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地震災害防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學校安全工作落實情況
(一)、強化了校園安全工作領導責任、安全治理責任落實力度
我校成立有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相關的工作職責、明確了領導小組的工作義務。按照教育局對學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訂并與學校各部門、年級簽訂了《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責任人的職責。依照教育局關于《學校安全工作定見》,進一步規范整頓了安全教育活動、安全隱患排查、地震逃生安全練習訓練和預案等學校各項安全治理軌制。
(二)、健全門衛和教師值班工作軌制,把好校園安全關
執行門衛24小時值班,嚴格落實外來人員入校門衛盤查掛號、身份確認軌制。校園執行封閉治理,學生因特殊原因離校執行門衛審查,未經學校書面贊成或家長來接,一律不得離校。同時繼續堅持我校每周一到周五的教師值班和下學時學生的路隊軌制,特別是加強了正午休息時間的值班,確保早晨學生有序入校,正午學生不亂在校,下晝學生安然離校的局面。
小學安全教育暨地震災害防御工作自查報告
(三)、配備安保舉措措施,提高安全提防能力
我校按上級要求在學校重點部位設立了視頻監控系統,進行24小時視頻監控。門衛配備了橡膠警棍,微機室等功能室配備了響應的干粉滅火器,并且做到準時搜檢與維護。
(四)、開展安全常識教育和地震緊要避險練習訓練活動
我校行使每周一的國旗下講話,準時、適時對學生進行各類安全教育。各班主任老師行使每周一的班會向學生講解安全常識,傳授學生遇到緊要事宜的處理辦法,讓安全意識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里。經由過程學校安全手抄報大賽,繞揭捉生了解交通標識牌和有關的交通律例。經由過程地震常識掛圖展覽,向學生宣傳地震常識和地震泛起時自救相關常識。本學期開學初我們已經進行了一次地震逃生自救練習訓練和消防貧練,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逃生和自救能力。在今年“”減災防災日到來之際,我們將再開展了一次防地震、防火災、防擁擠踩踏緊要避險安全練習訓練,賡續完美練習訓練軌制,提高避險能力。
(五)、加強了校舍安全排查、電路安全、衛生防疫及飲食衛生等安全治理
學校按期進行校舍和房屋電路隱患排查,確保校舍、電路的絕對安全。同時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風行疾病發生和蔓延;嚴禁學生購買、食用小食物及各類飲品,杜絕食源性疾患發生;注意搞好飲水衛生,教育和培育栽種提拔學生育成良好的小我衛生習慣,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
二、校園安全大搜檢中發現的不足問題和整改措施:
小學安全教育暨地震災害防御工作自查報告
(一)、搜檢中發現的不足問題
1、因為經費等原因,我校監控設備還不足。
2、我?,F在已經購置了兩個滅火器,但數量還有必然的欠缺。
(二)、整改措施
1、進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嚴格執行校門口由值班教師、學校領導班子輪流值班,按時迎送學生,避免發生意外。值班教師加強校園放哨,尤其是廁所等安全死角。
2、繼續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賡續增強安全意識和提防能力。
(一)重點防范時段
我鎮今年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時段為:5-7月的梅汛期和8-9月的臺汛期。由于梅汛期集中降雨易引發崩塌和滑坡地質災害,暴雨天氣極易引發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因此,根據我鎮地質環境特點,當出現每小時雨量大于30毫米的強降雨時及雨止后的一段時間內(根據山體高差不同約3-48小時)和出現連續3天中到大雨及較長時間陰雨天氣時,需重點防范發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除了梅汛和臺汛期之外,我鎮每年冬季的雨雪冰凍期,也易引發地質災害。這是因為一方面冰凍和融化使巖土體熱脹冷縮,易引起開裂形成崩塌;另一方面由于冰雪融化后,水滲入巖土體內容易引起滑坡。因此,處于山區的單位和個人應注意防范雨雪冰凍引發的地質災害。
(二)重點防治區
1、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隆⒈浪鸀暮Ω咧幸装l區主要為我鎮的西部山地丘陵區,其中塘埠村、奇鶴村、彭公村、西安寺村、長命村、里窯社區、楊梅塢社區為滑坡和崩塌高發區。
2、重要交通干線及山區公路沿線。重要交通干線主要有104國道04省道。104國道彭公村路段和04省道塘埠村路段存在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隱患,需要重點防范。山區公路主要指鄉級和村級公路,因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公路等級低,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隱患較多,需要重點防范。
3、切坡建房所形成的人工邊坡。山區群眾切坡建房所形成的人工邊坡大多數缺乏應有的支護,在長時間降雨或強降雨時易發生滑坡、崩塌地質災害,而且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重點建設工程。包括水庫周邊、河道兩側、風景區、電力等已建或在建基礎設施。有關單位應根據各自的職責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人,加強重點建設工程的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做好汛期前和汛期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并報鎮政府和國土資源局。
5、其它建設工程。主要是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礦山企業、廢棄礦山和在建工業項目等。各所在地村,社區和企事業單位要落實專人,加強監管,做好汛期前和汛期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
主要防治任務
(一)扎實推進地質災害預警與監測
要逐步深化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不斷提升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預報水平和準確率。各村、社區和有關單位要加強與瓶窯鎮政府及國土資源部門的聯系,及時獲取地質災害氣象實時預警信息,開展地質災害氣象實時預警工作。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村、社區和有關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完善地質災害巡查和監測臺賬。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群測群防責任人的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
(二)加快地質災害隱患治理步伐
各村、社區和有關部門應協調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治理,嚴格管理,確保治理任務的完成。對于小流域泥石流隱患溝谷,應加強監測,并根據其易發長度和危害性大小排出搬遷避讓或工程治理計劃,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消除或減輕其危害。對自然因素引發的新地質災害隱患,要及時落實監測責任人,并盡快進行治理。各村、社區和有關部門應按計劃做好治理資金的籌措,確保治理任務完成。
(三)加強新農村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管
各村、社區和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在進行村鎮規劃,新村選址,移民遷建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時要躲避開地質災害易發區。確需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建設的,必須按《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進行建設工程地質災害危害性評估;編制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村莊規劃時,必須依法對規劃區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四)加強地質災害隱患調查
近年來,受臺風暴雨,雨雪冰凍及人類活動影響,不少山坡和坡腳出現了地質災害隱患,嚴重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隱患的全面調查,充分收集已有地質災害調查資料,采用遙感譯和現場調查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地質災害隱患調查。要通過調查,查明可能遭受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和人群聚集地。對經調查確定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逐一明確監測方法,制定防災避險預案,提出防治措施,排出治理計劃,盡快治理。
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治職責。
地質災害防治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和工程建設安全,各村、各社區和有關單位避險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要求,加強對地質災害工作的領導,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創建“平安瓶窯”、“和諧瓶窯”的主要內容。村、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層層落實責任,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二)加強汛期地質災害巡查
汛期來臨前,各村、各社區和有關單位要組織有關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和交通沿線的檢查,對地質災害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做出分析評價,提出具體可行的防范意識和防災減災措施。汛期來臨時,各村、各社區和有關單位要加強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切坡建房和鄉村公路的巡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和報告。要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的建設,凡是位于地質災害易發區,尤其是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的村,社區和有關單位,應當設立地質災害預警員,負責當地地質災害檢查防范工作。國土資源部門在汛期前應對各地群測群防網絡的建立和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
(三)認真執行地質災害“三同時”制度
為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礦震監測與礦震災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實做好我市礦震監測及礦震災害防范工作,現通知如下:
一、加快推進地震監測臺網建設
(一)各縣區要加快推進測震臺網和強震臺網建設,2012年年底前,每縣區要完成1個深井數字測震臺和1個數字強震監測臺的建設任務。要加快推進流動地震監測儀器的配備,強化地震現場流動觀測。礦區所在地的縣區,要進一步提高測震臺網密度,努力增強地震監測預報水平和礦震監測預警能力。
(二)大型煤礦企業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煤礦專用地震監測臺網的建設任務,保障專用地震監測臺網的正常運行,并將監測信息納入全省地震監測系統。要結合各礦區地質條件,引進先進技術,加強對采礦層及巖體結構本身特性變化、重力場、區域應力場水平的監測,確保礦區生產安全。市、縣地震部門要做好對煤礦企業建設專用地震監測臺網的技術支持與服務工作,充分發揮臺網的監測作用。
二、加強礦震監測、防范及應急處置工作
(一)積極開展地質構造探測
各煤礦企業要積極開展對礦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地質構造探測,探明區域地質構造分布、采空區分布以及地質構造活動情況,建立煤礦采礦分布地理信息數據庫,定期更新數據庫內容,為快速判定地震類型提供依據。
(二)加強礦震分析研究
各級地震部門要加強對天然地震、礦震和工程爆破等地震波形的研究,建立區域精密速度結構模型,努力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提升礦震速報水平。要加強礦震監測與預警技術的研究,加強礦震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分析與研究,準確把握礦震災害的發展演變趨勢。
(三)加強礦震信息報送與資源共享
各煤礦企業要加強與地震部門的溝通與合作,依托省、市地震監測網絡,建立礦震信息報送和礦區地質構造、礦區開采分布等資料共享的機制,對易發生礦震災害的危險地段、區域定期進行檢測、評估和監控,并及時將相關情況報告煤礦安全監察、地震等部門,共同做好礦震監測與礦震災害防范工作。市、縣公安部門要對煤礦爆破作業單位資質進行嚴格審批、定期審核。煤礦爆破作業單位要將超限用藥齊發爆破作業情況及時向地震部門報告并備案,以避免因人工爆破造成地震誤傳引發惡性社會事件的發生。
(四)完善礦震應急處置機制
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礦震應急處置機制,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認真做好礦震災害事件的信息分析、災害調查、人員疏散、醫療救護、搬遷安置、秩序維護、搶險調度等方面的準備工作。各煤礦企業要建立完善礦震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及應急培訓和演練,完善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定期對預案進行評估、更新和完善,保證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做好地震觀測技術和設備在礦震監測中的應用,依靠科技進步提升礦震監測與礦震災害防范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