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召開推進現代農業工作講話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召開推進現代農業工作大會,出臺《“十一五”農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及相關政策性文件,確定了“十一五”時期新區農業發展定位、目標。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杜同志在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中央、市委市府關于“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關工作部署,把農業視作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產業結構的一部分,使現代農業成為建設現代化新城區的一個亮點,成為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鮮明特征。
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同志在會上作農業工作報告。市農委主任徐同志、區委副書記張同志出席會議。
據悉,自開發開放以來,新區農業基本實現了“三個轉變”:從傳統自然型向城郊集約型、現代都市型轉變,從追求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單純的產品型向產業品牌型轉變。截至“十五”期末,擁有耕地總面積13.2萬畝,其中種植糧食、經濟作物、生態型植物的比例分別為17%、20%和63%。年農業產值達到12億元,農業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達38億元,年農產品出口額3200萬美元。
杜同志在講話中指出,建設現代農業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在發展現代農業中,要堅持規劃先行、科技強農、集約發展、改革創新、服務全國、以人為本這“六個關鍵環節”。
根據《規劃》,將把科技農業、設施農業、服務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著力點,并形成現代農業產業“一帶兩區”格局,即臨空生態服務農業產業帶、科技農業產業區、設施化農業生產示范區。
《規劃》明確,“十一五”時期新區農業發展定位是:重點以科技為支撐,發展科技型農業,培育以孫橋現代農業為龍頭的農業科技產業;注重新區城市發展需求,立足全市、全國,重點發展服務型農業,使農業成為新區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提高農業生產效能為出發點,發展現代設施化農業。在充分發揮農業經濟效能的同時,注重農業生態為城市服務的效能,在不斷提升農業產業能級的同時,注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作,在建設現代農業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對全國農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到2010年,要形成科技領先、服務完善、產業集聚、生態優良、效益顯著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體系,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會上還出臺了《“十一五”期間農業專項資金扶持實施意見》、《扶持基本農田區域發展意見》、《推進村級綜合體制改革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并對新區農村衛生事業、文化建設、中心村及自然村改造、教育人才隊伍等方面提出規范意見。
會議由主持。會上還舉行了“交大農學院教授工作室”揭牌儀式、農業科技單位和農業保險公司與基層農業服務中心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