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療行業估值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關于固定資產的購置及核算方法
(一)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借記“固定資產”(不需要安裝)或“在建工程”科目(需要安裝),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支付租賃費時,借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同時,借記“長期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單位實際增加的資產價值,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單位為購置固定資產實際占用的基金數。兩者的差額列在長期應付款科目,形成負債,反映單位為購置固定資產應付未付的價款金額。
(二)單位自購固定資產
在基金充裕時,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發生安裝費用時,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安裝完畢交付使用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同時,借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問題的關鍵是,貨幣資金充裕,專用基金不足時,按照制度規定,這種情況下不允許購置大型設備,但是,如果確屬業務發展需要,并且主管部門也同意購買時,該如何核算呢?如果按照《醫院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借:專用基金――修購基金 貸:銀行存款,同時,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由于專用基金不足,會造成“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出現較大的赤字,并且本年度甚至若干年提取的修購基金往往不能彌補。因此就出現了如下變通的核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部分中、小醫院特別是鄉鎮衛生院發生大量的設備購置支出時,由于這些支出不能從修購基金和事業基金中完全列支,醫院就直接從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中列支,即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借:醫療(藥品)支出 貸:銀行存款。
第二種方法,在凈資產中不能列支時,由原來的借記固定資產和相應的支出,貸記固定基金和銀行存款,變成只借記固定資產,貸記銀行存款,不調整固定基金,也不列相應的支出,以后隨著修購基金的提取或事業基金的增加,再逐步調整固定基金,直至與固定資產相等平衡。
二、各種核算方法的分析對比
從理論上說,購置固定資產,只是醫院的流動資產轉化為非流動性資產,即固定資產增加,銀行存款減少,并不引起實物資產的增減變化;固定基金的調整也只是凈資產內部基金的一種調整,同樣不會引起總量的變化。
而在上述第一種變通方法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轉化而來,是凈資產的一種虛增,從而使凈資產出現不實,既然醫院的新的會計制度是借鑒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將資金平衡表改為資產負債表,將凈資產與企業一樣表述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差額,凈資產也就應該是實實在在的所有者權益;其次,固定資產的這種核算方法,不利于考核單位及負責人的業績和經濟效益,凈資產的增減變化是經濟效益完成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因固定資產核算方法造成的凈資產忽增忽減,會使考核結果出現很大的誤差;再次,這種核算方法也不利于固定資產實有價值的動態反映,容易導致單位家底不清,實力不明;最后,支出的加大,是支出的一種虛增,這樣,醫院當期甚至當年的收支結余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一項上百萬元的資本性支出可能導致醫院全年的收支結余全部抵銷,甚至出現虧損。
關于第二種變通方法,在購進固定資產時,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不調整凈資產,以后隨著修購基金的提取和增加,再逐步調整固定基金,直至與固定資產相等平衡。筆者認為,這種核算方法的確能夠如實反映實物資產的形態變化,但卻不能據實反映凈資產的狀況。由于貨幣資金已經流出,固定資產已經購入,相應的固定資產已經占用了單位的資金。如果不對凈資產進行調整,就不能真實反映資產形態的這種變化,不符合《醫院會計制度》的規定,以及固定基金(單位固定資產占用的基金)專用基金---修購基金(專用基金使用形成的固定資產價值轉入固定基金)的科目使用規定。這種核算方式同樣也不同于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核算時的表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固定基金、專用基金科目的核算與單位支付融資租賃費的核算同步,也就是凈資產內基金的調整,與為租入固定資產支付融資租賃費實際占用銀行存款的金額相一致。
筆者還認為:這時的核算方式應該與專用基金充裕時的賬務處理方式相一致。因為這是制度在不同條件下的運用。同樣是單位內部的資產與基金存在形態的轉換。即實物資產由流動形態的貨幣資金轉換成非流動形態的固定資產,凈資產由專用基金---修購基金轉移到固定基金。由于專用基金不足,在轉移過程中形成赤字,但并不能引起任何一方的虛增。反映了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激進和對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的一種透支。
綜上所述,單位購入固定資產時,一定要按照《醫院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核算,才能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準確,才能如實反映實物資產以及凈資產的調整變化,包括在專用基金不足時的會計核算。至于造成基金赤字,這只能說明《醫院會計制度》在固定資產核算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需要對制度進行調整、創新,以適應新經濟形勢,促進單位的財務管理和賬務核算,而不是簡單地對會計核算方法的調整和變通。
三、對制度的改進建議
借鑒《企業會計制度》中有關固定資產購置的核算方法,積極配合醫療行業的改革發展,滿足單位財務管理的需要。加強對單位資產、負債以及凈資產的核算,更好地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加強對成本費用的核算,為績效考核、業績評價提供有效數據。從實際出發,適度改進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
(一)科目調整
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調整“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增設“累計折舊”科目。在購置固定資產時,只反映單位實物資產形態的變化,不再涉及凈資產的調整,不再通過“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
(二)改進固定資產購進的核算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借記“固定資產”(不需要安裝)或“在建工程”科目(需要安裝),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支付租賃費時,借記“長期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單位實際增加的資產價值,單位為購置固定資產應付未付的價款金額列在長期應付款科目,形成負債。
購入固定資產,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不再通過“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該業務只核算單位資產和負債的增減變化,反映資產形態的轉化,不再涉及基金等凈資產的轉換。不考慮單位購置固定資產所用資金的來源出處,是財政撥款、還是自有資金。
筆者近年來采用西帕依固齦液治療單純性牙齦炎30例,并與口泰含漱液治療30例對照,取得滿意療效,現介紹如下。
1 一般資料
60例均符合單純性牙齦炎(邊緣性齦炎)的診斷標準[1],在上、下牙列4個分區中,每個分區至少有5顆牙齒存在;知情同意,能保證進行定期治療和隨訪者。排除者為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有嚴重系統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精神性疾病患者,正在進行激素治療、抗生素治療者,在過去6周內進行過牙周治療者,不能合作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18~65歲。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使用西帕依固齦液(新疆奇康哈博維藥有限公司生產),每天4次,睡前、三餐飯后10分鐘各漱口1次,每次10毫升,含漱1分鐘后吐出,漱口后1小時內禁止進食和漱口。對照組使用口泰含漱液(深圳南粵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用法同前。在此期間,所有患者原有飲食及口腔護理習慣不變。
3 觀察方法
采用隨機、雙盲平行對照臨床試驗方法,臨床檢查由一高年資主治醫師完成。初診當日進行用藥前基線檢查,囑用藥后第8日上午復診,進行用藥后終點檢查。代表牙位為6顆,分別為雙側上頜第一磨牙,雙側下頜第一前磨牙及下頜中切牙,若代表牙缺失時,選其近中或遠中鄰牙替代。
4 治療結果
4.1 菌斑指數(PLI)(Quigley-Hein法)[1]:0分:無菌斑;1分:牙頸部可見點狀散在菌斑;2分:牙頸部可見點狀菌斑,寬度不超過1mm;3分:菌斑覆蓋牙面不超過1/3;4分:菌斑覆蓋牙面1/3~2/3;5分:菌斑超過牙面2/3。
4.2 齦溝出血指數(SBI)(Mazza法)[1]:0分:正常牙齦;1分:牙齦略有水腫,探針探之不出血;2分:牙齦探診處呈點狀出血;3分:牙齦探診后出血,出血溢出齦緣;4分:牙齦有自發性出血傾向或潰瘍形成。
4.3 口臭值(OS):0分:無口臭;1分:自覺口臭,對話時醫生嗅不到;2分:自覺口臭,對話時醫生能嗅到;3分:嚴重口臭,不說話醫生也能嗅到。
4.4 療效標準:顯效:PLI、SBI、OS均下降,主觀癥狀(牙齦紅腫、疼痛)明顯改善;有效:PLI、SBI、OS至少有一項下降,主觀癥狀改善;無效:PLI、SBI、OS均無改變,主觀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4.5 治療結果:治療組30例,顯效17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30例中,顯效18例,有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6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4.6 兩組各項觀察指標比較:詳見表1。兩組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5 體會
牙菌斑粘附于牙面,是導致單純性牙齦炎乃至牙周病的始動因素。口泰含漱液主要成分是氯己定和甲硝唑,在國內外使用多年,療效肯定。西帕依固齦液是維吾爾醫經過長期研究和臨床實踐,使用新疆長壽老人固齦健齒的常用藥材沒食子作為原料,經特殊工藝精制而成。沒食子具有固氣、澀精、斂肺、止血之功。本次觀察發現,西帕依固齦液用于單純性牙齦炎的輔助治療,能減輕牙齦紅腫、出血、口臭等癥狀,抑制牙菌斑的形成,使用效果與口泰含漱液相比沒有明顯差異,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說明西帕依固齦液是單純性牙齦炎輔助治療的有效藥物,并有望應用于齲齒、牙周炎等其它常見口腔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6 參考文獻
一、關于固定資產的購置及核算方法
(一)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借記“固定資產”(不需要安裝)或“在建工程”科目(需要安裝),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支付租賃費時,借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同時,借記“長期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單位實際增加的資產價值,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單位為購置固定資產實際占用的基金數。兩者的差額列在長期應付款科目,形成負債,反映單位為購置固定資產應付未付的價款金額。
(二)單位自購固定資產
在基金充裕時,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發生安裝費用時,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安裝完畢交付使用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同時,借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問題的關鍵是,貨幣資金充裕,專用基金不足時,按照制度規定,這種情況下不允許購置大型設備,但是,如果確屬業務發展需要,并且主管部門也同意購買時,該如何核算呢?如果按照《醫院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借:專用基金——修購基金貸:銀行存款,同時,借:固定資產貸:固定基金。由于專用基金不足,會造成“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出現較大的赤字,并且本年度甚至若干年提取的修購基金往往不能彌補。因此就出現了如下變通的核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部分中、小醫院特別是鄉鎮衛生院發生大量的設備購置支出時,由于這些支出不能從修購基金和事業基金中完全列支,醫院就直接從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中列支,即借:固定資產貸:固定基金,借:醫療(藥品)支出貸:銀行存款。
第二種方法,在凈資產中不能列支時,由原來的借記固定資產和相應的支出,貸記固定基金和銀行存款,變成只借記固定資產,貸記銀行存款,不調整固定基金,也不列相應的支出,以后隨著修購基金的提取或事業基金的增加,再逐步調整固定基金,直至與固定資產相等平衡。
二、各種核算方法的分析對比
從理論上說,購置固定資產,只是醫院的流動資產轉化為非流動性資產,即固定資產增加,銀行存款減少,并不引起實物資產的增減變化;固定基金的調整也只是凈資產內部基金的一種調整,同樣不會引起總量的變化。
而在上述第一種變通方法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轉化而來,是凈資產的一種虛增,從而使凈資產出現不實,既然醫院的新的會計制度是借鑒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將資金平衡表改為資產負債表,將凈資產與企業一樣表述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差額,凈資產也就應該是實實在在的所有者權益;其次,固定資產的這種核算方法,不利于考核單位及負責人的業績和經濟效益,凈資產的增減變化是經濟效益完成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因固定資產核算方法造成的凈資產忽增忽減,會使考核結果出現很大的誤差;再次,這種核算方法也不利于固定資產實有價值的動態反映,容易導致單位家底不清,實力不明;最后,支出的加大,是支出的一種虛增,這樣,醫院當期甚至當年的收支結余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一項上百萬元的資本性支出可能導致醫院全年的收支結余全部抵銷,甚至出現虧損。
關于第二種變通方法,在購進固定資產時,借:固定資產貸:銀行存款,不調整凈資產,以后隨著修購基金的提取和增加,再逐步調整固定基金,直至與固定資產相等平衡。筆者認為,這種核算方法的確能夠如實反映實物資產的形態變化,但卻不能據實反映凈資產的狀況。由于貨幣資金已經流出,固定資產已經購入,相應的固定資產已經占用了單位的資金。如果不對凈資產進行調整,就不能真實反映資產形態的這種變化,不符合《醫院會計制度》的規定,以及固定基金(單位固定資產占用的基金)專用基金---修購基金(專用基金使用形成的固定資產價值轉入固定基金)的科目使用規定。這種核算方式同樣也不同于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核算時的表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固定基金、專用基金科目的核算與單位支付融資租賃費的核算同步,也就是凈資產內基金的調整,與為租入固定資產支付融資租賃費實際占用銀行存款的金額相一致。筆者還認為:這時的核算方式應該與專用基金充裕時的賬務處理方式相一致。因為這是制度在不同條件下的運用。同樣是單位內部的資產與基金存在形態的轉換。即實物資產由流動形態的貨幣資金轉換成非流動形態的固定資產,凈資產由專用基金---修購基金轉移到固定基金。由于專用基金不足,在轉移過程中形成赤字,但并不能引起任何一方的虛增。反映了單位固定資產投資的激進和對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的一種透支。
綜上所述,單位購入固定資產時,一定要按照《醫院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核算,才能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準確,才能如實反映實物資產以及凈資產的調整變化,包括在專用基金不足時的會計核算。至于造成基金赤字,這只能說明《醫院會計制度》在固定資產核算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需要對制度進行調整、創新,以適應新經濟形勢,促進單位的財務管理和賬務核算,而不是簡單地對會計核算方法的調整和變通。
三、對制度的改進建議
借鑒《企業會計制度》中有關固定資產購置的核算方法,積極配合醫療行業的改革發展,滿足單位財務管理的需要。加強對單位資產、負債以及凈資產的核算,更好地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加強對成本費用的核算,為績效考核、業績評價提供有效數據。從實際出發,適度改進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新晨
(一)科目調整
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調整“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增設“累計折舊”科目。在購置固定資產時,只反映單位實物資產形態的變化,不再涉及凈資產的調整,不再通過“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科目。
(二)改進固定資產購進的核算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借記“固定資產”(不需要安裝)或“在建工程”科目(需要安裝),貸記“長期應付款”科目;支付租賃費時,借記“長期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單位實際增加的資產價值,單位為購置固定資產應付未付的價款金額列在長期應付款科目,形成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