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英語環境保護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城市污水;環境影響;工藝技術;防治對策;深度處理
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不斷深入,城市污水處理廠作為主要減排的載體,在減排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按照有關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必須在70%以上。全國各地近期內必將掀起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因此,應充分認識城市污水處理廠帶來的環境影響,采取合理的防治對策,正確引導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
1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的主要內容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主要建設內容有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硬件系統包括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系統,污水收集系統包括城區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輸送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處理工程的構筑物、配套的泵站、設備、自控系統等。軟件系統包括設計的處理規模和處理工藝,處理規模即日處理的污水量,處理工藝即處理工藝技術、路線、自控性能等。
2城市污水處理廠對環境的影響
2.1對生態的影響
由于城市污水處理廠通常建在城市周邊的郊區,從城區收集的污水需要通過輸送的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方可送到污水處理廠,輸送管道的建設將破壞穿過的土地、河流等生態系統,其建設過程中產生的棄土堆置不僅需要占用土地,同時還破壞土地原有的生態系統。在城區的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中,施工過程的噪聲、粉塵、施工廢水對城區居民產生影響,產生的棄土對占用土地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2.2惡臭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惡臭主要來源于格柵、泵房、沉砂池、反應池、污泥池等,由于廢水中含有氮、硫、氯、磷等污染物,隨著廢水的腐殖發酵產生如NH3、CH3S?螄OH、H2S等,形成惡臭。
2.3噪聲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噪聲源主要有風機、水泵及水流等,尤其是風機的噪聲,聲級高達105dB。盡管一般情況城市污水處理廠遠離居民區,對周圍的居民區影響很小,但對于操作人員,長期處于強噪聲的工作環境中可能導致耳聾,并對人體的中樞神經、植物神經產生損害。
2.4污泥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中產生污泥,一般情況下為污水處理量的1%~2%,污泥的發生量大。污泥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微生物、寄生蟲、病菌及有機物,還含有汞、鉻、鎘、鉛等重金屬,處理不當將對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產生影響。
2.5排水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最終排水對收納的水體產生影響。城市污水經正常處理達標的情況下,排水進入河流后在排水口附近形成一段混合區,在此混合區內,水質不能達到相應的水質標準,對該段河流的水體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影響沿線居民的生產、生活。尤其是非正常工況下,污水經處理后不能達標排放,在收納排水的水體將形成很大的超標帶,并將對沿線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3防治對策
3.1合理選址
城市污水處理廠選址,要根據城區總體規劃要求,選擇城區的下風向、收納廢水河流的下游、遠離居民區;在排水口設置時,按照水源保護區設置的要求避開集中式飲用水源的取水口、漁業養殖等。
3.2建設花園式廠區
在廠區因地制宜種植花草樹木,充分利用不同植物對污染物的吸收作用。如利用地衣、山楂、夾桃竹、丁青等吸收二氧化硫,女貞、美人蕉、大葉黃吸收氯氣,水葫蘆、浮萍、金魚藻等吸收水中的汞、鉛、鎘,闊葉植物吸收大氣中的飄塵。在污水處理廠建設中,將綠化、人工湖、景點與處理構筑物、出水相結合,既能減少污染對環境的影響,又可美化廠區。
3.3建設全封閉式污水處理廠
通常對惡臭主要處理方法有焚燒法、催化氧化法、吸附法等,將發生惡臭的構筑物安置于室內,通過引風設備收集惡臭氣體,再將臭氣采取相應的凈化措施,不僅可以吸收惡臭氣體,廠房還對噪聲起到封閉隔離降低效果。
3.4選擇合理設備
既要根據所在地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選擇經濟可行的處理工藝設備,滿足處理效果要求和經濟承受能力;還要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全線監控系統,減少人工操作,避免因人為因素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3.5確定合理建設規模
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中,要按照城市的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合理確定規模,分步實施。
3.6選擇合理的工藝
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應根據原水水質、出水要求、處理規模、運行成本、自然條件和社會狀況等因素慎重考慮。不同的工藝技術都有其優點、特點、適用條件和不足之處,因此,工藝選擇應符合技術合理、經濟節能、易于管理、重視環保等方面的要求。
3.7污泥的處置
污泥處置應按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置原則,首先對污泥進行濃縮脫水,減少污泥發生量;再通過消化、厭氧,去除污泥中的有機物、病菌和微生物等,并對污泥進行成分測定,達到要求后可以進行堆肥,充分利用污泥中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成分,如不能利用,則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置。
3.8城市污水的深度處理
為減輕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排水對收納水體的不良影響,節約水資源、保證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可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后重復利用。尤其是缺水地區,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后重復利用,是解決淡水資源的重要途徑。
所謂深度處理,就是在污水經過物化生化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對污水進一步采取處理措施,降低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質接近或優于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質,如居民生活中的水、工業冷卻水、道路綠化澆灑水、農田灌溉用水等。通過城市污水的深度處理,使污水達到重復使用,節約水資源,減輕對收納水體的污染。
我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構建具有職校特色的環境課程體系,在專業課教育中結合專業特點解決諸如能源減耗、廢物利用、旅游環境設計等問題,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和主人翁的責任感。
(一)機電與數控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在機電與數控等理論課中貫穿環保機械理念,在數控車床、數控銑床、鉗工等實踐課中將數控設備的噪音污染和數控加工的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滲透其中,鼓勵學生積極研究。在專業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節約實訓材料,節電的習慣和合理管理利用廢料愛護工作環境的良好習慣。
(二)電子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我國是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今后幾年我國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將大幅度上升。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果貯存、拆解、利用或處置不當,將會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電子企業的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制造、綠色回收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三)財會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財會專業課可結合誠信教育與節儉教育,引導學生在從業過程中把好企業財務關,做好企業參謀,減少資源浪費。
(四)烹飪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環境保護的目的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保障我們健康的生活,在烹飪專業課教學中要教育學生重視食品衛生,這和環境保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教育學生在烹飪過程中注意減少油氣污染和污水排放。
(五)物流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物流專業結合提高貨物流通效率,控制物流成本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六)計算機動漫專業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教育學生使用計算機時節約用電;影視作品是宣傳環境保護非常好的平臺,教學中要始終向學生灌輸環境保護意識,指導學生在作品中環境保護。
(七)文化課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
1.語文學科滲透環境教育:在語文學科中要通過名人、名言、名篇,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情景教育,對一些典型課文中的環??茖W知識有側重地講解。語文課不能只滿足于進行語言訓練,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高尚情操。通過演講、辯論,編寫故事,寫建議書等形式,把環境教育內容滲透其中,使學生在發展語文能力的同時,樹立環境意識,并在生活中成為保護環境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2.數學學科滲透環境教育:數學教師要明確數學學科在環保教育中的意義與作用,在數學課的教學中,利用關于環境的計算題或推理題等題型,對學生適當地作環境教育,有機滲透環保意識的教育。結合數據分析、統計、計算、繪制圖表等形式進行滲透,通過具體數據使學生發現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現實。
3、英語學科滲透環境教育: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書本有關環境保護的課文、短篇等,不但要傳授學生相關的單詞、詞組、句型、語法等,還要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滲透。
4.物理學科滲透以下教育:振動和噪聲污染、能源的利用和開發、能源與環境、提高能源利用率、電磁輻射污染、光污染的影響、放射性污染。
5.地理學科滲透以下教育:只有一個地球、人類活動對氣候環境的影響、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自然資源和資源保護、能源和能源的利用、農業生產和糧食問題、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人口與城市、人類和環境、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
6.生物學科滲透以下教育: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態學、遺傳和變異與環境的關系、生物進化與環境、生態系統的基本知識和規律。
7.化學學科滲透以下教育:鹵素單質來源及危害、空氣污染、硫化氫污染及危害、二氧化硫污染、防止大氣污染、酸雨、砷污染、氨氧化物污染、氨與環境污染的關系、合成氨與硝酸工業中的污染、亞硝酸鹽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磷與環境的關系、農藥和磷肥與環境、硅酸鹽工業中的污染及治理、電冶鋁的污染、重金屬污染、鋼鐵工業廢渣綜合利用、沼氣、芳烴污染、石油污染、燃煤污染、煤的綜合利用、鹵代烴污染及危害、氟里昴、酚對水的污染、油脂污染。
8.德育學科滲透環境教育:德育課要在愛護家鄉、學校一草一木,凈化、綠化、美化學校的環境,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方面進行教育,側重培養學生環保的社會意識、道德意識。
此外,計算機應用學科也要滲透學科教學,計算機應用課不僅僅要成為學生掌握信息與傳播知識的一門學科,而且要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環境知識,提高環境意識,促進學生們的環境素質的發展,最終促進環境的改善與保護。在計算機應用課上,通過教會學生使用因特網,讓學生能更好的在網絡上尋找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進行學習,也為其他的學科滲透環境教育打好了堅實的基礎。有些學生的綠色作品,教師應將其上傳到網上,使更多的學生看到,了解到相關環境知識。
二、工作要求
1.學校要求每位教師人人都做環保教育的帶頭人,在自己任教的學科中,聯系實際,有的放矢地滲透環保的內容。每位教師須在每學期的教案中選擇一份最能體現滲透環境教育的教案參與學校評比,并根據評比結果進行獎勵以調動教師積極性,牢固樹立滲透意識。
2.學校開設環境教育的校本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修習。利用環境教育課積極開展“六個一”社會環境實踐活動:讀一本環保書籍、畫一幅環保畫、講一個環保故事、提一項環保建議、搞一項環保調查、做一件環保實事。寓教育于活動之中,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并將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
【關鍵詞】 初中英語 環境保護 理念滲透
在七十年代時,英國學者盧卡斯教授提出了環境教育,且新課標也提出,目前的課程體系應該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熱愛勞動以及關心集體等素質,初中學生獲得環保知識主要是通過學校的環保教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環保教育,就能夠讓學生掌握環保知識,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1.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小學環保教育開展十分順利,而初中英語教育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同樣是滲透環保理念的重要途徑。英語教學中環保理念的滲透通常較為深入,且在環境問題嚴重的今天,關于環保的話題也開始出現了英語考試中,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環保理念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英語課程一般是以文化意識以及情感態度為重點,在英語教學中融入環保理念,就能夠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
2.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的可行性
第一、英語教材為環保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素材。近年來,英語教材編排形式逐漸趨于多樣化,關于自然環境方面的內容逐漸豐富,且內容都來源于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以及可行性,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關注自然以及社會等問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第二、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只關注技能的訓練以及文化課,對于環保知識并不了解,也沒有樹立起環保意識,對于環境問題不關注。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就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環保意識,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環保技能,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環?;顒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環保理念與實踐
第一、以教材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日常教學中,充分的發掘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資料,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實際上需要每節課都實施,只有在適當的環境下實施,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強烈的環保意識不僅僅是整個社會進步的主要標志,同時也是人與自然相處的主要條件。而在日常教學中融入環保理念是學生充分的認識環境,了解環境,認識到人與自然如何相處的主主要方法。以牛津教材8A Unit 4為例,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組織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前,要求學生通過搜集資料與分析資料,了解目前世界上存在的最主要的環境問題例如The reduction of vegetation(植被減少)以及Wild animal decrease(野生動物減少)等,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與思考,就能夠了解許多環境問題,使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以此樹立起環保意識。
第二、有效地利用日常教學滲透環保教育。英語課堂不僅僅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環保意識,就能夠使學生樹立起環保意識,當學生融入社會后,還能夠為環保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例如,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教師可將與環保相關的詞匯融合在一起學習,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環境保護)、extinguish(滅絕)等。
第三、培養學生的環境情感與社會責任。學生時代正是環境意識形成的階段,環境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環保行為與意識,使學生具有保護環境的責任感。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課堂中滲透環保理念最為有效,教師可以8A Unit4 Reading為例,在課前讓學生找出與大熊貓相關的資料,比如大熊貓的外貌、性格以及生活習性等,通過梳理文章,尋找Giant Pandas面臨的困難與解決的方法,使學生深刻地意識到由于環境遭到破壞造成的各種威脅。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 Should we take actions to protect them?
(2) Is a giant panda a lovely animal?
(3) Why is it difficult for giant pandas to survive in the wild?
讓學生來尋找答案,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最終獲得正確的答案,同時引發學生思考人與自然界應該怎樣和諧相處,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由此產生正確的環境道德意識,培養環境情感與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內容,就能夠發現教材中包含的多種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內容,找出滲透環保理念的切入點,擴大環保的教育范圍。此外,教師還應當將環保理念融入教學設計中,并逐步滲透到各個教學活動中,將課本知識與環境保護理念相結合,充分地發揮課堂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形成環保意識。
[1] 周仕東, 姜鵬, 徐英操. 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英語――談如何通過實踐來學習英語[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