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中德育滲入路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通過多種教學方式進行德育
語文教學中采用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能夠以藝術性的手法進行巧妙的德育。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遞進式的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深刻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如在講解莫泊桑的《項鏈》時,通過“馬蒂爾德為什么要借項鏈參加舞會?你覺得她是個什么樣的人?”“馬蒂爾德丟了項鏈后,做了什么事情?”“如果你是馬蒂爾德,你會不會這么做?”“讀完全文,你認為馬蒂爾德是什么樣的人?”通過這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得出:馬蒂爾德的身上既有虛榮的弱點也有誠信的優點,一方面我們要學會客觀合理地評價一個人,另一方面要學習女主角誠信的精神。
對于詩歌和散文的教學,可以采用誦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在講解的《沁園春長沙》、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時,通過組織學生誦讀可以較好地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對于一些戲劇、小說的精彩情節,也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或表演的方式加深對于角色特點的認識,深刻地辨別“真善美”與“假丑惡”。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討論式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比如在講解戲劇《雷雨》時,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周樸園對魯侍萍是否有真感情”來分析人性的復雜,從而學會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除了以上幾種課堂德育的方式,作文的批改也是語文教學中德育的重要渠道。在作文中,學生往往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教師通過批改作文可以了解學生心理,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如筆者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由于父母離異和爺爺奶奶生活,心理非常脆弱和自卑;有些學生在作文里敘述了近期打架斗毆及早戀的經歷;有些學生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于某位明星的盲目崇拜等等,當我發現這些現象時,一方面通過作文評語進行引導,一方面和學生進行課后溝通,幫助其樹立健康的心理狀態,必要時還通過與班主任、家長的配合來做好德育工作。
二、通過組織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德育
課外活動也是語文德育的重要渠道,教師可以通過列出相關書目,布置課外閱讀,組織詩歌朗誦比賽、辯論賽,開展作文比賽等多種方式進行德育的滲透。比如筆者在教學的幾年中,一直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通過開展每月進行一次的“讀書會”引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并對書中所傳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深入討論;在建國六十周年之際,開展“我愛祖國”詩歌朗誦比賽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在母親節、教師節到來之際,開展“給媽媽寫一封信”、“老師我想對您說”的征文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通過組織“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技藝重要還是品德重要”等辯論會來激發學生的理性、思辨思維。
綜上所述,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一方面要明確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必要性;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用藝術性的方式發揮語文德育的作用,引導中職學生求真、求善、求美,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作者:周露露單位:連云港藝術學校