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行政管理論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論文篇幅:
30004500字,論文必須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個關鍵詞。
二、論文格式:
(一)題目、署名及層次格式、文字、字數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檔;中文標題為三號黑體,如有副標題,另起一行,字體為四號宋體;正文為小四號仿宋體;英文字體為Times New Roman,標題字號為三號,字母全部大寫;如有副標題,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寫,正文為小四號字體;文稿應加注頁碼。
2、題目居中,作者署名(五號、仿宋體)及單位信息(五號、仿宋體)標在題目下,(當作者單位不同時,應用1、2標識區別)。需做作者簡介時,可在當頁下方劃一條橫線,在橫線下加說明。
3、摘要和關鍵詞(五號、黑體)寫在題目后、正文前,摘要和關鍵詞的內容部分為五號仿宋體。如下圖所示:
數字城市化進程
王**1 楊**2 張**1
(1.****大學,北京 100001;2.****研究院,天津 300001)
摘 要:*****************************************************************
*************************************************************************
****************
關鍵詞:*** *** ***
4、論文的層次,統一要求采用:
1 *******
1.1 *******
1.1.1 *******
1.1.1.1*******
(占一行或接排。 當接排時,標題后要加標點。一級標題采用四號黑體,二級標題采用小四號黑體,三級標題采用小四號宋體加粗)
(二)文稿和圖稿其它要求:
1、正確闡述技術內容。名詞術語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如所采用的名詞術語尚未編定時,可采用各業務部門和科研單位常用的名詞術語,不要任意用簡稱、方言。
2、準確使用標點符號,注意:
(1)標題、圖題、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標點;
(2)阿拉伯數字的起止(范圍)號用~,如:
20~30,8%~10%,0~10oC
3、對正文中的某些問題需加以說明時,可用呼應注(也叫腳注),即在所要加注處的右上角標注①、②,同時在本頁末留出位置,劃一橫線與正文隔開,在橫線下注明①、②。
4、計量單位采用國務院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一律用拉丁文書寫。
5、要將中文圖表中的英文說明翻譯成中文(英文不保留)。
6、外文字母寫成印刷體,同時注意將正斜體、大小寫分清楚。
7、數字的書寫(統計數、各種計量及圖表編號等各種順序號)均用阿拉伯數字,世紀、年代、月、日和時刻均用阿拉伯數字,并一概用全稱。
8、表格、公式、樣圖均要編號,每篇論文加注流水號,例如:
圖1、圖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9、照片要求清晰、層次分明,本論文集為非彩印書,請盡量用黑白照片,應盡量避免以顏色做區分的柱狀圖、線條圖等。墨線圖要大小適當,圖線要規整,文字及數字應采用六號字體。照片、圖稿等電子文件需備份一份隨稿件一并提交。
10、稿件為中文的英文摘要或稿件為英文的中文摘要,要放在正文后,參考文獻前。包括題目、作者信息及摘要、關鍵詞。格式如下:
11、參考文獻的項目要列全,格式如下:
從管理學角度來看,行政管理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強調管理事務的理性方法,強調按等級分配權利和按程序和規范辦事;另一方面,它又有極強的擴張性、放射性及膨脹性,常常跨越其自身的職能范圍。由此,致使在高校中,行政權利對學術權利過多介入。行政化的管理和無處不在的行政權利,強化了官本位,相對弱化了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學術地位。尊重學術權利和學術自由, 是高校提升整體競爭力的前提條件,行政權利的泛化將使高校的整體發展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一)待遇、學歷、職稱與教學隊伍差距過大
高校的行政管理隊伍在高校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長期以來,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 在高校里一直存在輕視管理工作的偏見。具體表現在: 第一, 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員待遇偏低, 特別是近幾年, 隨著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向教學大量傾斜, 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待遇更是遠遠低于教師的平均水平。第二, 年輕的、學歷和職位高的人員, 認為行政工作沒有前途而不愿從事管理工作。即使有些從事行政管理的高學歷、高職稱管理者, 則都是教學、管理雙肩挑, 甚至是教學、科研、管理三肩挑, 很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第三, 專職的管理人員年齡偏大, 或學歷偏低, 管理水平也較低。高校的教師隨時可以脫產進修學習, 或者攻讀學位, 而行政管理人員沒有這種機會, 或者機會很少, 造成管理人員的學歷很難提高,而這種低學歷的現象, 不僅降低了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在高校中的地位, 更直接影響到了教育質量的提高。
(二)高校內部行政人員隊伍素質低下
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決定了行政人員必須是高素質的人員。但是在高校中,行政人員的素質問題卻往往不能引起領導的重視。有些領導認為,行政工作任何人都能干好,因此在人員安排上,不考慮工作性質和個人的性格、氣質、品質、特長以及愛好,這導致許多行政人員在自己的崗位上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壓抑個性的成長,每天只是消極的應付工作,而無法從中找到樂趣。
(三)加強高校行政管理的措施
考察公共關系教學對中學行政管理專業的意義,首先應該從兩者的研究內容入手,尋找它們的共同區間,找到了這個區間,意義就顯而易見了。詳細內容請看下文試論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是由其研究對象所決定的。隨著這門學科的發展,其研究內容也不斷豐富和發展。概括地說,包括政府自身的結構、功能及其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活動的規律,具體地說,包括行政職能、行政環境、行政組織、行政首長與領導群體、國家公務員、行政決策與執行、行政監督、行政法制、行政機關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與技術、行政效率與改革等等。
行政管理學關注的面極其廣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關系學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傳播和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的一門科學。它旨在通過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利用有效的傳播和溝通手段,達成公眾對組織的了解、認可與合作。公共關系學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應用性,這就決定了學習這門學科必須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公共關系學所關心的內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學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學看來,公共關系學是一種極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學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內容,公共關系學則根據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類專業設置這門課程就顯得十分重要,沒有了公共關系學,行政管理就如同斷了一臂。歸納起來,公共關系學使攻讀管理類專業的學生認識到公共關系在現代管理中的性質、意義和作用,學習和理解公共關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組織與公眾溝通的過程、手段和方法,最終的目的是努力培養現代公共關系意識,完善自身的公共關系素質,提高實際公共關系能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運用到工作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去。
公共關系學是行政管理專業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課程之一,其理論部分是對行政管理理論的重要補充和完善,其實務部分是行政管理學生所必備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