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對于小學生來說,提升他們的識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關系到其他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習得。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基本能力。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思維,轉變教學模式,拓展學習路徑,采取適當的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提升教師素養,為識字教學做準備
小學生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的好壞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教師教學方法的好壞、教學設計如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否恰當等等。這些都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也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果。在小學語文課堂開展識字教學,必須優化教學設計,尊重學生,創新教學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高低就直接影響到了以上種種的教學要素,要想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就必須提升教師素質,這是實現有效識字教學的基礎和前提。要想提升教師的素質,首先要把好入口,在教師招錄的時候一定要任人唯賢,選擇德才兼備的人,同時強化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其次,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優化教學設計,轉變以往滯后的教學模式,尊重學情和學生,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教師要發揮學科組的作用,可以實現集體備課,提升學科組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團隊的作用。此外,教師還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優化課堂管理,做好課堂反思,及時的調控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以便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創新識字教學設計,提升教學質量
小學生由于受到自身習慣和年齡的限制,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學習成績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或者說他們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他們聽課的狀態和效果。要想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質量,必須從學情出發,創新識字教學設計,實現識字教學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識字教學的設計要尊重學生,從學生的現狀出發,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比如謎語教學、認字比賽,小組合作學習等。就拿猜謎語來說,教師可以這樣有效的設計教學過程: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字,這個字有兩部分組成,左邊是木,右邊是干,大家開動腦際,猜猜是什么字呢?這樣讓學生猜字謎,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再如:如果我們用土攔到一個人的去路,這會是一個什么字呢?猜字謎的方法,較為簡單,并且能激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大大的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緊扣教材,從現有的學情出發,采取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教學的質量。素質教育環境下,教師的識字教學一定要緊扣教材,創新設計,給學生一定的新鮮感,這樣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教師也不能為了花騷的教學而設計,切記教學方式的采用是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的,任何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的實施都是圍繞著教學目標設定的,在識字教學課堂也是如此,任何教學模式的采用都是為了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和學習的效果。
三、轉變滯后的教學思維,巧用語文拆字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貴在教學方法的展示和學習方法的掌握,漢字教學有規律可循,但是也可以結合教學實踐的發展探索新的教學規律。漢字寓意深刻,包羅萬象,每一個漢字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要想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興趣得到激發固然重要,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或者掌握的知識有限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果。為此,提升學生生字詞的掌握數量也非常的關鍵。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被老師的講解所吸引,那么學生就會集中注意力,專心的認真學習了。比如我在講授“從”字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這樣解釋,首先是兩個人,一個人跟在另外一個人后面,兩人相伴而行這就是“從”。又如漢字“好”,首先把漢字拆解成一個“女”字和一個“子”字,一個家庭有一子一女就是圓滿,這就是“好”。再如講解漢字“令”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這樣解釋:孩子們今天你們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在學習上你“今”天比別人努力一點點,那么明天就有可能命“令”他們,做生活中的強者,這就是從“今”到“令”的解讀。識字教學中開展漢字的拆解不但可以讓學生領略漢字的魅力,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能簡化識字教學,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漢字的意思,掌握住漢字的拼音和寫法,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小學識字教學的意義重大,最為語文學習的基礎,識字本身就非常的重要,同時,只有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識字率才能夯實語文學習和其它學科學習的基礎,促進小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識字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除了上述筆者的論述之外,還有其他的方法。無論采取哪種識字教學的方法都必須緊緊圍繞著教學內容和學情,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簡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最大限度的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當然識字教學是過程教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需要在教學中耐得住性子,不急于求成,同時敢于創新教學模式,依據課堂的變化調整教學思維和教學過程。
【參考文獻】
[1]李曉梅、劉鳳瓊.試論新形勢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質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
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更多的是打基礎,不管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訓練、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對于學生其他的實際能力的訓練都必須建立在學生已經有較好的識字基礎之上,如果學生難以掌握較好的漢字基礎,那么很難再談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學工作。
本文正是立足于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打好學生的基礎,通過對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影響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要因素,從而提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希望能夠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
我們通過對大量的小學識字教學課堂的觀察后發現,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整體的教學效果是不錯的。學生的識字基礎也是比較牢固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的差異較大,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比較多,學生運用文字、詞語的能力較差等。
1、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缺乏
從我們對學生的觀察以及交流當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雖然識字,但是最主要的方式死記硬背,學生通過每天不斷的背誦,大量的抄寫記住這些詞匯,而對于這些所學的漢字、詞語的理解很少,我們嘗試讓學生用某一個詞語造句,很多學生難以完成。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講解漢字的字形、發音、意思之后,對漢字進行組詞,之后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抄寫,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確實是記住了字詞,但是理解的很少。
2、學生對于漢字的運用較少
學生記住了字詞,但是基本沒有運用的機會,或者說學生沒有運用這些字詞的意識。我們隨機記錄了學生在課后或者是課堂上的發言,發現學生的適用語言基本上是局限于日常的語言當中,對于新學習的字詞很少會運用,學生的學習基本是比較盲目的。
3、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
我們發現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當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是比較大的,而這種差異我們認為并不是學生的智力原因,而是學生的勤奮程度,因為從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一些很勤奮的學生會大量的抄寫或者是朗讀這些新學習的字詞,但是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可能比較愛玩,除了課堂上的學習,課后很少花時間去背誦,所以忘記的比較多,時間一長,學生之間的差距就比較明顯了。
二、影響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因素
我們認為影響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因素是比較多的,例如學生的學習狀態、識字教學的內容,教師的教學狀態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師自身的能力等這些都會對識字教學產生影響。
1、教師的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而影響。非常明顯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教師采取機械的教學方式,學生也就是死記硬背,而沒有理解。而如果教師采取比較靈活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理解性記憶能夠進一步認識這些內容,理解這些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進一步識字,顯然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我們認為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而言,尤其是小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2、學生的生活經歷
學生的生活經歷對于識字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這一點我們是從分析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識字要求得出的結論。因為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對于漢字的要求都是一些日常的簡單的書寫漢字,因此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經常會用到,因此學生的生活經歷對于識記漢字就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現代社會大量的漢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我們的學生耳濡目染,這些對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識字有效教學的對策建議
從上述對于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的分析以及影響識字教學的主要因素的探析,我們發現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影響非常大,而教師的教學方法又受自身的教育理念的影響。因此我們提出小學語文有效識字教學的方法建議。
1、轉變教師觀念,促進科學施教
教師的教學方法或者是教學理念對于學生的影響過大,因此我們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我們的教師觀念,識字教學不能夠完全按照輔導書上的讓學生大量的抄寫或者是明天花大量的時間反復識記,這顯然是不對的。我們認為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能力修養,加強自身對于中國漢字的而理解和認識,例如漢字的來源、出處,漢字的構造含義等等,這些知識背后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文化,這些內容學生是比較感興趣的,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想,學生能夠真正理解這些知識,理解這些這些漢字,從而能夠促進學生的真正發展。
2、充分利用現有教材,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現有的教材對于學生的識字能力的訓練是一個很好的材料,蘇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含有豐富的材料,教師應該應該多利用這些內容,從學生的發展的角度出發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利用蘇教版的教材中的閱讀材料,一方面促進學生對于字詞的理解,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對于字詞句段的理解和把握。
3、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1B-0024-01
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下,素質教育正在向學科教育發展。小學識字教學是語文教育的基礎,抓好識字教學,可以為學生的閱讀、寫作等語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作為老師必須深鉆教材,認真備課。備課的同時,也要深入了解學生,盡可能使學生快速高效地識字,培養其聽說讀寫的能力。識字是一個人素質提高的第一步。有了語言文字的基礎,我們才可以憑借這個工具相互交流與溝通。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記憶為主,學習的動機主要是興趣,并喜歡以新奇內容為主的學習活動。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始終散發著屬于自己的光芒。漢字出現以來,從最早的甲骨文到今天文字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有獨特的魅力,每個字都可看作是一幅獨特的圖畫。學生在學習每個字時就像是欣賞一幅幅圖畫,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給每個字貼上屬于自己的標簽。例如當學習“田”字時,學生可以想象成大片縱橫交錯的土地;當學習“川”字時,就可以把它想成波濤洶涌的河流;當學習“山”字時,就可以把它想成連綿不斷的高峰。可以根據這種方法,將漢字與畫面聯系到一起,這樣學生看見漢字時就會想出畫面,記憶更加深刻,還可以理解漢字的意思,一舉兩得。
當學生發現學習漢字的樂趣時才會從心里愛上學習。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學生才會努力學習識字。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覺得枯燥乏味,還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能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漢語拼音識字
學生最初掌握的就是漢語拼音,對漢語拼音的知識掌握比較牢固,運用起來比較熟練。首先,對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讓學生在田字格里寫字,在上面的四線三格里注音,可以檢查學生掌握識字的情況,因為漢字博大精深,有的漢字不只有一個讀音,可能會有很多個讀音,在不同的語境中讀音不同,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漢字時,可能會不太注意,但是老師要重視這一問題,不然學生看見多音字的時候就只會讀一個音,形成學習習慣就不好了。這時,可以利用漢語拼音給漢字進行注音,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應該讀什么音。例如:散,在“分散”中就讀sàn,在“散落”中就讀sǎn,利用漢語拼音學習就容易多了。
三、多樣有趣教學手段
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多數。根據這一特征,要想在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教師教學的方法手段不能只是單一的,必須是多樣有趣的,這樣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 借助圖片實物識記生字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和實物,把識字和認識實物聯系起來。漢字是比較抽象的,很難理解與識記。利用圖畫和實物,學生可以進行直觀觀察,比較容易引發學生的想象。例如,在學習“楊、柏、松”等生字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讓學生先找一找自己生活周圍不同的樹,提醒學生注意樹的外形的不同及葉片形狀的不同,借助直觀形象識記生字。老師適當引導觀察,一旦學生形成定勢,并養成留心觀察、樂意思考的習慣,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辨析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二)發揮想象編故事識記生字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編故事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辦法。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對生字的記憶會更加深刻。在教學時,老師可以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將課后的生字編成一個連貫生動的故事,這樣一個故事講完。詞語會讀了,生字也會寫了。除了編故事,猜謎語、讀兒歌也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其思維得到發展,可使識字教學事半功倍。
四、尋找利用識字規律
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才會事半功倍。有的漢字加一筆可以成為很多字,例如“日”字加一筆可以成為甲、由、舊、旦等,學生可以用這種學習方法學到很多字。有的漢字換一下偏旁可以成為很多字,例如“住”字換偏旁可以成為駐、注、柱等,在學習中不要死記硬背,要掌握學習規律。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識字,積極參與到識字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