用水平。在此基礎上,各級各部門要結合本行業、本單位的工作特點,著手開發和應用各類管理信息系統,努力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辦公,提高工作效率。版權所有
三是要抓好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與服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是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任務,應與網絡建設同步發展。要把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引導到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上來,避免發生“有路無車”和“有車無貨”現象。要發揮機關事業單位信息占有量大的優勢,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建設各類網站,面向社會和人民群眾提供查詢、檢索服務,促進各類信息資源的網絡化、社會化和商品化。
三、加強領導,加大力度,推動全市信息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加快信息化進程,推行電子政務關鍵在應用、重點在落實、成敗在領導。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強化措施,落實責任,齊抓共管,強力推進。
領導干部要成為信息化建設的倡導者和先行者。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我們各級領導干部的知識結構、決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市的信息化進程快慢與否,也與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對信息化知識的掌握程度密切相關。全市各級領導干部要把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帶頭學習信息化知識,掌握信息化技術,努力提高本部門、本單位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F在,許多領導干部都配備了電腦,決不能讓電腦作擺設,要盡快學會使用,使其為科學決策、提高工作效率服務。
以前我總以為我們是小學生,法離我們遠著呢!直到那天聽了大浦派出所的周所長給我們作的講座才知道,法就在我們身邊!
周所長和我們談了許多事例,給我影響映象最深的是有兩個同學因一件小事吵了起來,以致后來大打出手。甲同學一失手將乙同學推下了樓。兩家人因此而鬧上了法庭,雙方都有各自的理由,乙同學的家長稱對方是故意傷人,而甲同學的家長不承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正當防衛,雙方爭執不下。
同學們,你認為在這件事上誰對誰錯呢?
其實,兩人由于一時沖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他們都有錯。同學間有矛盾那是正常的,可我們該怎樣處理呢?是像上面兩位同學這樣,還是去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助解決呢?在這場悲劇中受害的又何嘗只是甲同學,他不但給對方帶來巨大的痛苦,同時也給自己的家庭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