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廢物資源在學前教育教室布置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首先把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廢棄材料分類:一是平面的紙質類:如畫報紙、報紙、掛歷紙、壓花餐巾紙、包裝紙、袋、廣告紙等;二是立體的盒子和箱子類:蛋糕盒子、各種點心盒子、化妝品盒、鞋盒、等;三是線繩類:如各色粗細的毛線、棉線、尼龍繩、鞋帶、衣物的花邊、電線等;四是各種質地、厚薄的廢棄衣物:棉布衣褲、牛仔衣褲、絲綢、呢子、床單被套、圍巾、帽子、手套、襪子、布包等;五是點狀類:紐扣、瓶蓋、果核、瓜子等;六是各種質地的瓶子類:玻璃的、塑料的,飲料瓶、調料瓶、酒瓶、化妝品瓶、洗發露和沐浴露瓶等;七是果殼類:瓜子殼、蛋殼、開心果殼、貝殼等;八是一淺談廢物資源在學前教育手工教學的教室環境布置中的應用靳遠瓊(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次性用品類:紙杯、紙盤、紙碗、吸管、勺子等;九是文具類:筆筒、筆芯、彩色水性筆、文具盒、文具包、橡皮等;十是羽毛類:具有輕柔、色澤艷麗的特點,如雞、鴨、鵝及鳥的羽毛等。
其次是了解各類廢棄材料的特點、性能,如紙質類具有非常豐富的色彩變化、圖案紋樣千奇百怪、表面肌理效果各異等特點:以上各類材料有平面的、立體的、線狀的、各型各色、紋理各異、軟硬不同、光滑與絨糙、輕重各異等質量感,可結合設計要求自由選擇材料制作。最后是按廢棄材料進行分別收集整理,注意材料的防蟲防蛀、清潔洗護和著染色處理,為將來的設計環境布置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
1循序誘導變廢為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一個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他能傾注全部熱情,津津有味,興致盎然。在學習中,他會產生滿足感,覺得學習是良師益友,自己從中受到了啟迪,并由此產生歡快、愜意的心情,從某種層面上說,學習興趣是人才成長的“起點”。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學習的最佳動力乃是對所學的樂趣。如在教室吊飾制作可引導學生們利用一次性盤子、扇子、光碟等圓形的廢物資源進行加工制作成各種可愛的動物形象的吊飾;利用金屬或玻璃廢棄制品碰撞能發出清脆的聲響而制作成風鈴等;利用一次性紙杯,通過繪畫、剪切、粘貼等技法,制作出形態各異的動物、人物、花卉、器物等環保作品;利用紙箱立體的特性引導學生通過剪切粘貼制作建筑物或家具等裝飾教室,使其具有家的溫馨感。當學生們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制作出一件件具大膽創新、時尚、新穎別致的好作品時,老師再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肯定,既保護了學生們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和能力,又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變廢為寶”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還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促進不斷探索、玩出新的花樣,發展其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2合理利用廢棄物資于環境創設中,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環保意識
俗話說得好:“環境是我們的無聲老師”,環保意識的培養是非常有利于激發幼兒認識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的,如何把環保教育和幼兒園的環境布置進行有效整合,以環境教育為載體加強對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作為學前教育的學生更應該在實踐中去主動觀察和積極探索。在學習活動中要正確引導孩子們,生活中產生的絕大多數垃圾,進行適當的清洗還可以再利用他們制作出許多形態各異的環保手工作品:比如用喝完的酸奶瓶,清洗后用廢布或彩紙通過包裹縫制成一只小蜜蜂;吃完的果凍盒可以制作漂亮的果凍娃娃和風鈴等,既可以用來裝飾室內空間也可以用于主題墻飾;用完的紙袋可以運用剪貼法或繪畫的方法制作成紙袋玩偶,用于孩子們的游戲、舞臺劇表演或講故事活動之中等;蛋糕盤子通過畫、剪貼等技法可制作吊飾或裝飾掛盤用于裝飾環境;飲料瓶可經過切割、粘貼制作出筆筒或植物花盆;廢報紙可做紙漿模型或其他東西等等。看,那么多的廢物材料通過他們親手設計制作所誕生的作品,不僅用它們美化了環境,豐富環境布置的材料和手段,還節約了制作成本,同時還提高了大家的動手美化生活的再創作力;學生更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由衷的感動和自豪的,在大家的情商和智商都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的同時,還潛移默化中更深化了環保意識。
3利用綜合材料和技法,讓學生學會在尋找中體驗快樂
教室環境布置的材料多得不勝枚舉,我們要在生活中善于去發現適合的材料,在環境創設中加以合理運用,使教室環境布置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豐富多變,讓大家在生活中去發現材料的美,制作大量新穎而奇特,洋溢著純真趣味的,蘊涵著也跳躍著令人心馳神往的創新精神好作品。讓我們在尋找中體驗快樂,再創造快樂吧。總之,生活中到處都有可利用的廢棄材料,作為將來的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善于發現廢棄材料,還要具有樂于挖掘和探索的精神,善于合理分配利用廢物資源,才會在環境布置的創設中,得到更多的驚喜和快樂,激發我們更多創新的想法。善于利用廢物資源與環境創設中,提高的不僅僅是制作上的技能,還是作為將來幼兒教師所具備的一種教學能力。
作者:靳遠瓊單位: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