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結構的抗震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抗震加固材料
目前,國際上對建筑結構的抗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生產出了多種抗震加固可用的新型材料,主要包括碳纖維片材,化學植筋膠,裂縫修補劑等等,通過加強墻體的強度和結構的整體性,來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
2建筑結構抗震加固的常用技術
(1)加大截面加固技術,是通過在原來混凝土構件的基礎上,疊澆新的鋼筋混凝土,增大構件的截面積和配筋,達到提高構件的承載力和剛度等目的。(2)置換混凝土加固技術,主要是指用新的混凝土或加固材料替代原有的不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構件。(3)粘鋼加固技術,此方法主要是在混凝土構件外部粘貼鋼板,來提高結構的承載力和滿足正常使用的加固方法。(4)粘貼纖維片材加固技術,主要是利用樹脂膠結材料將碳纖維布或碳纖維板粘貼于構件表面,從而提高結構承載力的加固方法。
3結構抗震的建議
3.1選擇合適的建筑場地選擇建筑場地時,應根據工程的要求,掌握地震活動情況、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的有關資料,對抗震不利、有利的地段做出合理的評估。應該避開軟弱土層、可液化土層、河岸、湖邊、陡坡及人工填土等,將地震的危害降到最小。
3.2穩定的地基和基礎為保證整個建筑的能夠均勻地承受水平地震動的作用,基礎應該設計的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在軟弱土層等不利地段建房,基礎溝槽必須寬厚,槽底均勻鋪設灰土層并分層夯實后,用水泥漿砌磚或石料混凝土做好基礎,還可用加樁等技術加固地基。對于一般軟土地基,應設置大腳,預防不均勻沉降。另外,設置地下室的房屋,天然地基附加壓力較小,有助于減小地基變形,對于液化地基土,也可減輕地基液化的危害。
3.3建筑體型和結構的布置要合理建筑體形和結構布置的基本原則是簡單、均勻、規則、對稱。對于一些超高層建筑,應該采用簡單的造型。另外,建筑的豎向體型變化要均勻,應當避免有過大的外挑和內收,避免地震時在薄弱環節發生破壞。
3.4墻體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為了保證房屋有抗震能力,在墻體材料的選擇上應秉著強度高、穩定性好的原則。另外,為了加強結構的抗震性能,除注意縱橫墻、內外墻間的拉接外,宜增設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和圈梁。
3.5避免不規則結構結構的是否規則嚴重影響著結構的抗震性能。但是為了保證建筑外形的多樣化,不規則的結構類型在所難免,所以只能是盡量使其規則,減少不規則性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這方面我們以1972年的馬那瓜地震中,相同距離的15層中央銀行和18層美洲銀行的震害相差懸殊,其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央銀行的結構有很大的偏心,在地震時,結構的扭轉反映強烈,造成了較嚴重的震害。美洲銀行是典型的框筒結構,在地震時,只有筒體間的連梁發生了輕微的破壞,其他部位還比較完好。
4結語
為了給人類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各項技術正在飛速的發展。作為人類必需的生活住房,我們必須要保證其安全性。中國處在地震頻發帶,為了不會再次發生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的悲劇,保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更是重中之重,加強結構建設是土木人畢生致力的研究方向。
作者:彭燦豆香香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