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綜合體負荷密度指標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建筑電氣雜志》2014年第六期
1案例比較
案例1:上海某大型社區(住宅20萬m2,酒店式公寓1.5m2,車庫等輔助用房6萬m2,配套社區商業2萬m2)。大型社區附屬商業用電及功率負荷密度統計表如表1所示。表1中,除小超市外,配套商業單位用電設備安裝功率密度為100~350W/m2,功率密度與業態密切相關,差值很大;而從廚房用電與廚房面積對應來看,商家為了爭取最大的營業面積,廚房占用的面積未超過總面積25%。某文化廣場餐飲用電及負荷密度統計表如表2所示,負荷密度為150~600W/m2,有烘烤要求的餐飲,如果沒有燃氣供應,用電量要求更高。案例2:某城市商業綜合體用電需求如表3所示。該綜合體建筑面積約35萬m2,其中住宅10萬m2,商業綜合體25萬m2(辦公4萬m2,酒店公寓4萬m2,地上、地下共9萬m2,其他車庫等輔助7.5萬m2),在招商過程中商業餐飲的用電需求由于商家的不確定一直在變化。與施工圖設計預留按照商業總體按140VA/m2,餐飲平均300W/m2,超市建筑面積×0.45kW,作對照比較,小業主的要求較高。
2超市電源要求與用電需求
超市作為商業綜合體中一個不可缺少的業態,其面積規模與經營模式相關,要求各不相同。大型超市一般要求獨立電源,獨立空調主機,用電除了照明空調,還有很大部分消耗在生鮮區冷庫、冷凍冷藏柜用電上。精品超市、中小型超市常常是附屬在商業建筑中,一般空調系統不單獨設置,但應單獨做電能計量。各類超市面積需求與用電需求如表4所示。
作為商業地產的先行者,對于旗下綜合體的規劃與要求已有成熟的模式,設計標準明確。萬達廣場各業態功率負荷密度指標控制如表5所示。(1)供電負荷總指標中,空調系統負荷均以壓縮式制冷設備負荷為基準,如空調系統選用吸收式制冷設備,總供電負荷密度指標將降低20%~30%。(2)各業態供電負荷指標應根據標準,并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及當地供電部門有關標準確定。(3)室內步行街餐飲面積按全部室內步行街面積的50%計算。(4)室內步行街的公共區照明負荷不應超過30W/m2,包含局部照明和裝飾照明。
4基于最大需量MD的典型用戶電力負荷特性分析
典型用戶從浦東地區選取,參考上海其他城區的相關典型用戶,選取時主要考慮以下原則。(1)盡可能選取已投入使用多年的建筑,從采集的歷史最大需量數據,分析各類用戶的負荷特性變化趨勢。(2)盡量選取用電性質比較單一的用戶,尤其對商辦樓,盡量選取純辦公樓或者商業、辦公負荷可分的商辦樓,以確保負荷分析真實反映分類用戶的特性,在此基礎上能對各類型用戶的負荷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
4.1浦東分類用戶負荷特性指標分析
4.1.1負荷總量趨勢分析依據對不同入住年限用戶的年最大負荷、用電量的年增長率分析,并假設用戶年最大負荷和用電量增長率≤3%即進入飽和期,由此估測出各類用戶進入負荷增長飽和期的大致年限,如表6所示。
4.1.2負荷密度由于以往統計用戶負荷密度時,都是根據變電站出線的有功數據來計算得到,因此不能十分準確地計算出用戶的實際負荷密度指標。根據電力部門CMS系統中最大需量MD數據庫中的每月最大需量指標,逐個計算出每個典型類型用戶的負荷密度指標值。最大需量是指用戶在用電時每15min內的平均最大負荷。該指標與實際的用戶負荷密度值更為接近。基于最大需量的負荷密度為.
4.2上海浦西地區典型用戶分析外灘源奢侈品購物中心各商戶按需配置功率密度與實際用電功率密度比較如表8所示。該購物中心地上主樓22125m2,地上輔樓面積1724m2,地下面積5176m2。變電站裝機容量及負荷情況如表9所示。某商辦綜合廣場低區商業面積25575m2,高區辦公面積31463m2,地下層面積6962m2,變電站裝機容量及負荷率是基于MD40情況下比較如表10所示。
5結語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規模體量越做越大,但商業部分基本維持在總面積的20%~30%。從近年來的項目需求看,餐飲以及娛樂設施在商業業態中比重上升,甚至達到40%以上,意味著商業用電指標把控難度更大。商業應回歸配套的本質,餐飲20%、商業零售40%較為合理。用戶的負荷特性分析并非一項簡單的技術項目,特別是針對集群區域內高負荷密度用戶集中,并且負荷需求值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急劇上升。這就使得負荷特性分析顯得復雜和數據量大,并不是單純地壓縮或抬高單位功率密度值,而在于綜合制定商業綜合體供配電容量以及單位負荷密度,同時也要考量負荷峰谷時段變壓器的運行效率等因素,使之趨向合理。
作者:王宇單位: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