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思政教育背景的課程規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國內外同類研究工作現狀
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發展和規劃的關系密切。“職業指導之父”舒伯,將生涯發展階段劃分為成長、試探、建立、保持與衰退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特定和發展任務,前一階段發展任務的完成與否關系到后一個階段的發展。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約翰.克朗伯茲強調社會影響因素和學習經驗對生涯決策的作用。20世紀末興起于美國的積極心理學,主張關注人類自身的積極因素,通過不斷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而獲得良好的生活。在我國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己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都有大量的專著和論文。而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雖然也有一些專著和論文,但是,畢竟我國的生涯發展與規劃教育起步較晚,相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來講還存在著差距。目前,筆者檢索了中國期刊網CNKI從1999年到2013年的相關文獻,涉及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期刊論文有2604篇,但是,將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研究的論文卻僅355篇,相關的專著也不多;355篇中關于高職院校就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僅59篇。隨著高職院校學生群體需求多樣化和問題復雜化的凸顯,隨著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課程開展過程中瓶頸問題的出現,管理者和任課教師越來越發現: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著共性。通過梳理歸納他們大概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的。
1.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和必要性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積極的作用。閏禮芝(2008)、田必琴(2008)、王曉紅(2009)、崔世瑩(2011)等人從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政教育的聯系和意義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結合的意義: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增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實效具有積極的意義;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切入點,開展量身定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體現個性發展的理念.使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變為學生的實際行動;提出“生涯規劃教育作為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是一種幫助學生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自主規劃人生的教育。李春霞(2011)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與學生職業能力的建設的關系,從社會價值實現、社會實踐社會及其評價原則方面,論述建立科學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效性長效機制的理性思考,以期更好地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分析與對策探索關于職業生涯規劃在各高校的開展現狀,許多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證分析,并試圖在分析現狀及成因的基礎上,通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來尋找一些有效的對策。馮曉艷(2008),龔莉紅(2010)和張科(2011)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成因分析入手,分析了二者在內容、功能的相關性和教學效果上的互補性,提出借力思政教育平臺,拓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影響力。指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手段應多樣化,思政教育可以吸收豐富的形式,將學生覺得“居廟堂之上”的理論,講得“處江湖之遠”。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注重與學生的互動,運用角色扮演、團體咨詢、個人咨詢、游戲互動、團隊辯論、寫職業生涯策劃書、模擬創業大賽、模擬面試等方式來活躍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思想政治教育在職業指導與生涯規劃中的功能應用顧玉香,葉進,岳偉領(2013)從思政教育融入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理論依據、方法與措施以及如何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三方面進行研究。針對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提出創建持久的輔導體系,在大學前兩年,要充分利用班會、團活動、志愿者活動等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講座,讓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所認識,盡早形成科學的自我規劃;組織強大的指導隊伍,將輔導員、思政專業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各自專長,優勢互補;成立專門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心,具體負責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創建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團隊,選拔理論基礎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團隊,對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幫助指導;建立激勵機制。并在實踐環節提出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競爭意識,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和自我發展完善的能力。綜上,職業生涯規劃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文章中,大多是基于思政教育的背景或職業生涯規劃課的功能來探討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如何把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建立理論與實踐有效融合、共同發揮思政教育最大功效的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具體到選用什么樣的教材、課堂如何組織、活動如何設置、評價與反饋等,都有待繼續深入、細致的研究,這在客觀上也為后來者的研究留下了空間。
二、改革和完善高職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的建議
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對生涯規劃課程體系進行研究和設計。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政教育的關系相關研究很多,但從思政教育角度加強對課程體系構建和微觀設計的不多,特別是基于高職院校學生和管理特征層面進行研究分析的更少。
1.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加大課程體系建設和改革(1)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的現狀與原因分析。選取樣本,通過問卷和座談會形式,主要探討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展情況、其與思政教育的關聯和融合程度及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2)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推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研究。從微觀的角度,探索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推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途徑,包括課程開發、單元課程和實踐課程設計,平臺和載體選擇。(3)研究方法可以是理論演繹和實證研究相結合。
2.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推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分析與模型構建從宏觀角度分析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高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功能探析;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推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型構建。理論框架的搭建主要涉及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動機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積極心理學理論、行為學與管理學理論、模塊化理論等。
3.以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學生未來職業體驗高職院校職業規劃教育的實施需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校園文化,改變以往單一以就業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模式。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用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我們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營造濃厚的職業生涯規劃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目標、確定選擇和行動計劃,在校園文化和實踐活動中不斷檢驗,完成未來的職業體驗。
作者:彭鑫艷單位:臺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