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旋流池筒體內襯逆作法施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模板工程采用九夾板,通過植筋將對拉螺栓錨固在連續墻內壁,通過對拉螺栓拉牢模板系統,有效承擔混凝土側壓力,使模板支護體系更加安全可靠,保證混凝土的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中間段內襯結構上部均設置混凝土專用澆筑口,具有防滲漏和保證外觀質量的作用。每段內襯結構與下一段的鋼筋連接,底板、梁板和內襯結構主筋連接,均采用鋼筋滾壓直螺紋連接技術,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利用鋼筋Ⅰ級接頭特性實現同截面連接,滿足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旋流池底板設置地下水減壓閥,實現鋼筋混凝土底板干封底,保證工程質量。
地下連續墻施工完畢,根據地下水位情況,可在周圍設置管井降水設施,待降水設施安裝完畢并達到預期降水效果,即可進行工序交接,進行旋流池內襯結構施工。施工前在地下連續墻圓環內,測放內襯墻平面位置,彈出內襯墻內外邊基準線,在圓環外部設置定位基準樁,作為土方開挖后內襯施工的定位基準。
土方開挖1)根據設計圖紙分析結構特點,沿深度方向劃分施工段,每段內襯結構可劃分為6m左右,施工段深度一致,便于支模系統周轉使用。2)土方采用反鏟開挖,先進行第1段土方開挖,形成首段內襯施工工作面。待本段鋼筋混凝土內襯墻澆筑完畢,混凝土強度達到75%,及時拆除模板系統和腳手架,進行下一段土方開挖。
腳手架搭設及垂直運輸1)每段土方開挖后,沿基坑內壁設置雙排單立桿腳手架,用于內襯結構施工操作。2)腳手架地基必須平整,立桿下設置50mm厚木跳板,布設平穩,不得懸空,施工過程中腳手架下部不得有積水。腳手架搭設要嚴格執行規范標準,設置足夠斜撐桿保證腳手架系統穩定。3)各種材料利用起重機垂直運輸,土方等散料采用吊斗或吊籠運輸,其他材料成捆運輸要捆扎牢固。每個施工段土方開挖完畢及時進行腳手架搭設,待該施工段完工及時拆除腳手架,利用起重機運至地面維護,準備下一段使用。
地下連續墻修整及對拉螺栓植筋1)施工內襯前,拆除地下連續墻上的遺留物,表面凸出部分局部修正,清除泥土等渣滓。2)根據模板排版圖,對拉螺栓位置進行細化設計,保證模板拆除后的混凝土外觀質量。3)對拉螺栓采用植筋法錨固在地下連續墻側壁,施工前根據模板排版要求定位錨固點,植筋工藝流程為:定位放線→鉆孔→孔洞處理→灌入錨固劑或結構膠→插筋→養護→檢測抗拔力。采用乙烯基注射式“植筋膠”,施工前檢查材料合格證和復檢單。對拉螺栓可選用12~18圓鋼制作,參照表1設計對拉螺栓植入深度。4)每根對拉螺栓要設置鋼板止水圈,止水圈與對拉螺栓之間應雙面滿焊嚴密,焊接時不得燒傷螺桿。對拉螺栓植筋后進行抗拔試驗,達到對拉螺栓抗拉能力。
鋼筋施工1)鋼筋加工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表面清潔無損傷、油漬、漆污,使用前應清除干凈,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曲。2)施工縫處豎向鋼筋采用滾壓直螺紋接頭,利用鋼筋Ⅰ級接頭特性實現同截面連接,便于施工,保證鋼筋接頭質量;內襯結構豎向受力鋼筋長度按照施工段的高度設置,加工時鋼筋接頭采用閃光對焊,同一截面接頭數量不應超過50%;水平鋼筋接頭優先采用閃光對焊,同一截面接頭數量不應超過50%。3)旋流池內襯內、外兩層鋼筋之間設置S形拉筋,采用10@500梅花形排列;底板采用16拉筋,拉筋與上、下層鋼筋綁扎牢固,保證鋼筋骨架的整體性。4)旋流池內襯結構預留的插筋,均采用滾壓直螺紋接頭,預埋插筋接頭位置要準確牢固,避免位置偏移。其方法是在木模板上鉆洞,預留插筋插入模板洞伸出模板,控制插筋的位置,鋼筋的直螺紋部位用油紙包裹扎緊加以保護。5)地下連續墻施工時,預先埋設與底板連接的錨筋,錨筋要與鋼筋骨架焊接牢固保證位置準確,鋼筋的直螺紋部位用油紙包裹扎緊,外側利用木絲板保護(見圖3)。施工水池底板時,先將底板部位地下連續墻混凝土鑿出,然后拆除預埋木絲板,露出預埋鋼筋直螺紋,底板的鋼筋與地下連續墻預埋直螺紋鋼筋,利用鋼筋接頭套管采用滾壓直螺紋連接(見圖4)。
模板設計針對旋流池大直徑的特點,模板采用九夾板豎向鋪設,大模板表面平整便于安裝,有利于減少接縫防止漏漿。模板支撐系統環形內楞采用225@600鋼筋彎曲為弧狀,緊貼模板水平設置。支撐系統豎向外楞選用50mm×80mm木方,壓住環形鋼筋并垂直設置,模板體系依靠對拉螺栓固定和調整,對拉螺栓的數量要滿足模板體系力學要求。
施工縫設置在施工縫部位,采取措施保護鋼筋錨固端,形成每段內襯結構底部支撐面。首先根據測量控制標高,沿著地下連續墻內側壁開挖一個底口寬500mm,上口寬800mm,深度為1000mm的環形槽,在槽中回填黃砂并夯實。鋼筋端頭絲扣部位利用油紙包扎,分別埋在黃砂內200mm。鋼筋安裝后,在黃砂表面抹1層30~50mm厚水泥砂漿墊層,用于隔離黃砂、控制鋼筋位置和支撐模板系統。模板安裝之前,在內襯鋼筋混凝土結構下部鋪設油氈1道,便于拆模后施工縫的清理(見圖5)。
模板安裝要點1)模板要平整結實,確保混凝土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與相互位置正確,嚴格控制板縫尺寸,杜絕拼縫不嚴、高差、漏漿等現象。2)拆模后沿對拉螺栓根部剔出凹槽,將螺栓割去,用水泥砂漿將凹槽封堵。3)在澆筑下段內襯結構混凝土前,沿內襯施工縫下部設置膨脹橡膠止水條。膨脹橡膠止水條要通長設置,封閉交圈,搭接長度≥15cm(見圖6)。4)在施工段底部鋼筋上焊接限位鋼筋,承受模板校正時的作用力。模板拼裝校正完成后,在模板上口鋼筋上焊接限位鋼筋,模板外撐牢或用對拉螺栓固定拉緊,以防止模板偏移。限位鋼筋要頂住地下連續墻,另一端要頂住模板內側,防止模板向內偏移,控制內襯結構厚度。
混凝土澆筑口在下一層模板支模時應在上、下層混凝土交接處周圈設置混凝土澆筑口,其頂面標高應高于施工縫位置,以利于混凝土澆筑和施工縫處密實。混凝土澆筑口處水平鋼筋上、下2根分別作臨時固定,留出混凝土澆筑振搗口,待混凝土澆筑到頂端,2根水平鋼筋及時恢復原位,如圖6所示。
預埋件安裝為保證內襯墻內壁預埋件的位置正確,混凝土澆筑時不發生凹陷、位移、變形現象,預埋件的固定全部采用M6×40的螺栓與模板連接,以確保預埋件與混凝土面平齊,預埋件外露部分應涂刷紅丹醇酸防銹漆1道。
混凝土施工1)內襯“逆作法”施工,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是施工控制的重點。混凝土澆筑振搗口要通長設置,支撐牢固可靠,確保混凝土振搗滿足施工規范要求。2)澆筑混凝土前,清除模板內的積水、木屑、鐵絲等雜物,木模板應澆水濕潤,防止干燥的木模板吸取混凝土中水分導致混凝土表面裂紋而影響觀感。3)每段內襯結構混凝土澆筑,要順圓周方向分層澆筑,每層約500mm,澆筑完1層混凝土再進行上一層澆筑,相鄰兩層澆筑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均勻不漏振,插入點間距450~600mm,每棒振搗時間20~30s。振搗器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防止施工縫下部設置的膨脹橡膠止水條移位。4)混凝土澆筑完畢,會在其澆筑口形成一圈素混凝土環形牛腿,為了保證施工縫質量,嚴禁立刻鑿除牛腿。待混凝土強度>4MPa,拆除模板后將牛腿鑿除,最后切割成200mm寬(高)、10mm深的混凝土槽,然后用水泥砂漿環形封閉,要求壓實、壓光,線條順直美觀。5)混凝土養護好壞直接影響混凝土本身的抗滲性能,特別是早期養護更為重要。待模板拆除后,利用外露對拉螺栓頭,滿掛草袋進行混凝土養護,養護時間≥14d。6)底板施工前設置集水井,利用地下水減壓閥裝置實現干封底。其方法是首先挖掘直徑100cm、深100cm的土坑,然后分別放入500mm,深800mm的金屬濾網,濾網的下部和四周填滿道碴,及時澆筑混凝土墊層并設置減壓閥底座(見圖8)。施工過程中利用潛水泵排除積水,保證底板施工沒有積水影響。待底板混凝土施工完畢集水井填滿碎石,及時封閉減壓閥蓋子,擰緊螺栓隔離地下水,然后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高一個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要求振搗密實、填平抹光。底板混凝土澆筑采用地下水減壓閥避免地下水影響。
冶金大型旋流池內襯結構“逆作法”施工技術,可以有效縮短建設周期,降低勞動強度,模板系統可以就地取材周轉使用,該施工工藝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縫的抗滲性能,施工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施工過程節能環保,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采用“逆作法”施工,減小了連續墻厚度,可以較大幅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例如上海浦鋼連鑄水處理旋流池,采用“逆作法”較“正作法”施工成本減少154.6萬元,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作者:張鳳勇王龍單位: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筑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