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畢業設計的主要任務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畢業設計;創新型教學模式;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2)03-0140-04
畢業設計是實現大學生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檢驗,也是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直接反映。在當前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國家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標準。因此,做好大學畢業設計工作、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當前中國工程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1-2]。
近年來,許多高校相繼出現了畢業設計質量總體下滑的趨勢,這也直接導致了部分大學畢業生的專業工作能力明顯不足。很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實踐,提出了如強化畢業設計過程管理[3-5]、嚴格選題質量控制[6-10]、與產學研相結合[11-13]、提前進行畢業設計[14-16]、完善畢業設計質量評價體系[17-20]等解決措施,提供了不少成功經驗和新理念。文章在總結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了工科類本科畢業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相應解決措施和對策進行了論述分析,總結出能有效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創新型教學模式。
一、畢業設計教學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工科類本科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一)畢業設計有效時間不足
工科類本科畢業設計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包括調查研究、文獻檢索、理論分析和方案設計、工程制圖以及論文撰寫等工作。畢業設計通常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由于學生要提前離校,有效時間不到16周。如果再去除答辯準備、后期工作以及節假日休息時間等,畢業設計有效時間將更少。另外,就業和研究生復試等工作與畢業設計時間沖突,使學生主要精力偏移,真正認真完成畢業設計的不多。
(二)畢業設計選題有欠缺
虛擬選題較多;選題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選題涉及的工程問題太少,缺乏實際工程背景和工程資料。另外,學校通常在第八學期初確定設計題目,并要求學生在一兩天內完成選題,這種操作方法使學生只能被動地隨意選擇題目,或者直接被安排設計課題,很少考慮學生自己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畢業設計的積極性。
(三)學生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
工科類本科畢業設計實際上是對所學知識的一次模擬綜合演練。很多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順利通過期末考試,甚至將其視為
唯一目的,而根本不重視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往往習慣于模仿和照搬,對于畢業設計中一些綜合問題的分析解決不知所措。同時,學生在文獻檢索、外文文獻閱讀、計算機應用、工程制圖、論文撰寫、協調合作、創新等方面的能力也明顯不足。
(四)教師指導不到位
指導教師是畢業設計的主導。教師指導不到位主要表現為指導時間和精力投入不足、指導實踐能力不強等。其原因一方面因為學校擴招造成教師資源相對緊缺,指導教師和學生比例嚴重失調,另一方面是部分指導教師的素質和責任心欠缺,不能精心組織畢業設計。另外,職稱較高的教師一般都有繁重的科研及教學任務,很難有更多時間用來指導畢業設計,而讓青年教師分擔指導畢業設計工作。青年教師由于缺乏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經驗,在指導過程中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畢業設計總體質量不高[14,21]。
(五)評價體系不健全,考核把關不嚴
目前大多數畢業設計評價考核體系是定性描述,缺乏嚴謹、客觀、全面的評價方法和過程。在實際操作中指導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的評價也是考慮學生畢業、就業等種種因素,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畢業設計情況。對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習態度欠佳、設計工作不認真、設計任務完成不好的學生,教師基本上都給予及格,這種做法使考核流于形式,從而使畢業設計達不到預期效果。更為嚴重的是,這對很多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極易產生不良影響,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畢業設計質量逐年下降[3,17]。
二、提高工科類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的創新教學模式
工科培養目標主要是工程技術人員。當前,“工程教育改革”、“卓越工程師培養”正在全國各高校不斷深入地開展。畢業設計作為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對學生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工程師素質的形成具有較深遠影響,必須對其進行觀念、內容和形式方面的改革,使學生在設計態度、工程思想、實踐能力等方面得到系統的鍛煉和提高,也使畢業設計更好地發揮學校模式向社會模式轉換的過渡作用。為此,基于以上現狀的分析,結合山東科技大學和其他兄弟院校的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成果,文章從以下4個方面列出工科類本科畢業設計的創新教學模式,以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一)畢業設計先行模式
[論文摘要] 畢業設計是實現本科培養目標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本文針對建筑學專業的專業特點,分析了影響本科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提出了對畢業設計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節建立質量監控方法,并通過教學實踐進行了驗證。
一、畢業設計重要性
畢業設計是完成本科教學計劃、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是學生對建筑學專業全部理論課程及設計課程學習后的綜合訓練,也是學生在校期間的一次綜合性最強、最接近工程實際和社會實際的實踐教學環節。我校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課程設置在第十學期,共16周,其中包括畢業設計實習2周。
二、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特點
由于建筑學專業不僅需要建筑、水、暖、電等的相關專業知識,還需要包括美學、社會學、(行為)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是具有多學科性邊緣學科和運用性學科的特點。一個建筑作品的評判就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找到最佳平衡點,拿出最佳方案。所以建筑作品也往往是“一題多解”,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因此,針對建筑學專業的專業特點,構建科學、合理、規范的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三、 畢業設計選題階段的質量監控
(一) 確定畢業設計選題原則
畢業設計選題應遵循以下原則:(1)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及基本業務要求;(2)使學生能夠全面地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3)面向學科前沿及當前地域環境發展面臨的問題;(4)依托學校具有甲級建筑設計研究院的優勢,盡量與實際項目結合,鼓勵學生進行社會調研和實踐。
(二) 提前確定畢業設計選題題目
畢業設計應由學術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的中高級職務教師或者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的建筑設計院總工擔任指導教師。在學院的統一規劃下,指導教師必須于第九學期提出選題,填寫畢業設計立題申報表,學院成立畢業設計審題小組對畢業設計題目進行審核。題目審核通過后,在第九學期末提前公布畢業設計題目及指導教師名單,并報送教學辦公室備案。
(三) 打破傳統教學模式
在畢業設計課程中,我們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嘗試進行了掛牌教學,即:在第九學期提前向學生公布通過審查的畢業設計題目及指導教師名單,在畢業生向指導教師咨詢、商量的基礎上選報指導教師及設計題目,再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挑選,最后由教學辦公室協調、平衡各組人數(每個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數不宜超過8名),力爭使所有學生與教師都滿意。未通過審查或無人報名的教師不能參加畢業設計指導。
在畢業設計中強調不同專業教師的介入與合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關注相關學科的滲透和知識的交叉。
(四)教學任務和學習任務的安排與落實
對于每個畢業設計題目,指導教師均應制定并填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畢業設計指導書、畢業實習指導書以及畢業設計立題申報表,并于第十學期開學第一周內提交。明確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的內容和深度方面的階段性要求,學生需提交設計圖紙的內容及數量,并提供必要的設計、研究、創作基本資料等。
四、 畢業設計中期階段的質量監控
畢業設計中期檢查的主要任務是檢查畢業設計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了解學生在畢業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畢業設計能夠按計劃完成階段性任務。
(一)嚴格畢業設計的考勤管理
指導教師要嚴格按要求對學生進行考勤,定期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答疑,每周指導和答疑的次數不應少于3次,并將每周的指導和答疑時間地點上報教學辦公室備案,以方便教學辦公室和畢業設計督導組進行抽查。
(二)畢業設計的中期檢查
中期檢查的主要任務是檢查畢業設計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主要分學院中期答辯和學校督導抽查兩個階段進行。
學院成立答辯委員會負責畢業設計的中期答辯和最終答辯工作,答辯委員會主任由主管教學院長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師擔任。在答辯委員會下設立一定數量的答辯小組,每個答辯小組由3~4名專業教師組成,且每個答辯小組成員并非每組參加答辯學生的指導教師。中期答辯成績由中期答辯小組評定。中期答辯成績不及格者將取消畢業設計資格。 轉貼于
學校督導組在中期答辯之后也會深入學院調閱有關資料,召開座談會,隨即抽取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材料,并對其進行面試。
五、畢業設計答辯工作和成績評定工作的質量監控
(一)畢業設計大評圖
為促進畢業設計小組之間成績的公平、公開和公正,在畢業設計最終答辯前三天將畢業設計最終圖紙收齊,由教學辦公室負責將全部圖紙抹去學生及指導教師信息后集中懸掛展示,再由畢業設計評圖小組雙向匿名給出評閱成績。畢業設計評圖小組共由10名未參加本年度畢業設計指導的專業教師組成,每份畢業設計的圖面成績為10名教師分別給出的成績平均后得出。
(二)畢業設計最終答辯
畢業設計最終答辯前一周對學生的答辯資格進行審查。此時,學生應將整理裝訂成冊的畢業設計成果交給指導教師審閱。指導教師審閱并寫出評語后交答辯小組認定合格后方可參加畢業設計最終答辯。
答辯小組教師應認真聽取學生的陳述,全面考察學生提交的成果以及學生在答辯中的總體表現,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定,并及時記錄學生答辯的主要內容。此外,學院還專門邀請教學督導組深入答辯小組認真考察整個答辯過程,聽取學生答辯,對答辯過程進行監督。答辯工作全部完畢后,答辯小組將評定的答辯成績及相關報表在兩天內上報學院答辯委員會,經答辯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匯總上報教務處。
(三)畢業設計成績評定
由于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建筑作品也往往是“一題多解”,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為促進畢業設計小組之間的成績的公開、公平、公正,我們對學校擬定的畢業設計成績考核和評分標準進行了適當的改革,降低了指導教師評分所占的比例,增加了評閱組評分環節,并將中期答辯和最終答辯成績也納入到總成績當中,具體內容和比例如下:
1)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由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評定,采用百分制。
2)中期答辯:占總成績的10%,由畢業設計中期答辯小組評定,采用百分制。
3)圖面成績:占總成績的40%,由畢業設計評圖小組教師評定,采用百分制。
4)答辯成績:占總成績的20%,由畢業設計答辯小組評定,采用百分制。
六、實踐效果
經過對建筑學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體系的不斷探索與實踐,我院學生在各類畢業設計競賽中屢創佳績,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院學子在當今世界建筑學專業學生的最高規格競賽——UIA世界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中先后7次獲獎;在由陜西土建學會組織的土建專業優秀畢業設計評選活動中,共38次獲獎,獲獎率高達69.57%。
參考文獻:
一、畢業設計目的和任務
1.目的
畢業設計是整個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專業教學計劃中的最后一個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合格人才的一個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通過畢業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開發和設計能力,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畢業設計,旨在使學生對所學過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系統地回顧和總結,通過對具體題目的分析,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和發展所學理論知識,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計算機實際操作水平,促進學生建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2.任務
(1)鞏固和提高學生學過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2)提高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和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
(4)增強學生對信息管理工作的認識,掌握信息處理方法,進行編制技術文件等基本技能的訓練,使之具有一定程度的實際工作能力。
(5)使學生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以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6)促使學生學習和獲取新知識,掌握自我學習的能力。
(7)通過參與實際工作,使學生了解社會和工作,具備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二、畢業設計的過程
畢業設計過程分:選題和資料收集階段、分析和計劃階段、設計階段、調試維護階段、畢業設計說明書寫階段和畢業答辯階段,具體內容和任務如下:
1.選題和資料收集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所實習單位進行全面了解,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或根據個人的情況,結合計算機具體的應用需要,選擇自己所要設計的題目,根據題目所涉及的內容和技術,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查詢相關技術資料和文獻,熟悉所需得開發設計工具的使用。
2.分析計劃階段
本階段主要任務是對確定的設計項目進行分析和規劃,確定系統的結構、功能、模塊和數據,并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和方案。主要包括:需求調查、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軟硬件平臺選擇、確定設計概要目標,寫出下步工作計劃。
三、畢業設計的方式及時間分配
1、方式在校分組設計、校外單位現場設計
2、畢業設計的時間和進程第1周至第4周,畢業設計時間共4周,具體時間分配如下:
第1周:需求分析階段l分析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和用戶需求,進行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確定系統所需的功能和任務目標;l安裝建立設計所需軟硬件環境;l對系統所需的數據進行分析,確定系統的輸入數據、輸出數據和中間結果數據,以及數據的格式、類型、范圍,所要輸出的數據表格等。
第2--3周:設計開發階段l進行方案設計,系統分析,框架設計和模塊劃分;按模塊編寫程序代碼,進行模塊調試和測試
第4周:調試階段模塊的連接,系統調試和完善;設計系統調試數據,進行系統測試,并糾正系統錯誤;由用戶或指導教師對系統進行驗收。
四、要求
1.畢業論文的撰寫,一定要嚴肅認真。本人要獨立完成論文的資料查找,內容組織,按時完成論文撰寫。
不準抄襲網上的論文,或抄襲同學的論文,一經發現畢業設計成績為零。
2.論文題目自定,若無題目可選作所給出的參考題目。題目的格式為:
《基于XXX技術的XXX系統的探索與實現》
《基于XXX技術的XXX系統的設計》
《XXX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不能出現如《XXX的應用與研究》、《XXX的發展》等各式的論文選題,因它不符合大專層次論文要求。另外題目所設計的內容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