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化高職英語教學設計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教為主的高職英語教學設計已不適應現行的教育改革。本文分析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數字化、多樣性、交互型、集成性、分布性的特點,結合《新視野英語讀寫教程1》第八單元課文“BodyLanguageinCommunication”的教學設計,進一步論述這種教學設計思路的有效性。
【關鍵詞】教學設計;信息化;微課
1前言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現代教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代教育技術的智能化、信息化、多元化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2011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信息技術對學習方式具有巨大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來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活力。
2信息化教學手段特點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包括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評價方式等。信息化教學活動設計的目的是為學生創造一個新型的學習生態環境,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設計的微課、英語學習app軟件、豐富的網絡資源增加了教學和學習的趣味性,拓寬了教學的時空限制。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具有數字化、多樣性、交互型、集成性、分布性的特征,恰恰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心理學家認為多渠道的感知可以提高認知對象的感受性。據統計,僅靠聽,可記住全部信息的15%;僅靠看,可記住信息的25%;而視聽結合可使記住全部信息的64%以上。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在一定情境中,通過視、聽、說結合,多感官刺激,對語言知識和能力掌握的效果要比單一輸入好得多,但這僅是短期記憶,信息容易被遺忘,對此可以設計多樣化的練習形式,學生通過練習使信息進入長期記憶,外語應用能力也就越來越強。
3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由于近幾年生源減少、高校擴招以及自主招生等政策,生源水平較往年有所下降,高職英語教學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3.1授課對象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高職生源除了按照高考成績錄取的普通高中畢業生以外,還包括通過自主招生途徑以及來自中職院校通過高職升學考試入學的學生。參加過高考的學生中大部分已經掌握了英語基礎知識,但英語交際能力較為薄弱。未參加高考的學生,有些在高中階段就已經放棄英語學習,普遍對英語不感興趣,整體英語基礎非常差。
3.2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風氣令人堪憂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自從電子游戲出現之后,就成為學生的“學業殺手”,電子游戲載體和種類不斷在改變,現在的便攜式智能手機及無線網絡的普遍運用,導致許多自控能力較差的高職學生沉迷游戲之中不可自拔。雖然老師們也嘗試在上課禁止學生玩手機游戲,但仍然收效甚微。顯然,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無法吸引沉迷于游戲的學生。此外,由于大班授課及課時有限的緣故,教師的授課內容往往只能針對中等水平的學生而不能同時兼顧英語基礎扎實或特別薄弱的學生,從而難以保證預期的教學效果。
3.3教學觀念轉變不到位許多高職院校教師通過培訓等形式學習了新的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無法有效落實,教學內容枯燥單一,缺乏趣味性和時效性,教學方法陳舊,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一直存在。
4信息化手段在高職英語教學設計中的運用
實例“BodyLanguageinCommunication”是“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新視野英語讀寫教程1》第八單元課文。在學習本單元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第七單元社交場合中常用的詞匯及句式,為第八單元的學習做好了鋪墊。第八單元交際中的肢體語言是第七單元知識的鞏固和延伸,也是第九單元工作主題的準備。本次授課內容為第八單元第一部分日常使用的肢體語言。下面就以本課為例,根據學生特點借助信息化手段設計教學過程。
4.1課前準備
4.1.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的重點詞匯及句式;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文章結構。能力目標:能運用恰當的英語口語和肢體語言進行得體交際。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情感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
4.1.2教學對象分析高職高專大一新生,大部分學生羞澀內斂,缺乏參與意識,習慣被動聽講。普遍詞匯量較少,語法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薄弱,學習方法單一。這些90后學生喜歡開放式學習環境,習慣使用互聯網學習、交流。
4.2信息化教學設計
針對學生特點,課前采用任務驅動法,使用視頻材料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課堂實施中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將枯燥、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在課后提升環節,采用任務驅動法,通過微課及小組討論的形式檢驗學習成果,鞏固提升語言能力。
4.2.1課前導學環節課前,將全班學生分成4組,按要求完成預習任務。教師將學習資源上傳到藍墨云班課平臺,并通過QQ群課前預習通知。學生接到預習通知后,按照預習要求完成任務。
4.2.2新課導入環節第一步,描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肢體語言圖片。第二步,學生讀一讀肢體語言詞組,分小組演一演,并說一說不同肢體語言的含義。第三步,預備階段觀看視頻后進行小組頭腦風暴回答問題。例如問題1:Whatisbodylanguage?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本步驟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素材,使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官接受相關信息的刺激。用表演的方式走進本單元課文,使學生對肢體語言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
5總結
本文針對目前大多數高職課堂教學仍然采取傳統的實地現場聽課,課后集中反饋的課堂診斷方式,存在著專業教師對課堂診斷作用意識不清、課堂診斷技術落后、形式單一、反饋滯后等現象。根據“8字螺旋”的優勢,利用現代診斷技術,培育動靜態“8字螺旋”高職課堂教學實時診斷與改進體系,為高職課堂教學質量改革開辟一條新的途徑,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實現現代教學課堂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尹達.國外課堂教學診斷研究述評[J].世界教育信息,2015(12):45-51.
[2]羅鳳,劉燕云.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機制研究[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9(12):81-84.
[3]王永豐,劉寧寧,周恩超.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診斷與改進研究探討[J].職業技術,2017,16(3):20-25.
[4]呂路平,童國通.基于五位視角的高職課堂教學診斷與改進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5,38(20):51-55.
[5]丁成才.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自主保證策略的探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11):221-224.
[6]汪建云.關注職業教學診改工作4:培育“8字螺旋”夯實診改基礎[N].中國教育報,2017-11-07(11).
[7]王力紅,趙霞,張京利,等.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539-1541.
[8]周子越.PDCA循環管理法在醫院高值耗材管理的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6,13(6):107-109.
[9]尹達,李煥霞.論現代課堂教學診斷體系運行質態選擇[J].教學研究,2016,39(2):25-29.
[10]尹達.論現代課堂教學診斷運行機制選擇[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12):41-44.
作者:劉曉燕 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人文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