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工作大會局長的講話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召開這次專項會議,充分表明對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視與信心。會上,同志作了一個很好的旅游工作報告;對獲得省優秀旅游鄉鎮稱號的凌笪鄉進行了表彰;作了典型發言;市旅游局同志在百忙之中也蒞臨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從三個方面對做好我縣旅游工作提出了針對性、指導性、操作性很強的意見,希望大家認真領會,結合實際,抓好落實。下面,在縣長報告和局長講話的基礎上,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提振加快旅游業發展的信心
旅游業作為公認的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可持續發展產業,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休戚相關,早已成為一個地方加快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去年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旅游業在拉動消費、擴大內需、帶動就業、增加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為充分的發揮和體現。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以“一山兩湖”為重點,將旅游業作為一個潛在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加強政策支持和投入扶持,旅游經濟呈現出由點到面、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客觀地講,我縣旅游業發展仍處于“兩個沒有變”的狀況,一是處于全市后進縣份的位置沒有變,二是處于“起步遲、欠開發、慢發展”的初始階段沒有變。年我縣接待游客43.7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78億元,與周邊縣市相比,差距很大,廣德全年接待游客139.4萬人次,總收入7.73億元;國全年接待游客203.3萬人次,總收入9.5億元。所以,要將我縣旅游產業打造成對外開放的熱點、服務業的亮點、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今后要走的路還很長。
綜觀我縣旅游業發展的現狀,既要看到成績,發現差距,更要認清底數,增強底氣。講認清底數,就是要把握發展形勢。從政策環境看,去年12月1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意見》把旅游業定位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使用這個概念不僅是第一次,而且定位之高、地位之突出是史無前例的。今年國務院批復實施的《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明確要大力推進旅游與旅游一體化建設。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建成全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實現從旅游資源大省到旅游產業大省乃至旅游經濟強省的轉變”;市委、市政府也明確了建設旅游經濟強市和后花園的目標。所有這些,都為我們加快發展旅游業創造了有利條件。從發展定位看,近年來,我縣依托緊鄰的地緣、交通等比較優勢,在全力招商引資,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同時,帶來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以發展鄉村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為主線,打造面向地區的旅游休閑基地,業已成為我們發展旅游業的明確定位。并且加快旅游經濟發展,必然會促進我縣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的整體提升。講增強底氣,就是要堅定發展信心,從自身現狀看,確實沒有自然天成的名山大川、沒有深厚久遠的文化沉淀、沒有知名中外的名人故里,但是我們有的是緊鄰的地域優勢,有的是快速發展的后發優勢,有的是多樣化地貌類型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如“一佛撐云石抱寺,兩湖襟月水環山”之稱的——景區、具有獨特半島風貌的南漪湖福壽島等。只要把這幾方面優勢充分結合起來,的旅游經濟必然是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潛力可挖。如國的恩龍山莊,就是敢想敢為、敢于無中生有最生動的例子,廣德這幾年旅游業能夠快速發展也是基于此。旅游講白了就是編故事,故事要生動,讓別人聽后感覺值得一看,想來一看,看了以后還能介紹更多的朋友來。旅游部門要積極組織檔案、黨史、地方志、文聯等部門,依托現有資源條件,抓住點滴線索,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多編故事、編好故事。各級各部門只要做個有心人,的旅游就完全有可能形成氣候。從旅游業發展規律看,國際旅游業發展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觀光旅游開始興起,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時,強調品質感和舒適度的休閑度假游成為旅游消費的主流。而周邊大多數地區人均GDP更是早已突破2000美元,越來越好的生活水平,使更多的居民對休閑旅游的需求愈加強烈,而這無疑與我們發展旅游的主攻方向契合一致,只要我們敢想敢為,順勢而為,有效作為,的旅游產業一定可以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二、要明確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重點
發展旅游產業,涉及的內容很多。要在現有基礎上推進旅游經濟發展,必須找準著力點,以關鍵環節和重點工作的突破,帶動旅游業快速發展。具體來講,要抓住四個關鍵點。
一是“規劃”。規劃是開發建設的藍圖,是實現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想多留贊嘆,少留遺憾,就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而規劃不全、不完善恰恰是我縣旅游業發展的一大問題。旅游部門要立即著手、迅速安排,按照“統籌規劃,分步開發,打造精品”的原則,邀請專家領銜組建縣旅游規劃修編組,聘請有資質、有實力的設計單位,抓緊編制我縣“十二五”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一方面,規劃定位要準,立意要高,操作性要強,與全縣經濟發展規劃,以及道路交通、城鎮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等專項規劃相銜接,進而為指導我縣旅游業今后發展提供現實依據,為招商引資、項目申報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景點雷同容易讓游客產生視覺疲勞。要圍繞總體規劃,有針對性地編制完善相關景區專項規劃,最大限度地凸現、揚特色和優勢,做到各有千秋,均有所長,努力讓每一個到的游客,到每一個景點都有新的感覺,都有新的視覺沖擊,這樣才能留住人,才能爭取到更多的回頭客。同時,規劃一旦確定,必須嚴格執行,堅決防止隨意更改、盲目開發和短期行為。規劃時,要充分考慮3個“省優秀旅游鄉鎮”的地理位置和旅游通道,將“景區資源有機融合,進一步提高景點的可進入性、可觀賞性、可停留性,以規劃來引導構建“連點串線擴面”的發展格局,努力形成相得益彰、錯落有致的旅游網絡。
二是“項目”。項目是經濟發展的載體,同樣也是旅游業發展的載體。作為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產業,僅靠政府投入開發,自然是力不從心。必須依據規劃,編制包裝項目,以項目為抓手,助推旅游業發展。因為旅游經濟是一種創意經濟,高水平的創意策劃,可以形成高質量的旅游項目,形成興奮點、閃光點。項目的編制要順應“兩個導向”,一要順應國家擴大消費特別是服務性需求的導向,編制可以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的項目,特別在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方面,要加強項目庫儲備,提高項目編報質量和獲批率。二要順應新興旅游市場的導向,以更加開放的思想,以資本經營的理念,舍得把旅游資源編成項目,推向市場,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各類資本投資開發。這是我們加快旅游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第一,客商投資開發,必然能加速旅游產品開發和旅游景區、景點的建設,加快我縣旅游業發展步伐;第二,能為旅游傳推介增添更多力量,推動“政府主導、各界參與、企業主體”旅游工作格局的快速形成;第三,客商以其豐富的人脈關系,必然能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進而推動一二三產協調共進。為此,縣政府去年專門出臺了發展旅游業和服務業的相關優惠政策,旨在以最大限度的優惠,吸引各類投資主體參與第三產業發展。所以,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要緊密結合實際,加強項目編制,積極通過對上爭取、對外引資,使更多的旅游項目得以實施。
三是“創建”。景區創建實際上是一個培育和形成特有“名片”的過程。要以創建促發展、快提升,努力打造更多的旅游亮點,形成旅游品牌。第一,——景區要按照“4A級”創建要求,進一步細化創建任務,明確時間節點,千方百計加快游樂中心、購物點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力爭早日爭創成功。第二,高井廟森林公園旅游文化綜合開發項目,林業部門要抓緊做好林場資源評估和改制工作,積極主動與投資商對接,集中力量搞好服務,盡快推動這一重大旅游項目有實質性進展,成為旅游業值得期待的看點。第三,伍員山——十思園景區要圍繞如何對接、融入天目湖景區,高起點規劃,充分依托天目湖的客源、影響力以及伍員山特有的人文歷史,分步實施開發,努力形成氣候。第四,要立足自然生態資源,大力鼓勵發展“農家樂”、“漁家樂”、休閑山莊等各類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相對門檻低、投入小、見效快,要不拘形勢,把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與建設新農村、推進土地流轉、調整農業結構相結合,與實施農業“一村一品”工程相結合,推進旅游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的相互融合。這既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加快發展旅游業的一項重要舉措。各鄉鎮特別是邊貿、丘陵鄉鎮,要因地制宜規劃發展,積極爭創鄉村旅游新亮點。第五,南漪湖福壽島景區以及其他資源較好的區域,要做好資源保護和儲備,在條件成熟時再予以開發。
四是“推介”。旅游經濟是眼球經濟。說到底,就是看來多少人、住多少天、花多少錢。發展旅游首先要有人氣,有了人氣,旅游業的上下游才可能興旺。所以做大旅游接待總量是我縣的首要任務和基礎工作,這離不開傳營銷。況且我縣旅游看點確實不多,要吸引更多的客源,就更需要開動腦筋,組織推介,廣為造勢。一要塑形象。深入挖掘和結合現有的旅游資源,確定個性鮮明的旅游傳主題,讓更多的人記住、向往、觀光。如以“乘觀光索道、游佛山圣水”為主題,;,整合傳的相關旅游資源。二要求合作。主動尋求與特別是周邊縣市區的合作,聯合開發旅游線路、聯合開展傳促銷,實現旅游資源互補與客源共享;重點面向、、等鄰近大中城市,積極參加旅游推介活動,主動推銷自己;三要拓市場。要與旅游企業聯動,把面上傳與重點突破結合起來,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拓展旅游市場;注重對“悶皮黃”等土特產及新產品開發包裝,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充分利用“中國綠茶之鄉”品牌,積極謀劃組織節慶活動,全面推介傳,提升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要形成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合力
旅游業是系統的、全面的、整體性工程,發展旅游,需要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協調里里外外的關系。我縣旅游業尚屬于一項弱勢產業,更需要各級政府加以主導,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形成全縣上下重旅游、抓旅游、興旅游的工作氛圍。
一要當好“領航員”,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旅游業事關全縣發展大局。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要立足發展全局、深入調研思考,從全局戰略的高度,來認識旅游發展、謀劃旅游發展、引導旅游發展,以旅游經濟的發展助推鄉鎮經濟乃至縣域經濟快速提升。
二要當好“協調員”,強化旅游業項目建設。旅游業涉及面廣、關聯度高,要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縣直相關部門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各司其職,互相協調,加大旅游項目的爭取、引資、申報和建設力度,助推旅游經濟快速發展。
三要當好“傳員”,擴大旅游營銷。傳,人人有責。各級各部門要把傳旅游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充分利用相對豐富的信息和人脈優勢,帶頭傳,一方面要通過招商引資、外出考察等方式,多向外面的朋友、客商,傳介紹我縣的旅游產品;另一方面,要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聯系,多爭取一些系統會議和活動的舉辦權,多爭取上級領導來考察指導,進一步提高影響力,擴大旅游在省內外的知曉度。
同志們,加快旅游業發展,希望大于困難,機遇大于挑戰,任重而道遠。希望各鄉鎮各部門以這次會議為新起點,堅定信心,開拓思路,創新舉措,合力推動旅游經濟快速發展,為實現崛起跨越、富民強縣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