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品牌工業設計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本文作者:崔偉張君秋黃琳琳孫傳家段芬工作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工業設計及品牌打造
工業設計是一門研究人與物、產品與環境、需求與文化的綜合型的交叉邊緣學科,集成性和跨學科性是其本質特性;是以工業設計產品為對象的造型設計,有別于手工業產品或工藝美術品的設計;也可以說是將工業化賦予可能的、綜合而有建設性的活動。工業設計的發展歷史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是醞釀和探索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現代工業設計的形成和發展時期的18世紀到20世紀初下半年以來,第三階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成熟繁榮的工業設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時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現在發展的越來越好。今天的工業設計技術是代表工業產品設計學科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現代工業的崛起。進入21世紀,消費者不再滿足物質需求,開始注重精神上的滿足即細節的設計,這些個性化的思維,是可以在工業設計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的。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志,符號或圖案,或是它們的組合,其目的是為了幫助消費者識別產品或服務的賣方或賣方集團,使自身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或服務區別開來。品牌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概念,它的構成要素,包括品牌名稱,品牌標志,商標和其他部分,這是最基本的概念的品牌。物質化和商品化的表現在市場上的品牌競爭力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工業設計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因素,面對世界WTO和國際強競爭力的品牌,缺乏品牌競爭力的影響,是將要退出這個世界市場的舞臺的。品牌是無形的,是企業產品的代名詞,高品質是品牌是企業整體素質的結晶體現,同時也是最好的載體。學習工業設計中的注意細節品牌之間的關系,不僅要建立品牌的良好形象,二姐要要獲得可持續的快速發展的市場,資金和人才,以確保企業能夠發展長期。市場的競爭中許多元素都在影響產品質量,包括技術服務和價格的競爭,并最終實現品牌的競爭。工業設計的概念與有效實施精細化的管理,創新的設計精髓的細節設計是設計資源的高效整合。
工業設計細節與產品文化
由于人為因素對產品設計有重要的影響與作用,設計活動,更加自覺地考慮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影響。行為科學,人文等知識文化直接滲透到設計的產品中去,會更強調認知和象征性的作用。設計產品的形式,聯想的作用和隱喻意義的細節,是提高人精神的設計,是所謂的人文價值的設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注重精神上的滿足,可以為這些個性化的思維創新的細節設計。因此,細節的設計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它的重要性和實用性,特別是在工業設計中更為突出。隨著市場經濟的推動全世界工業化步伐的加快,產品同質化現象將是一個難以避免的社會和經濟現象。文化品牌的差異化戰略的實施,突出品牌個性,拉近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以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和聯想品牌的產品有一個非常顯著的作用。從使用者的角度了解設計的細節精致的設計資源的整合以及細節的創新和能源節約及其循環利用。細節設計包括造型,功能和文化。雖然細節方面的設計也包含了這兩種元素的人文理念和經濟價值。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良好的細節設計,可以提高其產品的競爭力,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成熟的產品設計階段的細節設計和自主創新,是一種有效的手段,用來提高其產品的競爭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巨大的經濟利益。細節設計可以改變一代產品,提高產品水平。這是因為該品牌的質量之間的差距,這往往體現的細節設計。細節設計使產品更加人性化,從而更加接近人們的情感需求。人類的情感是微妙的,設計師應該具有相同的細膩的心靈,關注人性化,設計觸摸的人道主義精神。在細節設計的影響下,產品設計的高科技手段帶來了更多的創意設計。科學和技術的快速發展,拓寬了人們的視野,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取得了較大的改進,在過去的思維的設計理念和想象力中的構思,能夠在如今科學和技術的手段來實現。細節設計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舒適和精神享受。當人們的物質文明達到一定程度時,它就必然會追求精神文明,這時工業設計師就要考慮細節設計和嘗試,以滿足人們的這種心理,給用戶高端的精神享受。
關鍵詞:工業設計 優秀碩士畢業論文 趨勢 分析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7-013-03
引言
在工業設計研究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相關碩士論文,本文從工業設計論文的研究方向以及發表數量等,初步分析出2000—2012年間工業設計發展的趨勢與變化,從而了解每個工業設計發展階段的新趨勢,研究成果以及仍然存在的問題。
一、分析方法與步驟
在《中國知網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之中國學術會議文獻數據庫》分別檢索論文以及會議文獻題目中包含“工業設計”關鍵詞的文獻,在《中國知網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以“工業設計”為關鍵詞檢索結果,截止到2012年7月19日,為557篇。
二、結果與分析
1.時間分布。考慮到要對現有工業設計趨勢進行研究分析,所以選擇了較近12年(2000年—2010年)的論文,通過使用“工業設計”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2000年沒有相關優秀碩士,從2001—2003年相關碩士優秀論文屬于發展起步階段,從2004—2012年每年都會很多優秀碩士,屬于迅速發展階段,相關優秀論文增至557篇,2009年(88篇)是相關數量最高峰點。
經過推斷可知,在2009年工業設計的論文達到歷史最高的原因在于我國本專科擴招是從1999年開始的,自1997年以后,隨著廣大群眾渴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增加,對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同時,考慮到國家快速發展的需要,1999年我國高等教育開始大規模擴招,當年本專科生招生數與1998年相比增長了47.4%。本專科規模的迅速擴大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而研究生的擴招能夠對本科生的就業壓力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因此,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也不斷攀升,錄取比例和入學率都在大幅提高。
2.作者分布。在檢索到的工業設計方面的優秀碩士論文中,作者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學校中,可見相關院校的工業設計發展程度。如表1所示。
小結:由于優秀工業設計碩士論文具有一定的刪選性,由表1可以看出工業設計發展較快的院校,并且通過涉及最多的關鍵詞可以看到每所院校所側重的工業設計發展方向或者是發展程度較深的方向。
3.關鍵詞分布。從2000年到2012年,以“工業設計”為關鍵詞搜索的期刊論文中,論文的關鍵詞主要集中在產品設計、CAID構思與表達、設計教育教學、IDFORCNC(先進制造設備工業設計)、設計管理、綠色設計等。由于搜索分布時采用了關鍵詞“工業設計”,所以這里忽略“工業設計”關鍵詞的數量。所有論文相對較多的關鍵詞如下:可持續發展設計(綠色)、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學 語義學)、設計管理/用戶研究交互設計、CAID構思與表達、數據庫、設計教育、造型語言、工設工程(材料、工藝)、汽車設計、時尚設計、服務設計、品牌PI(產品形象識別)設計、人機工程、可用性、設計史、信息視覺化、故事版/情景設計、設計心理學、體驗/情感化設計、IDFORCNC。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幾篇:2010年,北京服裝學院屈新波在《現代新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1}一文中論述了現代新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借助于“需求”將產品設計與材料聯系起來。2008年,山東大學張志強在《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機工程理論分析與研究》{2}一文中論述了如何運用人機工程理論對健身器材進行分析,以及針對相關器材人機方面的具體研究。2006年,山東大學吳蘭萍在《面向產品設計自動化的人機工程研究與應用》{3}一文中論述了人機工程學的定義以及與工業設計之間的關系,闡述了人機工程學的原理以及產品設計的不同階段的具體內容,此外還重點分析了現有計算機輔助人機工程軟件,例如JACK、SAMMIE、SAFEWORK等。2004年,武漢理工大學劉紅在《簡論設計項目管理》{4}一文中論述了由于市場競爭的激烈化,用戶需求的多樣化,項目管理的組織及團隊建設的內容與項目管理的執行關鍵,以及設計項目的生命周期。2007年,西北工業大學韓娟在《CAID系統的用戶界面研究及應用》{5}一文中論述了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方法,綜合認知心理學、人機工程學、計算機信息科學等對CAID用戶模型進行分析,將基于用戶模型構建的用戶界面原型引入到界面設計過程中。
4.影響力分布。在檢索到的期刊論文中被引用頻次最高的,排在前6位的論文,如表2所示。
通過引用頻次最多的文章中發現,關注最多的工業設計方向多為產品設計、交互界面方面。因為產品設計和交互設計的研究較早,所以時間早的被引用的幾率就很高。但也充分說明這些優秀論文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三、工業設計研究趨勢
工業設計從2000—2012年這12年間,發展速度是迅猛的,這一點可以從優秀碩士論文的發表數量日趨增多看出來,并且也是在跟隨著社會每一步的發展而發生著變化,從簡單地僅僅研究工業設計的表面內容,即“產品設計”,變成研究工業設計更加細節化的方面,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現在工業設計優秀碩士論文中,研究方面數量最多的依次為產品設計、設計管理、設計教育、ID FOR CNC以及可持續發展設計。
李北在2006年中國科協年會的會議論文《未來工業設計的多元化發展趨勢》{12}中闡述,現在工業設計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并且可以看到,工業設計是一種戰略資源,是國家創新戰略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設計正在向著跨專業跨學科的綜合領域發展。此外通過計算機使用的普及,工業設計信息化也成為主流。
通過對2000—2012年優秀工業設計碩士論文逐年的分析發現,發表的時間與內容和2000—2012年工業設計發展的過程、發展的主題是一致的。通過對這些論文關鍵詞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到工業設計在每段時間里發展的內容、重點、趨勢,這與社會的需求具有著強烈的聯系。
每篇論文的關鍵詞是不變的,在以“工業設計”為關鍵詞搜索到的碩士論文中,通過對新的一年與以往相比較新出現的關鍵詞進行統計,洞察出工業設計每個階段的新趨勢。如表3所示工業設計研究方向從泛泛的大方向上的研究,比如“產品設計”、“可持續設計”等,發展成為細分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從抽象的工業設計,變為具體的產品設計,后來人們發現工業設計離不開與社會、人的聯系,所以研究方向漸漸與社會、人聯系起來,最終發展成多方向的、細分的研究方向。這與現有工業設計研究人員對工業設計發展方向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
2000—2012年有關產品設計、人機工程學以及設計管理等成為研究的主要趨勢。此外,還可以發現每年相比前幾年新增的研究方向即是工業設計發展中研究趨勢的新方向。例如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新概念。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13}報告中第一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那么工業設計對此也進行了研究,在2002年第一次出現在相關優秀工業設計碩士論文中。例如2002年湖南大學龔克在《非物質與可持續的工業設計道路》{14}中闡述了有關可持續的工業設計道路的相關內容。
再例如,在現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計算機信息庫在工業設計專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006年第一次出現有關數據庫研究的碩士論文。例如2006年東華大學孫明華發表的《設計藝術學專業建立設計材料數據庫的必要性研究》{15}。2009年山東大學郝松發表了《基于產品表象信息庫的工業設計構型方法研究》{16}。
同時也發現,由于優秀碩士論文是要在社會需求的大背景下提出,受發表時間和評審的限制,雖然相對滯后,但是也能夠體現出近十年間的工業設計的大體研究趨勢、新的研究方向。工業設計研究趨勢的發展變化受社會發展因素(技術、環境、國情、學科交融等)的影響較大。
四、結束語
2000—2012年,我國優秀工業設計數量以及發表的內容質量都有著質的飛躍,這也說明我國工業設計方面研究的水平日趨深入。但是從近幾年發現,已經存在研究過(下轉第16頁)(上接第14頁)熱的現象,主要表現在研究課題的重復性,例如人機工程學,此間不乏相關類似課題的出現。
從2000—2012年間優秀工業設計碩士論文中,可以看到工業設計事業發展迅速,方向由單一轉為多元化,并且呈現多學科融合趨勢。此外,研究趨勢受社會發展的因素(技術、環境、國情、學科交融等)影響較大,比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工業設計專業與計算機應用越來越密切,因此出現了CAID等相關研究。可以看到工業設計的研究趨勢在以后會圍繞產品設計、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CAID)、設計管理等熱門話題展開。隨著工業設計的深入研究,也會出現更多新的設計概念,而這些概念一定是可持續性地圍繞用戶的人機設計,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會有更多優秀的碩士論文出現。
注釋:
{1}屈新波.現代新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
{2}張志強.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機工程理論分析與研究[D].山東大學,2008
{3}吳蘭萍.面向產品設計自動化的人機工程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06
{4}劉紅.簡論設計項目管理[D].武漢理工大學,2004
{5}韓娟.CAID系統的用戶界面研究及應用[D].西北工業大學,2007
{6}吳瑜.人機交互設計界面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
{7}周睿.基于可用性的手機交互界面設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
{8}楊大年.中國民間兒童玩具再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04
{9}王巍.ICAID系統的實現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4
{10}王軍鋒.計算機游戲界面設計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07
{11}熊湘暉.產品造型設計的外觀質量美學評價理論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
{12}李北.未來工業設計的多元化發展趨勢[R].中國科協年會,2006
{13}我們共同的未來[R].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
{14}龔克.非物質與可持續的工業設計道路[D].湖南大學,2002
{15}孫明華.設計藝術學專業建立設計材料數據庫的必要性研究[D].東華大學,2006
{16}郝松.基于產品表象信息庫的工業設計構型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9
論文內容摘要:文章依據工業設計的相關理論,以細節設計與工業設計的關系為視角,分別詮釋了工業設計中細節設計的內涵、工業設計細節的重要性及細節設計與產品成敗的關系。
工業設計是一門隨著現代工業的興起而產生的以工業產品設計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 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發展,消費者更加強調自我和個性的需求,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已逐步從“商品消費”時代進入“品牌消費”時代。市場競爭是產品質量、技術服務和價格等諸多要素的競爭,并且最終要通過品牌競爭來實現。細節設計是品牌、產品、服務、創新、環保等重要因素之一,其實質是設計資源的高效整合與精細化管理,是創新設計與節約理念的有效執行。
本文從工業設計的含義、產品的含義以及產品的構成元素等方面,將工業設計與打造產品緊密結合,具體闡述了廣義工業設計的含義、狹義工業設計的含義;從產品的文化角度,緊密結合工業設計中的細節設計,闡述細節設計中的人文理念、經濟價值對于產品發展成敗和企業銷售能力的重要性;從產品核心競爭力與細節設計的整合出發,結合細節設計對產品的重要性,提升擁有“內功”和“外功”的企業競爭力。
理性分析細節設計的成功之處,并將其吸收、改進;針對失敗的細節設計所涉及之處,從產品的造型、功能、文化等各方面著手,總結教訓,吸取經驗,最終應用到產品設計中。
一、工業設計與品牌
工業設計是一門研究人與物、產品與環境、需求與文化的綜合型的交叉邊緣學科,集成性和跨學科性是其本質特性;是以工業設計產品為對象的造型設計,有別于手工業產品或工藝美術品的設計;也可以說是將工業化賦予可能的、綜合而有建設性的活動。
工業設計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醞釀和探索階段,自18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期;第二個階段是現代工業設計形成與發展的時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第三個階段是工業設計的成熟、繁盛及發展的新時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至今。
如今,工業設計是一門隨著現代工業的興起而產生的以工業產品設計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進入21世紀,消費者不再滿足于物質上的需求,開始注重精神上的滿足,細節設計則可以針對這些個性思維加以創新。
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圖案或是它們的組合,其目的是幫助消費者辨認某個銷售者或銷售者群體的產品或勞務,并使該產品或勞務同競爭對手的產品或勞務區別開來。品牌也是一個系統的總概念,其構成要素包括品牌名稱、品牌標志、商標等組成部分,這是品牌的最基本的概念。
品牌競爭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上的物化和商品化的表現,而工業設計正是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面對wto的沖擊和品牌國際化競爭,缺少品牌競爭力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由于品牌是無形資產,是企業產品高質量的代名詞,品牌既是企業整體素質的體現,又是企業最佳經濟效益的載體。研究工業設計中細節關注與品牌打造之間的關系,不僅能樹立品牌自身良好的形象,而且能獲得持續、快速發展的市場、資金和人才,保證企業能長期發展下去。市場競爭是產品質量、技術服務和價格等諸多要素的競爭,并且最終通過品牌競爭來實現。細節設計的實質是設計資源的高效整合與精細化管理,是創新設計與節約理念的有效執行。
二、工業設計細節與產品文化
設計在產業社會中是不可或缺的,當技術取得進步,為生產和交流提供出新的可能性的時候,設計總會擔當起探索最佳答案的角色。
由于設計中對于產品人文因素的重視,設計活動更加自覺地考慮社會、經濟、文化的影響。符號學、行為學等人文學科直接滲透到產品的細節設計中,更強調產品形態的認知作用、象征作用、聯想作用和隱喻意義,提升著設計的人文精神與人文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注重精神上的滿足,細節設計則可以針對這些個性思維來加以創新,因此,細節設計必將越來越體現出其重要性和實用性,尤其是在工業設計中更為突出。
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和城市工業化步伐的加快,產品同質化現象將是一種難以避免的社會經濟現象。美國國際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一針見血地指出:“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一個公司必須努力尋找能使它的產品產生差異化的特定方法,以贏得競爭優勢。”品牌產品文化作為實施品牌差異化的一種策略,對突顯品牌個性、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增進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和聯想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
細節設計從設計的角度來理解,就是設計資源的精細化整合和細節創新與能源的節約和循環利用。換句話說,就是以精勝多、少用多產,即在設計的每個環節做足、做細、做精,從而達到有效利用和節約設計資源。細節設計的內容包括造型、功能及文化。同時細節設計又蘊含著人文理念與經濟價值這兩個元素。 經過大量研究調查發現:1.好的細節設計可提升產品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在產品設計的成熟階段進行細節設計和自主創新是增強產品競爭力、打造自主品牌形象、獲得巨大經濟利益的有效手段。2.細節設計可以改變一代產品,提升產品層次。這是因為品牌的檔次差距,往往是從細節設計上體現出來的。3.細節設計可以讓產品更人性化,進而更貼近人的情感要求。人的情感是細膩的,設計師應該用同樣細膩的心靈去關注人性,才能以飽含人道主義精神的細節設計去觸動人性。4.細節設計在高科技手段的影響下,給產品設計帶來了更多的設計創意。科技的飛速發展,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也使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取得了較大的提高,以往處于概念和想象中的設計思維,在科技手段下得以實現。5.細節設計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舒適感和精神享受。當人們的物質文明達到一定水平時,就會追求相應的精神文明,而細節設計則可以考慮到并盡量滿足人們的這種心理,給使用者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三、工業設計中細節設計與品牌成敗
格式塔心理學是20世紀初德國的一個心理學派,這一理論與設計息息相關。格式塔是德語的譯音,即整體。認為整體是由局部構成,某一整體式樣中各個不同要素的局部表象看上去究竟是什么樣子,主要是取決于這一要素在整體中所處的位置和起的作用。
細節作為局部存在于工業產品的設計中,有著自己的任務,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產品的設計,是細節(即局部)構成整體。若干的細節有著不同的元素,包括功能的、審美的、文化的、概念的、心理的等。多種元素有各自在設計中的任務和語義,又相互發生關系,生成產品的整體語義和品牌文化。
細節設計對產品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任何產品都是由若干個零部件組合起來的,而很多時候一個零部件的設計不同,或許就會影響到產品的使用壽命和安全系數。如果說技術與營銷是建立我國自主品牌缺少的兩門“內功”,那么,工業設計與細節設計就是“中國制造”缺少的兩門“外功”。 由此可以看出,細節設計的好壞是決定著品牌成敗的關鍵之一。
1.成功的細節設計能給品牌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
好的品牌產品離不開諸多細節的重點整合與創新:在外形細節上可以吸引消費者,在功能細節上又能滿足人機工程學的需求。
2.失敗的細節設計不僅浪費資源和時間,還可能會影響企業未來的市場競爭
若想打動人心、贏得市場顧客,在細節上多下功夫是很有必要的。當前,在我們強調企業技術創新和提升營銷能力的同時,要給予工業設計與細節充分的關注。
3.細節設計提高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在產品的價格、質量和功能都類似的情況下,設計成了唯一影響消費者選擇的因素,當細節設計在產品的競爭中占了優勢,那么消費者就將選擇優秀的產品。因此各大企業之間在產品、技術、成本、設備、工藝等方面的差異越來越小,在某種層面上,企業正越來越注重細節上的競爭——結構巧妙、用材講究、工藝精湛、環保理念、功能創新、時尚色彩、外型美觀。只有注重了這些細節上的設計,才能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產品競爭力及產品附加值,并能使一代產品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同時,注重細節上的設計可以讓產品更具人性化,更貼近人的情感需求,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舒適感和精神享受;進而在高科技手段的影響下,給產品設計帶來更多的設計創意。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品牌效應的角逐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國的自主品牌才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立于不敗之地,將“made in china”推向世界各地!
未來國際市場競爭的主要形式將是品牌的競爭,對于品牌經營的企業,將產品作為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品牌產品的造型設計必須符合品牌戰略。品牌產品造型的優劣將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出奇制勝的決定因素,特別是國際市場競爭已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有沒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戰略、有沒有自己的品牌以及品牌產品造型到底如何已變得十分重要。
構建和諧、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是當代新的戰略目標。對品牌、產品、服務等諸多因素進行細節再設計,是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提高民族品牌的國際形象、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利器。
注釋:
①許喜華.工業設計概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②夏征農.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③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