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司法局拆遷疙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是開展律師現場“坐診”。針對群眾在拆遷過程中涉及的家庭遺產分配、房屋私下買賣和產權變更等法律知識咨詢量大這一實際,組織了近40名法律工作者擔任拆遷和諧促進員,定期安排專業律師到各拆遷辦“坐診”,為拆遷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截至目前共受理咨詢2000余人次,有效解答和疏導了群眾有關拆遷問題的法律疑惑。
二是開展調解員跟蹤“出診”。整合轄區調解員力量,將有威信的老黨員和村民代表納入到拆遷和諧促進協會中來。對房產分割糾紛和房屋私下買賣等重大疑難矛盾,采用“跟蹤”調解法,由專人負責跟蹤調處服務,直到矛盾成功化解。如甬江街道,上半年共介入調處68件,成功調處并簽訂拆遷協議的達42件,為化解拆遷推進過程中的疑難“疙瘩”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開展多部門協同“會診”。發揮“法制促進員”和“一村一法律顧問”作用,遇到重大且難以定性的矛盾糾紛,由專業人員和相關資深律師等進行會診,出具相應的指導性意見;定期邀請國土、林業、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解答涉及土地征用、房屋產權等政策性問題。積極推廣“德明調解工作室”成功調解的經驗,有針對性的摸索出提早介入法、人文勸導法、借力打力法和模糊調解法等十種調解方法,大大提高了調解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