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生人格發展的年級差異性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蒙古教育》2018年第4期
摘要:利用自編的《高中生人格問卷》,研究了高中生人格發展的年級差異性。研究發現,高一、高二、高三學生在智能特征、外傾性和認真自控維度上有顯著差異;高一到高二的學生在智能特征和認真自控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高二學生在這兩個維度的得分上明顯高于高一學生;高二到高三的學生在智能特征、親社會性、外傾性、認真自控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高三學生在這些維度上的得分明顯低于高二學生。
關鍵詞:高中生;人格;發展;年級差異
高中生處于青少年向成年發展的過渡階段。生理上日趨成熟,但心理發展尚未健全。高中階段學生人格能否健康發展,將對其成年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較大影響。因此,研究高中生的人格發展特點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從發展特點來看,高中生人格發展具有顯著的年級差異性,研究這種差異性對于了解高中生人格在各個維度和特質上的發展軌跡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對此進行了初步研究,通過比較不同維度和特質的年級差異性,探索高中生人格在年級間的發展規律,研究結果有助于了解高中生人格的發展特點,對于高中教師更好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更為科學有效地實施教學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研究方法
采用自編《高中生人格問卷》進行施測。問卷包含36個題項,5個維度及15個特質(見表1)。利用克倫巴赫系數評價問卷信度,其總體信度為0.906,各維度信度在0.7~0.9之間,各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介于0.192~0.668之間,呈現中等相關,并且相關性顯著,各維度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介于0.571~0.833之間,因此,問卷具有很好的信度與效度,適合研究高中生人格發展特點。以大連市某所高中的38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測查研究,問卷回收率約為90%。利用spss.17軟件對測查結果進行計算分析研究。
二、高中生人格發展的年級差異性研究
(一)不同維度的年級差異性研究采用雙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維度的年級差異性。研究表明,高中生在智能特征、外傾性、認真自控維度的年級主效應顯著,采用LSD方法對年級因素進行事后檢驗。研究表明,高一和高二年級間,學生在智能特征(P<0.05)和認真自控維度(P<0.05)上存在顯著差異(見表1),呈現顯著上升趨勢;高二和高三年級間,學生在智能特征(P<0.05)、親社會性(P<0.05)、外傾性(P<0.05)和認真自控(P<0.05)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見表1),呈現顯著下降趨勢;高一和高三年級間,學生在外傾向性(P<0.05)和認真自控維度(P<0.05)存在顯著差異,呈現顯著下降趨勢。
(二)不同特質的年級差異性研究采用雙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特質的年級差異性。研究表明,年級主效應在同情利他(P<0.001)、樂觀開朗(P<0.05)、善交際(P<0.05)、精力充沛(P<0.05)、堅持性(P<0.05)、聰慧性(P<0.001)、敏感焦慮(P<0.05)等特質上顯著相關。
三、研究結果與討論
統計結果可以看出,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在智能特征、外傾性和認真自控維度上有顯著差異。事后比較也發現,高一到高二的學生在智能特征和認真自控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高二學生在這兩個維度的得分明顯高于高一學生。對認真自控維度下的特質進行分析,發現堅持性特質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進一步比較發現,從高一到高二,堅持性特質顯著上升,從高二到高三,堅持性和計劃性兩個特質顯著下降,這可能是因為在高中階段,高二學生所面臨的學業壓力低于高一,更為適度一些,適度的壓力能提高學習積極性和效率,加之高二學生自身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也較強,這些因素使得高二學生能以更加堅韌和認真的態度對待高中學習生活,導致其認真自控分數高于高一學生。高三是高中階段面臨壓力最大的一年,學生所承受的各種學業壓力均大于高一和高二,過度的壓力易使學生產生學習倦怠,影響其熱情和自信心,進而產生消極和厭煩的情緒,致使其對學習的投入程度,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降,導致高三認真自控分數低于高一和高二。對外傾性維度上進行事后分析發現,高一到高二的學生差異不顯著,高二到高三的學生差異顯著,對維度下的特質進行分析,發現樂觀開朗、善交際和精力充沛三個特質存在明顯的年級差異。進一步比較發現,從高一到高二,三個特質差異不顯著,但從高二到高三,三個特質顯著下降,這可能是由于過大的學業壓力使高三學生生理和心理雙重疲勞,繁重的學習任務和頻繁的考試使他們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習上,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機會相對減少,由此引發的負面情緒影響學生的自信心,使得高三學生外傾性得分低于高一和高二。對智能特征維度進行分析發現,高一到高二存在顯著差異,高二得分高于高一,高二到高三存在顯著差異,高三低于高二,對維度下的特質進行分析發現,聰慧性特質存在明顯的年級差異,進一步比較發現,從高一到高二,聰慧性特質得分顯著上升,從高二到高三則顯著下降。這可能是因為高中生處于青春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心理和生理依然不斷地自我進步,思維能力繼續提升,自我效能感持續增強,變得更加機敏和靈活,這些變化特點使得從高一到高二,學生在聰慧性特質方面顯著提高;高三學生由于所承受的學業壓力較大,過度的壓力會引起自我效能感下降,大腦思維活躍性變差,探索求知欲望下降,其特質得分不及高一和高二,導致智能特征得分在高二年級最高,在高三年級最低。
四、結束語
從高一到高三,親社會維度和情緒穩定維度雖沒有發現顯著的年級差別,但在親社會性中的同情利他特質和情緒穩定維度中的敏感焦慮特質出現顯著差異,表現從高二到高三同情利他性得分顯著降低,敏感焦慮特質得分顯著上升,這可能是由于學習倦怠會使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變得冷漠、缺少同情心,消極和逃避情緒增加,導致高三學生在這兩個維度的得分低于高一和高二學生。
參考文獻:
[1]劉在花.學業壓力對中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學習韌勁的調節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6,(12).
[2]牛羊.高中生學業壓力、希望特質與學習投入的關系研究[D].山西大學,2016.
[3]廖紅.中學生學習倦怠與學業壓力的關系[J].現代預防醫學,2013,(14).
作者:王慧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