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思維導圖在高語教學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語文教學之友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利用思維導圖挖掘素材、確定立意
學生寫不好作文的根本原因就是思維趨向于單純的直線,往往受到思維限制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有時學生的靈感稍縱即逝,在面對作文時往往有許許多多的影響,但剛想到符合文本的語句或者實例想要努力抓住時,卻又被別的東西所取代。而思維導圖介入作文教學將能徹底改觀。思維導圖強調提升并完善人對知識的認知和組織能力,根據其理論將儲存在記憶中的知識進行綜合處理。針對作文教學來說,思維導圖應用過程中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是圖式語言,不僅能全面地幫助學生分析立意并從中找到適合學生寫作的素材,也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典型立意;第二是圖式內容,是對作文的整體要求進行程度性分析。通過分析,使寫作題目具體化,寫作范圍明確化,立意的角度、文章的體裁確定化;第三是圖式修辭,遣詞造句是對作文內容的具體落實,從而提升篇章優美度。如課堂上我以江蘇2012年高考作文題“憂和愛”為例。學生在寫此題目之前首先要理清兩者之間的關系。“憂”和“愛”兩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是一體兩面的,愛之深,憂之切,憂源于愛。如果學生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會著重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也能在探尋題目的過程中發掘出新穎的題材和嶄新的立意。有的學生從自然的變化,聯想到現實社會中的人際交往,感受人之間態度的變化,并從變化中引發出思考;有的則是強調對正確的“憂與愛”的渴望和追求。事實證明,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利用已學知識組建語言圖式,并在探究過程中找到解析題目的要點,并不斷尋找相關線索,最終才能寫出精彩的作文。
二、運用思維導圖打破思維枷鎖、拓寬思路
語文是傳遞信息相互交流的工具。語言的基礎是詞匯,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詞匯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詞窮”的現象已成為現代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詞窮”是學生思維狹隘的表現。因為作文中給出的話題有短語或詞語。都是從一個概念向外延伸拓展的。僅僅拘泥于表面的判斷,勢必就會造成千篇一律,撞車現象。根據題目,教師要引導學生向多個方向多個角度擴散。如在寫《水的聯想》時,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將所想到的用思維導圖畫出來,并標明出立意的原因。如果有好的靈感不妨突破習慣性思維大膽地放手去寫。學生在制作好思維導圖以后,創新思維和靈感如期泉涌,寫出了許多精美的語句。有的學生寫到“相思在水中漫延,傳到遠處愛人的身邊,望夫石的守候,一年又一年,載不起閑愁的舴艋舟,一江春水向東流去,在水中有誓言有約定也有一生難忘的瞬間”。
三、運用思維導圖確立結構、理清思路
教師在講解題目并分析立意之后,讓學生從教師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有一定的傾向性。但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思維。高中階段所涉及到的文章立意很多,日常教學中往往不能估計全面。學生吸收的東西單調,無法全面掌握作文題目,無法捕捉到好的文本結構。圖式理論能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解作文題目,教師指導學生建立語言圖式,能讓學生從視覺上感知題目。有了選材上的分析考量,才能在此基礎上把握作文總體,讓文章呈現出鮮明的層次和脈絡。如在布置了《雨過天晴》這篇習作之后,有的同學以“面對困難要學會堅持”為全文綱要,從不同的人面對苦難后的選擇進行論述,最后以正確選擇苦難會成就一個人結束全文。這位同學設計的思維導圖不僅清晰簡單,文章的結構和思想也一目了然。從議論文的角度來講,內容很充實了。高中作文教學介入思維導圖,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在豐富了學生創新思維之后也讓文章有了層次感與邏輯性。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教學工具,在構建作文創作體系以及組織詞匯的過程中,能讓作文的層次更加分明。既是活躍學生思維的手段,也是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好方法。學生在構建圖式的過程中,能用直觀思維來進行形象的邏輯思維思考,進而從整體上來把握學習事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趙燕桐單位:揚大附中東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