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風險評估技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由于電網規模不斷擴大,電網元件N-1和N-2組合數量十分龐大。為提高計算效率,需要在全故障掃描時采用加速技術。
1.1靜態掃描加速技術
1)對于雙回線或多回線、并列運行的變壓器等,在掃描時無論是單重故障還是多重故障,均只枚舉一次;
2)使用拓撲分析功能,快捷地找出同塔雙回線路,以及同一發電機組的出口變壓器;
3)優化元件切除方案,生成校核元件列表,只生成一次節點導納陣,優化了靜態掃描計算流程;
4)使用改進PQ分解法,并用合并小支路的形式提流計算收斂性和計算速度。
1.2動態掃描加速技術
按故障的嚴重程度對故障的計算順序進行排序,優先計算較嚴重的故障。若計算結果顯示穩定,則自動認為該元件發生較輕的故障也能保持穩定,而不再對較輕故障進行校核,從而減少動態掃描計算量。動態故障優先級見表2所示。優先級1表示故障后果最嚴重,優先級9表示故障后果最輕微。動態掃描時從優先級為1的故障開始。
2應用測試
本系統已在江西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投入運行。使用本系統對江西電網2014年夏大方式進行分析,對220kV及以上電網進行靜態和動態全故障掃描。故障元件范圍是江西省內220kV及以上電網元件,分區選擇江西省內全部13個分區,電壓等級選擇220kV、500kV。越限元件范圍與故障范圍相同。
2.1靜態全故障掃描
靜態故障類型選擇N-1和同桿并架故障掃描。結果顯示,靜態掃描故障總數760個,導致越限的故障11個,其中導致母線電壓越下限的故障1個,導致線路過載的故障1個,導致變壓器過載的故障9個。靜態掃描結果詳細列出了11個導致越限的故障信息,包括切除元件列表和越限元件及越限量。用戶可以在地理圖中選擇相應的故障作業號查看潮流結果。
2.2動態全故障掃描
動態故障類型選擇線路三相短路、單相接地重合閘成功、同桿雙回或多回異名相故障。根據計算設置,本次掃描自動生成3202次故障,結果表中列出2168次故障暫穩計算結果,有1034次故障根據動態掃描加速技術省略計算。在有暫穩計算結果的故障中,導致功角失穩的有85個,導致電壓失穩的有420個。
2.3計算結果分析
該系統計算過程迅速,結果準確。該次應用在臺式計算機上完成,CPU是intel酷睿2.93GHz,內存2G。在進行江西220kV及以上電網靜態全故障掃描時,僅需5~7min即可完成。完成江西220kV及以上電網線路三相故障動態掃描需要約22h。通過抽樣對比可以驗證該系統的計算結果與PSASP是一致的。
3結論
1.1資料來源
2011—2013年新生兒數據來源于鞍山市統計年鑒;脊灰疫苗常規免疫接種情況、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病例監測資料來源于“中國免疫規劃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常規免疫接種率報告數據、AFP監測數據及脊灰疫苗強化免疫資料為鞍山市免疫規劃歷年工作痕跡資料;麻疹疫情數據來源于中國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
1.2評估指標
按照《2014年脊灰野病毒輸入傳播風險評估方案》,根據得分情況綜合判定風險等級。風險評估總分由3項一級指標評分乘以不同權重系數后相加得到,根據總分分值獲得情況判定風險高、中、低的分級。一級評估指標包括人群免疫情況、AFP病例監測系統運轉情況和脊灰野病毒輸入風險。每項一級評估指標由相對獨立的二級指標構成,各二級指標根據相關標準給出評分,各二級指標分數相加,得到一級評分,見表1。對15歲以下人口數少于10萬人的地區,應累計年度計算AFP病例報告發病率。
2結果
2.1基本情況
鞍山市位于遼寧省南部,不與其他國家相接壤,鞍山市統計年鑒顯示,所轄3個縣(市)4個區,分別為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千山區、海城市、臺安縣和岫巖縣,總人口3503584人,2011年鞍山市新生兒數為22676人,2012年鞍山市新生兒數為22800人。
2.2人群免疫接種情況
2.2.1脊灰疫苗(OPV)常規接種情況:自從脊灰疫苗納入兒童免疫規劃以來,鞍山市歷年來脊灰疫苗報告接種率均高于國家要求的水平。2011—2013年脊灰疫苗常規免疫接種率分別為99.66%、99.75%和99.76%。2011—2013年調查結果顯示,鞍山市脊灰疫苗調查接種率分別為100.00%、99.74%和100.00%。參照2012年統計年鑒和常規免疫接種率報告,2011—2013年鞍山市脊灰疫苗第3針平均估算接種率為118.03%,所有縣(市)、區的平均估算接種率均達到100.00%。
2.2.2脊灰疫苗強化免疫(DTP1)、查漏補種情況:從2000年開始,鞍山市每年都強化脊灰疫苗查漏補種工作,達到國家要求的95.00%以上標準。2010—2011年度,脊灰疫苗強化、查漏補種應補種725人,共補種705人,補種率為97.24%。2012年開展2輪次DTP1,共接種241775劑次,平均接種率為98.78%,2013—2014年度,應補種640人,實種629人,補種率為98.28%。
2.2.32013年DTP1實種人數與2011年的變化趨勢;鞍山市2013年DTP1實種人數與2011年的變化趨勢為3.51%,各地區2013年DTP1實種人數與2011年的變化趨勢介于0.94%~16.68%之間,變化趨勢較高的分別是千山區(16.68%)、立山區(14.34%)和鐵東區(13.67%),最低的為鐵西區(0.94%),由于千山區有個別村因行政區劃調整到其他區,并且千山區每年新出生兒童數比較少,所以導致其DTP1實種變化趨勢較大,立山區和鐵東區2013年比2011年新出生兒童數有所增多,同時DTP1實種增多,導致DTP1實種存在一定的變化趨勢。
2.3AFP病例監測情況
2.3.1報告情況:2011—2013年鞍山市共報告AFP病例47例,沒有高危病例發生。2011年15歲以下AFP報告發病率為3.02/10萬,2012年為1.65/10萬,2013年為2.60/10萬,均達到了國家要求的1/10萬的指標。其中海城市每年人口數達10萬人以上,2012年沒有病例報告,其他縣(市)、區每年人口數未達10萬人,按照2年或3年累加的人口數計算均達到國家要求的15歲以下AFP報告發病率1/10萬的指標[3]。
2.3.2各項監測指標完成情況:47例AFP病例報告后48小時內調查及時率、14天內雙份合格便標本采集率、雙份便標本7天內送達省級脊灰實驗室及時率和75天內隨訪表及時送達率指標,均達到了國家要求80.00%以上的標準。所有哨點醫院每旬進行主動監測工作,旬報率為100.00%。各縣(市)、區疾控機構按要求每月進行主動監測上報率為100.00%。
2.4麻疹疫情情況
2011年和2012年全市分別報告1例麻疹確診病例,沒有1~14歲組麻疹病例報告。2013年鞍山地區共報告麻疹病例3例,麻疹發病率為0.82/100萬。報告1~14歲組麻疹病例1例,鞍山市1~14歲組麻疹發病率為0.8/100萬,患者住址在海城市。2011—2013年全市實現了麻疹發病率1/100萬以下的指標。
2.5評分
鞍山市綜合評分結果表明,2014年鞍山市脊灰野病毒輸入傳播風險評估綜合評分為0分。8個縣(市)、區中,除海城市9分外,其他縣、區評分均在0~5分范圍內。同時依據≤5為脊灰野病毒輸入傳播低風險地區、5~10為脊灰野病毒輸入傳播中風險地區、≥10為脊灰野病毒輸入傳播高風險地區的標準,劃定鞍山地區高、中、低風險范圍分別是:鞍山地區為脊灰野病毒輸入傳播低風險地區,鞍山市的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千山區、臺安縣和岫巖縣為脊灰野病毒輸入傳播低風險地區,海城市為脊灰野病毒輸入傳播中風險地區。
3討論
>> 網絡交易信用風險的防范分析 我國網絡購物的信用風險研究 基于復雜網絡的信用風險傳染模型研究 基于神經網絡的信用風險預警研究 信用風險分析方法的發展 網上交易信用風險評價研究:基于網上拍賣的賣方視角 銀行間市場交易系統的信用風險模塊設計研究 網絡銀行個人客戶信用風險評價研究 網絡借貸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研究綜述 信用風險研究分析 基于BP神經網絡的農戶小額信貸信用風險評估研究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企業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研究 基于BP神經網絡的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研究 網絡借貸平臺信用風險的測度和控制研究 基于P2P網絡借貸的信用風險管控研究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評價方法研究 基于信用風險與ABC分類方法分析的應收賬款研究 基于 Fisher判別方法的信用風險評估實證研究 信用風險評估中的財務分析方法 信用風險的變革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2]倪翠云.我國網絡購物的信用風險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1(6):61-62.
[3]于鳴燕.人工神經網絡在金融領域信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7-06.
[4]馮煒.消費者網絡購物信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10-06.
[5]洪瓊.C2C交易模式下誠信問題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06.
[6]周艷美,李偉華.改進模糊層次分析法及其對任務方案的評價[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8(5):212-214.
[7]劉巧玲,張金城.在線拍賣信用行為的博弈分析[J].商業研究,2007(8):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