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安全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信息安全論文3900字(一):探究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的數據加密技術論文
【摘要】隨著近幾年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生產和生活對網絡數據的依賴程度越來越越高,人們對網絡信息安全重視程度也隨之提升。對于網絡信息而言,信息數據安全非常重要,一旦發生數據泄露或丟失,不僅會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和財產安全,甚至還會影響社會穩定和安全。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分析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現狀,探索有效的數據加密技術,為網絡環境安全和質量提供保障。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數據加密技術
引言:信息技術的普及為人們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和幫助,但是由于信息安全風險問題,人們的隱私數據安全也受到了威脅。但是,目前計算機網絡環境下,數據泄露、信息被竊取問題非常常見,所以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護必須重視這些問題,利用數據加密技術解決此難題,才能維護網絡用戶的信息安全。因此,如何優化數據加密技術,如何提升網絡信息保護質量,成為計算機網絡發展的關鍵。
1.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基本概述
所謂計算機網絡安全就是網絡信息儲存和傳遞的安全性。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所以想要提升網絡信息安全性能,必須優化信息加密技術和加強信息管理控制,才能為計算機網絡安全提供保障。將數據加密技術應用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中,不僅可以提升數據保護權限,限制數據信息的可讀性,確保數據儲存和運輸過程不會被惡意篡改和盜取,還會提高網絡數據的保密性,營造良好的網絡運行環境。因此,在計算機網絡快速發展的環境下,重視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斷優化數據加密技術,對維護用戶信息安全、保護社會穩定非常有利。
2.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現狀問題
2.1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的緣由
根據網絡信息發展現狀,信息安全面臨的風險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人文因素和客觀因素。首先:網絡信息安全的客觀因素。在計算機網絡運行中,病毒危害更新換代很快,其攻擊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如果計算機防御系統沒有及時更新優化,很容易遭受新病毒的攻擊。例如,部分計算機由于系統長時間沒有升級,無法識別新木馬病毒,這樣便已遺留下一些安全漏洞,增加了信息安全風險。同時,部分計算機防火墻技術局限,必須安裝外部防護軟件,才能提升計算機網絡防護能力。其次:網絡信息安全的人文因素。所謂人為因素,就是工作人員在操作計算機時,缺乏安全防護意識,計算機操作行為不當,如:隨意更改權限、私自讀取外部設備、隨意下載上傳文件等等,嚴重影響了計算機網絡數據的安全性,涉密數據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例如,在連接外部設備時,忽視設備安全檢查工作,隨意插入電腦外部接口,容易導致計算機感染設備病毒,導致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受到威脅。
2.2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技術有待提升
信息安全是計算機網絡通信的重要內容,也是計算機網絡通信發展必須攻擊的難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計算機信息安全防御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升級,能夠有效應對病毒沖擊危害,但是相比先進國家而言,我國計算機信息技術起步較晚,網絡信息安全技術也有待提升。例如,根據我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現狀,對新病毒的辨識能力和清除能力較弱,無法有效控制病毒侵害,這對信息安全保護和系統運行都非常不利。因此,技術人員可以借鑒他國安全技術經驗,構建出針對性的信息安全防護技術,優化計算機系統安全性能,才能為網絡信息安全傳輸提供保障,避免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3.數據加密技術分析
3.1對稱加密技術
所謂對稱機密技術,就是指網絡信息傳輸中所采用的密鑰功能,利用加密和解密的方式,提升傳輸數據的安全性,常常被應用于電子郵件傳輸中。同時,對稱加密技術具有加密和解密密鑰相同的特征,所以密鑰內容可以通過其中一方進行推算,具備較強的可應用性。例如,在利用電子郵件傳輸信息時,傳輸者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將郵件內容轉化為不可直接閱讀的密文,待郵件接收者收到數據信息文件后,再采用解密算法將密文還原可讀文字,既可以實現數據傳輸加密的目的,又能確保交流溝通的安全性。從應用角度來講,對稱加密技術操作簡捷方便,并且具備較高的安全度,可以廣泛應用于信息傳輸中。但是,對稱加密技術欠缺郵件傳輸者和接收者的身份驗證,郵件傳輸雙方密鑰有效的獲取途徑,所以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3.2公私鑰加密技術
相對于對稱加密技術而言,公私鑰加密技術在進行信息加密時,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不具備一致性,密鑰安全性更佳。在公私鑰加密技術中,信息數據被設置了雙層密碼,即私有密碼和公開密碼,其中公開密碼實現了信息數據加密工作,并采用某種非公開途徑告知他人密鑰信息,而私有密碼是由專業人員保管,信息保密程度高。因此,在采用公私鑰加密技術時,需要先對文件進行公開密鑰加密,然后才能發送給接收者,而文件接收者需要采用私有密鑰進行解密,才能獲取文件信息。在這樣的加密模式下,網絡數據信息安全度提升,密碼破解難度也進一步加大,但是這種加密方式程序較為復雜,加密速度慢,無法實現高效率傳播,加密效率相對較低,不適用于日常信息交流傳輸。
3.3傳輸加密和儲存加密技術
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護中,數據傳輸加密、儲存加密是重點保護內容,也是信息數據保護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在數據傳輸過程中被竊取和篡改風險問題。線路加密和端對端加密是兩種主要的傳輸加密方式,實現了傳輸端和傳輸過程的信息安全保護工作。例如,傳輸加密是對網絡信息傳輸過程中的安全保護,通過加密傳輸數據線路,實現信息傳輸過程保護,如果想要停止加密保護,必須輸入正確的密鑰,才能更改數據加密保護的狀態。端對端加密技術是在信息發送階段,對數據信息實施自動加密操作,讓數據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呈現出不可讀的狀態,直到數據信息到達接收端,加密密碼會自動解除,將數據信息轉變為可讀性的明文。此外,存取控制和密文儲存是儲存加密的兩種形式。在存取控制模式中,信息數據讀取需要審核用戶的身份和權限,這樣既可以避免非法用戶訪問數據的問題,又能限制合法用戶的訪問權限,實現了數據信息安全等級分層保護。
4.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數據加密技術的合理應用
4.1數據隱藏技術
在網絡信息數據加密保護中,將數據信息屬性轉變為隱藏性,可以提升數據信息的可讀權限,提升信息安全度。因此,將信息隱藏技術應用于網絡信息加密工程中,利用隱蔽算法結構,將數據信息傳輸隱蔽載體中,可以將明文數據轉變為密文數據,在確保信息安全到達傳輸目的地時,再采用密鑰和隱蔽技術對數據信息進行還原,將密文數據還原成明文數據。例如,在企業內部區域網絡信息傳輸時,便可以采用數據隱蔽技術控制讀取權限,提升網絡信息傳遞的安全性。因為在企業運行模式下,一些企業信息只限于部分員工可讀取,尤其是一些涉及企業內部機密、財務經濟等數據,所以需要采用隱蔽載體技術,通過密鑰將隱藏的提取數據信息。在這樣的加密模式下,企業數據信息安全性得到保障,不僅可以實現信息數據高效率傳播,還降低了二次加密造成的安全隱患,控制了員工讀取權限,對企業穩定發展非常有利。
4.2數字簽名技術
相比公私鑰加密技術而言,數字簽名技術更加快捷便利,是公私鑰加密技術的發展和衍生。將數字簽名技術應用于網絡信息安全中,在數據傳輸之前,傳輸者需要先將數據文件進行私有密鑰加密,加密方式則是數字簽名信息,而數據文件接收者在收到文件信息后,要使用公共密鑰解密文件。由此可見,數字簽名技術在公私鑰加密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權限身份的審核程序,即利用數字簽名的方式,檢查數據文件傳輸者的權限和身份,進一步提升了網絡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同時,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中,根據信息數據管理要求,靈活運用對稱加密技術、公私鑰加密技術和數字簽名技術,充分發揮各項加密技術的優勢作用,落實數據傳輸和存儲加密工作。例如,針對保密程度較低的數據信息而言,可采用靈活便利的對稱加密技術,而對于保密級別較高的數據而言,即可采用數字簽名技術進行加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保障網絡信息傳輸效率,優化信息傳輸的安全性能,還可以提升數據加密技術水平,為網絡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4.3量子加密技術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加密技術也在不斷創新和優化,信息安全保護質量也隨之提升。相比以往的數據加密技術而言,量子加密技術的安全性更好,對數據安全控制效果更佳。將量子力學與加密技術進行有效融合,既可以實現數據傳輸時的加密操作,又能同時傳遞解密信息,節省了單獨的密鑰傳輸操作,加密方式也更加智能化。例如,在網絡信息傳輸中,一旦發現數據傳輸存在被竊取和被篡改的風險,量子加密技術會及時作出反應,轉變數據傳輸狀態,而數據傳輸者和接收者也能及時了解數據傳輸狀況。這種數據加密方式一旦發生狀態轉變是不可復原的,雖然有效避免的數據泄漏風險,但可能會造成數據自毀和破壞問題。同時,由于量子加密技術專業性強,并且仍處于開發試用狀態,應用范圍和領域比較局限,無法實現大范圍應用。
5.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提升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落實各項數據加密技術應用工作非常必要。根據網絡信息安全現狀問題,分析了對稱加密、公私鑰加密、數據隱蔽等技術的應用優勢和弊端,指出其合理的應用領域。通過合理運用這些數據加密技術,不僅強化了數據傳輸、存儲的安全性,營造了良好的網絡信息環境,還有利于提升用戶的數據加密意識,促進數據加密技術優化發展。
信息安全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護研究論文
摘要: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計算機網絡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有效提高了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水平。計算機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特征決定了技術的應用必須考慮信息安全與防護的相關問題。本文介紹了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特征和問題,研究了如何保證網絡信息安全,提出了3點防護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防護
進入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逐步成為人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必備的工具,如電子商務、網絡辦公、社交媒體等。計算機網絡相關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模式和工作效率,實現全球各地區人們的無障礙溝通。但在網絡世界中,信息的傳播和交流是開放和虛擬的,并沒有防止信息泄露和被非法利用的有效途徑,這就需要從技術層面上考慮如何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特別是近年來大數據技術的高速發展,海量數據在網絡中傳播,如何保證這些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目前網絡信息安全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1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特征
大數據是指信息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對這些數據的描述和定義并加以利用和創新是目前大數據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大數據的產生是伴隨著全球信息化網絡的發展而出現的,在這個背景下誕生了大量的商業企業和技術組織,也為各行各業提高生產力水平和改變生產模式提供了有效幫助。大數據時代的網絡特征首先是非結構化的海量數據,傳統意義上的海量數據是相關業務信息,而大數據時代由于社交網絡、移動互聯和傳感器等新技術與工具快速發展產生了大量非結構化的數據,這些數據本身是沒有關聯性的,必須通過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才能產生社會價值;其次,大數據時代的網絡信息種類和格式繁多,包括文字、圖片、視頻、聲音、日志等等,數據格式的復雜性使得數據處理的難度加大;再次,有用信息的比例較低,由于是非結構化的海量數據,數據價值的提煉要經過挖掘、分析、統計和提煉才能產生,這個周期還不宜過長否則會失去時效性,數據的技術和密度都會加大數據挖掘的難度;最后,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安全問題更加突出,被非法利用、泄露和盜取的數據信息往往會給國家和人民群眾造成較大的經濟社會損失。傳統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安全防護主要是利用網絡管理制度和監控技術手段來提高信息存儲、傳輸、解析和加密的保密性來實現的。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的規模、密度、傳播渠道都是非常多樣化的和海量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的措施也需要不斷補充和發展。目前網絡信息安全的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一是網絡的自由特征會對全球網絡信息安全提出較大的挑戰;二是海量數據的防護需要更高的軟硬件設備和更有效的網絡管理制度才能實現;三是網絡中的各類軟件工具自身的缺陷和病毒感染都會影響信息的可靠性;第四是各國各地區的法律、社會制度、宗教信仰不同,部分法律和管理漏洞會被非法之徒利用來獲取非法利益。
2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措施
2.1防范非法用戶獲取網絡信息
利用黑客技術和相關軟件入侵他人計算機或網絡賬戶謀取不法利益的行為稱為黑客攻擊,黑客攻擊是目前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系中比較常見的一類防護對象。目前針對這部分網絡信息安全隱患問題一般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的:首先是完善當地的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對非法用戶進行約束,讓他們明白必須在各國法律的范疇內進行網絡活動,否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其次是構建功能完善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管理系統,從技術層面提高數據的可靠性;再次是利用物理隔離和防火墻,將關鍵數據進行隔離使用,如銀行、證券機構、政府部門都要與外部網絡隔離;最后是對數據進行不可逆的加密處理,使得非法用戶即使獲取了信息也無法解析進而謀利。
2.2提高信息安全防護技術研究的效率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這對信息安全防護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針對網絡中的病毒、木馬和其他非法軟件進行有效識別和防護,這都需要國家和相關企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才能實現。目前信息安全防護技術可以概括為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兩個方面,其中物理安全是保證網路系統中的通信、計算、存儲、防護和傳輸設備不受到外部干擾;邏輯安全則是要保障數據完整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信息的邏輯安全技術,包括安全監測、數據評估、撥號控制、身份識別等。這些技術研究的效率直接影響著網絡信息安全,必須組織科研人員深入研究,各級監管部門也要積極參與到網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中來,從技術和制度兩個方面來提高信息防護技術的研究效率。
2.3提高社會大眾的信息安全防護意識
目前各國都對利用網絡進行詐騙、信息盜取等行為進行法律約束,也利用報紙、電視、廣播和網絡等途徑進行信息安全防護的宣傳教育。社會大眾要認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使用網絡時才能有效杜絕信息的泄露和盜用,如提高個人電腦防護措施、提高密碼強度等。各級教育部門也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網絡信息安全的相關事宜進行宣傳和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識,這都是有效提高信息安全防護能力的有效途徑。
“安全隱患”,乍一聽,沒什么。可是,這安全的隱患卻時時刻刻地反應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安全的重要。
有些人心胸狹隘,遇事斤斤計較,不肯吃虧,這樣,不僅會讓自身有“安全隱患”,有時,也難免會破壞人際關系。我也曾目睹了這樣的一幕。班級了,有些人碰到了同學的筆盒,不幫同學撿起來也就算了,還連聲“抱歉”也不說,扭頭就走。要是碰上“嚴已律己,寬己對人”的還好,若碰上同樣與同學針鋒相對的,那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或許,耳邊,也會時不時地飛來幾句刺耳的聲音“喂,我說你這人怎么這么不小心呀?”“哼,我這哪兒是不小心呀?明明是你自己把筆盒放得太‘懸’了嘛!怎么能夠怪我呢?”。。。。。。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爭了起來。如此爭強好勝,沒準就會把不起眼的小摩擦,發展成大糾紛。
俗語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對于如此諸多的安全隱患,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寬容如水的溫柔,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復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洗凈了安全的隱患;它似一面銅鏡,讓人們看清了自己;它似一滴乳汁,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時的敵視。試想一下,如果針鋒相對,以同樣的方法還擊對方,那么,除了兩敗俱傷,頭破血流之外,還能夠帶來什么呢?
寬容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讓安全永遠伴隨著自己。沒有了安全的隱患,能夠讓我們擁抱美好的明天!
借鑒國外增值業務的發展模式,一方面合作運營模式受到全球普遍關注和認同,另一方面安全增值業務也得到了廣泛的開展。加拿大貝爾、日本NTT、美國AT&T、英國電信、韓國電信都開展了針對企業和終端用戶的安全增值業務,特別是英國電信推出了針對企業和團體的安全服務,其服務項目有20項之多,包括了DDoS的流量清洗、郵件加密、URL過濾、以及安全評估和加密的多種服務。
城域網安全增值方案
近幾年城域網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城域網的接入形式也從有線的網絡向無線網絡發展,城域網絡上承載的業務也有單一的上網和專線業務向VoIP、IPTV融合的多業務網絡發展。城域網也稱為本地網,以中國電信網絡為例,其骨干網ChinaNet已經延伸到300多個城市,CN2網絡也擴展到200多個城市,所以本地城域網絡將會被兩張網絡承載。ChinaNet將承載普通Internet上網業務,而CN2網絡將承載VPN、VoIP、IPTV等對服務質量要求比較高的業務。
城域網的用戶分類及業務
大客戶(包括政府、大型企業):租用電信的網絡訪問Internet,或租用專線建立內部的專網;建立了自己服務器中心,提供企業內部的網站、郵件等業務;利用網絡專線建立開展企業內部的VoIP或視頻會議系統。
網吧、話吧:租用線路開展經營性業務。
機場、酒店等:給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同時也是基礎性的服務。
中小企業:租用線路上網。
個人用戶:目前主要的業務是寬帶上網,未來在VoIP、IPTV業務上會有很大的發展。
城域網常見攻擊種類型
針對大客戶服務器及路由器的DDOS攻擊;
針對核心業務設備的攻擊,如對VoIP的軟交換設備、IPTV中的組播服務器、其中的中間服務器(如點播系統)的攻擊;
針對中小企業終端、服務器、郵件系統等的攻擊;
針對個人用戶終端的木馬、病毒攻擊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城域網有各種網絡的接入點,諸如BAS接入、交換機接入、AR接入、PE-CE接入等等;而且接入的客戶也各種各樣,如企業大客戶、網吧運營用戶、普通接入用戶等;接入的業務也多種多樣,如寬帶接入、VoIP接入、IPTV接入等等。所以應當首先在各個接入網關解決安全問題,除了在路由交換設備上面完成相關訪問控制以外,我們也應當部署專門的安全網關設備,如防火墻、UTM、病毒網關、垃圾郵件網關等等。同時,城域網出口也是安全部署的重點,由于城域網是由地市公司進行負責維護,所以城域網入口就是防護骨干有害流量進入的重點,部署DDOS防護系統、DPI檢測系統是維護城域網安全的基礎。
IDC安全增值方案
從近年來IDC業務的開展情況來看,原有靠出租帶寬和機柜的業務方式,已經顯得老套,滿足不了日益復雜的網絡應用和系統應用的需求,也難以說服高端用戶,并從高端用戶那里幫助電信獲取更多的利潤。同時,IDC同行業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從目前IDC業內對于業務發展的普遍認識來看,為了鞏固現有客戶,滿足其他中小型客戶的需求,并不斷引入高端優質客戶,已經普遍認可要為客戶量身訂制多元化的服務,以傳統業務之外的增值業務來留住和發展客戶。
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來惡性和重大安全事件的相繼發生,網絡安全已經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日益嚴峻的話題。在IDC的托管用戶群體中,很多用戶對IT的依賴正變得越來越大,如電子商務、門戶網站、行業性網站、網絡游戲、對外貿易等行業用戶,托管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成為客戶運維人員首要關心的問題;而電信作為服務器托管的提供商,加之電信在網民心目中一貫具有的ISP提供商的形象,不可避免地具有為客戶提供干凈、安全的網絡空間,保持客戶業務系統正常、安全運轉的責任。另一方面,電信的IDC運維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也經常接到例如密碼被篡改、系統入侵等安全方面的投訴,這些投訴和處理的結果也直接關系到電信IDC在托管客戶心目中的形象和客戶的去留。綜合以上兩方面來看,從安全的角度入手,為IDC托管客戶提供全面而細致的安全增值服務,肯定可以滿足相當多客戶的安全需求,解決客戶日常頭痛的安全問題,提高電信的客戶滿意度。特別是在目前IDC安全增值服務還沒有十分成熟的情況下,誰走在了前列,誰能第一時間為客戶打造安全、合理、有效的安全服務,誰將能率先留住客戶的心。
IDC托管用戶分類
傳統大客戶(政府、大企業):具備基礎維護能力,希望獲得專業技術服務;重視安全,資金充裕。
互聯網企業(網游、視頻服務、電子商務、二級IDC):業務開展對IDC環境的依賴度高;具備相對完備的技術力量;重視安全,在安全建設上愿意投資。
中小企業:技術力量較弱,對運營商比較依賴;希望花最少的錢享受較為專業的服務。
IDC安全問題分類
安全對抗類:網絡鏈路中斷(ARP攻擊)、主機數據存儲災難;帶寬消耗型DDoS攻擊;應用型DDoS攻擊(DNS、網游、視頻)、Web應用攻擊(SQL注入、網頁篡改)、惡意代碼(網站掛馬、病毒攻擊)、僵尸召喚(成為BotNet的一部分)、垃圾郵件、新興應用攻擊(視頻、VOIP)、內容欺詐(Phishing)。
安全合規類:根據行業/企業的差異性;非法內容。
安全管理類:業務流量分布統計;設備/應用日志分析。
鏈接典型運營商IDC安全應用項目
安全漏洞通告:對安全漏洞信息進行實時的跟蹤和整理,定期提供給用戶,便于用戶提前制定應對策略,真正做到未雨綢繆。郵件形式定期發給用戶,用戶也可以通過自服務平臺查詢安全漏洞歷史信息。
系統掃描:定期對用戶服務器操作系統進行漏洞掃描,查找系統漏洞,并將掃描結果以檢查報告形式提交用戶。
系統加固:對于系統掃描/安全評估中發現的系統漏洞和薄弱環節進行修補操作,提供加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