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結構滲水的管控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房屋滲漏的防控措施
對于外墻保溫層上的粉刷面層的選擇,必須與保溫系統相匹配。外門窗設計應明確抗風壓、氣密性和水密性等物理性能指標。剛性防水層應采用細石防水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低于C30,厚度不應小于50mm,分格縫間距不宣大于3×3m,縫寬范圍在不小于且12mm大于25mm之內。膨脹珍珠巖類及其他散狀屋面保溫層必須設置隔氣層和排氣系統。空心磚墻、空心砼砌塊砌體窗臺,必須設置厚度不小于80mm的鋼筋砼窗臺板。外墻應采用合理可靠的保溫措施,凡外凸線腳均應設滴水線。窗臺泛水坡度應不小于10%,避免出現倒返水的情況。材料方面監管措施,使用的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按驗收要求進場抽檢。需要做復試的材料必須取樣復試,不合格的材料嚴禁使用,要積極采用推廣使用的新型防水材料。
二、施工技術以及施工質量的管理措施
1.屋面
對于屋面的防水層施工應由經資質審查合格的專業防水隊伍進行施工。施工前必須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經監理審查確認后方可組織施工。柔性防水層、遇檐溝、天溝與女兒墻、露臺墻根、設備管線及人孔等部位,均應按規范設置防水附加層。加強各道工序管理,做到層層質量把關。加強交接檢驗,下道工序檢查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者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水落口施工,除做好洞口周邊防水密封處理外,應確保泛水坡度正確,排水順暢。屋面工程的施工應盡量避免在0℃以下進行,嚴禁在雨天、雪天施工。
2.檐溝與地下室
檐溝常常存在溢水、積水、漏水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屋面防水施工詳圖是施工的標準,是監理與質量監督檢查的依據。設計對防水節點細部要繪施工詳圖,明確具體尺寸、材料標準、防水做法等,確保防水質量前提的實現。另外,地下室滲水因素較多,混凝土自身的質量如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在設計混凝土的配合比時,一定要按設計所要求的抗滲標號進行。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另外,澆灌混凝土時要振搗密實。尤其是對施工縫、沉降縫、轉角部位、鋼筋密集和預留孔洞等部位要加強振搗,以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滲能力。
3.外墻門窗與陽臺
建筑房屋的門窗安裝前為保證建筑結構的質量,必須進行三項性能的取樣檢測工作。安裝完畢后,應委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現場檢驗。門窗安裝應采用鍍鋅鐵片連接固定,鍍鋅鐵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點間距轉角處的范圍控制在18Omm以內,框邊處不能大于500mm。門窗框與墻身間縫隙,應于洞口清理干凈干燥后施打發泡劑。發泡劑應連續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飽滿,防止發泡劑外膜破損。門窗框外側應留5mm寬的打膠槽口,密封膠應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膠,嚴禁在涂料面層上打密封膠。外門窗框料與墻體間縫隙密封完成后,應做淋水試驗。陽臺、雨蓬和挑檐等處的排水坡度不應小于2%,窗臺、窗眉、腰線等部位排水高差在理論上應大于10mm,盡量避免產生倒泛水。
4.廁浴間
廁浴間以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地面,一般是先進行管道安裝。管道安裝完畢,再作找平層和涂料防水層。然后,作防水層的保護層。保護層做完后,安裝衛生器具。最后,做地面面層。為防止后續工種操作時不注意而破壞防水層,樣板間施工時應作2~3次的蓄水試驗。在防水層做好后,應進行第一次蓄水試驗。保護層完成或衛生器具安裝完畢后,可再做一次蓄水試驗。如果第一次不滲漏而第二次滲漏,責任要由安裝隊承擔。衛生間工程完工后,再作第三次蓄水試驗。如果第二次也沒漏,但地面全部完工后的第三次蓄水試驗出現滲漏了,則責任由地面施工隊承擔。只有通過多次蓄水試驗找出問題出現的環節,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才能盡量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
三、結語
房屋建筑滲漏質量通病的防治不僅關乎人們日常生活的方便性和美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房屋的使用功能,關乎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做到避免房屋建筑不滲漏,人們的安全質量意識很重要。必須禁止無技術資格的從業人員上崗操作,發現有意違章的行為必須及時制止。施工單位要對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控制,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對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防水卷材等要經過嚴格的檢測。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一律不得用于工程,以達到確保工程的質量的目標。以便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確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性,達到進一步有效控制建筑結構滲水問題的目的。
本文作者:昌建兵、何林開單位:湖南衡邵高速公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