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泥工藝對裝飾行業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上海建設科技雜志》2014年第四期
1水泥直塑人員構成
水泥直塑分成打底層和雕刻層,因此人員分為打底抹灰小組和雕刻小組。每層施工時需要不同的工種相互配合。(1)打底抹灰小組共6人:提管工1名,負責噴漿管的操作;噴漿工1名,負責噴漿施工;泵配合工2名,負責材料的攪拌和添加(對打底層質量有著重要作用);抹灰藝匠1名,負責打底層的抹灰施工;清潔工1名,負責清潔工作。(2)雕刻小組共8人:提管工1名,負責噴漿管的操作;噴漿工1名,負責噴漿施工;泵配合工2名,負責材料的攪拌和添加(對雕刻層質量有著重要作用);雕刻師4名,負責肌理的雕刻和細節的處理,決定水泥直塑的質量。
2水泥直塑施工技術
2.1工藝流程和剖面(見圖2、圖3)
2.2鋼絲網的固定由于水泥直塑厚度較大,過厚的水泥砂漿抹灰層與混凝土墻體相連容易引起空鼓、開裂甚至脫落。為此,采取了在混凝土基層上設置鋼絲網片的方法,鋼絲網通過間距200mm、厚6mm的墊片與基層分開,確保水泥直塑打底層能夠滲透至基層及鋼絲網內部,并完全覆蓋鋼絲網。鋼絲網、墊片和混凝土基層之間的連接,采用了在纖維水泥板上試用不同的連接件進行連接的方法,最終得出使用碼釘與13750目/m2的鋼絲網連接,其質量、效率和成本最適合的結果。
2.3設備與工具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水泥直塑時為了確保打底層砂漿的均勻與施工效率,采用噴漿機(見圖4)進行打底層施工。除了常規泥瓦工的抹刀、灰刀、毛刷之外,自制了一些做木紋、石頭表面肌理、擠縫、勾線等專業小工具(見圖5)。該類工具以自制或定加工為主。
2.4底層與面層材料的選擇與施工(1)水泥直塑與一般抹灰材料不同:一是厚度不同,常規抹灰為15~20mm,水泥直塑為40~65mm,這就要求水泥直塑各層材料均具有較強的抗開裂性和均勻性;二是水泥直塑需要對面層抹灰進行數小時甚至更久的雕刻,因此要求面層水泥砂漿終凝時間至少要達5h。(2)打底層施工選用邦得士S-1噴射砂漿和噴漿機噴涂后用抹刀找平并拉毛。打底層養護至少48h,然后灑水濕潤后進行面層施工。(3)面層根據所需雕刻的飾面分為派麗F(仿木)和派麗G(仿石)2種。該產品粒徑較小,F為0.2~0.3mm,G為0.5~1mm。不同的溫度、濕度和摻加劑條件下,面層初凝時間在1~4h,終凝時間在6~9h,也就是須在雕刻層噴涂后的1~4h內完成主要雕刻部分,然后在6~9h內完成細部的修改。如有較大的造型,須在雕刻層施工前先用鋼筋拗出基本形狀,以免雕刻層終凝后造成開裂和空鼓現象。(4)在5°以下或35°以上,為了防止水泥中水分凝固或水化熱過大,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方可防止面層開裂。
2.5雕刻在雕刻層砂漿噴涂后就可以進行雕刻了。雕刻順序:畫出大致輪廓線→抹出粗糙輪廓→逐層精細化→制作肌理→局部整理補縫。制作肌理是有所不同的,木頭肌理一般由小的刻刀刻出或鋼絲刷刷出,而石頭、磚頭肌理由特殊鋼絲刷梳理形成。在肌理制作完成后,雕刻師將根據自己的感覺采用一些自制的小工具在細節上進行修補。在仿石抹灰細節處理之后,有一道重要的工序,那就是補縫。主要的補縫方法是擠縫,即把水泥砂漿裝入特制的塑料容器中,并在其頭上開一小孔,沿著預留縫隙逐步擠入,待砂漿稍凝固后,即進行細節部位的處理。
3結語
石塑水泥雕刻的質量沒有統一的標準與規范,但必須符合歷史沉淀、童話故事、人文氣息和自然規律,如1塊很有年代感的石頭邊角就應該很圓滑而不是尖銳,1塊木頭的木紋不能過于密集、仿木結不能失真、補縫不能不自然等。北京環球影城、杭州國際嬰童游樂城、中國海峽大茶都等均不乏眾多水泥直塑作品。從特殊雕刻水泥砂漿的研究到各類雕刻工具的自制,從對專業雕刻師的培養到雕刻工藝手法的創新和發展,從靠國外的藝術指導進行施工到國內自行設計施工,都體現出水泥直塑工藝在建筑裝飾行業中將大有作為。
作者:葛倩華單位:上海市建筑裝飾工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