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療廢棄物的定義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摘要】膜腔內注射是中期妊娠引產最常用的藥物,存在著引產時間,宮縮發動慢,宮縮過強過頻,不規律宮縮,宮頸裂傷等問題。筆者現將依沙吖啶聯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產,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關鍵詞】米非司酮伍米前列醇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產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9.3【文獻標示碼】B【文章編號】1007-8517(2008)12(B)-0035-01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本站2006年2月~2008年10月因各種原因要求終止妊娠且無引產禁忌癥的中期妊娠婦女27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1.2藥物依沙吖啶:江蘇天禾制藥廠生產,每支50mg(2ml)。米非司酮上海華聯制藥公司生產,每片25mg;米索前列醇:上海華聯制藥公司生產,每片2mg。
1.3方法觀察組,入站后常規檢查,無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禁忌癥,行羊膜腔穿刺注入依法吖啶100mg,術畢口服米非司酮100mg,1小時后給予米索前列醇2mg陰道后窩隆處放置,轉入病房,臥床休息。4小時后無規律宮宿給予第二片米索前列醇2mg陰道育隆處用藥,此時宮頸己軟化;宮口己有所松馳或分泌物增多(松馳程度不同,已有規律宮宿,宮口開大1cm者,無需再次用藥)。對照組行常規腹部消毒,羊膜腔穿刺,注入依法吖啶100mg,轉入病房待產。兩組術后常規行清宮術,術后1個月復診。
1.4觀察項目觀察組和對照組,自羊膜腔用藥后,宮頸評分、用藥后副反應、引產效果、引產時間、從注入依沙吖啶至胎盤排出、產后出血量(采用宮積法和稱重法,準確測量產后2h內出血量)胎盤殘留情況及產后出血時間。
1.5判定標準①促宮頸成熟效果,自羊膜腔穿刺時間12小時后宮頸評分,較用藥前提高3分為顯效,提高1~2分為有效,評分無變化者為無效。②弓產成功率完全自然排胎為引產成功。
1.6統計方法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一般情況觀察組135例,年齡25.6±7.05歲,孕周20.8±4.16,胎動1.8±1.5次(剖宮產7例),對照組135例,年齡25.4±7.24,孕周20.6±4.24周,胎動1.9±1.60次(剖宮產史2例)。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促宮頸成熟效果用藥后距羊膜腔穿刺14小時或臨產后,宮頸評分:觀察組顯效129例,占96.5,有效6例,占4.4。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顯效3例,占22.2,有效24例,占17.3,無效110例,占81.5,總有效率20。兩組比較,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意義(P
2.3用藥副作用觀察組有10例惡心、嘔吐。5例有發熱(中等度熱,對照組有8例發熱)。
2.4引產效果觀察組133例自然排胎,1例因宮縮欠佳行催發素10U靜脈滴入,誘發宮縮,引產成功率99.2。對照組108例自然排胎,26例因宮頸成熟條件差或宮縮欠佳行催產素靜脈滴注,其中10例自然排胎,17例行人工鉗刮術結柬分娩,1例因無任何反應(胎心胎動正常)改口服米非司酮及配伍米前列醇陰道給藥14小時胎兒排出,引產成功率80,引產成功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2.5引產時間觀察組為16.24±4.08)h,對照組為(46.9±4.02)h,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2.6產后出血時間觀察組產后2h內出血量150m1者為132占98.5,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2.7胎盤殘留情況觀察組清宮本清出胎盤、胎膜殘留物26g±8.629g,對照組509g±9.759g,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2.8并發癥觀察135例,其中7例有剖宮產史,無1例子宮頸裂傷。對照組135例,其中2例剖宮產史,1例宮頸裂傷,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3討論
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終止中期妊娠引產,已被臨床廣泛應用,依沙吖啶作用于胎盤,引起胎盤損傷,使蛻膜及滋養層細胞變性壞死,釋放大量磷酸酶,使花生四烯酸轉化為前列腺素,內源性前列腺素增高,子宮肌的興奮性增高。胎盤功能降低,分沁的絨毛促性腺激素,孕酮,雌二醇下降,孕激素下降后,孕酮抑制消失,便子宮收縮,從而使胎兒及胎盤排出,但由于依沙葉陡引起的宮縮并非自發的易發生不協調性宮縮和強直性宮縮,加上中期妊娠宮頸成熟度差,異致產程延長,宮縮劇列痛疼加重,軟產道損傷發生率高,并易發生胎盤胎膜殘留。在分娩過程中,宮頸成熟起重要作用,臨床上證明,引產成功與宮頸成熟度密切相關[1]。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體水平的新型抗孕酮藥物,通過與孕酮結合陰斷孕酮的活性,引起蛻摸的釋放,增加子宮平滑肌的興奮性,使子宮對前列腺素敏感而易誘發宮縮,作用到子宮頸便其膠原纖維分解加重,促使宮頸軟化與擴張,而依沙葉陡與米非司酮共同作用便內源性前列腺素分泌進一步加強,加上米非司酮的宮頸軟化作用,促使宮頸成熟,使子宮強直性收縮降低。米索前列醇為前列腺素El(PGEl)衍生物,其作用增強子宮平滑肌的張力,收縮子宮是一種有效的宮頸成熟及發動子宮的收縮的引產劑[2]。本文結果顯示:依沙吖啶和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聯合應用,收于其引產機制相互補充和完善,可起到協同作用,整個過程循序漸進,三種藥物共同作用,使內源性前列腺素釋放增多,子宮的興奮性增強,宮頸成熟度增高,使腹痛時間減少,減少了受術者的痛苫,觀察中發現對照組分娩時間較長,難以估計分娩時間,而三種藥物聯合應用,可以縮短分娩時間,安全,便于臨床觀察。綜上所述,三藥物聯合應用,有效的提高引產成功率,加速產程進展,是一種安全、有效、痛苦少的引產方法,但須嚴格掌握藥物禁忌癥和用藥指征,引產過程中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及宮縮情況。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依沙吖啶 米非司酮 中期妊娠引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104
依沙吖啶經腹羊膜腔內注入用于引產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存在引產時間長,宮縮強,宮縮不協調,宮頸成熟差,產程較長,宮頸裂傷,引產者痛苦大,胎盤胎膜殘留等不足。而宮縮及宮頸的成熟是引產成功的關鍵。2008年以來,利用米非司酮促宮頸成熟,增強子宮敏感性,在中期妊娠引產中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自愿要求終止妊娠的孕婦3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50例。引產者均無青光眼,哮喘及其他藥物過敏史,無其他不良嗜好,無應用藥物的禁忌證。兩組年齡,孕產次數,孕周,身高及體重均無明顯差異。
方法:①術前檢查:患者入院后均常規查體,查白帶常規,尿常規,血常規,血型,凝血三項,查肝、腎功,心電圖,胸透等無異常,彩超確定孕周及胎盤位置、羊水量等,無產科合并癥。②藥物及用藥方法:米非司酮與依沙吖啶。入院后待各項實驗室檢查無異常后。觀察組:先讓孕婦口服米非司酮150mg(飯前或飯后2小時),再經腹羊膜腔內注入依沙吖啶01。對照組只經腹羊膜腔內注入依沙吖啶01。③觀察指標:兩組均記錄用藥后的不良反應,詳細觀察及記錄宮縮情況,破膜時間,胎兒胎盤娩出時間,陰道出血量,發熱及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情況。見表1。
統計學處理:計數方法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結 果
兩組引產成功率的比較:觀察組注藥后,48小時內分娩145例,72小時內分娩4例,1例行急診清宮術;對照組注藥后48小時內分娩85例,72小時內分娩54例,8例于72小時后行第2次注射依沙吖啶,3例行急癥清宮術結束分娩,觀察組與對照組引產成功率分別為993%與927%,兩組差異有顯著差性(P<005)。
兩組引產時間及引產后2小時內出血量的比較:①觀察組平均引產時間3016±625小時和產程568±335小時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平均引產時間435±1116小時和產程1715±368小時,兩者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②觀察組陰道出血10010±63ml,對照組12255±647ml,兩者差異有顯著性(P<005)。
清宮率的比較:觀察組清宮136例,清宮率907%,對照組清宮140例,清宮率933%,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發熱不良反應:觀察組用藥后10例出現發熱反應,對照組8例,體溫>385℃,給予對癥處理后緩解,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討 論
依沙吖啶從50年代開始用于中期妊娠引產,成功率>98%[1],它屬于吖啶雜環化合物,是一種殺菌劑,可通過機械刺激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增生,降低孕酮水平,誘發子宮平滑肌收縮,使胎盤胎膜變性壞死,胎盤功能受損后,血中孕酮雌激素和絨毛膜促進腺激素水平下降,破壞了妊娠,維持發動分娩[2]。而依沙吖啶在中孕引產中引起的宮縮不是自發的,它引起宮體收縮與宮頸擴張不同步,中期妊娠后,宮頸管不成熟,容受差,宮頸擴張的潛伏期長,持續宮縮作用于未成熟的宮頸,子宮出血增多,胎兒及其附屬物可經未充分擴張的宮頸強行排除,造成宮頸撕裂,甚至后穹隆損傷。引產時間長,患者痛苦大,因此促宮頸成熟,做好宮頸口擴張的準備是必要的。
米非司酮為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藥,與孕酮競爭受體,而達到拮抗孕酮作用,米非司酮與孕激素受體的親和力是孕激素的2~5倍,對孕激素起競爭抑制作用,增加了子宮興奮性,且可抑制前列腺脫氫酶的活性,內源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促進宮頸成熟,抑制子宮頸膠原合成,擴張軟化宮頸,并引起子宮節律性收縮。
在中期妊娠引產中應用米非司酮,彌補了依沙吖啶不能自發地引起宮縮,存在宮縮不協調,分娩時間長,宮頸成熟差,擴張慢,宮頸裂傷胎盤胎膜殘留等不足,對中孕引產者給予依沙吖啶和米非司酮聯合使用具有協同作用,提高了引產成功率,縮短了產程,減少了患者痛苦。
通過以上分析,米非司酮聯合依沙吖啶應用于中期妊娠引產,效果好,患者痛苦小,縮短了產程,縮短了住院天數,價廉經濟,方法簡便,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中期妊娠 引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32
依沙吖啶羊膜腔內注射引產由于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安全有效、嚴重并發癥少、感染率低等優點,是目前常用的中期妊娠引產方法之一。但其有引產時間長、出血多,胎盤壞死殘留[1]等缺點,而且有疼痛加劇、軟產道損傷,引產失敗的可能。本研究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應用于中期妊娠引產,取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中期妊娠引產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年齡16~40歲,平均28歲,自愿要求終止妊娠,孕16~26周,平均孕周21周,均為單胎妊娠,無使用米非司酮、依沙吖啶禁忌證,無剖宮產手術史,無藥物過敏史。術前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血型、凝血四項、肝腎功能、白帶常規、心電圖均無異常,B超了解胎兒及胎盤位置。
方法:觀察組采用米非司酮片(25mg/片)150mg頓服,空腹服藥,第2天經腹羊膜腔內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100mg。對照組單純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100mg,經腹羊膜腔內注射。
觀察指標:胎兒胎盤娩出時間、有無胎盤殘留、陰道流血情況及不良反應。
結果
觀察組12~48小時內排出者25例(83%),48~52小時內排出者5例(17%),30例常規清宮,清出殘留物均少于10g。產后出血量為50ml者28例(93%),50~100ml者2例(7%)。2例口服米非司酮后發熱不超過38.3℃,無特殊處理。對照組12~48小時內排出者12例(40%),48~52小時內排出者18例(60%),30例常規清宮,清出殘留物均為15~20g。產后出血量為50ml者10例(30%),50~100ml者20例(70%)。
討論
中期妊娠引產指由于某種原因妊娠12~24周要求終止妊娠而采取的方法。中期妊娠由于子宮及胎兒較大,胎盤骨骼已形成比早期人工流產要困難得多,發生嚴重并發癥多[2]。乳酸依沙吖啶是消毒劑,能刺激子宮肌肉收縮,使子宮緊張度增加,對子宮有明顯興奮作用[3],但對宮頸管的軟化作用較弱。乳酸依沙吖啶的毒性作用于胎兒,使引產的胎兒大部分死亡,引起流產。但由于中期妊娠宮頸成熟度差,宮頸擴張速度緩慢,使宮縮作用與宮口擴張互不協調,致產程延長。另一方面,強烈的宮縮迫使胎兒及其附屬物從未充分軟化擴張的宮頸或從子宮后穹隆排出,易造成宮頸裂傷或子宮穹隆裂傷,增加產后出血量等風險。所以,在依沙吖啶引產時使用促宮頸成熟、軟化藥可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米非司酮是一種受體水平孕激素拮抗劑,且口服吸收迅速,通過與孕酮受體結合而起到阻斷孕酮的作用,引起蛻膜和絨毛變形,從子宮壁分離導致出血及體內HCG水平下降,提高子宮肌層活性促進宮縮,使宮頸膠原纖維分解,張力下降,促進宮頸成熟,軟化和擴張,使內源性前列腺素被釋放,前列腺素在促宮頸成熟中起主要作用。乳酸依沙吖啶能使子宮收縮頻率、幅度及張力增加。服用米非司酮后血清雌二醇明顯升高,孕酮顯降低,雌孕激素比例增加均使子宮肌肉興奮,子宮陣縮。二者聯合使用能有效促進宮頸成熟,提早宮縮發動,縮短產程,減少了宮縮乏力與宮頸裂傷的發生,減少產后出血量。另一方面,米非司酮可使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導致蛻膜變性壞死,促使蛻膜及絨毛組織大片及完整排出[4],減少了產后出血量,降低了清宮率。因此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彌補了單純依沙吖啶引產的不足,兩者聯合應用對中期妊娠引產療效好,并發癥少,較為安全,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的中期妊娠引產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孝治,肖平田,王鐘林.新編實用藥物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47.
2 陳冬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產中的應用[J].貴州醫藥,2003,4(27):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