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范文

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第1篇

關鍵詞:青少年 中國傳統文化 社會表征 民族認同感

1 研究目的

中國傳統文化經過五千年的積淀,價值意識里具有強烈的感彩,它是國家認同心理的深層源泉,每個民族成員在這種特定文化背景中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構建了價值觀念。作為一個多民族大國,文化認同始終是中國政治家維護國家安全統一的戰略主題,歷史長期發展過程中已形成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多種文化并融一體的民族文化,不同邊緣民族在文化變遷和文化適應的過程中,透過文化記憶的重組與建構,最后都被同化為中國人。社會表征理論是近20年歐洲社會心理學最具影響力的本土化理論,該理論界定了群體認同的符號邊界,個體內化了本群體的某些社會表征就必然形成群體的社會認同。同一社群共享一種認知結構后會促進一種親密情感及群體的一致性。由此可見,文化的認同功能在多民族國家顯得更加重要,且文化認同是可以跨越民族的。這意味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反映了對其認同狀態,它也與中華民族認同感不可分割的。

2 研究方法

自編《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表》,秦向榮編制《中華民族認同感問卷》,本研究發放問卷300份,實際收回問卷292份,回收率為97.33%。同一被試同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表征問卷與中華民族認同感問卷,為了平衡順序效應,有一半被試先做中國傳統文化社會表征問卷,然后再做民族認同感問卷;而另一半則相反。根據測謊題篩查被試有效數據,將《中華民族認同問卷(EIS)》中測謊題重新賦值,求出測謊項總分范圍在0-5之間,根據這個分數來確定剔除被試數據的標準,最后得到有效問卷274份。主要統計工具為spss11.5和lisrel 8.3,對研究做項目分析、相關分析及多元回歸分析。

3 結果分析

3.1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量表各個項目分析

研究分析出各項目具有良好區分度;切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α=0.8272,一致性良好。中國傳統文化社會表征的三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是:“文史文化”是0.7420;“民族文化”為0.7264;“思想文化”是0.6893,分量表有一個維度是在可接受范圍內,其他維度的信度較好。

3.2中華民族認同量表項目分析

分析得知中華民族認同量表的信度量表總體的α系數為0.715,該問卷具有可接受的信度。按照秦向榮所做因素分析,量表分為四個“認知維”、“情感維”、“評價維”和“行為維”。

3.3中國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認同感的總體狀況

采用單樣T檢驗方法,將平均分與得分中點94.5進行比較,青少年對中華民族認同的平均分118.41,標準差為10.355。得分顯著高于中點,總體看青少年的中華民族認同感都比較強。

3.4社會表征與中華民族認同感的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對中華民族認同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作總體積差相關分析,中華民族認同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存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r =0.467*(*表示 p <0.05)。文史文化”和“思想文化”分別與“認知”、“評價”、“情感”和“行為”維度具顯著正相關。“情感”維與“民族文化”沒有相關性。

回歸分析:一元回歸方程分析顯著,中國傳統文化可解釋中華民族認同感21.8%的變異。

隨后逐步多元回歸分析發現“民族文化”沒有進入回歸方程,“文史文化”與“思想文化”可聯合解釋中華民族認同感52.8%變異量(表6)。“思想文化”層面的預測力最佳,解釋量為61.5%,“文史文化”的解釋量為22.5%。中華民族認同感= 0.615*思想文化+0.225*文史文化

4 分析討論

研究針對社會表征應用功能即中國傳統文化認知對中華民族認同感的影響作用。研究首先證實青少年的中華民族認同感狀況呈積極正向認同,結果證實社會認同理論,通常個體會以偏好的態度看待自己和自己所屬的社會群體。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對這方面的實證研究非常匱乏,將傳統文化認知置放于民族認同中作以觀照,除了“民族文化”與“情感維”無相關,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各維度與中華民族認同感其他維度兩兩呈正相關。說明中國傳統文化表征中的“文史文化”、“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正面因子,可見,中國傳統文化認知程度較高,中華民族認同感程度也就越強烈。一直以來關于文化的定義頗有爭議,但是不可以忽視概念本身的三個主要特性:(1)歷史性;(2)群體性;(3)影響性。中華民族認同感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的相關已被證實,但不排除其他因素作用的結果。進一步研究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可以預測中華民族認同感21.8%的變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的三個維度中,“思想文化”和“文史文化”進入回歸方程進行解釋。其中“思想文化”的系數達到0.615。文學著作、思想智慧、道德風尚等項目屬于“思想文化”維度,一直以來,中國節氣和愛國主義精神被提倡,這些精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最精華的內容。“思想文化”對中華民族認同感的影響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昭示著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有徑可循,傳統文化的教育應立足于核心部分,即“思想文化”的教育力度加大才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民族文化”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特性,其項目更多是與我們生活內容息息相關,如民族衣飾、傳統佳節、特色食品、典型物品以及風俗習慣等等,青少年對于已經融入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可能產生籠統無分化的情感。“民族文化”與“情感維”不具有相關性,而“情感維”又恰恰是中華民族認同感的核心部分。對于青少年中華民族認同感的培養,不能僅僅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風俗民情的暈染,當生活成為一種習慣,其中民族情感凸顯性的內涵就會減少。對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通過必要手段,從文化的特性去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及結構也許會更精確。

參考文獻:

[1]方文.歐洲社會心理學的成長歷程.心理學報[J].2002,34(6).

[2]Durkheim 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In R.A.Jones(eds), Emile Durkheim: An introduction to four major works[M].Beverly Hills,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986.24-59.

[3]Moscovici,S.Attitude and opinion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31-260.

[4]管健和樂國安.社會表征理論及其發展.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1):92-98.

[5]朱小芳.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表征及其與民族認同感的關系[D].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8

[6]秦向榮.中國11至20歲青少年的民族認同及其發展[D].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05.

第2篇

關鍵詞:民族服飾;地域文化;風格

地域的差異性是諸多文化來源的起因,從古至今中國服飾是人類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折射,不同地域傳統文化的熏陶所形成的多元化社會意識的結晶,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服裝地域風格、民族文化特色。在曲折漫長的人類社會文化產生和發展中,服飾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得到了幾千年的積累和沉淀,由于受到社會條件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價值和審美觀念。

(1)傳統服裝中以圖形表現地域文化

所謂世界語的傳播就是指人類交流活動手段的另一種方式,在有語言障礙的問題下,借助圖形語言達成某種共識。圖形是設計師設計思想的體現,也是設計作品的具體表現,同時進一步地影響著人們對服飾文化的感性判斷力。文字可以被圖形用來作為輔助以此來表達文字的具體含義及內容,在服飾上使用具有地方特點的圖形可以強化服裝形象的作用,這種視覺語言,表現力極強。每個民族的圖案風格,都能體現出這個民族的歷史,圖案紋樣的產生、發展和演變,都有源可溯,這是與各民族的生產和經濟密切聯系的。土族服飾文化紋樣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刺繡。土族婦女擅長刺繡,其民間刺繡種類較多,彩線的運用、顏色搭配都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盤繡是土族獨有的刺繡技藝,迄今尚未在其他民族出現過。最早在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大量彩陶中發現,象網文、圓點網紋、波紋、渦紋、鋸齒紋、菱形紋、回紋等這些紋樣在土族民間刺繡中應有盡有。

(2)傳統服裝中以色彩表現地域文化

色彩在傳統服飾設計中是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段和構成要素,能夠激發人類的各種聯想和情感,某些特定的顏色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體現。地域色彩的設計要點一是具有獨一無二的本土識別標志,二是具有地域色彩象征色來感染人們的情緒。白衣民族是朝鮮民族的愛稱,自古就喜歡白色是朝鮮民族的傳統,白色象征著純潔、善良、高尚、神圣,同時也自稱“白衣同胞”。隨著朝鮮紡織工業的發展,如今朝鮮女人們穿用的衣料顏色更是絢麗多彩、不拘一格,但短衣長裙這一傳統民族風格久久不變,因為它符合朝鮮美女的審美心理,充分反映了朝鮮女人溫順、善良和勤勞淳樸的美德。朝鮮民族服裝的結構獨具一格,筆直的袖筒與下擺、袖肚的曲線形成鮮明對比,極少的裝飾,體現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點。這與相隔萬里的傣族婦女相比之下大相徑庭,傣族多用白色、嫩黃色、水紅色、天藍色、淺綠色、肉色為服飾主打色。她們的統裙卻又是深顏色的,色彩為墨綠、正紅、大紫、細花、大花等。二者相配十分和諧。

(3)設計者要從創新觀念的角度進行思維,運用我國的文化特色進行現代服裝設計、建立品牌形象

現代服飾設計的構思是一種創新性的思維活動,是融分析、研究、發現、創造的復雜過程,設計師運用自己的文化知識、經驗、感覺、借鑒、綜合分析等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通過服裝設計構成的元素表現主題,努力創造品牌特有的地域性文化。縱觀國內的服飾品牌,文化特色類的設計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寶黛坊”、“貝依洛沙”、“梅里裳”、“裂帛”等著名品牌,他們作為歷史文化和地域性的產物,不但聲名遠播而且在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不僅是經典名牌,而且一直致力于發揚傳統文化的魅力,其設計風格長期影響著市場上的同類商品,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特有的強大吸引力。在服裝設計中恰當的表現地域的文化特色首先就應透過其形式之實把握其精神之真,更多的關注傳統地域文化,將其文化內涵化為自我修養,在設計中自然地體現,傳承超越本源,從形式上重構升華,賦予整個服裝設計以更高的文化格調,使人能夠在設計的美感中,體會出強烈的時代特征和深邃的傳統地域文化精神。

人類對于傳統審美的發展是不斷變化的,從而在現代服裝品牌中尊崇民族風俗習慣和生理感覺是設計與探索的主要原則,同時在崇尚個性的時代也使得地域元素得到最大化延伸。“為傳達而設計”的信念對設計師而言高于一切,設計的根本的宗旨是以“人”為本,設計師的義務與責任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

中國是衣冠大國,中國的民族傳統服裝可謂萬紫千紅、萬古千秋,作為民族識別依據來講它是中國地域文化的一種表象特征和直觀載體,也是體現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前提之一。

服飾在民族識別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民族研究中,民族服飾的重要性就更加明顯了,有哪一位民族學工作者會忽視服飾的重要作用呢。由于服飾是人類文化的顯性表征,在直觀形象的服飾及其質料、形制、色彩、結構上面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因而服飾的考察和研究在民族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中國民族學概論》一書對此指出:“我國民族的服飾是極其豐富多彩的,不僅南方民族與北方民族有別,而且同一地區的民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個民族的不同支系亦各有特點,但又摻雜了互相影響的因素。服飾內容的豐富,形式的優美,不僅具有工藝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歷史文化的縮影在很大程度上給與了人們創作的源泉與啟發,反之,人類藝術的結晶也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所以中國服飾起源與中國原始文化是形影不離的是同步發展的。(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何綿山,俞曉群,八閩文化-中國地域文化叢書[M].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 楊蝎國.符號與象征-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0

[3] 華梅.服飾與中國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4] 諸葛鎧,許星.文明的輪回-中國服飾文化的歷程[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5] 蘇日娜.少數民族服飾[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6] 黃士龍、劉曉剛.現代服裝文化概論[M].東華大學出版社,2009

第3篇

關鍵詞:廣告 民族文化 融合

中圖分類號:F71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8-0000-01

前言

在經濟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廣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在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是離不開廣告的。因此,企業為了在市場中居于不敗之地,整合各種媒體的優劣勢及自身的問題,會選擇利用報紙、雜志等一系列平面廣告來加強企業的競爭力。在廣告設計中,大量的應用中國元素的部分,這樣既不背離傳統,又符合現代社會人們的要求,既繼承了中國文化優秀的部分,又結合了現代先進的東西,使傳統與現代設計得以結合。

一、傳統元素的定義

中國傳統元素包羅萬象,無論是宮廷美術還是民間美術無非是文人畫還是宗教畫,經過歷代的畫家、藝人、工匠等創作實踐,積累了大量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殷商時期的青銅,從戰國時期的器皿、帛畫到漢代的雕塑畫像石,從唐宋的繪畫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間廣為流傳的剪紙、木版年畫、建筑、紋飾、戲裝、面具等等,充分體現了或恢弘靈巧,或簡約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熱烈或娟秀,或質樸或奢華等多種手法。無論是逸筆草草的國畫筆墨還是板刻結圓的裝飾圖案;無論是造型夸張的民間剪紙還是色彩強烈的木版年畫,這一切無不為現代廣告設計提供著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圖式語言。

所謂“傳統民族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為基線的、包括其他各種不同的思想文化內容的有機構成系統。中國傳統民族文化是針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而言的,它強調的是中國文化的淵源和傳承下來的客觀存在的文化遺產。類似于中國書法、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甲骨文、文房四寶、剪紙、風箏、等等都是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由于品牌設計和廣告溝通的需要,大量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被應用到現代廣告設計中,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廣告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和改變

從廣告對社會影響的廣度和深度而言及從對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影響程度來看,現代廣告更具有相對獨立的文化形態并因此形成相對獨立的文化現象,即廣告文化,可以說廣告本身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概括的說一個民族所創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它指的是一個民族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所形成的民族語言、生活樣式、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聯系的世界觀、價值觀。作為一種特殊的時代文明,廣告不僅滲透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類的經濟社會、文化社會、乃至政治社會也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社會價值觀。無庸置疑廣告文化是一種民族文化,一種社會文化。廣告的傳播過程就是一個人們共享社會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社會價值觀念不斷被傳送、強化和公眾接受社會文化教化的過程。實踐證明:廣告文化是一種強有力的經濟文化或是企業文化。

任何企業文化總是與該民族的文化存在著一種割舍不斷的血緣關系,它總是附著于民族文化的機體之上。盡管當今經濟呈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但文化卻是多元化的,每個民族的文化因其獨特而各具存在的價值。中國企業文化是在當代經濟管理領域中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形成的一種管理模式,是一種與民族文化血肉相聯的文化模式。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部分,廣告在推銷商品傳播廣告信息追求商業利潤之時也展示著時代文明、民族文化,這種帶著明顯額的時代文化和民族文化烙印的廣告文化,對人們起著“潛移默化”的功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商戰中,廣告作為競爭策略和武器在繁榮市場經濟,促進生產力發展方面正發揮著補課替代的功能。如何對待與利用這一豐厚的寶貴財富則是現代企業、現代廣告人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由此可見,成功的廣告作品應做好“文化”這道大餐,如何找到廣告創意與傳統文化內涵的契合點是關鍵。

三、傳統民族文化及其向現代廣告的滲透

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藏,廣告人要善加利用廣告創意。如果能從商品世界深入到傳統文化深厚的土壤中,為廣告灌注積極的文化內涵,構建新的價值取向,實施合理的廣告策略,顯然是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逐漸沉淀下來的最為可貴、理當珍視的東西。在漫長的5000年中華民族文明形式與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獨有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信仰模式和審美趣味已逐漸深入國人的頭腦。成功的廣告往往蘊含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蘊。同時也是時代進步文化的一面鏡子。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比如傳統文化中的恪守信用、重義守信、愛國皆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生命力;表現仁者情懷的“以人為本”“厚德載物”等觀念浸潤歷代有識之士;表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家國同構”“尊老愛幼”成為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這些傳統文化的價值核心乃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四、全球性給現代廣告和傳統民族文化帶來的影響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廣告逐漸從中國走向世界,廣告宣傳則應順應時代潮流,體現跨時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趨勢。有人斷言“人們的品位和偏好都在趨向統一化,由于任何地方的人群都因為相同的原因而需要相同的產品,因而企業可以通過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標準化的主題統一廣告,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可口可樂公司的廣告主題詞為“無法抓住那種感覺”,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樂”,在意大利改為“獨一無二的感覺”,在智利則改為“生活的感受”,強調個人的情感體驗與細膩感觸。由此可見,廣告必須了解并反映當地的文化,廣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帶有社會文化的時代痕跡。因此廣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向。在需求多樣化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簡單告知式的廣告已成為歷史。廣告人都千方百計地把各種各樣的觀念、情感滲透在廣告作品中,可以說,廣告文化是移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而且一種文化對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現代的廣告不可避免的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同民族間的文化碰撞、沖突或交流,常常帶來不同文化的相互借取,并導致文化的繁榮和昌盛。任何一種民族文化,它都具有繼承性、穩定性和流變性,隨著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民族文化的穩定性將會受到越來越強烈的沖擊,只有更具有開放兼容的胸懷才能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廣告的生命力在于創新求異,追求現代氣息和時代精神的廣告宣傳必然或多或少的改變著一些傳統文化,推動了文化的發展。現代廣告要不斷培育、提煉并發展具有時代特色又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切實建立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具有活力與獨特民族精神的廣告文化,把中國的廣告帶入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

[2] 李硯祖.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美學北京.【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 常兆玉.中國元素要略北京.【M】法律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乱码一二三四区 | 久久九九精品一区二区 | 五月天丁香婷婷网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 | 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 | 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青草久久网 | 国产a一级毛片午夜剧场14 | 一级域名网站在线观看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玖玖在线资源站 | 九九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 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不卡 | 波多野结衣在线不卡 | 在线视频福利 | 国产精品福利短视在线播放频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 | 日韩久久久精品首页 | 伊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 |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免费日韩精品 | 高清性色生活片欧美在线 | 久久久小视频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丁香婷婷色 |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野外黑人 | 五月婷综合网 |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 综合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