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當代大學生政治素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衛生職業教育雜志》2014年第十七期
1.1政治理論基礎薄弱當代大學生獲取政治理論知識的途徑已不再局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媒介極大拓寬了獲取管道。但現實狀況卻是大學生政治理論基礎仍顯薄弱,尤其是有序政治參與相關知識,如國家基層民主政治體制的運行機制、民主實現的基礎和途徑、矛盾凸顯期出現的必然性、大學生實際政治參與途徑等基礎性政治理論欠缺,這直接影響和制約了大學生對國家政治體制發展的看法及其政治參與的成效。
1.2政治參與意識與政治參與行為脫節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政治參與意識,即對國家民主政治發展、社會熱點問題、學校各類集體活動保持較高的關注度,認為應該關注涉及自己權益的各類問題與活動,并熱衷于對其進行探討;另一方面,又存在較為嚴重的政治冷漠現象,部分學生主動或被動回避常規的、主渠道的理性政治參與,漠視甚至主動放棄自身政治權益,更有甚者反感校園政治活動對其生活造成影響與改變。總體來說,當代大學生對政治的關注程度遠高于實際參與行為,這使其政治參與意識與政治參與行為嚴重脫節。
1.3政治認知與政治行為之間存在差異當代大學生普遍能對某種政治行為、政治價值在道德層面做出正確判斷,如對腐敗、違法、損人利己行為做出否定,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往往存有偏差。如當代大學生普遍認為“貪污腐敗”問題是我國民主政治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但實際生活中輕度腐敗意識卻普遍存在;再如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明確為獲取獎學金而行賄管理人員是錯誤的行為,但在實際獎學金評定過程中,行賄及“拉關系”現象仍存在。這種政治認知與政治行為之間存在的差異也直接影響了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成效。
1.4政治參與行為的社會化、世俗化傾向當代大學生在政治參與過程中存在較嚴重的世俗化傾向,尤其在學生干部競選、入黨等政治活動中表現的更為明顯。部分大學生參與學生干部競選不是為了服務班級而是為了獲得獎學金、助學金等實際利益;部分大學生入黨也僅僅是為找到更好的工作。大學生的政治取向和行為已隨著社會競爭日益社會化、世俗化,個人理想中生活理想和職業理想的重要性逐漸超過政治理想。
2當代大學生政治素養方面問題產生的原因
當代大學生政治素養方面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會競爭使得大學生更加注重行為的實用與實效性,這勢必影響大學生的政治價值取向和政治參與行為;其次,灌輸式授課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低,與學生政治實踐活動的融入度低,且考核標準對“德”的重視程度過低,直接影響了大學生政治素養培養的成效;再次,網絡中不少虛假、低級、庸俗內容以及一些西方民主思想和價值觀,對尚不具備成熟的分辨能力的大學生造成沖擊,間接影響大學生的政治素養;最后,我國政治體制尚不完善、公民政治參與管道不暢通,阻礙了當代大學生的有序政治參與。這些因素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素養產生了深遠影響。而高校作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必須以加強當代大學生政治素養為己任,采取各種措施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素養。
3提升大學生政治素養的措施
3.1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育實效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對各種社會問題尤為敏感和關注,但他們又缺乏社會經驗,對一些丑惡現象理解較為偏激。因此提升大學生政治素養,就必須針對社會轉型產生的變化及大學生自身特點,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實效性。(1)改變純理論教學方式,不刻意回避社會丑惡面,從國家政治體制發展的狀態、原因和趨勢出發,著眼于對社會實際問題的理性思考,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2)改變單向交流式教學方式,建立開放、互動的教學模式,如引導學生就道德兩難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在“取舍”的過程中建立穩固的價值觀;(3)在教學中利用現有平臺,采用合理、合法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政治參與,如組織大學生參與基層人大代表選舉等,鍛煉大學生的政治參與意識和能力;(4)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充分利用講座、校園文化活動、校園論壇等對大學生進行長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高校對大學生政治素養培養的無形影響力;(5)改變考核標準,加大“德考”比例,積極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素養。
3.2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媒介素養教育是指導人們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媒的教育活動,是通過特定教育方式培養人們健康的媒介鑒別能力、批評能力及運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從而確立科學的媒介觀,使人們在豐富而復雜的傳媒資源中明晰前進目標,不斷完善自我,參與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步。高校在培養大學生政治素養的同時,要對大學生進行專門的媒介素養教育,積極利用廣播、電視、校園網等校園文化載體對學生進行引導,加大媒介素養教育力度。同時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媒介素養,通過對媒介傳播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的分析與講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素養培養中的實效。
3.3在專業知識教育的同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既相互區別又有聯系。各種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建立都以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基礎的,科學知識的學習本身就會對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從而使得專業知識教育可以改變人、培養人。因此,不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包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但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個獨立的體系存在,這使得其他專業知識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多少被忽視。知識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而大學生政治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也是知識教育目標的一部分。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進行專業知識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大學生進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將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全面培養大學生的政治素養,使其產生有序政治參與行為,維護自身權益,推動政治民主化進程的發展。
作者:茍煒張瓊單位:平涼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