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環境污染治理技術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現代生物技術的特點
在當前生態系統中,生物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需要通過生物過程來完成。生物技術能夠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時屬于一個純生態化過程,具有快速、低消耗、高效率、低成本、反應溫和及無二次污染等優勢。在當前生物技術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利用微生物,其在對污染物處理過程中,其最終產物多為無毒無害、穩定的物質,有效的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轉移。而且一些難以處理的環境介質也可以通過生物技術實現治理,即可以利用生物修復技術來凈化環境,使受污染源的水資源及土壤等重新得到利用,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強化環境的自凈能力。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不僅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進行廣泛應用,而且在環境監測方面應用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特別是通過利用生物傳感器發展起來的環境生物監測技術,能夠在線提供各種環境質量參數,為環境質量預報和報警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
2生物技術在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2.1生物技術應用于廢水處理
在對廢水處理過程中,可能利用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及系列的微生物,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來轉移和轉化廢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這種處理方法稱為自然生物處理法,是一路具有較好經濟性的污水處理方法。利用微生物凈化廢水過程中,具有較好的吸附性、沉降性和降解能力,而與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觀點相符合。特別是當前隨著環境標準的不斷提升,廢水生物處理技術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各種以其為基礎的新技術也不斷開發出來,并在污水處理中進行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2.2生物技術在廢氣凈化處理中的應用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物過濾、生物洗滌和生物吸附法等。生物技術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和無二次污染等技術優點,國內外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對廢氣凈化處理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美國學者利用微生物代謝凈化工業性惡臭氣體效果顯著,而且不產生二次異臭;德國研究者利用生物膜過濾處理含硫化氫的氣體,硫化氫除去率達90%以上。另外通過利用生物膜填料塔對橡膠再生脫硫處理試驗結果表明:運行條件控制適當時,凈化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能夠實現達標排放,且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2.3生物技術在固體廢棄物處理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外固體廢棄物常規處理方法主要有固積、掩埋、焚燒,在處理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固體廢棄物經過生物技術處理可作為作物生長的優質有機肥料。近年來,國外采用機械快速堆肥工藝,發展用蚯蚓床處理有機垃圾和糞便、處理城市垃圾,不僅可以將城市有機廢棄物轉變為肥效高且無臭味的蚯蚓糞土而且還能獲得大量蚯蚓作醫藥原料,加上蚯蚓體內蛋白質含量與魚類相當,是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的優良飼料,可以收到一舉數得之效果。
2.4生物技術在環境污染修復中的應用
利用生物技術來對環境污染修復過程中,盡可能在不對自然生態系統帶來破壞的情況下,通過利用自然凈化和增強分解污染物的能力來達到修復的目的。具體應用過程中充分的應用了生物生命代謝活動來減少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深度,或是將有毒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化,使被污染的環境恢復到最初的狀態。利用生物技術在對環境污染修復過程中,主要以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為主。主要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質的能力來將環境中的污染物去除。在對油輪泄漏所帶來的污染處理過程中,通過投加營養和高效降解菌有效的對海岸環境質量進行改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當前生物修復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治理大面積污染區域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2.5利用生物技術處理難處理的污染物
傳統的生物處理技術利用生物及微生物,但生物和微生物代謝過程復雜,能量利用率較低,處理速度不快。因此需要有較好的技術來加以改進。還有許多的廢物不能完全處理好,采用新的技術和生物種類來進行處理、適當加大生物用量和添加流程步驟是改進廢物處理技術的關鍵所在。基因工程就是通過基因分離和重組技術,將人類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轉移到受體生物細胞中并表達出來,使受體生物具有該目的基因表達后顯現出來的特殊性狀。達到改進生物物種的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構建的高效菌種來治理污染,尤其是除草劑、殺蟲劑和塑料、橡膠制品等人工合成物質的污染,是現代環境生物技術發展的熱點之一,更是未來環境生物技術發展的趨勢所在。
3結語
生物技術發展速度較快,將其在環境污染治理中進行應用,能夠最大限度的將環境中的污染物去除,特別是在對廢水、廢氣及固體廢棄物等處理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同時還要能夠實現對環境污染的有效修復,對一些難處理的污染物在處理過程中也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利用生物技術能夠實現對環境污染的有效治理,還我們一個潔凈、安全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陳飛.環境生物技術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7):4673-4674.
[2]杜鵑.環境污染治理中生物技術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3(21):24-25.
【關鍵詞】礦山環境;污染治理;環境保護技術;探討
1礦山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相關要求闡釋
1.1基于地質條件實際情況分析客觀環境
礦山開采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客觀地分析地質條件,以保證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礦山地質發育的狀況、表現特征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針對開采工程項目可能帶來的影響開展防治分析工作[1]。與此同時,需要提前明確礦區地形、地質構造以及水文特征等相關情況,在對實際條件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更好地滿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設計要求。
1.2以全局角度確定目標任務并制定治理方案
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以及綜合治理,其主要的目標就是在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同時,不對礦山生態環境以及自然景觀帶來負面的影響,盡量降低礦山地質問題所引發的后果,而這同樣也被納入到保護和治理工作整體目標內容當中。在確定治理任務的過程中,主要的內容包括四點:其一,治理采礦廢石場區域;其二,治理預測塌陷區域;其三,治理原有廢舊豎井區域;其四,對其他區域進行綜合治理。
1.3保護治理工作的開展
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的開展一定要嚴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首先,保護和開發的保障原則。在開采礦山的過程中,需要給予地質環境保護以及綜合治理工作重要作用的高度關注,同時確保統籌保護工作、治理工作以及開發任務的協調性,進而在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基礎上,確保礦山開采工作更加穩定和有序,而人和自然之間能夠和諧共生[2]。其次,預防為主、預防和治理相互結合原則。眾所周知,礦山開采工作與工作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存在緊密的聯系,所以,必須要積極開展預防準備工作,盡量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如果礦山地質環境出現新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并且針對形成的不良后果進行治理與恢復,高度重視礦山地質環境事前的防治工作,有效地規避地質環境受到破壞的情況發生,盡可能減少開采主體遭受的損失。
2礦山環境的污染治理內容
第一,污染問題和地表破壞。在我國,采礦活動較為頻繁,而且礦井廢水當中存在諸多有害的物質,對礦區周邊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了嚴重污染,甚至對農作物以及地表植物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地下水位也會出現下降的問題[3]。與此同時,在實際開采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廢棄、固體廢棄物或者是粉塵,且礦層本身也會排放有害的物質。若無法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則會引發一定的安全隱患,甚至會對周邊居民身體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為此要給予高度重視。然而,現階段生產力水平仍處于發展階段,大部分企業在采礦作業以后會留下大量礦坑而沒有回填,使得地表沉陷問題明顯,直接影響了居民耕地和建設用地構成,甚至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威脅居民生活環境,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二,礦山管理的意識薄弱。因為礦山管理工作人員本身的環境保護意識較為薄弱,所以部分企業和管理人員始終沒有樹立正確意識,對于礦山開采過程中的地質環境保護問題也較為忽視,一味地追求安全與生產問題,導致環境管理和保護問題逐漸突顯出來。
3礦山環境保護技術的研究與探討
3.1環境保護監督機制的建立與健全
為了更好地保護礦山的生態環境,應對國內相關規章制度與企業內部管理的基本原則予以有效結合,積極構建環境保護監管機制,以保證礦山環境保護工作具備法律依據。在我國自然資源當中,礦山資源十分珍貴,而且其具有不可再生特點,所以必須要合理開發礦產資源,才能夠保證資源利用的合理性且保證生態平衡[4]。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設立環境監督部門,有效監督礦山企業,進一步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確保生態平衡。
3.2開發與保護并重
在礦山發展過程中,有效地推動了我國經濟建設,同時也成為經濟建設中的重點內容,然而卻同樣對生態環境帶來了危害。其中,水資源、植被以及土地資源等破壞程度較為嚴重,而且礦產資源開發中所產生的三廢也污染了生態環境。在這種情況下,礦產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開發和保護的協調性發展。應在礦山開發之前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勘察礦區與周邊環境,尤其是地質條件勘查。而在開發的過程中,則應盡可能減少對既有耕地或者是農田的占用,并及時處理開發中所形成的廢棄物[5]。在完成開發以后,需要合理地采用相關措施恢復礦山周邊環境,特別是遭到破壞的土地資源以及植被。
3.3及時恢復土地植被
礦山開采會對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而植被破壞程度最為明顯。如果開采量過多,會嚴重損壞地貌與地質條件,難以與植被生長的條件相滿足。為了對以上問題進行解決,就應當針對被破壞的礦區開展表土剝離的處理措施,并放置在客土場當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坍塌的幾率,同時還可以為植被的生長給予所需土壤。在此基礎上,應當對礦區周邊植被種植技術予以高度重視,通過定點植的方式增強其成活的幾率。由此可見,植被種植一定要科學合理,始終堅持預防為主與防治結合的基本策略,以保證礦區安全。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很容易對生態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有必要高度重視并深入研究礦山環境污染治理的問題,進而采取更具可行性的環境保護技術。在此基礎上,還應當不斷強化政府與社會等方面的資金補助,實現各部門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通過對現代化技術的運用,適當修正礦山環境治理機制,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解決,增強我國的生產力。
參考文獻:
[1]李峰,王素芳.煤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及生態修復技術研究[C].第四屆重金屬污染防治及風險評價研討會暨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152~156.
[2]陳愛華,陳端.礦山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及資源化利用現狀[J].商品與質量,2015(16):12~13.
[3]李世松.試論礦山環境改良技術及其適應性[J].河南科技,2014(14):11.
[4]劉俊青,王文才.內蒙古張三壕鐵礦環境地質問題預測與治理研究[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25~28.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國民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但在取得這一系列成就的同時的同時,也對我國的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各種企業“三廢”的排放等等都成為影響我國自然生態平衡的主要問題,也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我國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也成為人們綠色低碳環保生活路上的攔路虎,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之下,進行環境污染的治理成為當前不可推卸的一個責任和任務為當前不可推卸的一個責任和任務,更成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的一步,本文對環境治理的幾個方面進行了技術性的分析和研究析和研究。
關鍵詞:
綠色低碳;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分析
1引言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自然生態平衡問題成為廣大人民所關注和重視的焦點問題大人民所關注和重視的焦點問題,也是人類所面臨的一次重大考驗大考驗,只有有效的預防環境污染,進行環境治理,在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斷增長的同時,嚴格控制污染源,控制“三廢”,才能讓人們重新獲取一片碧水藍天新獲取一片碧水藍天。
2環境污染的危害性
環境污染就是指人們的各種生產和生活中直接或者間接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種不利于環境的物質地向大自然排放各種不利于環境的物質,而使環境質量降低,給生態帶來不平衡給生態帶來不平衡,具體來講環境污染可以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等等污染等等,而這些污染的危害性也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經濟的進步不斷的提升進步不斷的提升,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很大的隱患。
2.1大氣污染的危害
大氣污染也就是空氣的污染大氣污染也就是空氣的污染,是人類一分一秒都離不開的的,因為大氣是一種混合性氣體,它雖然會受到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發生變化,但那種變化卻不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如果在空氣中融入了氮氧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硫中融入了氮氧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硫(SO2)等等污染物以后等等污染物以后,就會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質量帶來嚴重的破壞會給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質量帶來嚴重的破壞,可能會讓人們從不同程度上患上呼吸道們從不同程度上患上呼吸道、生理機能以及各種粘膜組織的疾病疾病,嚴重時,還會出現中毒現象,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另外,大氣污染也會對植被的生長造成破壞大氣污染也會對植被的生長造成破壞,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同時也命名生物鏈被打亂同時也命名生物鏈被打亂,使我們的地球出現各種不良效應,形成生存危機形成生存危機。
2.2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相對于大氣污染來講更為嚴重水污染相對于大氣污染來講更為嚴重,因為人們在飲用了受到污染的水了受到污染的水,或者食用到受污染水中的生物,就可能直接導致中毒死亡導致中毒死亡,而且污染水的長期食用,不僅會引起人們的一些諸如細菌性痢疾些諸如細菌性痢疾、血吸蟲病等等常見疾病,還會受到一些化學物質的侵襲學物質的侵襲,誘發癌癥的發生。而據數據調查發現,全世界水污染數量有5.5億立方米億立方米,這個數字是令人發指的,而水污染問題也已經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中的一個重大障礙染問題也已經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中的一個重大障礙,需要進行徹底的解決和根除進行徹底的解決和根除。
2.3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放射性污染主要包括X射線射線、γ射線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射線和中子的全身照射,而這些放射性污染源大都是出自于一些原子能工業排放以及化學試驗及醫療排放物等等化學試驗及醫療排放物等等,而生物在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刺激以后激以后,輕則會出現感染、脫毛現象,重則傷及腸胃,甚者會導致其中樞神經損傷直到最后的死亡致其中樞神經損傷直到最后的死亡。
3綠色低碳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的分析與研究
3.1綠色低碳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的種類
從以上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我們可以看出從以上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我們可以看出,工業的發展其實就是一把雙刃劍展其實就是一把雙刃劍,為人們帶來生活富裕的同時,也給社會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會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危及著人類的健康。而要從根本上進行環境污染的治理進行環境污染的治理,達到人們理想的綠色低碳生活,就必須要從其治理的技術種類入手要從其治理的技術種類入手,具體來講,可以包括生物技術、膜技術膜技術、催化技術、高級氧化技術、超聲波降解技術、微波技術術、等離子體技術等等,而這一系列綠色化學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從源頭上有效的改變生態環境可以從源頭上有效的改變生態環境,還可以進行一些生物資源的再利用源的再利用,達到節省能源,減少污染的目的。
3.2綠色低碳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的應用
從我國當前環境分析得知從我國當前環境分析得知,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硫都是來自于煤燃燒后的產物來自于煤燃燒后的產物,而我們所常用的脫硫法有生物浸出法法、微生物絮凝法、表面處理浮選法等等,在進行新技術的研究以后究以后,可以對傳統的脫硫方法進行改進和提高,縮短脫硫時間間,改良脫硫微生物。在對于土壤環境的保護方面,可以采用固體廢棄物的電力氣化技術來完成固體廢棄物的電力氣化技術來完成,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污染固體廢棄物的污染,而且成本低,還能避免二次污染現象的發生生,達到能源的循環利用,尤其是對于白色污染的處理,更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在最重要的水污染問題上,綠色化學技術的合理應用更是實現了綠色理念技術的合理應用更是實現了綠色理念,實現污水的零排放,比如說如說,它可以完成對廢液的有效中和,可以對農藥的使用進行改良改良,讓農業生產實現綠色化,最終達到人們生產和生活的綠色低碳環保要求色低碳環保要求。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當今社會,大家對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追求也越來越迫切和渴望家對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活追求也越來越迫切和渴望,而在當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狀況下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狀況下,只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運用先進的治理技術用先進的治理技術,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達到綠色低碳的目的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馬金文.環境污染治理中綠色化學技術的運用[J].石化技術,2016(12):185+288.
[2]張東.低碳環保技術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分析及闡述[J].企業導報,2016(19):52.
[3]李豐呈.綠色化學技術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6(18):62.
[4]陳秀敏.淺談環境污染治理中綠色化學技術的應用[J].智能城市,2016(7):300.
[5]張勤芳.對環境污染治理中綠色化學技術應用的幾點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6(6):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