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多媒體網絡通信技術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圖分類號:TN92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9-0000-01
Multimedia Network Communication Access Technology Research
Huang Yuedong1,Zhang Jiale2
(1.Jil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Jilin132013,China;2.Zhangjia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ang Jiakou07500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lives of people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many of the human dream has become reality,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 major achieve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e.As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cheaper and convenient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ools constantly available,creating a network of multi-media era.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multimedia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which focused on the multimedia network communication access technology.
Keywords:Multimedia;Network communication;Access technology
一、多媒體通信網絡概述
多媒體通信網絡主要以文字、圖形、聲音、視頻等信息方式來滿足人們對信息的感官要求,在網絡使用文字、聲音等多媒體信息為人們服務的同時,人們也可以使用手動、聲控、傳真掃描等輸入方式向網絡輸入新的信息。多媒體信息,廣義上可以說是現實世界與網絡交互的各種信息,它能夠采用攝影采集等方式以音像方式真實的再現生活情景。在多媒體通信網絡環境下,與人交互和與現實世界交互的多媒體信息能夠通過通信網絡的處理、轉換、傳輸和存儲生成統一的數字信息,實現數字編碼信息和各種信息方式的轉換。
二、多媒體網絡通信接入技術
多媒體網絡通信接入技術是用戶與網絡相連接的最后一部分工作,接入技術是當今能夠大幅度提高信息網絡性能的關鍵環節。為了滿足人們對網絡通信提出的更高要求,接入技術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現今已經出現了光纖、混合光纖同軸、銅線等多種接入技術,除了這些有線接入技術外,無線接入技術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
(一)線纜調制解調器。線纜調制解調器,即Cab1eMODEM,又稱為電纜調制解調器。近幾年,線纜調制解調器隨著網絡應用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起來,其多用于有線電視網的數據傳輸方面。線纜調制解調器有著和普通MODEM一樣的傳輸機理,通過調制數據,再在Cab1e的固定頻率內進行傳輸,最后在接受時進行解調。主要的差異在于線纜調制解調器的調制解調依據于有線電視的傳輸頻帶,屬于共享通信介質系統,而普通MODEM由用戶獨享介質,因而空閑的頻帶也可以用于有線電視傳輸信息。
1.線纜調制解調器的優勢。線纜調制解調器很好的解決了傳輸影音信息引起的阻塞情況,傳輸速率能夠超過lOMbps,下行速率更是大大的超過了lOMbps。而目前普通MODEM的傳輸速率僅僅達到56kbps,其理論上的最高速率更是才64kbps,提高的幅度十分有限。2.線纜調制解調器的不足。線纜調制解調器也有著自身的缺陷,和ADSL相比其在技術上還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線纜調制解調器的光纖同軸混合網絡接入方案是分層樹形結構,這種結構的優勢是帶寬能夠達到lOMbps,傳輸速率比較快,而缺陷在于這種結構僅是較為簡略的總線型網絡,用戶需要和相鄰的用戶共享有限的帶寬,如果用戶的數量比較多,而且每個用戶的帶寬使用量比較大時線路的速度就會變慢,其實際傳輸速率僅僅是理論上的一小半。根據相關調查表明,很多情況下這種方案都需要兼顧所有的有線電視信息,使得很多帶寬被強制性占用,可供用戶自由使用的帶寬已經比較有限。
(二)ADSL技術。ADSL技術,即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是一種上行帶寬和下行帶寬不對稱的數據傳輸技術,將普通電話線通過頻分復用技術分成了電話信道和上行、下行信道,有效的避免了三個信道間的相互干擾,ADSL能夠在保證電話通信的同時提供很好的上行速度和下行速度。
1.ADSL的優勢。傳統使用的銅線接入技術需要依靠電話線路,傳輸速率十分有限,難以滿足人們對寬帶服務的要求、目前電話網的規模十分龐大,因而研究高新技術提高銅線的信息傳輸能力是一個重要的課題。DSL技術即數字用戶線路就是解決這一問他的辦法之一,它以電話線作為傳輸介質,包括ADSL、RADSL、HDSL等多種傳輸技術組合,統稱為xDSL。這些傳輸技術主要有著信號傳輸速度、傳輸距離的不同和上行、下行速率是否對稱的區別,ADSL就是這些傳輸技術中最有競爭力和市場應用前景的一種,它將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占據傳輸技術的主導地位。2.ADSL的發展。ADSL并不是最新的技術,早在上世紀60年代由于傳統使用的T1線路需要在3km左右的距離使用一個放大器,使用成本比較高,因而人們研究出了HDSL來取代T1線路。HDSL的傳輸介質是兩對銅線,可以在不借助放大器的條件下將數字信號傳輸到11km左右的距離,到上世紀90年代逐漸演變出ADSL。3.ADSL的應用。ADSL最開始是應用于視頻節目點播的,因而ADSL具備速度更高的下行通道。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ADSL由于能夠提供很高的網絡接入速度而迸發出更強盛的生命力,為多媒體網絡通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ADSL能夠借助電話線提供不干擾通話質量的數據傳輸服務,目前ADSL能夠提供很好的傳輸速度和傳輸距離,是為人們提供網上沖浪、遠程教學等方面服務的理想技術。
(三)電力線接入。電力線接入通過電力線傳輸信息,已經應用于室內組網等方面。該技術將戶外通信設備與輸出電力線相連,通信設備還可以借助光纖連接主干網,為用戶提供多媒體、數據等服務。該通信設備將高頻網絡信號和低頻電信號耦合在一起,把用戶駐地網和電網、通信網連接起來。電力線接入的通信質量受接收端噪音影響,也受信號衰減影響,噪音來源于無線電廣播和電網負載的干擾,信號衰減受信道長度和電網阻抗情況影響。由于電網負載的開關具有隨機性,并能引起阻抗和電流的波動,因而電力線通信的質量需要加以很多相應的技術來給予保障。
三、總結
多媒體網絡通信接入技術是影響到網絡通信質量的重要環節,因而需要在相關技術的研究上加大重視和投入力度,以促進多媒體網絡通信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史道玲.多媒體通信的發展趨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19
[2]余林.多媒體通信的關鍵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山西科技,2006,6
【關鍵詞】 多媒體通信 壓縮編碼 同步技術 多媒體數據庫
現在,由于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進步,我國的移動電話用戶增長十分迅速,無線通信已被廣泛認可。針對無線通信技術的實際使用的拓展,對我國的現代通信技術的數字化進程的意義是相當重大的。
一、目前無線電通信技術發展的情況
1.1 Wi-Fi技術
Wi-Fi技術,一種無線局域網接入技術,其技術指標是802.11,它對目前網絡用的802.11b標準的移動通信做到了補充。
1.2 5GHz技術
目前正在利用3.5GHz的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MMDS研發近似3.5GHz的無線頻率段用來對寬帶無線接入技術進行操作。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受到企業的關注也是因為它構建快速,靈活的接入方式等。它的優點是,你可以遠離網絡。但在中國一直受帶寬不足的限制,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就成為了它的缺點。
1.3 3G技術
在我國的含義是第三代數字通信。提供多種移動多媒體服務是它的主要特點,支持移動環境144kb/s的高速傳輸速率,滯銷環境下大概384kb/s,靜態支持2mb/s。作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G技術指導文件并注明“2000年國際移動通訊計劃”。
1.4 藍牙(Bluetooth)
藍牙(Bluetooth)是一種支持10米范圍內信息傳輸的短距離的通信設備。信息可以在無線狀態之間交換包括移動,無線耳機或者PAD,膝上型計算機以及設備和其他相似設備。利用“藍牙”技術,省略了在段距離內的許多設備多種線路接入,極其便捷。改變了在空間上的位置。一個分散式網絡結構和快跳頻和短包技術的藍牙技術,可以做到點對點和點對多點的信息交流,在工業、科學、醫學領域的全球通用的2.4GHz ISM頻段發揮著作用。
二、多媒體通信應用
視頻會議系統倚靠視頻、音頻壓縮以及多媒體通信技術來完成。音頻壓縮和多媒體通信技術,支持多人即時遠程信息交換和共享。用于操作協作的使用程序,視頻會議由于相互合作的成員的視頻或是音頻內容的傳送,使相互合作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更加真切客觀。而且,視頻會議還通過對多媒體哦支持協同工作中信息的整理解決,以此來營造一個多人共享的工作環境。
VOD視頻點播系統,是一種交互式電視系統,也是一種結合了高科技系統技術如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數據壓縮技術等多學科、多領域的成品技術,用于視頻點播節目內容任意的選擇。
三、無線電通信技術發展的優勢
3.1 通信信息技術促進寬帶的發展
由于信息技術逐步向寬帶邁進,光纖傳輸的技術外加通透量較大的網絡蔓延速率變得更加明顯。尤其最近一段時間世界各地無線通信技術正向著寬帶化大步前進,同時此領域在無線通信信號源穩定性的方面,也發揮著的作用。
3.2 個人信息技術化的推廣
個人信息化在全球個人通信中已是無可厚非的。個人信息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擁塞信息傳輸線的量,而且也極大地提高了通信的傳播速度。
3.3 新穎的入網款式
技術上融合對于提高信息網絡的發展,尤其的各種業務的傳輸起到了推動作用。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傳統電信網計算機網絡兩網融合的出現,尤其是在固定接入網絡的一部分,通過接入,移動蜂窩接入,具發展潛力特別是在滿足各種通信需求的生活生產。
3.4 過渡電路交換網絡
IP網絡無疑是過渡性的電路交換網絡的關鍵技術,是最合適的選擇對象,數據處理能力大大提高了電路交換網絡,目的是保持通信信號的暢通,解決信號易受干擾減輕的問題
3.5采用數字通信技術
提高頻譜資源在系統中的使用情況,保持由所述通信信號中接收到的信號的穩定性,為了避免干擾,提高通信系統的容量,來提供各種通信服務模式,如視頻、數據和語音用于確保用戶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
參 考 文 獻
[1] 馬蘭,在金財. 多媒體通信技術的應用和發展[J]. 電子技術,2011.9:6-9
關鍵詞:無線網絡;多媒體通信;傳輸技術
中圖分類號:C35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無線網絡多媒體通信技術具有機動靈活、反應快速的特點,真正實現了圖像、語音、數據的實時、同步通信傳輸,可擔負遠程現場指揮、公共突發事件、公安、反恐等遠程現場多媒體信息實時、動態的收集處理傳遞的重要任務,是無線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等技術的有機結合。同時它利用各種通信手段互相補充、互相結合構成多手段、多路由的通信網絡,將各種遠程圖像、語音、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并通過移動無線鏈路傳送到各級指揮中心,對于提高各部門處理應急事件的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協同作戰能力的增強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多媒體通信的信息傳輸技術研究
由于多媒體通信需要信息的無線傳輸技術的支持,所以其包括以下3個方面的多媒體信息傳輸技術。
1、射頻技術。從射頻技術的角度來看,它的發展不很明顯,但新頻段的開發和應用卻是日新月異的。
2、調制方式。要實現多媒體通信,就現有的各種調制技術而言,正交頻分多路(0FDM)技術是最優的選擇。這種技術方式不需要特別高的寬帶線性功率,也不必擔心高功率信號對常規信號功率的影響。0FDM的數字信號處理比工作在相應速率的均衡技術簡單,由于載波頻率正交,0FDM有較好的多路干擾抑制能力。必須提到的是,為適應無線信號傳輸的高速信號處理技術,在對無線信號進行發射和接收過程中,由于無線信道的傳輸環境比較惡劣,因此要有高效的糾錯編解碼技術,這就要求通信設備具有很強的信號處理功能;另外,由于多媒體信息中實時業務需要較高的信息速率,這就要求有效處理高速DSP器件,從這個角度來講,實現高速信號處理技術也是實現移動多媒體通信的關鍵因素之一。
3、多媒體數據庫技術
由于網絡可為數據庫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而數據庫又是發展網絡的重要基礎,可見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故在網絡環境下,我們要想進一步開發數據庫并提高其利用率,就必須實現網絡技術與數據庫技術的融合,唯有如此,才能獲取更為快速、全面而準確的信息。下面從我院實際情況出發,就移動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加以探析。
3.1 結構特點。應運而生的移動數據庫主要涉及移動主機、固定主機和移動支持站點三類主機,其中支持站點可實現與移動設備的數據通信,并借助固定網絡與固定主機進行通信,而且每個信元中的移動主機均可以經支持站點完成信息檢索,顯然有助于增強我院各部門科室的信息溝通和共享;而且與傳統的分布式計算機系統相比,其分布式數據庫的實質便是移動數據庫,同時因在網絡環境下,其是建立在嵌入式系統之上的,故有著內核結構微小、支持標準SQL、數據同步機制更為完善、事務管理功能有所增強。
3.2 關鍵技術。為進一步發揮移動數據庫技術的優越性,數據庫的關鍵技術包括:數據復制及其緩存,其中復制功能的實現需要在若干個移動節點中進行數據備份,且基于一致性較弱的復制機制提高了服務器的響應時間,同時存在于客戶機中的部分數據,可降低數據庫服務器的訪問頻率;再者是數據廣播技術,其可通過合理組織訪問頻繁的數據,使其以廣播形式周期性的提供至客戶機,進而可在緩解數據庫系統端接弊端中起到一定效用;針對數據庫技術中的查詢和位置關系,可在移動查詢優化方法的幫助下,作出適合網絡條件的最優查詢策略;而在事務處理中,則可基于并發訪問機制,幫助用戶可靠查詢數據,并及時更新數據庫資源。
二、應急通信系統的技術特點及各項技術指標要求
1、特點
1.1基于TDD雙工模式的多點自組網技術
TDD模式中接受和傳送的雙向通信是在同一頻道通信中(即載波的不同時隙),用保護技術來將接受和傳送的信息進行分離的。TDD系統中不需要雙工隔離器,而取代之以天線開關,發射和接受鏈路以時分方式工作,上下行工作于同一個頻段,降低了對濾波器設計的要求,從而節省了成本,提高了頻譜的利用率。
在該項技術中,從基站到用戶設備的上下行鏈路信道都是用的是同一中頻率,但是上下信道在不同的時間段運行,并且兩個不同向運行的中間留有足夠的間隔時間,以保護數據之間的獨立和完整性。在TDD系統中,因為基站用戶設備的上下鏈路通道所采用的頻率相同,因而其參數也一樣。如此一來當一方運行時,另一方也可以同時接受到數據,從而實現信道之間的互通互利。除此之外,因為上下信道運行的時間段不一樣,因而可以通過靈活的控制開關,從而實現通信業務之間的不對稱性。也正因為如此,TDD模式完全可以利用FDD模式所無法利用的不對稱性,從而靈活的利用基站設備,進行信道間的通訊。
1.2多種語音網絡互聯技術
通信系統提供的無線多媒體通信服務將包括語音、數據、影像等大量信息透過寬頻的信道傳送出去,不僅僅是為了因應用戶數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必須要因應多媒體的傳輸需求,當然還包括通信品質的要求。多種語音網絡互聯技術其設計的基本思想是將各種語音在其終端進行轉換,轉換成特定的數字信號,然后在通過打包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使得各種不同的語音在該系統中進行信息的交流。
2、指標要求
系統的設計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圖像傳輸設備頻率可調,主通訊設備可利用軟件調試為2.5/1.25MHz載頻,有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抗干擾性及傳輸距離;應急通訊系統中所使用的主設備,均需延時小,有效保證圖像、語音的即時性;必須以“高速、穩定、實用、夠用、低投入”為建設原則,最大限度的節省投資。
三、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傳輸技術的優勢
結合當前無線通信、數據通信等最新技術發展趨勢,分析了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傳輸技術有如下優勢:
1、覆蓋面廣,可滿足多部門業務需求
整個系統通過點對點的工作模式,同時滿足各部門的視頻圖像采集及遠距離無線傳輸需求。
2、系統運行的保密性強,可對網絡實行有效管理
系統設備采用功率控制、數字編碼等多種技術實現無線信號傳輸的保密性。對整個系統網絡實行統一建網、統一維護、分別使用、分別管理的方針,完善了網絡的管理及控制。
3、技術先進,可擴展性較好
多媒體通信系統是基于高技術、高性能、具有先進體系結構的系統平臺。無線圖像應急傳輸系統是建立在模塊化的系統結構基礎上,可在點對點的通信模式下擴充到點對多點的通信模式,適應逐步擴大的用戶數。同時在增加服務種類和不同業務時,可進行方便的系統擴展。
4、系統的實用性強,可靠性較高
系統設計充分考慮了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可能的各部門不同的工作任務,能全面覆蓋指定區域,立足于多媒體通信系統的圖像、話音、數據的服務,提供高性價比的移動通信設備。設計提供的系統確保在室內外工作條件下的可靠性,環境、可靠性指標完全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要求。系統軟、硬件經過了嚴格的測試,保證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四、無線網絡應急多媒體通信技術運用途徑
無線網絡通信技術以數據管理和處理視為網絡環境下數據庫技術的應用目標,以無線傳感器作為數據源和數據空間的感知,并采用點對多點的連接方式,用于在傳感器節點處集成調整模擬信號、處理數字信號以及網絡通信的功能,從而提升了系統性能的可靠性;同時針對該數據庫在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也作了相應的預防和處理:首先是對于一致性數據問題,由于在不同的移動終端、服務器之間采用的是弱連接,可能會出現長延遲、低寬帶、不穩定等問題,因此為順利進行數據庫操作,則引入了樂觀復制方法,即允許用戶操作位于本地緩存數據,并在網絡重新連接結束后與其他服務終端和服務器進行數據交換和修改,并基于沖突檢測實現數據一致性的協調和恢復;其次是為進一步提高處理效率和質量,采用了用戶位置實時更新等先進的數據管理策略和算法;最后考慮到數據對機密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較高,而且網絡環境自身具有較高的風險隱患,移動數據庫自身的安全性相對較低,故為防止接入非法、欺騙性的終端接入,對移動終端設置了嚴格的身份認證機制;為防止信息傳輸出現泄漏,對無線通信作了加密處理;同時為防止移動終端因物理丟失而導致數據泄密,則對數據下載副本存儲也作了合理的加密操作,從而在網絡環境下,強化了數據庫系統的安全性。
結束語
應急通信系統對于發生災難、事故等緊急情況都具有較好的反應和處理,因此擴大其應用范圍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針對其優勢和特點進行了重點分析。
參考文獻
[1]任勝雷.基于協作的認知無線電頻譜共享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0(0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