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頸椎患者的康復護理范文

頸椎患者的康復護理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頸椎患者的康復護理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頸椎患者的康復護理

第1篇

[[關鍵詞]頸椎病;脊髓型;中醫護理;康復護理

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及其病理改變引起周圍組織結構(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刺激或受壓,并出現相應臨床表現。頸椎病屬于祖國醫學“痹癥”范疇,又名“項痹”。中醫理論認為頸椎病的病因無外乎外感風寒濕邪、慢性勞損、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外傷、畸形等幾個方面。在內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機體氣血瘀滯,經絡痹阻不暢,“不通則痛”,隨之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多數醫家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為本,風寒濕邪客居經脈,氣血瘀滯為標[1]。

1臨床資料

患者男,50歲,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及家族史,緣患者2018年4月無明顯誘因下出現頸部疼痛伴雙上肢麻木,無頭暈頭痛,行走穩定性欠佳,后至當地醫院住院,查頸椎MR,提示:頸椎退行性變:C4-5、C5-6及C6-7椎間盤突出;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經對癥處理后,患者癥狀稍緩解予出院。出院后反復出現頸部疼痛伴雙上肢麻木,有站立不穩感,可行走但穩定性欠佳,休息后無明顯改善,予當地門診行理療等治療(具體資料未提供)癥狀仍反復。一周前患者自覺頸部疼痛伴上肢麻木較前加重,伴站立不穩加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為求進一步診治,遂至我院門診就診,擬“脊髓型頸椎病”于2018年07月24日收入針灸科。入科查體:體溫36.4℃,脈搏7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26/85mmHg。中醫望聞問切:神清,精神一般,情緒焦慮,表情自如,面色正常,形體適中;言語清晰,語聲正常,氣息平順,未聞及異常氣味;毛發濃密,有光澤,皮膚潤澤,膚色無異常,無斑疹白苔;舌暗淡,苔白膩,脈弦滑。小便調、三天未解大便。專科檢查: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雙側頸肌稍緊張,C6/7頸椎橫突壓痛(+),活動度正常。扣頂試驗(-),轉移試驗(-)雙側臂叢神經牽拉試驗(+),肢體感覺對稱、正常。四肢肌力、反射對稱正常,余病理征未引出。入院中醫診斷:項痹病(痰瘀阻絡型);西醫診斷: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自理能力評估100分,無需依賴,生活完全能自理,營養風險最終篩查0分。疼痛評分(NRS)評分5分,輕度影響睡眠。焦慮評分(SAS)61.5分,屬中度焦慮。通過干預,患者疼痛較輕緩解,疼痛評分1分,頭暈、雙上肢麻木有所改善,焦慮評分(SAS)降至42分無焦慮。。

2護理問題及干預措施

患者護理重點是緩解頸部疼痛、雙上肢麻木等癥狀,提高活動耐力,加強頸部功能鍛練,防跌倒,指導患者掌握2個頸部保健運動操,為后期預防提高健康指導。通過中醫辨證患者屬“氣虛痰瘀”證型,中醫護理上以“虛則補之,緩則治其本”為原則,以“化痰祛瘀,通絡止痛”為法。

2.1中醫護理技術配合子午流注

2.1.1疼痛與脾失健運、氣血運行不暢,痰瘀阻絡有關。患者疼痛是目前主要的護理問題。西藥予以甲可彌保以營養支持,塞來昔布膠囊止痛,中藥以半夏天麻白術和桃紅健脾、祛濕、化痰。中醫技術可給予針灸、按摩、艾灸、刮痧等技術進行干預。五子散熱奄包熱熨法治療以溫經通絡、輸筋活血止痛。五子散熱熨:晨起半小時后活動肩部頸部關節,于肩頸部來回熱蘊,溫度以患者感覺適度為宜。藥熨法作為中醫學一個重要分支,是一種內證外治,由內透表,繼而實現舒筋通絡的治療手段[2]。加之中藥成分中含有萊菔子、紫蘇子、白芥子、菟絲子、補骨脂,具有加強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促進炎性物質代謝吸收[3]的作用,選擇在晨起半小時活動頸部關節后執行,是因幾小時睡眠中,頸部血流相對緩慢,頸部關節于晨起后處于一個僵硬狀態,活動開后給與一個局部熱熨,可緩解上訴癥狀促進局部血液循壞,改善疼痛。穴位按摩:藥物熱熨后給予患者者局部穴位按摩,穴位主要選擇肩井、風池、大椎、天宗、合谷、曲池外關等,采用推拿、提、搓、揉等按摩手法,20min/次,1次/天,一周為一個療程。刮痧治療:予巳時給予頸部大椎至肩頸局部刮痧治療,隔一天一次,用中藥制劑痹痛液為刮痧劑,手法選擇補法,以局部刮至微微泛紅即止,達到疏通經絡、活血止痛的目的。艾灸療法:予酉時對痛點或取穴大椎、曲池,肩井穴施以溫灸,20min/次,1次/天,1周為一個療程。兩周后對患者進行疼痛評分(NRS)為0分,經過以上中醫治療手段,患者疼痛得到明顯改善。2.1.2感覺活動障礙與脾失健運、氣血運行阻滯、筋脈失養有關。針對患者雙上肢麻木的護理措施,可選擇拍打雙上肢及局部雙手關節牽拉活動配合冷熱水交替浸泡的方法。督促患者于晨起及午休后自上而下由外及內拍打雙上肢,持續時間為5min,達到促進局部血液循壞、刺激局部穴位及神經肌肉的目的。冷熱水交替浸泡雙手改善局部感覺障礙[5],熱水溫度為(40℃~50℃),冷水溫度為(5℃~10℃),先冷水浸泡10min,繼而熱水浸泡10min,再冷水浸泡10min,總共刺激30min。建議可配合中藥舒筋活絡洗劑進行冷熱療法。浸泡后配合局部手指關節牽拉活動及按摩雙手合谷穴及頸椎區,持續5min。患者自述此法明顯緩解其雙上肢及雙手麻木的癥狀且方便易行。一周后評價患者雙上肢麻木已消失,且雙手麻木明顯減輕。2.1.3子午流注配合五行音樂療法緩解失眠、焦慮、便秘、脾胃虧虛、脾失健運、氣血不足、心神失養患者可出現便秘、失眠、焦慮等癥狀。中醫干預措施以耳穴壓豆緩解失眠、腹部按摩改善便秘為主。耳穴壓豆選穴神門、交感、心、脾、胃等,選擇辰時巳時刺激脾、胃兩穴,改善脾胃功能,子時午時刺激神門、交感、心三穴,睡前1小時避免刺激。腹部按摩選穴中脘、天樞、氣海等進行順時針按摩20~30次,配合手法點按,達到疏通經絡、調理腸胃、補中益氣、促進腸蠕動從而緩解便秘,宜在飯后1小時或1個半小時后進行。子午流注配合五行音樂療法,在辰時(胃經當令)、巳時(脾經當令)或進餐時播放陶笛、塤演奏的宮調式音樂,即土樂,推薦曲目《十面埋伏》,通過刺激脾胃促進消化功能改善便秘。午時(心經當令11:00~13:00)、亥時(三焦經當令21:00~23:00)播放屬火的徵音即屬水的羽音,可補益陽氣、調養心經,緩解疲勞促進睡眠等,推薦曲目《紫竹調》、《催眠曲》、《夢幻曲》等。在以上治療的基礎上,選擇患者在進行中醫治療時播放《廣凌散》、《平湖秋月》、《胡笳十八拍》等音樂,達到健脾養血、益氣寧心安神、梳順肝氣等作用。經過以上治療措施患者失眠、焦慮、便秘等癥狀均有改善。

2.2知識缺乏:與未接受過相關健康教育有關

2.2.1頸部功能訓練①米子功:指導患者“米”字頸椎操訓練,即轉動脖子,用下巴寫“米”字,具體方法:使頭盡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而后斜行劃線拉伸至右下45°,頭回正;然后將頭盡量向右上方拉伸成45°,而后斜行劃線拉伸至右下45°,頭回正;接下來,使頭盡量向左邊轉,回正后再向右邊轉,回正;最后讓頭盡量向上拉伸,回正后再向下低,回正,整個過程需要緩慢進行,且保持頸部肌肉繃緊,幅度盡量大,每天兩次,每次5min。②抗衡米子功:本功法是米子功的延續,它在米子功的每個動作上都加以對抗的力,指導患者向前低頭時,用一手掌抵住下頜,用一定的力量向頭后用力推,即與低頭方向相反對抗用力。向后仰頭時,雙手抱頭枕部,向頭前方用力,與仰頭相對抗。以此類推。③頸椎生理曲度訓練:睡竹筒法:指導患者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覺前仰臥床上,去枕,頸椎后面放一個用毛巾包裹的竹筒(高度與拳頭等高)或可樂瓶練習30~60min;頸部拉筋法,即仰臥床上,把肩胛骨的一半伸到床沿,雙手盡量向后伸展,頭部自然下垂堅持5~8min。在中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配合頸椎操聯合療法應用于頸椎病治療中效果顯著,對于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有重要意義[6]。2.2.2飲食調護患者因久病,脾胃虧虛,脾失健運,易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癥狀。患者疾病屬痰瘀阻絡證型,應多食化痰祛濕通絡之品。告知患者需要補充多樣化飲食營養,將脂肪、維生素、有機綠色食品以及膳食纖維等物質,按照合理比例,均衡攝入。患者要保證每天攝入新鮮的水果、蔬菜以及粗糧等,防止出現暴飲暴食現象。補充蛋白通常應選擇豆制品、牛奶、蛋類、魚肉等若有患者出現便秘癥狀,需要攝入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也可選用蜂蜜水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新陳代謝。可選擇食療藥膳等治療方式,將大棗、枸杞子、黑芝麻、黑木耳等藥材放入食物中,使患者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7]。2.2.3延續性健康教育同患者一起制定出院后頸椎操執行小冊子,根據其工作生活習慣制定相應條目,與其家人一起建立交流群,讓家屬督促患者執行。制定復診計劃,在群內定時發送頸椎并預防及頸椎保健的相關知識,電話隨訪其掌握程度。在生活中告知患者一下幾點注意事項:①枕頭與睡眠姿勢:睡眠時保持頸、胸、腰椎自然曲度,髖膝部略屈為好。枕頭軟硬適中,高低適宜。側臥時枕頭的高度相當于一邊肩寬,仰臥位時枕頭高度一般為12~15cm,應置于頸后,保持頭部輕度后仰的姿勢,使其復合頸椎的生理曲度。②姿勢與時間:避免長時間低頭或伏案工作,長期伏案最好使用與桌面呈10~30°斜面的工作板,一般工作1小時,做1~2min鐘頸部活動或改變姿勢。③保暖與加強頸椎保健鍛煉:平時注意活動頸椎關節和頸部保暖,冬天最好床高領毛衣或系圍巾,夏天不要對頸部吹空調或電風扇。適當地進行頸部按摩,方法有捏頸法、摩頸法、搖頸法等。通過低頭仰頭、回頭望月、頸臂抗力、仰臥垂頭法、游泳等,長期堅持可預防頸椎病復發[8]。

第2篇

關鍵詞: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康復護理對患者的影響探討

頸椎病是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為臨床骨科常見病、多發病,隨著老齡化的加快、上班族人群常期低頭伏案工作,發患者數逐日上升,數據表明其發病率已達15%[1]。中醫護理在頸椎病的診治中日益得到應用,其能使患者在各個方面有所改善,下面就此方法的實施和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72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為觀察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聯用中醫康復護理組)360例中,男180例,女180例,年齡40~68歲,平均54歲,均為神經根型;對照組(常規頸椎病治療組)360例中,男200例,女160例,年齡44~68歲,平均56歲,均為神經根型;所有患者根據臨床癥狀、頸椎CT、MRI檢查后確診。兩組從年齡、性別、疾病分型等各方面比較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概述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臨床癥狀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臨床分型有,神經根型頸椎病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麻木、疼痛),疼痛為絞痛、鈍痛或灼痛,多伴有明顯的頸部痛、椎旁肌肉壓痛,頸椎棘突或棘突間的直接壓痛或叩痛多為陽性,壓頭試驗、臂叢牽拉試驗陽性,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

1.3方法

1.3.1對照組采取常規藥物治療,我院使用丹參酮、甘露醇等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擴張局部血管、抗炎止痛藥等

1.3.2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采取中醫康復護理療法,具體如下:

1.3.2.1基礎措施進行健康教育,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注意頸肩部保暖,保持樂觀心態,進行康復指導,囑患者改善長期低頭工作條件。注意睡眠睡姿,枕頭的高度以頭部壓下后與自己的拳頭高度相等或略低,以10~15 cm為宜,采取仰臥位,勿長時間彎腰、屈背、低頭操作.

1.3.2.2中醫辨證護理結合患者具體病情進行中藥辨證分型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證屬風寒濕型,兼有項韌帶勞損及鈣化,見舌淡苔白,脈浮,以祛風散寒除濕,通絡蠲痹止痛為主,有條件患者進行中藥熏蒸治療,使用羌獨活、伸筋草、透骨草、紅花、赤芍、桑枝等為主藥,40min/次。同時進行辯證施護,風濕痹阻型予以頸部保暖,隨天氣變化增減衣物,飲食上以祛風勝濕通絡之品為主,忌涼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飲,鼓勵患者多飲水,忌辛熱燥辣、肥甘厚膩之品。少飲酒,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腸蠕動,防止便秘

1.3.2.3輔助中醫治療進行電頻針刺,使用經穴治療儀以天柱、列缺、風池、曲池、內外關、合谷、為主穴,神經根型配肩、手三里、八邪并配合艾灸,結束后進行推拿配合對患者進行推拿放松

1.3.2.4生活干預令患者進行自我康復和養生訓練,增加機體的氧攝取量,提高患者的頸部肌力并提高機體的疼痛閾值,可在工作和休息之余囑患者進行體操訓練,如雙手叉腰,頭部向前屈,后仰,左右側屈。

1.4療效評定標準 所有患者均于治療后8w進行治療效果評定,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痊愈:癥狀完全消失,輔助檢查無陽性體征。顯效: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癥狀明顯減輕,仍對工作學習有影響。無效: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體征無明顯改善。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且進行t檢驗,以P

2結果

見表1。

注:P

3討論

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病率最高,而有報道指出當前的發病年齡已呈現低齡化的趨勢,屬于祖國醫學"痹證"范疇,特別是長期處于"低頭型"工作的人群以及肌體抵抗力下降,骨質疏松的中老年人更易發病。中醫護理是一種特色護理,辯證施護是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本組患者我們聯用中醫康復護理方案,配合完善的護理其治療效果要優于單純臨床治療[2]。

神經根型頸椎病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如麻木、疼痛,病因病機為受風寒濕邪侵襲,以致氣血瘀阻,經脈不通,而發疼痛,或經脈痹阻。臨床治療方法有很多,常見的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效果并不理想,實踐中我們對患者進行中醫康復護理,根據辯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護理方法。當前中醫護理廣泛應用于臨床,中醫護理利用健康教育處方模式[3]。

綜上,中醫康復護理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有效途徑,能積極改善病情和癥狀,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何育風;王翔;吳雙;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吉林中醫藥;2011,18(06):178

第3篇

2008年2月9日我科收治了1例頸椎病術后并發頸脊髓損傷的患者,入院后患者表現為感覺、運動障礙,自理缺陷,神經衰弱,經過2個月的精心護理,康復出院。隨訪1年,患者已可自主行走,生活能自理,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

下。

1病例資料

患者,男性,70歲,2008年1月20日以頸椎管狹窄在當地醫院行頸椎椎管減壓內固定術,術后患者并發頸脊髓損傷,出現肌力減退,感覺減退,神經衰弱。遂于2月9日入我科行康復治療。入院時患者睡眠形態紊亂;生活自理缺陷:不能自主行走,不能獨自吃飯、吃藥、穿衣等;感覺靈敏度欠缺:不能完成精細動作,如解紐扣、握持筷子等。入院查體:體溫36.5℃,脈搏72次/min,血壓17.3/11.3 kPa,心率72次/min,律齊;脊柱四肢無畸形,膝反射正常,上肢肌力3級,下肢肌力2級,雙巴氏征陽性,頸部后側正中可見約20 cm手術瘢痕,愈合好,大便3~5 d一次,小便正常。

2康復護理

患者康復鍛煉的種類以有氧運動為主,依照患者的病情變化設計有針對性的運動項目。運動方式從被動運動漸進到被動-協助運動再到主動運動,最終達到阻力運動。訓練強度、時間和次數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

2.1第一階段①肌力增強鍛煉。患者的肢體肌力減弱,利用患者現存的活動功能,在少量協助下進行日常功能活動,進行肌肉主動舒縮;患者肢體感覺弱,應及早開始由近及遠進行按摩,2~3次/d,5~10 min/次。②改善關節活動度。初期對患肢進行被動活動,如肩關節的外展、上舉,前臂活動,50~100次/組,2~3組/d。利用上肢被動活動器進行肘關節的屈伸活動,2次/d,20 min/次;腕關節、掌指關節、指間關節的被動活動2組/d,50~100次/組;利用下肢活動器進行髖、膝屈伸鍛煉,2次/d,30 min/次;踝關節的背伸及足趾屈伸活動2組/d,50~100次/組。

2.2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加強肌力增強鍛煉。同時在床上做仰臥移動、主動翻身、自由起坐等鍛煉。關節鍛煉以被動為主,主動及協助為輔,繼續為患者進行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被動活動,3組/d動作,100~150次/組;利用下肢被動活動器鍛煉髖、膝關節屈伸,2次/d,15 min/次。

2.3第三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加強阻力、耐力強化訓練;繼續在下肢功能鍛煉器上進行,阻力繼續加大,并進行各個位置肌力的抗阻力維持及耐力強化訓練。關節訓練以主動為主,協助為輔。鼓勵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訓練,如雙手訓練:擰毛巾、擰瓶蓋、擠牙膏、扣紐扣,單手訓練:揀針、揀硬幣、寫字、上螺絲、擰水龍頭、開鎖等。

每天對各項康復鍛煉項目作準確記錄評估,并加強心理護理,見有成效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儀的應用;給予激素、維持脫水、抗炎、營養神經等治療。

3其他護理

3.1生活護理指導并協助家屬每日為患者做生活護理,如口腔護理、皮膚護理。

3.2神經衰弱的護理由于長期神經衰弱,且擔心手術愈后情況,入科時患者每晚間斷睡眠3~4 h,易醒、多夢。積極幫助患者證實引起失眠的原因,主動與患者溝通,做好心理護理,指導患者放松,保持穩定情緒。指導家屬白天盡量多與患者聊天,多協助患者做一定的體力活動,以減少日間睡眠時間。每晚為患者熱水泡腳10~15 min,口服牛奶以促進睡眠。對家屬進行指導,以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有計劃地安排醫療、護理操作,減少對患者睡眠的干擾。遵醫囑協助患者口服有助于睡眠的藥物,思諾思10 mg、重酒石酸唑吡坦片2 mg、鹽酸氟桂利嗪膠囊5 mg/d,服藥后誘導睡眠,期間逐漸用安慰劑如維生素片劑代替安眠藥物,以便逐漸減量。入院12 d后,患者睡眠穩定,夜間可間斷入睡6~8 h,日間可間斷入睡1~2 h。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麻豆精品 |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四虎亚洲精品 | 羞羞的动漫免费出处 | 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 |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视频97 | a级毛片免费看 | 夜色成人| 欧美日皮 |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羞羞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丁香婷婷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按摩女 |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 人人婷婷色综合五月第四人色阁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 | 四虎新网址 | 欧美噜噜噜 | 在线观看你懂得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欧美 | 国产色网址 | 亚洲自拍偷拍专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最新精品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www.激情 | 男性天堂网 | 宅男天堂| 亚洲一区欧美二区 | 日本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看片 |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