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改造工程論文范文

改造工程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改造工程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改造工程論文

第1篇

(1)生態優先———注重生態保護,以生態、環境為先,綠化環境的創造及維護為根本,生態的功能總體體現;(2)注重文化、水文化設計———著重挖掘項目當地的歷史文化,將歷史文化與現代氣息相結合,既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底蘊,又在打造水岸合一的同時兼具現代氣息;(3)整體化設計、以人為本———景觀帶、水體與整個規劃區的整體化塑造,堅持以人為本,城市與自然共存的原則,努力創造能滿足市民日常文化活動、休閑娛樂、游憩需求的各類空間,營造宜人的濱水環境。(4)低碳環保———發展低碳經濟、開展低碳城市建設、全面實現低碳生活,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利用水生植物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5)植物景觀遵循因地制宜、生態、藝術、彩色、經濟性原則。

2總體設計

2.1總平面圖

紅線范圍:北岸總面積約102510m2,南岸總面積約156000m2,紅線范圍總面積約:258510m2,由于紅線面積從市政道路中心線開始,并且包含了現有的一些民居,因此實際景觀面積為北岸約:69000m2,南岸約124000m2,總景觀面積大約:193000m2。

2.2空間構架分析圖

本案分為“一線、兩帶”。一線(濱河綠線)———蕩漾在沙溪河上,欣賞兩岸綠意盎然的濱河風景,觀賞兩岸亮麗建筑的魅力倒影。兩帶(北帶、南帶)———北帶(沙縣古韻)———展現歷史足跡的傳承、重見、再塑。南帶(沙縣風采)———展現新城的迎新、創新、發展。

2.3景觀序列分析圖

本案濱河景觀從北岸到南岸逆時針方向有序地展開景觀序列,起景:疊石金影,通過北岸東頭的金鐘塔敲響沉睡的虬龍,奏起新景觀的優美樂曲。前景:禪茶回香、虹橋飛渡、石階晴闌、月下汲古、蓮花石汀、閩道懷古。主景:閩眺望霞。序景—礌石遺韻、滾木聲聲、殘垣飛渡。主景:驚濤拍浪。序景:石碑古韻、先賢集萃、四賢之階。轉折:龍飛鳳翔。主景:虬龍飛天。序景:凝霞秋色、倚欄俯綠、風舞康龍。轉折:眺煙影翠。:波光艷影。轉折:蘆香步道、綠茵飛臺。結景:尾舞龍音。創造有主有次的景觀結構,產生有起有落、有高吭有低迥的賞景意趣,形成一個富有韻律與節奏的景觀游覽路線。

3景觀分區設計

3.1一線

“一線”景觀主要展示在沙溪河道上看兩岸的岸線景觀,蕩漾在沙溪河上,欣賞兩岸綠意盎然、層次豐富的臺地式濱河風景,觀賞兩岸整改過地亮麗建筑的魅力倒影。

3.2二帶

3.2.1北帶。北帶景觀主要展示沙縣過去的歷史人文、歷史痕跡,通過這些景觀展現,讓人們更了解過去的沙縣,增強人們的認知感、認同感。景觀分為經貿文化區、閩學文化區、軍事文化區、先賢文化區。

3.2.2南帶。南帶景觀主要展示沙縣未來城市發展的面貌,通過景觀表達沙縣迎接新的歷史、創造新的明天,鞏固新的成果,煥發新的面貌的決心。沙縣橫跨沙溪,相傳古時沙溪流經沙縣城關河段,有一條“虬”。即“無角龍”,故此河段又稱虬江,沙縣縣城亦稱虬城。本案南段緊鄰虬江西路,因此南岸采用虬龍造型打造景觀形態,景觀分為虬龍迎新區、虬龍創新區、虬龍立新區、虬龍煥新區。

4綠化設計

植物配置總的原則遵循適地適樹,并充分考慮與周圍建筑風格及河道相吻合,兼顧多樣性和季節性、進行多層次、多品種搭配,分別組合成特色各異的群落。整體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變化和空間組織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1配置原則

(1)以鄉土樹種為主,尊重自然。(2)因地制宜,選擇合適離地條件生長的植物。(3)合理布局,整體優化,選擇具有生態去污功能的植物,利于河道污染治理。(4)種類多樣,遠近結合。

4.2設計目的

美化、彩化、香化、凈化。四季有花、四季常綠、春花秋葉。以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為主,下植耐蔭常綠開花灌木,水邊點綴可起到凈化水系的水生植物,營造濃郁的帶狀景觀,如香樟、大葉女貞、雪松、廣玉蘭、山茶、金桂、銀桂、石楠、榕樹、乳源木蓮、中東海藻、蒲葵、樂東擬單性木蘭、福建含笑、光葉白蘭花、紅豆杉、柳杉、苦楝、無患子、楓香、銀杏、櫸樹、樸樹、白玉蘭、紫玉蘭、紫薇、木槿等植物為主。

4.3配置方式

通過孤植、對植、叢植、群植的方式進行多樣化植物配置。

4.4植物群落規劃

根據不同的區域特點,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如休閑芳草群落、休閑觀賞群落、密林群落、水土保持林群落、熱帶雨林群落、水生植物群落、生態島。

4.5設計構思

設計將本地塊分為3個區域,分別以綠、紅、黃植物景觀為主題。結合綠化樹種的多樣性,常綠和落葉喬木的對比特征和豐富的季相變化,以大喬木、小喬木、灌木、低矮灌木、草皮、水生植物六個豎向層次全方位的反映自然生態特征,春天鮮花爛漫,夏天濃蔭匝地,秋天丹桂飄香,層林盡染,冬天綠意盎然、寒梅傲雪,整個綠化配置與河道構成一幅亮麗的風景。綠色系綠地:配合人行道種植高大、濃蔭的行道樹。考慮自行車道的功能性,錯落有致的行道樹種植,形成時而林下濃蔭時而開闊視野的景觀感受。以主景樹與高大喬木為主,配以觀葉、觀花植物,結合觀景挑臺、景觀平臺、廣場等從功能性出發,做到植物配置保證四季有景觀。紅色系綠地:考慮到游步道的慢生活節奏,在觀葉、觀花基礎上,增加觀果植物,留出部分草坪區域,吸引人流駐足,享受大自然。考慮到20年一遇水位線,植物選擇以深根性喬木及亞喬木為主,基調樹種周圍種植以觀葉及觀花為主的樹種。黃色系綠地:以親水性好的喬木和草地及水生植物為主,即保證景觀效果,又不影響泄洪。

5專項設計

5.1河道及駁岸設計

5.1.1河道現狀:本項目河道承擔泄洪及航道的功能,兩側現有駁岸較陡,灘涂面積較大。

5.1.2河道設計目標:營造“親水、生態、自然”的濱水空間。

5.1.3河道設計原則:平面上,以河道控制線為基礎,遵循自然彎曲的原則,順應河道演變規律,綜合考慮景觀布局、泄洪、排澇、周邊用地規劃、橋梁及各類構筑物控制點,因勢利導,適當改善河道整治線。斷面上,根據水文資料,確定枯水位,常水位,洪水位及河道寬度,從有利于植被生長、地方管理養護、防止水土流失、景觀開展面等方面選擇適宜的岸坡及岸坡斜度。

5.1.4護岸整治:多采用景石疊砌、砌石+木樁、卵石鋪面等自然緩坡式入水岸。在用地受限、或因景觀需要而設置各類硬質砌石駁岸時,通過墻頂置石、綠化覆蓋來改善硬質硬質護岸的景觀效果,通過頂板外挑、親水臺階、親水平臺的設置來增強硬質駁岸的親水性。

5.1.5駁岸規劃:濱水空間是水體與陸地的交織面,是自然元素最為密集,自然過程最為豐富的地域,也是人們親近河水、親近自然的首選之地。因此濱水空間的人類活動和城市干擾非常劇烈,是人類活動與自然過程共同作用最為強烈的地帶之一。護岸設計的質量,對濱水空間效果的影響巨大。

5.1.6駁岸設計原則:生態性:塑造人與自然、人與生物、生物與生物、人與水和諧共生的生態系統;安全性:打造城市防洪泄洪安全通道,使濱水人居得到安全保障;景觀性:滿足視覺上審美要求,在人群使用頻率大的地方強化景觀效果;經濟性:在保證最大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前提下較少的經濟投入。

5.1.7護岸形式:護岸一般可分為硬質駁坎和柔性護岸(生態護岸)。硬質駁坎主要有漿砌或干砌塊石、預制混凝土塊體、現澆混凝土、澆注瀝青、及鉸鏈混凝土沉排等形式。硬質駁坎作為技術較為成熟的設計方法,廣泛應用于河道整治當中。柔性護岸有一定的抗干擾和自我修復能力,運用其本身的能力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柔性護岸的設計的根本思路。不同于硬質駁岸慣用的人工結構和形式來取代自然的方法,而是用自然的結構和形式來順應自然的過程。

5.2停車場設計根據現場及考察情況,結合當地實際需要,設置了北岸170個小車位,15個大車位,南岸174個小車位,1020個自行車停車位,滿足周圍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停放。停車場地隱于綠化之中,采用生態停車場的方式,更加融于環境之中。

6設計相關及其他

6.1設計難點與重點

由于本次濱河位于城區,周邊居民、車輛較多,因此工程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由此項目產生及涉及的土方工程、駁岸工程、環境保護等就變得尤為重要。

6.1.1土方工程:河道邊需要動土,開挖實施過程中通過合理的場地設計,將部分挖方工程產生的土方運于就近周邊場地的景觀造型之中,從而減少對周邊的影響,起到減少投資、保護環境及節能的效果。

6.1.2駁岸工程:沙溪河承載著泄洪的功能,因此在設計中充分考慮泄洪元素。現場已有部分場地進行下層駁岸維護,設計根據實際工程情況,分別采用漿砌塊石、以及自然式駁岸等多種形式,階梯式的駁岸設計。砌塊石墻體采用重力式結構,自然式則采用松木樁維護入水為主要結構。最上層采用格賓擋墻,中層采用漿砌石塊,下層近水面處,采用自然式駁岸及松木樁結合的形式進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駁岸工程施工量較大,因此設計過程中盡量結合工程現場,將可利用的駁岸利用起來,并要求施工時應盡量避免雨季施工。

6.1.3環境保護:由于項目位于城區,且距離道路及居民、市場較近,因此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中對周邊造成的噪音、粉塵的影響,將硬質景觀主要設置在河道內側。道路邊側以綠化為主。

6.2設計問題與建議

6.2.1自行車健身綠道的設計。自行車健身綠道的建設將極大的提高濱河景觀綠地利用率,由于現場景觀開展面較窄,因此通過多層次駁坎,即減少土石方,又可擴大景觀面,設計將綠道控制在20年一遇的洪水位高層上,保證車行的安全。

6.2.2原北岸大型停車場的處理。原北岸大型停車場地處較低位置,傍晚后,由于水位上漲,停車場不能使用,因此進行了調整,通過增加土石方的辦法改為兩個高層停車場,上層停車場小車位87個,大車位15個,標高滿足50年一遇洪水位標高,可全天24小時停車。下層停車場為臨時停車場,小車位50個,標高滿足104.6m,比常水位高2.6m,漲水時不能停車。

6.2.3三中自行車位的設置。西大橋南側白天是三中自行車停車位,晚上是大排檔,對該場地影響較大,根據要求該區必須解決1000個三中自行車停車位,考慮到自行車的使用情況,一半設置在現有場地高度上,前面以綠化帶進行圍合,保證廣場的干凈整潔,廣場上采用樹陣廣場形式,方便人們納涼聊天。自行車位不夠的部分通過原有斜坡駁岸進行改造,將駁坎做成垂直駁岸方式,用挖方填方的方式做第2層平臺,這樣白天可放置三種自行車,晚上可供人們跳健身舞。

6.2.4盲文的設置。縱多設計中,只考慮市政的盲道設計,未將盲文設計作為考慮范圍,設計應以人為本,因此在設計中處處需要為人服務而考慮,建議可在欄桿扶手、座椅靠背等多處設置盲文,以便盲人在此也能行動自如,也能更好地體驗沙縣的發展和關懷。

第2篇

古縣全縣設7個鄉(鎮),111個行政村,人口9萬人,總面積1206km2,耕地面積61.69萬畝。全縣以農業為主,主要生產小麥、玉米、雜糧、核桃等,全縣工業基礎薄弱,近年來,有部分礦業、焦化產業正處于發展階段,人民生活水平較低。舊縣鎮全鎮轄13個行政村,76個村民小組,135個自然莊,總人口2537戶10511人,總面積124km2,耕地面積39865畝,具備農業經濟綜合發展的資源優勢和地理條件。舊縣鎮區集中供水工程位于舊縣鎮附近區域,依據古縣2013年經濟計劃統計資料,舊縣鎮區及駐地單位總人口數為7020人。區內耕地面積1.42萬畝,當地農民以種植大田糧食作物為主,部分村莊有冶煉、制造副業。當地農業總產值每年5114萬元。人均年收入7103元,人民生活水平較低。

2自然條件

2.1自然地理及地貌

舊縣鎮附近區域面積小,地形變化大。地面高程在788m~884m之間,自然坡降為1.79‰。工程區位于呂梁太岳山南麓,沁水盆地邊緣,整個區域溝壑縱橫,山高坡陡,屬澗河南支流域。地表為新生界松散沉積物覆蓋層。區內境內山脈連綿,溝壑縱橫,地形復雜,境內有澗河、藺河、蔡子河、劉垣河四大水系,其中藺河為沁河支流,其余為汾河一級支流,黃河二級支流,水資源存儲量較少。

2.2水文氣象

工程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氣溫回升快,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干燥。境內年平均氣溫11.8℃。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3.6℃,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4.9℃。境內測得最高氣溫為39℃,最低氣溫為-23.4℃。古縣總熱量比較豐富,年平均日照達2278.8h,日照率為51.7%,初霜日期10月20日左右,終霜期4月14日左右,年平均無霜期183d。降水東北多,西南少,年均降水量558.5mm,降水季節間分布極不均衡,60%集中在7月~9月三個月內。

3現有供水工程概況

舊縣鎮位于古縣的中南部,鎮區供水工程已經運行三十多年,設施老化,壓力不足,漏水跑水現象經常發生,特別是鎮區不斷發展,部分住在地形較高的嶺上居民,多年來用水極不方便,吃水困難,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制約著當地的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實施供水改造工程。舊縣鎮區集中供水工程現有水源4處,鎮南邊舊縣河河道左岸1眼水源井、鎮南0.8km處泉水1眼以及鎮政府南1.2km處泉水2眼(管道損壞不用),容積80m3調蓄水池1座,以及引輸水管和供水管網。

4工程建設必要性

項目區因受水文、地形、地貌、氣候特點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區內水資源充足,主要是供水設施老化,給當地居民帶來嚴重的不便及后患。目前,該地區的可供水能力不能達到日益增加的需水量要求,同時管網老化嚴重,蓄水池地形偏低,部分居民經常有水龍頭而放不出水,有時能在后半夜接水,用水極不方便,也存在貯水時間過長,飲用后得病。因此,水資源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當地政府已經把改善供水緊張的局面、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當作當前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解決飲用水的問題迫在眉睫、勢在必行。工程建設的可行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4.1水源條件充足

舊縣村南地下水埋藏深度適中,水量豐富,水質良好,根據已有成井的情況,出水量在20m3/h,且有泉水3眼,出水量分別為8m3/h,5m3/h,5m3/h。如加以合理、科學的開發和利用,其水量完全能保證該區的用水需求。

4.2政府積極推動

當前,各級政府將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一項頭等大事來抓。水源區與受益區均處于古縣舊縣鎮境內,大大地減少了跨地域引水的矛盾,且舊縣鎮黨委、政府對此項工程十分重視,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極大的推動了此項工程的發展。

4.3群眾大力支持

解決當地飲水問題的工程是當地群眾盼望已久的工程,群眾有極高的熱情,紛紛表示要大力支持該工程,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以實際行動保證該項工程的順利實施。

4.4施工條件便利

工程區比鄰大運高速公路、309國道貫穿全鎮,區內鄉鎮級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水、電、通訊均可在沿途解決,施工所用材可從本縣或臨汾采購,施工條件便利。

5效益分析

本供水改造工程實施后,項目區群眾避免了因集中供水老化供水不足以及飲用不合格水引起的各種疾病,減少了購水和醫療費用的開銷,增強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改善了生活條件,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5.1經濟效益分析

1)效益計算。a.節省醫療費,每人每年按80元計算,共節省支出56.16萬元。b.減少了買水的開支,每人每年按120元計,項目區共節省水費支出84.24萬元。c.總效益。由以上兩項得總效益為140.4萬元。2)項目投資。該項目總投資為584.07萬元,考慮到本工程的特點,進行經濟分析時的投資調整為408.85萬元,建設期為1年,固定資產形成率為70%。3)費用計算。根據《方法與參數》及有關《規范》,供水費用一般由年折舊費、年管網基金、水源及水資源費、燃動費、藥劑費、工資福利、維護費、管理費及其他費用共9項構成;根據國家規定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綜合折舊費率為3.84%;按規范規定供水項目取2.4%大修理基金費率;根據有關規定,管網基金提成率為管網總投資的7%,考慮到該工程的具體情況,不計此項;按照有關規定及具體運行情況,取水資源費及水費為0.1元/m3;電價為0.49元/度,該工程年用電量為6萬度。該工程不進行凈化處理,故藥劑費該項取為零;按有關規定及本工程的實際需要,擬定總編5人。擬定人均年工資及辦公費1萬元;工程維護費主要指固定資產的備件、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資產經常性的維護修理費,維護費率取固定資產總價值的1%;管理費及其他費用是指為本工程生產運行所發生的費用,考慮到本工程的特點,參照已成工程,費率取為生產要素成本的3%;經計算總費用為39.9萬元。4)計費水量。年供水量為12.4萬m3,年計費水量為12m3。5)經濟指標。經濟指標計算的基準點定在建設期的第一年年初。效益費用均按年末發生,工程經濟使用期為20年,投資期為1年,經濟計算期為22年,社會折現率為12%。計算結果為:效益費用比1.65,內部回收率28.7%,經濟凈現值504.78萬元,投資回收年限為6年。

5.2運營水價計算

考慮到本工程的特點費用計算時,分為考慮折舊費與不考慮折舊費兩種情況計算。經計算考慮折舊費時運營水價為3.22元/m3,不考慮折舊費時運營水價是1.95元/m3。

6結語

第3篇

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如與相關規劃無沖突,一般宜在老橋位進行,這是因為:(1)橋位處的河道占用無需重新辦理;(2)老橋拆除可以消除安全隱患;(3)橋頭接線道路可充分利用;(4)符合出行習慣。一般新、老橋縱橫向中心線宜重合。如遇老橋橫向中心線與橋下河道或道路中心線不一致,宜調整新橋橫向中心線,盡量使其與橋下河道或道路中心線相一致;如遇新橋寬度大于老橋,且一側拓寬困難時,可采用單側或不對稱拓寬的方式。

2橋梁的建設標準

設計單位應在接受建設單位的委托設計邀請后,組織擬定橋位處的現場踏勘并進行詳細的地形圖測量,在充分征詢建設單位和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后明確橋梁的建設標準。

2.1使用年限

橋梁主要受力構件必須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養護的條件下,其使用年限為100年。

2.2設計洪水頻率

二級公路上的大、中橋,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二級公路上的小橋和三、四級公路上的大、中橋,設計洪水頻率為1/50;三、四級公路上的小橋,設計洪水頻率為1/25。設計洪水頻率內的歷史最高洪水位可通過現場調查踏勘、向附近當地村民詢問了解、向相關水利部門發函等方式獲得。

2.3橋下被交河流的航道等級和凈空標準

應與相關航道主管部門聯系,獲得橋下河流的航道等級、最高通航水位、凈空標準及規劃等資料,如橋梁下部結構和基礎在通航水域中,需設置必要的船舶航行標志、標識。

2.4橋下被交道路的等級和凈空標準

應與相關道路主管部門聯系,獲得橋下道路的等級、凈空標準及規劃等資料,并設置必要的防車輛撞擊設施。

2.5道路等級

一般來講,農村公路的道路等級可采用二、三、四級公路標準。具體取用時,不僅要與現狀相吻合,還要與規劃相協調。

2.6設計荷載

一般來講,二、三、四級公路,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Ⅱ級,如二級公路為干線公路且重型車輛多時,可采用公路Ⅰ級汽車荷載。

2.7設計速度和橋梁寬度

二級公路設計速度為80km/h,60km/h,其相應的橋梁寬度分別為12m,10m;三級公路設計速度為40km/h,30km/h,其相應的橋梁寬度分別為8.5m,7.5m;四級公路設計速度為20km/h,其相應的橋梁寬度為6.5m(雙車道)、4.5m(單車道)。橋面寬度的具體取值不僅要與現狀相吻合,還要與規劃相協調。

2.8橋上及橋頭引道線形

橋上及橋頭引道的線形應與路線布設相協調,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路線布設的規定。橋上縱坡不宜大于4%,橋頭引道縱坡不宜大于5%;位于市鎮混合交通繁忙處的橋上和橋頭引道縱坡均不得大于3%。橋頭兩端引道線形應與橋上線形相配合。

3橋梁的建設規模

在橋梁的建設標準明確后,橋梁的建設規模主要涉及橋梁的立面設計。橋梁立面設計的三要素為橋高、橋長、基礎入土深度。

3.1橋高(指最低梁底高程)

橋高通常在做以下三項對比后確定。(1)設計洪水頻率內的歷史最高洪水位加安全高度后的高程;(2)與航道等級相對應的最高通航水位加凈空高度后的高程;(3)與道路等級相對應的最高路面高程(考慮路面加鋪因素)加凈空高度后的高程。

3.2橋長

梁底高程確定后再確定主孔跨徑。一般來講,在滿足橋下凈空寬度和泄洪要求的條件下,應盡可能采用較小的經濟性跨徑,降低上部結構建筑高度,減少投資。確定上部結構建筑高度后進行橋長設計時,為縮短橋長,減少投資,可按以下原則控制:(1)可能采用較大橋梁縱坡;(2)平原軟土地基臺后填土高度不宜大于4.0米,一般地基臺后填土高度不宜大于6.0m,城鎮人口稠密區,臺后填土高度不宜大于3.0米;(3)橋下凈空斷面須滿足泄洪要求;(4)橋梁基礎宜盡可能避開老橋基礎。

3.3基礎入土深度

(1)如地基土質承載力較高且具備開挖條件時,應首選擴大基礎,否則宜采用樁基礎。(2)基礎入土深度須考慮河道的一般沖刷、局部沖刷以及規劃河床斷面的開挖情形。

4橋梁的施工圖設計

在橋梁的建設標準、建設規模初步確認后,由建設單位組織召開設計方案論證會,以會議紀要方式最終確認或直接由建設單位下達設計委托函予以明確。設計單位據此與建設單位簽訂委托設計合同,安排橋位處地質勘探,每座橋梁布置不少于2個地質鉆孔,并由設計單位提供地基承載力要求。此后,設計工作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為做好施工圖設計,應高度重視以下設計細節。

4.1橋梁抗震設防

鎮江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動加速度峰值為0.l0g或0.15g,除二級公路上的大橋采用8度區的抗震措施外,其余橋梁均采用7度區的抗震措施。

4.2橋面鋪裝

鑒于橋梁規模較小,宜采用防水險鋪裝。如鋪裝厚度計入結構計算高度,需設置不小于3cm的磨耗層。

4.3橋面護欄

橋面設置人行道時,應設置人行道欄桿扶手;橋面不設置人行道時,宜設置險墻式護欄,以減少后期養護工作量。由于農村公路為混合交通,為確保行人安全,護桿高度不應小于1.1m。

4.4橋頭接線

橋頭接線原則上要求與老橋兩頭道路銜接,平縱線形順適,設置必要的波形防撞護欄與橋上護欄相銜接。

4.5管線事宜

原則上原有老橋上的管線在新橋設計時應予以保留,并預留未來管線位置,但須遵循下列要求:(1)禁止天然氣輸送管道、輸油管道利用公路橋梁跨越河流;(2)高壓線跨河塔架的軸線與橋梁的最小間距,不得小于一倍塔高。高壓線與公路橋涵的交叉應符合現行《公路路線設計規范》的規定。

5結束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久久99|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精品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 | 国产一二三四区在线观看 | 精品在线网站 | 九九视频在线播放 |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丁香婷婷 | 激情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一二 | 欧美成人专区 |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操你.com|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丁香激情综合色伊人久久 | 久久蜜视频 | a级免费看 |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 亚洲天堂成人网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日本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 五月花社区婷婷综合 | 六月丁香伊人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欧美一区永久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一区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二区三区 | 在线你懂|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 | 免费福利小视频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