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落實素質教育以及推動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為立足點和核心,通過開展各種課堂教學活動來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由此可以看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符合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能夠立足于學生長遠發展的需求,積極突破教學模式的桎梏以及不足,實現學生在情感和認知上的全方位成長以及發展。立足于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以及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注重情境的創設
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教學模式,情景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彌補學生在思維邏輯以及想象力上的不足有著關鍵的作用。許多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明確提出情境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感知環境,讓學生能夠在更加生動的情境體驗之中更好地彌補自己在生活實踐經驗上的不足。與其它階段的教學相比,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要求較高,鑒于小學生個人的生活實踐經驗較少,因此為了突破這一不足,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小學數學老師必須要注重教學模式的革新,通過情境的創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情感教育融入現有的教學環節之中。首先,小學數學老師需要保障情境創設目的的明確性,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環節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嚴格圍繞該教學目標進行情境創設,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地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及價值。其次,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情境感知的過程之中了解數學學習的內容以及要求,老師可以結合情境創設的實質情況,運用數學語言來拋出相應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能夠對不同的數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的感知。再次,老師需要注重情境創設的時代性以及合理性。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數學老師需要站在發展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情境的創設必須要與時代保持同步,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后,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保障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配合,通過加強與小學生之間的互動,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齡特征進行情境選擇。從目前來看,競爭情境、實驗情境、活動情景、故事情境、問題情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以及認知規律,老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經驗來進行設計。比如,對于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采取故事情境以及游戲情境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相比之下,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來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
二、注重對教材的深入鉆研
教材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和前提,要想實現有效性教學,小學數學老師必須要注重對教材的深入解讀以及鉆研,了解教材之中的核心內容以及重點和難點,通過教材的合理利用來準確把握教學活動的實質以及要求。首先,老師必須要以教材為立足點,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以及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以此來選擇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以及模式。其次,需要把準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以及實踐情況,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對教材進行深入解讀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教育目標,只有這樣才會能實現教材的靈活運用,保障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緊密貼近。最后,老師需要從教材出發,實現教材的創造性利用。老師可以將思路的設計、素材的選擇以及情境的創設相結合,將個人對教材的理解融入實踐教學之中,對教材進行刪減,實現不同教學內容之間的有機配合,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水平進行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保障不同層次以及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實現全方位的發展。
三、注重對學生的激勵及評價
小學生的自律能力相對較差,同時是非判斷能力有待提升,為了保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積極主動地接受老師的引導,小學數學老師必須要注重對學生的激勵以及評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教師評價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相結合,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教育。教師評價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環節,教師必須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保障教師評價的合理性及客觀性,同時還需要公開最終的評價結果,讓學生能夠對個人的實際學習情況有一個全方位的感知,從而在后期的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之中進行提升。另外老師還需要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鼓勵學生對他人進行客觀的分析,通過互相評價以及互相監督來讓學生了解個人的不足,主動地學習他人的優秀做法以及學習方式。
四、注重課堂練習的合理設計
與其他的學科相比,數學學習必須要注重不斷的練習,只有在練習的過程之中才能夠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鞏固,除此之外,數學老師也可以通過訓練的形式來對個人的教學水平進行檢測。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的過程之中,數學老師需要采取訓練方式以及手段保障課堂練習設計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通過對教材的深入鉆研以及解讀來了解課程編排的實際意圖,結合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對學生進行引導。另外,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情況有所區別。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課堂練習以及引導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注重因材施教,保證練習的層次性以及基礎性和針對性,讓每一個學生的數學能力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提升和培養。
五、結語
對于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要想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老師必須要樹立良好的教學理念,深入地意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各種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其次,數學老師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融合,運用創造性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汪君未.關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6).
[2]湯志新.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20).
[3]錢海榮.在新課標指導下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0,(05).
[4]岳真.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9,(5).
[5]麻炳鈴.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研究,2008,(11).
[6]楊家深.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四川教育,2010,(10).
[7]李清澈.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09,(9).
[8]鄭菊芬.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8).
[9]張箕裘.關鍵在于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職校語文教學之我見[J].考試周刊,2009,(21).
作者:邢敦美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八一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