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企業投資情況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近年來我市工業投資的總體情況
*年以來,通過實施“2133”工程等一系列重要舉措,全市工業投資得到較快發展,至*年底,五年內全市共計完成工業投資1535億元,占全社會投資總量的36%,比“九五”提高近10個百分點。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交通裝備、電子信息、石化化纖、冶金鋼鐵、機械裝備和食品藥品六大產業集群。濟鋼集團總投入近200億元,占全市鋼鐵行業總投資的90%以上。通過實施薄板坯連鑄連軋程、燃氣—蒸汽聯合發電一期、中薄板坯連鑄連軋等項目,鋼產量突破1000萬噸,產品結構實現了由普碳鋼材為主向品種鋼材為主的轉變,躋身全國鋼鐵行業十強,實現了企業規模膨脹與節能降耗、環境友好的協調發展。另外,重汽集團、將軍集團、濟柴集團、浪潮集團等一批骨干優勢企業的異地遷建和技術改造項目的實施,使企業規模、產品檔次、效益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可口可樂、伊利乳業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先后落戶*,提升了我市的城市形象和競爭力。
但同時,隨著一批濟鋼、濟柴等重點企業遷建或技改項目的陸續完工,自去年以來,我市的工業投入增長幅度逐漸放緩,工業投資快速增長的壓力比較大。
從工業投資所占比重看,*、*、*、*、*年工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分別為31.9%、39.9%、41.1%、36.9%、33.6%,工業投資比重的逐步下滑,對全市投資結構產生了一定影響。
從增長態勢看,*年全市工業投入僅增長10.7%,今年前兩個月完成14.9億元,下降2.7%,投資額占全社會投資的22%,比去年同期下降6.3個百分點,一季度完成工業投資51.5億元,同比增長10.5%,投資額占全社會投資的27.3%,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其中化工行業投資下降36.8%,電子行業下降26.7%。
二、一季度部分重點工業企業投資情況
目前全市投資過10億元的工業項目主要集中在高新區,包括吉利汽車轎車整車生產項目、*卷煙廠易地技術改造項目、青年汽車項目、中車集團*車輛有限公司項目等。其中*卷煙廠易地技術改造項目已經投產,其余項目正處于建設的高峰期,是推動全市工業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但從一季度的統計數據看,除吉利汽車項目投入較大,其余項目完成投資量很少,有的基本處于停工狀態。初步調度,吉利汽車轎車整車生產項目總投資60億元,目前累計完成投資9.4億元,其中今年1-2月份完成10萬元,三月份完成3.4億元,主要是設備及車型的研發投入;青年汽車生產項目總投資63.6億元,累計完成投資7億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完成3769萬元;中車車輛總投資67億元,累計完成4億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完成10萬元;同欣電子總投資10億元,累計完成1億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完成5萬元。通過實地查看和企業座談,我們發現影響這些項目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制約因素表現在以下方面:
1、基礎配套設施不健全。由于孫村片區規劃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供水、供電、污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仍在建設當中,不能滿足企業要求。同欣電子、吉利汽車、青年汽車等項目前期投入較大,目前已基本形成發展框架,生產生活廢水排放逐步增加,孫村污水處理廠雖已做為單獨選址項目由高新區上報省有關部門審批,但因審批周期過長和銜接工作不及時,導致項目沒有按時動工,目前剛剛開工,又因為規劃等原因面臨停工,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投資進度。另外,在企業建設、生產中必須要有充足的電力保障,但是這些企業均為臨時性用電,在孫村片區只有煙廠經過市領導的多次協調和現場辦公得以解決用電問題。目前220千伏大正變電站已建成送電,但由于變電站站址多次調整,地下電纜未能及時按照供電需求敷設,企業用電需求目前難以保障,變電站也因負荷過小造成閑置。
2、用地問題依然突出。據了解,目前高新區起步區15.9平方公里內的建設用地已基本用完,孫村片區雖占地約80平方公里,但可利用土地不到2萬畝,而且基本上也已用完,基本農田這一土地紅線對高新區的影響比較明顯。在調研的四個項目中,同欣電子占地約400畝,已辦理土地使用證的僅204畝,其余用地為基本農田;青年汽車一期占地1007畝,其中有339畝為基本農田,而符合征用條件的用地也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證;吉利汽車一期占地1772畝,其中708畝為新征用地,剩余用地采用土地置換方式解決,但目前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證;中車集團8個車間共40萬平方米已完成基礎部分,其中5萬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但專用線建設因土地問題擱置,生產線遲遲無法開工,而且整個項目也沒有辦理土地手續。
3、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年以來,為防止投資過快增長,國家加大了對新開工投資項目的監督檢查力度,在產業政策、審核程序、土地利用、環境保護、節能審查、信貸政策、城鄉規劃、施工許可等方面予以審查。吉利汽車去年10月份在國家環保局組織的檢查中,由于開發區環保設施(主要是污水處理廠)規劃建設不達標被責令停工,直到年底才續工建設,直接影響了企業的投資計劃進度。
此外,在與企業座談的過程中,還反映了投資環境建設方面的問題。一是投資項目前期手續辦理中規費過高,而且收費的名目繁多,如規劃咨詢費等,據企業介紹,類似的收費省內外許多城市早已取消、而我市目前仍在執行,導致企業項目建設投資成本增高,辦理時限延長。二是綜合配套不完善,如公交系統仍不健全,目前孫村片區通往市區的公交線路比較少,給企業務工人員及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諸多不便。
三、工作建議
總的來看,影響高新區部分企業投資的因素較多,有企業自身發展戰略調整、資金周轉不暢等主觀原因,也有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作為企業發展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投資環境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抓緊研究編制全市產業布局規劃。目前全市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依靠包括全運會工程在內的城市建設來拉動,今明兩年是這些項目投資的高峰期,如何利用好這一有限的時間認真研究促進工業發展、擴大工業投入的問題,對于促進投資持續增長,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建議抓緊研究全市產業布局規劃,合理安排產業發展用地,積極引導搞好產業結構調整,從源頭上解決產業發展問題。
二是抓緊銜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報批工作。目前,我市的城市總體規劃(*-2020年)尚未得到國務院正式批準,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在修編過程中,城市發展規劃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著新上項目的選址、土地使用等方面,導致大的項目難以落地,而對在建項目手續的完善和后續建設影響也較大。
關鍵詞: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監管
中圖分類號:F830.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4392(2013)01-0077-03
近年來,陜西省外向型經濟取得長足發展。外商投資企業從投入期逐步轉入產出期,相應的利潤匯出逐年增加。在現行政策機制下,外商投資企業外方利潤留置境內的數額不斷累積,大量留存境內的投資收益事實上即形成了隱性外債又導致外資的變相流入。因此,外商投資企業利潤收益和匯出變動情況,對經常項目外匯收支以及跨境資金流動具有潛在影響。
一、陜西省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總體情況及特點
(一)外商投資企業利潤總體情況
1.概述。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商投資外匯年檢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1年,陜西省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409.28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凈利潤、盈利企業利潤變化趨勢相同。呈逐年上升趨勢。2011年凈利潤略有回落。達到114.08億美元。仍高出近4年年均凈利潤11.69個百分點。(見表1)
2.利潤處置方式。外商投資企業利潤處置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一是未分配利潤,即當年利潤在彌補前年度虧損及提取“三金”(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和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后,不向投資者分配,歸入所有者權益下的“未分配利潤”科目,留待后年度繼續進行分配的利潤。二是利潤轉增資、再投資,即投資者將獲得利潤作為投資資本,進行轉增資于本企業或再投資于境內其他企業。三是應付股利,投資者分配利潤后,未匯出的利潤稱為應付股利。四是利潤匯出,即投資者分配利潤后,實際匯出給投資人的利潤。(見表2)
(二)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情況及特點分析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直接投資統計系統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2年9月期間,陜西省外商投企業利潤匯出金額累計7.25億美元。
1.利潤匯出時間特征顯著。近年來,陜西省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較為平穩。每年匯出金額約在1―2億美元之間,匯出時間主要分布在每年的第2、3季度。2008年至2012年9月,各年2、3季度利潤匯出金額合計分別為2.08和2.44億美元,較各年1季度合計金額增長61.24%和89.15%,占利潤匯出的28.69%和33.66%。
2.利潤匯出行業分布較為集中。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主要集中在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食品制造業、飲料制造業等行業。2008年至2012年9月底。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利潤匯出占全省利潤匯出總額的18.98%,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占11.81%,食品制造業占10.91%,飲料制造業占10.76%。
3.已分配利潤主要以“應付股利”形式留存企業,利潤轉增資及再投資占比較小。2008年至2011年各年末應付股利變動較大,最低年份為2009年末的0.62億美元,最高年份為2011年末的2.6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利潤轉增資及再投資的金額遠小于其他利潤分配方式,2008年至2011年,利潤轉增資、再投資分別為0.16億美元、0.51億美元、0.17億美元、0.3億美元。(見表2)
4.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占比較小。盈利企業以“未分配利潤”形式置留境內居多。據外商投資企業外匯年檢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1年,全省外商投資盈利企業未分配利潤累計101.22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累計6.67億美元,占未分配利潤余額的6.59%。
5.刑潤匯出小幅波動。根據國際收支申報數據顯示,2008年至2009年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遞增,由1.43億美元增長至2.1億美元,進入2010年后利潤匯出出現下降。至2012年9月末。全省利潤匯出為0.86億美元。2008年至2012年9月底。陜西省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主要流向亞洲、北美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流向香港占比69.21%,美國7.47%。(見表3)
二、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外匯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的外匯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外匯管理政策對外商投資企業利潤的管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匯出納入經常項目管理范疇。實行登記備案制。企業可憑相關材料直接在外匯指定銀行辦理購匯匯出。利潤處置的管理側重于利潤匯出流量的統計監測。二是外商投資企業外方所得利潤境內再投資、增資納入資本項目管理范疇,需經外匯管理部門審批。
(二)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管理存在的問題
——勞動合同越簽越短,用工手續不規范。無錫市目前有外企5300余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調查顯示,60%以上外企的勞動合同短期化現象突出,1年期限和3年以下期限的勞動合同分別占全部勞動合同的55.8%和86.8%。用人單位勞動合同越簽越短,導致職工流動性過大,影響了員工隊伍的穩定。雖然外企的勞動合同簽訂率較高,但許多外企用工手續并不規范,普遍存在先試用一段時間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違反了勞動法律的明確規定。
——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無錫市的外企員工占全市企業職工總數的15.9%,但使用的勞務派遣工卻占了全市勞務派遣工總數的17.7%,有的外企使用的勞務派遣工人數已大大超過企業職工人數。一個值得注意的傾向是,現在出現了職工勞動合同到期后被轉為勞務派遣工的現象。
——工資增幅低于全市水平,違反工時制度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外企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實行每日12小時工時制;有的外企的計件定額標準偏高,勞動者為完成生產定額不得不超時加班,卻又拿不到加班工資。這不僅侵犯了職工的合法權益,而且超負荷勞動嚴重影響職工的身心健康。另外,無錫市外企的工資增長幅度也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勞動糾紛持續上升。近幾年,隨著外企快速增多,外企的勞動爭議糾紛也持續上升。據有關部門統計,20__年和20__年,全市外企每年發生勞動爭議糾紛近千起,年增長率達45.6%。
有關部門的調查分析認為,外企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招商引資政策環境的因素,也與企業用工制度不健全、不規范以及職工維權意識薄弱等有關。
近幾年,各地為加快經濟發展,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并對外企給予各種優惠政策或非國民待遇,卻很少過問或干預外企的用工問題。這種指導思想上的偏差,使部分外企產生了“受寵愛”的心理,不能自覺地遵守國家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另外,盡管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每年都對外企進行專項檢查,但經常性檢查不夠,檢查內容不全面、不細致,只是在外企發生過激投訴或群體投訴時才引起重視和認真處理。外企主管部門和工商部門對外企資金到位率抓得較緊,而對用工方面的問題很少過問。工會組織仍然不健全。調查表明,無錫市組建工會的外企只占外企總數的1/3,工會組建率甚至低于私營企業,尤其是外資獨資企業很少建工會。由于中外雙方對建工會意見不統一,有的雖然建立了工會,也空有其名,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外企工會力量薄弱、用工缺少約束,導致難以形成勞資矛盾協調機制,同時也導致簽訂集體合同主體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