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工業經濟態勢范文

工業經濟態勢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工業經濟態勢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1篇

工業生產基本正常。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增速同比回落1.5個百分點,比去年四季度和12月份分別回落0.1個和0.4個百分點。增速減緩主要是去年基數相對較高且有閏年因素影響,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企穩態勢。分行業看,煙草、煤炭、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電力、醫藥八個行業增速同比分別回落8.3個、5.7個、5.3個、5.1個、3.4個、3.3個、1.7個和0.3個百分點,冶金、裝備和電子三個行業分別回升2.7個、1個和2.9個百分點。

企業效益狀況有所改善。今年前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7092億元,同比增加1039億元,增長17.2%(去年同期為下降5.2%)。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5%回升到5.18%。利潤增速快速回升,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以及原材料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從分行業情況看,在41個大類行業中,電力拉動工業利潤增長4.6個百分點,石油加工拉動2.6個百分點,鋼鐵拉動2.3個百分點,電子拉動1.8個百分點,汽車拉動1.7個百分點,煙草拉動1個百分點,六個行業合計拉動14個百分點。

工業品出口有所恢復。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出貨值同比增長7.8%,同比加快0.6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四季度回落3個百分點,比去年12月份減緩3.2個百分點。另據海關統計,前兩個月,外貿出口同比增長23.6%,截止到3月20日海關統計出口同比增長19.4%。輕工、紡織和電子行業完成出貨值同比分別增長10.1%、7%和11.3%,增速同比分別加快6.5個、5.4個和3.1個百分點。海關統計的1—2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增長31.9%,家具、燈具、箱包、和鞋類等出口額增幅在50%至110%倍,機電產品出口額增長20.1%。

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通過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截止2012年底,光纜線路長度達到1481萬公里,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達到2.7億個,光纖入戶網絡覆蓋家庭9473萬戶,3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縣城以及大部分鄉鎮。2月末,2M以上寬帶用戶占寬帶總用戶的95%,4M以上占68.3%。云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新型業態增勢迅猛,物聯網應用用戶累計已達到2415萬戶。三網融合加快推進。前兩個月,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3萬億,同比增長45%。

信息消費拉動作用增強。今年前兩個月,全國電信完成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8%;新增移動電話用戶1989萬戶,其中新增3G電話用戶2711萬戶(新增規模比去年同期擴大75%),截止2月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1.3億戶,其中3G電話用戶達到2.6億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新增372萬戶,累計規模達到1.79億戶;IPTV和手機電視用戶新增151萬戶和600萬戶,累計達到2326萬戶和5157萬戶,IPTV和手機電視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8%和48.9%。在現代信息消費拉動下,智能終端設備和軟件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今年前兩個月,程控交換機、移動通信基站設備、集成電路、彩色電視機、手機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7.1%、27.2%、33.1%、17%和35.1%,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4%。初步測算,今年前兩個月,信息消費規模將達到3600億元,相當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5%,拉動相關制造業增長10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增速繼續回落。今年前兩個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1%,增速同比回落6.3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回落2.9個百分點,比2011年全年回落9.8個百分點。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是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四個行業投資增速同比分別回落23.8個、39.8個、37.8個和13.2個百分點。今年前兩個月,工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4111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同比回落6.8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3505億元,同比增長21.5%。

綜合看,工業、通信業運行基本平穩。從工業經濟運行的角度看,由于前兩個月工業總量在全年所占的比重較低,再加上一些非經濟因素干擾,部分數據存在失真情況,一些關聯指標相互沖突,僅根據兩個月數據還難以十分準確地預判下一步特別是全年走勢。總之,當前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仍具備保持企穩回升的有利條件。預計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將增長10.5%左右,電信業務收入增長9.5%左右,軟件收入增長25%。

二、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影響當前經濟運行的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主要表現在市場需求回升依然乏力,企業投資意愿不強,產能過剩問題嚴重,結構性矛盾突出,企業經營困難的狀況尚未有明顯改觀。

(一)需求不振制約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消費增勢顯著放緩,今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2.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僅增長10.4%,明顯低于去年6月以來12%以上的實際增長速度。鋼材、鋁、銅等產品價格先揚后抑,部分產品社會庫存處于高位。投資增速回落,今年前兩個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增長10.1%,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18.5個百分點。受產能過剩和企業利潤下滑等因素的影響,工業投資增速持續回落。企業投資意愿不足。從規劃司提供的數據看,今年前兩個月,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僅增長10%,其中占比高達82.6%的企業自籌資金同比增長12.6%,增速同比回落14.3個百分點。受需求不振影響,部分投資類產品產量下降明顯。今年前兩個月,挖掘機、裝載機產量同比分別下降42.2%和17.8%,起重機下降0.5%,數控金屬成型機床下降14.6%,鐵路機車下降44.9%。另外,大宗原材料進口量明顯下降,進口鐵礦砂、原油、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未鍛造鋁及鋁材同比分別下降1.5%、2.4%、27.8%和47.5%,說明國內需求尚未真正回暖。

(二)產能過剩問題制約工業運行質量的提升

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規模經濟行業尤為突出。目前,我國煉鋼能力已達10億噸左右,產量約占全球產量的46%,產能利用率僅有72%;水泥產能接近30億噸,超過2015年25億噸的需求預期目標。平板玻璃產能10.5億重量箱,產量約占全球產量50%,產能利用率僅為68%,在建產能還有3億重量箱。產能嚴重過剩導致企業間惡性競爭頻發,部分產品價格持續下滑,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在總量過剩的同時,部分高端產品卻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還需進口解決。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兼并重組面臨一些體制機制上的障礙。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三)企業生產經營雖有改善但尚未擺脫困境

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7.2%,但利潤的高增長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影響(去年同期負增長5.2%),據國家統計局測算,與2011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也就增長11.1%,兩年年平均增幅只有5.4%,拉動利潤快速回升的主要集中在去年同期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的幾個行業,同時,利潤率仍然偏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仍高達20.7%,比去年同期擴大0.7個百分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盡管3月份制造業經理人指數(PMI)回升到50.9%,連續6個月處在50%的榮枯線上方,但總體上處在接近50%的區間內波動,回升乏力,前景并不明朗。規模以下企業相對更加困難,3月份小企業制造業經理人指數分別為49.3%,自去年4月以來連續12個月運行在50%的榮枯線下方,小企業訂單指數為49.9%,也低于整體52.3%的水平。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招工難、用工貴,土地指標緊張、投資項目難以落地,生產綜合成本上漲壓力大、稅費負擔重等問題,在我們的調研中企業反映依然強烈。

三、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融合、提效益”,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一)加快推進工業優化升級

一是持之以恒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改進資金使用方式,突出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加大對工業強基、公共服務平臺、質量品牌、新興產業培育、高端裝備提升、裝備信息化等轉型升級關鍵環節的支持。二是著力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出臺綜合治理細則,嚴把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五個行業新上項目審批閘門,著力強化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的引導、約束作用。三是集中力量實施工業強基工程。組織聯合攻關,著力解決一批制約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方面的重大關鍵技術和產品缺失問題。目前,已梳理出需要重點發展的80種關鍵基礎材料、185項核心基礎零部件、105項先進基礎工藝和63項產業技術基礎,并提出了重點行業“四基”發展方向和實施路線圖。四是推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推動建立企業層面綠色低碳發展的約束激勵機制。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推進節能減排。強化能耗限額、節水、節地、節材等標準的約束和指導作用。積極推廣工業生產過程使用鍋爐除塵、油煙機過濾等除塵設備,加大PM2.5治理力度。五是研究制定工業化和信息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今后將定期公布分地區評估結果,幫助各地找出差距、探索路徑,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局面。六是大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著力提升工業產品質量,加強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及一大批國內著名品牌,不斷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二)大力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一是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技術裝備。繼續實施“核高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大型飛機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一批技術瓶頸。集中支持3000米以內深海探采工程裝備、基于機器人的自動化成形與加工裝備、高精重型數控工作母機和特種加工機床、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設備等研發和產業化,提升裝備研發和系統集成水平,加快裝備產品的升級換代。著力提高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武器裝備保障供給能力,深入推進軍民融合。二是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動落實普惠的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政策,加強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重點行業技術創新平臺、產學研技術創新示范基地建設。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設立一批國家及部重點實驗室。三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完善部省互動合作機制,加強部省在重點方向、項目、產品上的有效對接;著力突破航空發動機、新能源汽車、高性能集成電路、OLED新型顯示等重大共性技術領域,加快培育相關市場,推動產業鏈各環節聯動發展,形成研發、制造、應用和產業上、中、下游良性互動。

(三)積極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

認真落實黨的十提出“四化同步”戰略部署提出的新要求,堅持基礎先行、產業支撐、應用導向、安全為要,加快兩化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化進程。一是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信息網絡寬帶化升級,實現TD-LTE在國內市場占據三分之二的戰略目標,推進向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全面推進三網融合,構建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二是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重點支持高端芯片、基礎軟件、新型顯示、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大力發展應用電子和工業軟件。加快培育信息消費,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三是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和融合創新,加強典型應用試點示范,加快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推進制造服務化。支持互聯網企業、面向制造的服務企業加強技術集成和商業模式創新。

第2篇

關鍵詞:工業經濟,景氣形勢,政策建議

作者:孔憲麗,謝聰聰,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計量分析與預測研究中心,大連,116025

2018年我國工業發展穩中趨緩,但工業內部在不斷加快向中高端邁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前3季度,全國PPI同比上漲4.0%,溫和上漲,總體平穩。投資結構也在持續優化與改善,前3季度我國的民間投資增速總體來說比較穩定;高技術制造業投資的同比增速比全部投資要快9.5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也頗具亮點,其增速連續6個月加快。除此之外,新的力量日益凸顯,新動能加快成長,新產業也在不斷發展,在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8.8%、8.6%以及11.8%,三者增速均顯著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新動能成長為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工業平穩運行增添了后勁[1]。總體上工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盈利結構穩中向優。但是我們也看到,工業增加值增速穩中趨緩,工業下行壓力加大,9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這一增速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工業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緩。國內結構調整陣痛繼續顯現,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明顯變化,當前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增長動能有所減緩,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不容樂觀,加之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我國工業運行狀況面臨一些下行的壓力。本文采用的是全面反映我國工業運行態勢的月度景氣指數來說明我國工業部門經濟周期波動呈現出的新特點和未來的景氣運行走勢,并基于此給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一、2018年我國工業經濟景氣形勢分析

本文以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為基準指標,在孔憲麗等(2012)的研究基礎上利用時差相關分析方法、K-L信息量方法、峰谷對應法等多種方法[2]篩選出我國工業部門的14個景氣指標[3],分別構成了我國工業部門景氣的先行、一致、滯后指標組,具體結果由表1給出。

從表1可以看到本文所選的各指標的時差相關系數均較高,即各指標與基準指標之間具有緊密的對應關系,其中部分工業產品產量和金融類及投資類指標具有優良的先行性質,除此之外,庫存、物價等指標則具有優良的滯后性質。

進一步,本文利用表1中所示的我國工業經濟各類景氣指標,使用合成指數(CI)方法分別計算出我國工業部門經濟景氣的一致、先行和滯后合成指數(各指數均以2010年平均值為100),并使用一致合成指數來觀測我國工業經濟的景氣運行態勢。

我國工業經濟的一致和先行合成指數變動情況由圖1給出。從圖1中可以看出我國工業經濟呈現出周期性的波動特征。按照峰-峰的周期計算,2000年1月-2018年8月期間我國工業經濟增長率共經歷了5次完整的景氣循環,目前正處于第6次景氣循環的回落階段。并且,2013年9月—2017年1月的第5輪景氣循環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低位波動新態勢。從圖1中可以看出,2000年—2011年我國工業一致合成指數基本是圍繞著一致合成指數值為90的虛線上下波動,這12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平均值為14.38%,而2012年后我國工業一致合成指數開始圍繞著一致合成指數值為80的虛線上下浮動,這一現象說明,我國工業增速隨著整體經濟增長的減速換擋也隨之下了一個臺階,我國工業部門經濟運行也正逐步進入低位波動的“新常態”階段。2017年3月,我國的工業經濟一致合成指數在低位再次呈現回落態勢,這主要與產品銷售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回落有關,我國工業經濟景氣步入2000年以來的第6輪景氣循環的收縮階段,并一直持續至2018年8月。

金融及投資領域的兩個先行指標和3個主要的工業產品產量增速以及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等5個滯后指標的逆轉指標組成了我國工業先行合成指數,其走勢由圖1中的紅線給出,歷史上我國的工業先行合成指數各個周期的峰、谷點相對于一致合成指數來說始終具有優良的先行特征。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工業先行合成指數從2017年2月開始呈現快速回落態勢,雖然2017年6—9月份有所趨穩,但隨后回落速度再次加快。2018年1月我國工業先行合成指數觸底回升,至2018年8月回升局面已持續8個月,依據得到的先行合成指數的平均超前期計算,預計近期我國工業經濟景氣將大致呈現出趨穩后逐步回升的態勢。

二、我國工業經濟景氣波動特點

前文對2018年我國工業經濟景氣形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在此基礎上,為了更全面地展示我國工業經濟的運行狀況,本文進一步通過我國工業及相關領域的主要經濟指標對我國工業運行的新特點進行了具體分析,以期為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表1我國工業部門景氣指標

pagenumber_ebook=37,pagenumber_book=11

注:各個指標經季節調整并消除不規則因素,且均為同期比增長率序列,本文數據截止到2018年8月份,“*”為逆轉指標。

pagenumber_ebook=38,pagenumber_book=1049

圖1我國工業一致合成指數和先行合成指數

1.高端制造高增,動能加快轉換,工業轉型升級繼續推進

2018年前3季度,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9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這一增速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從作為工業生產晴雨表的發電量上看,2018年9月我國發電量同比增長4.6%,較上月回落2.7個百分點,較2017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工業增速穩中趨緩。從3大門類看,2018年9月采礦業、制造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2%、5.7%、11.0%,分別較8月變化0.2、-0.4、1.1個百分點。

雖然工業增速穩中趨緩,但工業內部持續優化,高端制造延續高增。2018年1—9月份,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是比較快的,3個產業的同比增速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5.4、2.2和2.4個百分點。圖2進一步給出了相關高技術產業與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的具體情況,可以看到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以及醫藥制造業增速均大幅度高于工業增加值增速。此外,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54.8%,新業態蓬勃發展。

2.工業企業效益向優,盈利結構趨于改善

2018年1—8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2%,累計增速由上年超過20%的增速放緩至一季度的11.6%,此后,利潤增速出現回升,上半年累計增速為17.2%,近兩個月又連續略有放緩。前8個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分別同比上漲4.5%和4.0%,購進價格漲幅大于出廠價格漲幅,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工業企業效益形成擠壓。圖3給出了我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之間的變動情況,可以看到二者的變動情況大致相同。

pagenumber_ebook=38,pagenumber_book=1049

圖2我國相關高技術產業與工業增加值同比

pagenumber_ebook=38,pagenumber_book=1049

圖3工業出廠價格指數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

盡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穩中趨緩,但隨著工業發展繼續邁向中高端,高技術制造業的利潤增長不斷加快。2018年前8個月,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4%;專用設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3.7%;醫藥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1.4%。工業企業盈利結構趨于改善。

3.投資緩中趨穩,制造業投資筑底回升,民間投資比重加大

圖4給出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制造業投資以及民間投資的增長情況,2018年前3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加5.4%,仍處于歷史低位,其中民間投資大體保持加快趨勢,1—9月民間投資同比增加8.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比2017年同期快2.7個百分點,為2016年以來的相對高點。

pagenumber_ebook=39,pagenumber_book=11

圖4固定資產投資、民間投資及制造業投資增速

從投資的產業結構上看,第一產業投資大幅下跌,第二產業投資加快,第三產業投資持續下滑。2018年1—9月,農業投資同比增加11.7%,較1—8月回落2.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加5.2%,較1—8月加快0.9個百分點,在制造業投資的支撐下保持回暖態勢;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加5.3%,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連續7個月下滑。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8月制造業投資增長8.7%,增速連續6個月加快,制造業今天的投入一定會帶來明天的產出,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現象。

4.去產能繼續深入,“搶出口”效應顯著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深入,2018年上半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3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去庫存的成效較為顯著。

從需求側看,2018年9月全球外需持續減弱,全球制造業PMI為52.8%,較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自6月以來連續四個月呈下降趨勢,反映外需的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創兩年半以來新低。從圖5可以看出在全球經濟邊際放緩的背景下,2018年9月規模以上工業出貨值同比增速為11.7%,較8月略回落0.8個百分點,但依然較高,“搶出口”效應明顯,工業出貨值增速連續3個月大幅上升,其中計算機通訊電子類設備出貨值同比增速自6月以來大幅上升。

三、政策建議

pagenumber_ebook=39,pagenumber_book=11

圖5我國的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類設備制造業出貨值增速及工業企業出貨值增速

2018年,工業經濟轉型步伐正在加快,企業盈利結構趨于改善。但是與此同時,工業發展也出現了新問題,工業增加值增速穩中趨緩,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也不斷凸顯,除此之外,雖然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貨值近期大幅增長,但后期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將日趨復雜,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會為我國工業發展增添許多不確定性,為保持工業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政策建議。

1.繼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帶動整個工業經濟

201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穩中趨緩,下行壓力加大,雖然工業結構不斷地升級,但是新動能尚未對我國的工業體系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因此新舊動能之間的轉換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仍需加快,從而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整個工業經濟,具體措施如下:(1)鼓勵企業、戰略投資者等合作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加快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條。(2)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努力實現“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協調發展。(3)支持技術創新和項目建設,全力促進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2.全方位優化企業生產環境,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舒適度

盡管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結構整體向優,但1至8月利潤總額累計增速比1至7月份放緩0.9個百分點,且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也不斷凸顯,要更大程度、更大規模簡政、減稅、降費,具體措施如下:(1)從去杠桿轉向穩杠桿,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將資金導向實體經濟,解決中小企業和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繼續大幅度地減稅、降費,穩定微觀主體預期、增加企業內生力。(3)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完善環保治理方式,在降低社保費率的基礎上加強征管,避免使中小企業和民企“雪上加霜”。

第3篇

工業經濟正以飛快的速度發展運行,國家在對于工業經濟運行也愈加重視,那么如何更好地更為理性的認識當前工業經濟的發展狀況,其呈現出的特點及其未來的發展也應該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以便有的放矢,更好地實現工業經濟想要達到的目標。

1工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1.1 兩個實現

第一個是本年年初已經確定的工業經濟增加值幅度規模達到了預定目標,并且是上限標準。就如黑龍江省而言,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增幅達到了16。2%,總增加值也達到了2874.9 億元,是近幾年來的最增長幅度,也將使得歷年來連續超過15%的記錄得以保持。如果扣除一些影響因素的約束,增長幅度甚至達到了19.4%。工業經濟發揮的主導作用和穩定局面,使得GDP 的穩定更加得以保證,規模經濟對全省的貢獻率也呈現日益上升的趨勢。

第二個是實現了地方工業的虧損額不超過上一年的預期目標。近年來,黑龍江省的虧損企業及其虧損額已經下降了近4%, 虧損面也由原來的20.7%下降了1.7 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7 個行業減虧額度已經達到了2000 多萬,總計近7 億元。可以說是工業經濟實現的效果呈現出可喜的局面。

1.2 四個提升

第一個是生產更為集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已經由408 戶增至450 戶,增加值近2600 億元,占據了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工業的89%,每戶平均的規模已經達到5.6 億元,是近年來的最高規模。另外,就企業規模來講,產值在10 億元以上已經達到61 戶,同比增長11 戶,按地域來看,各區域均有增加,各類型企業也有提升,比如中直企業、地方企業,國有企業以及股份制、外資企業等。

第二個是經濟的開放程度增加。出貨值已經較去年增長了48.9%,達到158.2 億元。其中,包括天然氣、石油、黑金屬冶煉、專用設備制造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在內的12 個行業平均增幅已達50%以上,占出口總額近1/3.伴隨著產品面向外部的趨勢,高新技術及新產品的研發帶來的收益也有所增加,實現了新產品的產值達到316.6 億元,同比增長了6.6%。高新技術產業增值也達到了9.7%的水平。

第三個是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規模以上企業的工作人員平均創造工業產值達到了增幅20.6 萬元的水平,同比增長10.9%,是近年來的最高水平;其中包括地方工業人均7.6萬元,增長了20.9%,大型企業增長了4.5 萬元,占了77%;全部的從業員工達到了138萬人,包括了地方企業員工的102.8萬人,占據了74.5%的比例。工業經濟帶來的吸收勞動力的能力已經從持續下滑的態勢轉為提升。

第四個是制造業所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有顯著提升。制造業實現的增加值達到898.7 億元的水平,同比增長了22.4%,凈增加值達到了155 億元,占規模以上企業的比重也達到了31.3%,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了到2.4%。就不同行業來看,增加值過10 億元的包括6 個行業,對制造業的發展貢獻率達到了70.9%的水平。

1.3 四個比較滿意

第一個是各地區的增長速度比較滿意。黑龍江省全省總計達11個地區增長幅度超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包括齊齊哈爾在內的五個地區增幅超過了20%。股份制企業的增長也十分可觀,達到了2352 億元,占據了81.9%的比重;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的企業增加值也達到了2365 億元,比重達到82.4%。非公有制企業、輕工業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呈現發展態勢。

第二個是訂單數量及產品質量比較滿意。據調查研究表明,重點企業的生產任務比較繁重,訂單數量較多,包括蒙牛乳業、大眾肉聯在內的59 家企業增幅已經達到20%。全省總計達246 中工業產品增長訂單數的企業就達到了168 種,比重達到68.3%,產量提高的幅度達到20%的有85 種,重點考核的工業產品數量產品產量繼續保持提高,比重達到85.7%。

第三個是預期收益完成比較滿意。整體的經濟效益已經有所回轉,規模以上利稅同比增長2.4%,創歷史新高,利潤額也較往年有所提升。地方工業的經濟效益呈現大幅度提升的趨勢,實現了利潤超過百億元的水平,有效拉動了經濟增長的幅度,綜合效益指數達到了142,同比增長了14.3%。

第四個是經濟發展的環境比較滿意。首先是對外貿易的需求狀況形勢比較客觀,使得工業經濟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的結構發揮了潛在優勢;其次受工業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有所增加,同比增長了29.3%,增幅增長了4.3%;最后是價格走勢比較平穩,工業產品的價格指數呈現出價格出廠價格明顯高于買入價格,尤其表現在生活資料的價格和耐用品的價格,企業的盈利空間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 企業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一個拉大

規模以上工業增長幅度較全國水平的提高有所拉大。近幾年來,工業經濟增長速度一直落后與全國水平,但是差距一直呈現出縮小的形勢,由1.4%到1.2%,有了質的飛躍。

2.2 三個過快

營業費用、財務費用包括工資增長速度過于迅速。這三項支出都高于行業的增加值的平均漲幅。費用支出過快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比如說總資產的貢獻率已經有所下降,成本費套用率也呈現出下降趨勢。

2.3 兩個有所忽視

一是因為市場增加了對于工業產品的需求,但忽視了結構調整應該具有的主動性和緊急性,應該做的是理性地看待長遠的架構性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二是因為由于利潤空間的擴大和國有企業關于戰略性的調整使得企業的工作基礎被忽視,行業管理功能下降,宏觀調控不能發揮根本作用,企業無法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和生存能力。

3工業經濟發展態勢的展望

工業經濟處于一個極其復雜而由多變的環境之中,充滿機遇的同時也有很多的挑戰。世界經濟連續保持繁榮狀態,面臨的是巨大的調整壓力,比如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不規則的波動,國家雖然一直竭力保持和調控以防經濟出現過熱狀態,避免通貨膨脹,并且把盡快解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控制兩個過高作為工作的中心。當然,也存在許多有利條件,比如國際產業轉移和要素流動的不斷加快,提供了給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糧食的綜合產量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投資規模也是日益擴大,對外戰略的升級等諸多因素都為經濟的良好運行提供了有效基礎。全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斷提高,重工業產品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產業結構面臨著許多的發展機會。資源的不斷減缺,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也成為一個契機。國家的明確發展方針也是提出務實以及以人為本的概念,也為工業經濟的長遠發展創造了充分有力的條件。綜合以上考量,未來的工業經濟發展將會呈現出一個穩中求進的發展格局,全國的發展速度不斷縮小,經濟效益保持在平穩狀態。

宏觀調控的戰略和目標安排應該把工業經濟運行的復雜程度、發展速度、架構調整、消耗資源、提升效益作為考慮重點,不斷地提高創新能力,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調整服務方式,努力的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

4 小結

工業經濟仍然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既要充分考慮工業經濟發展現存的特點,努力改進不足,充分發揮長處,立足于自身發展的實際現狀,根據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深化改革進程,不斷提升工業發展的效益,改善工業經濟發展格局,從而更好地在世界范圍內提高競爭力,可持續的發展工業經濟。

參考文獻:

[1]王健. 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特點、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1,(1):12-14.

[2]孔凡濤. 工信部、中國社科院聯合《2010 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報告》[J].中國經貿導刊, 2011,(5):12-13.

[3] 吳鑫. 工業經濟運行基本穩定下行壓力仍存—2013年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J].中國經貿導刊,2013,(33):7-8.

作者簡介:王玉華(1962-),女,霍林郭勒市人,專科。研究方向:工業經濟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福利秒拍一区二区 | 色婷婷六月丁香在线观看 | 亚洲阿v天堂最新版2021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同学 | 久久福利免费视频 | 免费播放国产一级 | 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 亚洲天堂男人在线 | 亚洲视频免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中国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激情影院 | 黄色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欧美综合区 |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免费网站色 | 九色在线播放 | 羞羞视频免费观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伊人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下载 | 武松金莲肉体交战在线观看 | 男女羞羞视频网站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拍视频 | 波多影视| 男人天堂资源 | 日本成人二区 |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自拍偷拍网站 | 综合成人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 五月婷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