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健康教育的主要基礎理論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指明堅實理論基礎可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人員的信任,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使學生熱愛學習??偨Y近三年的臨床工作經驗顯示,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是患者恐慌疾病,質疑醫護工作者,甚至不配合治療或者有更過激行為表現的主要因素。而相應的,護理工作人員由于醫學基礎知識的貧乏,在為患者做相應護理活動指導時表現出不自信,甚至在患者提出疑問時回避的態度都是臨床加劇醫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講解基礎理論的同時有必要重點說明該理論知識怎樣與臨床操作相結合,在操作過程中如何將健康教育融合進去,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配合護理活動的開展。將目前臨床常見的患者被動的“被護理”局面轉變為患者積極主動地要求被護理,降低患者對疾病的焦慮,配合護理活動的開展。例如,在講解男性尿道三處生理狹窄時,可適當說明操作者在導尿過程中要對患者的不適感給予理解和安慰,同時向患者說明操作區域的生理結構可能帶來的不適感。這樣患者就會在比較放松的情況下接受導尿,也不會再發生自行將導尿管拔出造成黏膜損傷等后果。在患者的充分信任下,自信滿滿地操作,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2在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幫助醫學生盡快進入職業角色
目前絕大多數醫學院?;蜥t學相關院校的學生生源來自于高考,這樣就決定了醫學生對自己未來職業角色知之甚少。在大多數大一新生的眼中,護理工作就是打針發藥。作為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人體解剖學,在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有必要給予學生專業相關的健康教育;有必要適當說明護理對象、環境中的特殊工作方法,態度及認真嚴肅程度。大量文獻研究表明,目前在基礎護理教學中開始注重良好的儀表、語言溝通的技巧、服務的意識等健康教育。事實上有部分學生在還沒有接觸到基礎護理課程時,就已經對醫學基礎課的枯燥、繁雜而厭煩。學生很難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中看到他們未來工作的影子,很難理解護理工作是什么樣的角色、應該用什么樣的心態去學習、接受這些重要又好像沒什么大用的枯燥理論。因此,在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融入健康教育,從開始就培養學生如何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熱情精心地服務患者,盡快進入職業角色。
3結語
1加強教育,打牢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礎
護理人員對休養員的愛心是推行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礎。實踐中我們發現,我院護理人員中有的對部隊情況了解不多,對特勤人員和老干部缺乏感情、缺乏共同語言,從而影響醫患溝通和健康教育的實施。對此,我們組織人員下部隊參觀,了解飛行人員的工作、生活,請試飛大隊的飛行人員作報告。同時在護理人員中大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和為兵服務傳統教育,增進了大家對部隊人員實施健康教育的感情基礎,培養了大家進行健康教育的服務理念,打牢了對各類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礎。
2加強培訓,提高健康教育的專業技能
健康教育的實質是向患者傳播防病治病的知識和技能,引導他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斷拓寬知識層面,不僅要掌握專業理論與護理技能,還要學習預防醫學、社會醫學、健康傳播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觀點和方法,以及良好的公關能力與交流溝通技巧。在這方面,我們重點是抓醫學、護理專業理論的學習和提高,實行分類培養、整體幫促的做法:副主任護師是護理學科帶頭人,對她們主要是培養研究能力和指導能力,廣泛涉獵護理專業前沿科學,深入研究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主管護師是護理工作和進行健康教育的骨干,對她們主要是強化護理基礎理論教育,提高組織分析處理問題能力和對年輕護士的傳幫帶能力;年輕護士工作經驗少,技術水平相對低,對她們主要是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進行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的其它相關理論,我們主要是鼓勵護理人員參加后學歷教育和各種培訓班,全面提高了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滿足了不同層次患者對進行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能的需求。
3營造氛圍,體現健康教育的多樣性和針對性
在療養院開展的健康教育內容要適應不同人群、不同健康問題,使來院就診、療養的人員所關心的健康問題都能得到體現,這就是健康教育的多樣性。同時,健康教育又要服從醫療和教育對象的需要,不能為教育而教育,更不能把健康教育強加給患者,這就是健康教育的針對性。為了使多樣性和針對性有機結合,我們采用設立健康教育處方欄、黑板報、宣傳櫥窗、標語牌、網絡電視、分發教育材料、舉辦知識講座、開展健康咨詢等形式,大力營造健康教育的氛圍;實行個性化護理和個性化健康教育相結合,采取一對一的個案教育方法,使他們從入院到出院全程都能接受到針對性強的健康教育信息。
4醫患互動,增強健康教育的正效應
加強護士健康教育意識的必要性
健康是人類一項基本需求和權利,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潛在動力。
健康教育是一項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醫院也將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治療應用于臨床,廣大護士已成為病人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在健康教育中,護士要以現代觀,應用護理程序滿足病人的健康需求,應用科學方法解決病人健康問題。
健康教育是現代醫院為滿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賦予護士的重要職責[2],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發現,雖然現在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但是它的深度和廣度是遠遠不夠的。
健康教育是醫學模式轉變和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護理事業的發展有大趨勢:一是護理人員將成為初級衛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二是護士將成為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三是護士成為醫生和其他保健人員的平等合作者;四是為危重患者提供高質量,高技術的護理仍然是護士的重要任務。就普通意義講,健康教育貫穿疾病防治的終,預防保健和社會醫療服務是現代護理人員的基本職能之一,而進行健康教育是實現這一職能必不可少的內容和手段。
在繼續教育中重視護士的健康意識培養
臨床護理工作者,具有較系統,較扎實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有較豐富的臨床護理知識及工作經驗,對她們進行健康教育培訓有較好的基礎。然而,在臨床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健康教育的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在理論教育中傳授健康教育知識。健康教育學是一門相對獨立的綜合性學科,只有比較多地了解健康教育的意義、目的、方法及知識體系,才能在面對患者及其家屬,面對社會群體實施健康教育時得心應手。我們通過繼續教育這一途經,堅持將健康教育的知識貫穿于其中。每年有計劃地組織有關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講座,在護理人員中強調健康教育的觀念,介紹健康譜和疾病譜的變化特點,特別是對患者的教育在治療和護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積極鼓勵護士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和有關健康教育學習班,及時吸取其他醫院的有關經驗和累積資料,有利于護理人員掌握教育知識。
在護理技術操作訓練中培養健康教育技能。據臨床工作調查反映,護理人員在執行護理程序的過程中,落實健康教育不好,認為健康教育是軟指標。經了解其主要原因是護士不知道怎樣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沒有養成習慣,因此,長期以來,健康教育在臨床上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我們利用學生的崗前培訓和護士崗位練兵教學,大力推廣“角色置換法”,讓學生或護士互為患者和護士,親身感覺不同角色特點[3]。將在每項護理操作中應解釋的和介紹的內容進行規范,即心理指導,操作前指導,操作中的配合指導,操作后指導。要求護士在練習每項操作前、中、后將本項操作的有關事宜介紹給患者,“患者”也同樣隨意提出問題,這樣不僅練習了操作,而且又獲得了健康教育技能的訓練,護士在病房為患者做處置時,養成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習慣,有效地將健康教育工作貫穿于病人的治療和護理之中。
參考文獻
1 陸駿,陳美紅.用電話回訪評價健康教育的效果.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