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實效性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保障體系建設,既是促進高校機關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機關黨支部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舉措。在實地調研與問卷發放的基礎上,以浙江大學機關黨支部為例,從增強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實效性的重要意義出發,深刻分析當前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存在的問題;并以構建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保障體系為切入點,從豐富組織生活內容、創新組織生活形式、搭建組織生活平臺、完善組織生活制度、夯實組織生活保障等方面提出增強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實效性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
一、增強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實效性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高水平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任務迫在眉睫,高校綜合管理體制改革逐步深入,新的形勢和變化對高校機關黨建工作產生深刻的影響,對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8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中指出:“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黨的總結實踐經驗、順應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出的重大課題。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既要堅持和發揚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又要根據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大力推進改革創新,用新的思路、舉措、辦法解決新矛盾、新問題。[1]”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作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以及“雙一流”大學建設的美好愿景,高校機關黨建工作同樣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流的大學要有一流的管理與服務,一流的機關要求一流的組織保障。為切實加強高校機關黨支部建設,強化高校機關黨支部在政治示范引領、規范組織生活、團結凝聚師生和促進中心工作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就必須著力推進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以更好的狀態、更實的作風、更有力的舉措,進一步發揮高校機關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斷促使新時代高校機關黨支部黨建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
二、當前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現狀及存在問題
當前,雖然大多數高校機關黨支部總體建設情況較好,組織活動開展有序并取得較好成效,但組織生活實效性方面距離機關黨員干部的要求仍有差距,有待提高。通過對部分C9高校以及浙江大學30余個機關黨支部的調研發現,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組織生活載體不夠創新
高校機關黨員數量龐大,學歷層次較高,對組織生活的內容與形式都有更高的要求與期待。目前,組織生活開展情況雖然總體較好,但缺少連續性、系統性和創造性,組織生活形式仍需進一步創新;組織生活的實質性內容有時抓不住機關黨員關注的焦點,往往重黨務理論知識學習,與業務工作結合不夠,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
(二)組織生活保障不夠完善
一方面,高校機關黨支部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相關制度規定過于原則,缺乏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量化評價與考核,未能把黨員參加黨內組織生活的情況納入對黨員綜合考評內容。另一方面,組織生活缺乏有效的激勵保障機制,機關黨務工作者往往以兼職為主且不計業務工作量,有效調動和激勵黨務工作人員積極性的機制辦法不夠;有限的組織生活經費也難以保障高要求、高標準的組織生活開展。
(三)黨員思想認識不夠到位
個別黨員政治站位不高,對參加黨支部組織生活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夠,日常忙于機關教學、科研、后勤等行政業務,在業務工作與組織生活時間存在沖突時,往往重業務輕黨建,導致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保證正常參加組織生活,使組織生活制度得不到很好執行。此外,當前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中,普通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習慣于被動接受理論學習,參加組織生活。
三、新時期提升高校機關組織生活實效性的若干建議
在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2]”針對目前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內容、形式、保障等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高校機關必須結合自身黨建特點,努力探索組織生活開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從增強教育性、提升實效性、體現時代性、確保規范性、激發主動性等方面積極構建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保障體系。
(一)豐富組織生活內容,增強組織生活教育性
新形勢下,高校機關黨支部要在不斷堅持落實“”的基礎上,把理論學習與學校中心工作、機關崗位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推進學習型機關黨支部建設。一方面,要加強政治理論教育,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機關干部頭腦,把握理論動向,彰顯時代特色,貼近生活實際,實現教育目的,讓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能夠在機關黨員中入腦入心。另一方面,要建立定期培訓機制,堅持以內部校情校史為基礎、以校外紅色資源為拓展、以紅色社會實踐為主題,拓展黨員理論學習教育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制定組織活動計劃,分級分類分批開展理想信念和師德師風教育,使黨支部理論學習效果真正落到實處。
(二)創新組織活動形式,提升組織生活實效性
創新組織活動形式,就是要全面推行支部主題黨日,盤活“規定動作”,創新“自選動作”,努力拓展新形勢下高校機關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有效途徑,通過主題式、正反式、開放式等靈活多樣的組織生活方式,激發組織生活活力,展示組織活動特色,拓展組織功能實現,以切實增強高校機關組織生活實效。一是注重統分結合,在傳統采取集中專題講座、輔導報告、觀看影像、外出參觀等形式的基礎上,應充分發揮黨小組的作用,在黨支部的指導下,以黨小組為單位開展專題理論學習和思想研討,讓每個黨員參與組織生活全過程,充分發表意見,切實提高組織生活質量。二是利用正反對比,通過正面典型的學習和反面教材的剖析,使黨員在正反、善惡、美丑的沖擊中,切實提升“四個認識”,加強黨風廉政教育,深化機關作風建設。三是加強內外交流,注重開展跨小組、跨部門黨支部的聯合組織生活,通過與部門不同黨小組、機關兄弟部門黨支部、校外相關單位黨支部之間的有機結合,實現黨政聯動、資源聯動、渠道聯動,擴大黨員的信息交流范圍,激活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機制。
(三)構筑網上黨建平臺,體現黨建工作時代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將網絡互動引入高校機關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創新高校黨建模式的必然選擇。高校機關黨支部的建設要體現時代性就必須要緊密結合當下的“互聯網+”時代,利用互聯網的快捷、便利的優勢,為機關黨員搭建覆蓋更廣闊、使用更方便、時間更靈活、形式更多樣的網上“黨員之家”信息化平臺,以擴大黨員學習教育的覆蓋面,強化廣大黨員的理論武裝。一方面,要把黨支部掛在“網上”,充分依托機關各支部“黨員之家”網站建設,開設網上學習專欄,豐富學習資源,加強宣傳引導,推動黨務公開,方便黨員參與支部建設。另一方面,要把黨員放在“線上”,充分利用“微時代”新媒體優勢,建立“黨員之家”微信公眾平臺,加強熱點理論宣傳教育,方便黨員隨時隨地利用新媒體平臺自主學習;成立黨支部、黨小組學習微信群,通過學習分享,加強分組討論與交流互動。
(四)完善組織生活制度,確保組織生活規范性
制度建設是高校機關黨支部建設的根本保障。加強高校黨支部制度建設,就是要結合工作實際,嚴格規范“”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談心談話制度以及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并通過相關激勵保障與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健全黨支部組織生活長效機制,使高校機關黨支部開展工作有章法、發揮作用有依據、提高水平有目標,真正成為凝聚人心、服務群眾、促進和諧、推動發展的戰斗堡壘。一是要健全黨支部組織生活激勵評價保障機制,通過加強資源保障、提供經費保障,激發支部工作的創新活力;通過準確定位黨支部職責,成立機關部處黨政辦公室,促使高校機關黨務工作專業化;通過探索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督查制度與機關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制度,制定機關黨建“五好”評價標準,客觀評價黨支部工作成效,科學衡量組織生活質量。二是要建立完善黨員組織生活考核制度,根據黨員參加組織活動考勤簽到與請假情況,以及日常學習情況、討論情況對黨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年終評獎評優掛鉤,給予物質、精神獎勵,以此充分調動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激發組織生活主動性
為了突出黨員在組織生活中的主體作用,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支部活動應充分體現普通黨員在組織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廣泛聽取、征集廣大黨員好的意見和建議,把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歸屬感作為機關黨支部工作的重要落腳點;還可以采取“角色互換”的形式,改變傳統黨支部主導的組織生活模式,要以黨員為“主角”,支部為“主導”,由黨員輪流組織、策劃、開展,切實提升組織生活的參與性和互動性[3]。形勢催人奮進,創新任重道遠。高校機關組織生活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不斷優化組織生活載體,全面落實從嚴治黨,才能促使高校機關黨建工作走向新的發展,為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機關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快高校“雙一流”建設以及全面深化機關作風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作者:趙瑩;吳紅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