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教育在玻璃體切除術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局麻病人術晨可吃少量易消化飲食,女病人不要化妝,進手術室前摘去假牙,排空大小便。
術中教育:教會病人有咳嗽、噴嚏沖動時張口呼吸,用舌尖頂住上腭,以防止咳嗽、噴嚏振動眼部,指導病人如想活動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應預先告知醫生,避免手術意外發生。
術后教育:指導病人按醫囑保持特殊體位(如半臥位和面向下位等),面向下位時,病人下頜緊貼胸口,使額頭與地面或床面保持水平,身體其余部分盡量放松。病人每2~3h更換一次臥位姿勢(俯臥面向下位,坐椅趴床面向下位,坐床趴橫桌面向下位,行走時面相下位),讓病人看面向下位的圖片。指導病人手術后戴眼盾保護術眼,不要弄濕、污染和自行拆開眼墊和眼盾,眼部有癢感或不適時不要用力閉眼或用手搔癢。術眼如出現輕微刺激癥狀,如畏光、流淚、異物感,為術后正常反應,可自行緩解或消失,若不緩解且加重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局麻病人術后可正常進食,忌吸煙、飲酒,禁止食用過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應多食蔬菜、水果、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限制頭部用力活動,避免突然翻身、坐起和劇烈咳嗽,洗臉、洗頭、洗澡時避免臟水進入眼內,引起眼部感染。
出院教育:出院后繼續戴眼盾保護術眼,遵醫囑定期復查,按時點眼藥,避免過度用眼(如看電視,看報等)。如眼前出現閃光感或火花閃動,應立即到醫院散瞳檢查眼底。疾病恢復期休養環境應安靜舒適,保持溫濕度適宜,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避免緊張激動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指導病人適當參加鍛煉,術后半年內勿進行劇烈運動或從事重體力勞動,避免眼部外傷和頭部震蕩。眼內注入可膨脹氣體時,氣體吸收前避免高空做業和乘飛機。
結果一般情況通過對165例玻璃體切除手術病人實施圍手術期健康教育,病人和家屬有了一定的護理經驗和保健知識,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增強了病人依從性。
切口情況術眼均在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結膜對合良好,鞏膜切口閉合,術中及術后未發生切口滲漏。
早期術后并發癥165例(169眼)玻璃體切除手術病人住院期間,3眼(1.78%)眼壓升高,6眼(3.55%)晶狀體混濁(因注入惰性氣體引起),39眼(23.08%)出現葡萄膜反應。
遠期術后并發癥出院后隨訪4~22個月,術后2眼(1.18%)出現繼發青光眼;15眼(8.88%)晶狀體混濁加重。討論玻璃體切除術是一種及其精細復雜的顯微手術,手術對病人是一種嚴重的心理應激源,它可以通過心理上的疑懼和生理上的創傷直接影響手術后的康復[3-5]。因此,針對病人入院后每個階段,及時進行教育,使病人能了解本身疾病知識,掌握自我護理方法,調整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6-9]。本組病例術后早期3眼出現眼壓升高,39眼(23.08%)出現葡萄膜反應,經治療后好轉。術后遠期并發癥2例繼發性青光眼病人中,其中1例智力障礙,對健康宣教內容不理解,家屬不積極配合,引起并發癥的發生,15眼晶狀體混濁加重病人與術后體位保持不當有關。
本組病例手術并發癥低于一些學者報道的玻璃體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10-12]。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及時告知疾病相關知識,發現病人及家屬對圖片教育理解接受較快,術后病人能遵照圖片各種臥位和姿勢活動,提高了依從性。健康教育需要醫患之間配合和互動才能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侯麗敬龐東渤單位: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