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在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上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全區農村工作會議剛剛閉幕,增加農民收入的目標和措施已經明確。農村公路作為農村最根本的基礎設施,是實現農民增收的基本條件和重要支撐。此時召開旨在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的通達工程建設現場會非常及時,也十分必要,是交通部門服務“三農”、貫徹落實全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
下面,我就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建設,講三個問題。
一、認真總結農村公路建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年是我區通達工程建設的開局之年。5月23日,正值“非典”防控的關鍵時刻,區政府按照一手抓防控“非典”、一手抓經濟建設的要求,及時召開了全區農村公路建設動員大會,適時啟動了通達工程建設。至此,農村公路建設成了交通發展的“主題詞”,也成了區、鄉(鎮)兩級政府工作的“關鍵詞”,被擺上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近一年來,交通主管部門和通達工程沿線鄉鎮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等不利條件,精心組織,狠抓落實,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認真總結前一階段的工作經驗和好的做法,對推進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1、農村公路建設投資首次突破了三千元大關。去年開工建設5條線路7個標段,總計51公里(其中龍水線6公里、貍宣線9公里、嶧寶線12公里、水雁線11公里、楊文線13公里)。完成路面底基層51公里、路面基層23公里、路面面層12公里,全年累計完成投資2700萬元。
完成了文昌東嶺新大橋主體工程建設;雁翅大橋兩端接線、造紙廠廠區道路建設進展順利。
全年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3080萬元,首次突破了三千元大關。是我區公路建設開工面最廣、投資額最大的一年。
2、農村公路建設形成了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都將農村公路建設擺到突出位置來抓,組建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有關部門參加的強有力的專門領導班子,制定了許多有利于公路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實行了區四大班子領導聯系通達工程項目的制度;建立了督查機制和獎懲機制。做到了農村公路建設宣傳教育有高度,協調矛盾有深度,解決問題有力度,發動群眾有廣度。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視、交通操作、部門聯動、社會支持的工程建設機制,在通達工程建設中較好地實現了由單純的部門行為向政府行為、社會行為的轉變,有力地保障了通達工程建設任務的落實。
3、農村公路建設涌現出“一路一議”的籌資方式。文昌鎮新灘村采取“一路一議”的辦法即捐資按照農民自愿的原則組織,按照“一事一議”的程序辦理,做到議之有法,議之有據,不碰高壓線(農民負擔),也不搞軟著陸,籌集村級公路建設資金,為加快我區通村公路建設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通達工程油路面鋪筑實現了機械化施工。區交通局在工程建設資金緊缺的情況下,通過干部職工集資的辦法,籌集資金150萬元,購置了拌和樓、裝載機、瀝青加溫罐、攤鋪機等油路面機械化施工設備,率先在全市農村公路建設中實現了拌和、運輸、攤鋪、碾壓的機械化。
5、工期、質量、成本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全面推行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層層分解落實質量管理責任,全面加強工程管理,取得了進度、質量、效益、管理的同步提高。
6、“三六一機制”得到了全面落實。全區340個行政村都建立了鄉村公路養護機制,其中264個村實行了“一事一議”政策,占村總數的78%,籌集建養資金527.31萬元;人均用于公路建設的金額10.05元,小機養路費用于農村公路建養達450萬元,占*年我區小機養路費征收額674萬元的67%。
以上表明,我區農村公路建設已經全面鋪開并取得重要進展,各項工作正在逐步理順,各項管理措施開始取得實效。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農村公路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各地認識不平衡、局部質量不穩定、施工環境不理想、養護機制不健全。特別是部分鄉鎮存在一味“等、靠、要”思想,主觀上不重視、職責不落實、協調不主動,導致工作力度不夠,工程進展緩慢,貽誤了公路建設的良好時機。
這些問題,雖然是局部或個別現象,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但是反映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偏差,也反映出一些結構性的、政策性的、深層次的問題。任何工作在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全局,所以,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對待,并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正確分析和把握當前農村公路建設面臨的嚴峻形勢
2004年是我區通達工程建設攻堅年。之所以稱之為攻堅年,是因為公路建設既有難得的機遇,也存在著很多困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瓶頸”制約依然存在
一是現在農村公路的總量不足,通達問題未有根本解決,一些地區交通條件依然相當落后,目前就全區而言仍有12個村還不通公路,那里的農民期盼修通公路走出封閉。二是暢通問題未根本解決,有不少地方的斷頭路多年沒修通,有的地方道路缺橋少涵,路況極差,常年失修,有的道路晴通雨阻,抗災能力非常低。
2、工程建設任務繁重
今年是我區通達工程建設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計劃在完成39公里已成型路段油路面鋪筑的同時,開工建設新沈線(10.3KM)、楊華線(周王至華陽段20KM)、宣貍線(26KM)、宣向線(12KM)、宣港線(16KM)、周扎線(3KM)計87.3公里。建設任務十分繁重。
3、建設成本不斷上揚
目前,鋼材、水泥、瀝青等建材的價格上揚;正在逐步收緊的土地政策,使征地拆遷的費用和難度有所加大,既增加了建設成本,也對工程進度造成一定影響。
這就是我們必須努力去適應的新環境。
三、精心部署,合力攻堅,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針對當前農村公路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面臨的嚴峻形勢,各地一定要在認真總結、借鑒農村公路建設成功經驗和有效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認識,精心謀劃,合理安排,采取堅決措施,務必將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不斷挖掘攻堅的潛力
農村公路作為農村經濟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直接關系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對加強包括鄉村道路在內的“六小工程”,增加投資規模,充實建設內容,擴大建設范圍;交通部提出要把“修好農村路,服務城鎮化,讓農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作為農村公路的建設目標,并形象地提出“把增加農民就業的路子送到家門口,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路子修到家門口,把推進城鎮化進程的路子通到家門口”。因此,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意義重大。各地一定要切實增強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緊緊抓住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重大機遇,進一步轉變觀念,開拓思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加快農村公路建設。
2、科學規劃,統籌謀劃,不斷提高攻堅的效力
農村公路的建設要規劃先行。各地要結合全面奔小康提出的新要求,堅持規劃優先,有序協調發展。規劃的目標應是實現農村公路聯鄉通村,努力提高農村公路的通達深度和晴雨通車水平。
在編制農村公路規劃時,要把公路建設與山、水、林、田綜合治理和小城鎮建設相結合,把公路建設與發展農村客運相統籌。
當前,農村公路建設規劃要特別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要圍繞小城鎮建設,科學規劃線路走向,要打破村組地域界限,將各行政村,重點是農產品生產基地、學校及人口密集的村莊串連起來,便于人們出行、學生上學及農產品運輸。形成以小城鎮為中心,與主干線相匹配,上下銜接,干支結合、四通八達、完善優化的公路交通網絡。
同時公路建設要與發展農村客運相統籌。公路建設是手段,發展運輸是目的。公路建設最終是為公路運輸服務的。在修建農村公路的同時,要兼顧鄉鎮客運站點設施建設,建設一批經濟實用、規模適中、使用方便的簡易站點。新建農村公路達到標準的,要積極創造條件,開通定線、定點客運班線。要在公路通達深度不斷提高的同時,鼓勵農村客車通村經營,逐步提高農村班車的通達率和覆蓋面。
真正做到修建一條公路,繁榮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帶動一方文明。
3、分級負擔,全面發動,不斷凝聚攻堅的合力
一是要堅持分級負擔的原則。《*區縣鄉公路通達工程實施意見》中已明確規定了各地、各部門的職責,大家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共同擔負起通達工程任務。
二是要充分調動和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農村公路建設,鼓勵捐資、捐勞。廣大農民群眾蘊藏著巨大的修路熱情,關鍵在于引導好、調動好、組織好、保護好。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我們要學會運用這種民主的辦法,引導農民自愿出義務工,修好農村公路。只要堅持農民自愿,不搞強迫命令,堅持注重實效,不勞民傷財,農民是愿意投工投勞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還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引導個人、集體和私營業主投資農村公路建設,加快公路建設步伐。
4、規范運作,嚴格監管,不斷提高攻堅的能力
一是建立農民減負“高壓線”,務求把好事辦好。農村稅費改革后,在資金籌集上,政策把握必須適度,要體現群眾意志。否則,就會加重農民群眾的負擔,不僅有悖于政府發展農村公路的初衷,而且會讓善意的舉動傷了農民的心。
二是建立工程質量“高壓線”,確保工程質量。抓好工程質量,不僅僅是公路建設自身規律要求,更是十分嚴肅的政治問題。我們要以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扎扎實實地抓好農村公路建設的質量,建設“放心工程”和“滿意工程”。要針對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分散,涉及面廣,執行層面經驗不足的特點,充分發揮交通部門的專業技術優勢,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特別是通村公路建設的監督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要將高等級公路建設的質量意識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農村公路建設中來,積極推行規范化、機械化施工。要結合實際,推行適宜的工程監理制度,同時,要注重發揮農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監督機制,認真落實質量責任制,嚴格工程驗收。對發現的質量問題,要采取堅決措施,該整改的必須整改,該返工的必須返工,確保工程質量。
三是建立廉政建設“高壓線”,努力建設廉政工程。要全面落實廉政責任制,與參加農村公路改造的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在簽定工程合同的同時,簽定廉政合同,實行雙合同制,層層落實廉政責任。嚴格按照規定,對改造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嚴格計量支付,堅決杜絕擠占挪用和跑、冒、滴、漏現象發生,保證資金安全有效使用。
5、明確責任,嚴格獎懲,不斷激發攻堅的動力
在今后農村公路建設中,將繼續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把農村公路建設業績作為鎮鄉干部任職的一項重要考核內容,并按照“多干多補、少干少補、不干不補”的原則,對完成任務好的鎮鄉,在項目安排、資金補助上給予傾斜;對不能按期完成當年計劃的鎮鄉,將適當調減建設計劃。
6、講究方法,嚴格政策,不斷減小攻堅的阻力
一是要自覺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當前,國家把糧食安全擺到了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要求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亂占耕地的現象。公路交通里程長,總量大,節點多,對土地資源的依賴較大。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千方百計地節約每一寸土地,精打細算地用好每一寸土地,要以最嚴格地保護耕地制度為準則,優化工程設計。確定路網布局時,能利用老路進行改擴建的,就不要新建;確需新建的,也要盡量少占用耕地。對廢棄的老舊路,能復墾的要復墾;不能復墾的,要盡可能綠化。設計標準以滿足功能為目標,綠化應采用自然、不占用耕地方式。堅決杜絕不切實際的貪大求洋。
二是要認真做好征地拆遷工作。工作中要講究方法,兌現政策,不能讓農民既失地又失望。
7、加強養護,創新機制,為發展農村公路積蓄內力
公路建設是發展,公路養護也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發展。公路三年不養等于浪費建設資金。農村道路如果不能搞好養護勢必造成前修后壞,發揮不了其應有作用。老百姓得不到實惠,修路的積極性也會被挫傷。當前,鄉村道路失養現象嚴重。地方政府作為建養主體要安排專項資金、落實專門人員、建立養護機制;大膽探索體制創新,要主動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努力創建長效、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機制,開創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新局面。
同志們,農村公路建設澤被*,惠及三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一定要振奮精神,再接再厲,全力以赴,真抓實干,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為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步伐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